第一图书网

中国工农红军第二方面军战史

《中国工农红军第二方面军战史》编委会 编 解放军(原长虹)
出版时间:

1992-8  

出版社:

解放军(原长虹)  

作者:

《中国工农红军第二方面军战史》编委会 编  

页数:

602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中国工农红军第二方面军,中国工农红军主力之一,是红军长征中唯一没有损失的部队。红二方面军辖第二军团、第六军团、第32军,由贺龙任总指挥,任弼时任政治委员。  第二军团由原在洪湖湘鄂西革命根据地的红军于组成。1930年7月,红二方面军部分领导人湘鄂西地区的红军第4军和第6军在公安会师。中旬,两军领导在江陵县的普济观举行联席会议,根据党中央指示,组成红军第2军团,贺龙任总指挥,周逸群任政治委员,并组成中共第2军团前敌委员会,周逸群任书记。原第4军改为第2军,贺龙兼任军长。第6军由邝继勋任军长,段德昌任政治委员。全军团共一万余人。9月,党中央派邓中夏任红2军团政治委员、前委书记和中共湘鄂西特委书记。  第六军团由原在湘赣革命根据地的红军组成。1933年,湘赣边根据地红军和湘鄂赣边根据地红军一部,根据中革军委指示,于6月中旬在湘赣边根据地组成红军第6军团,辖红17师(由湘赣边红8军改编)和红18师(当时只有湘鄂赣边红18军改编的一个团)。当时,军团未成立领导机关,由红17师首长统一指挥。  1934年8月,任弼时、萧克同志奉命率领红六军团离开湘赣苏区突围西征,同年10月到达黔东印江县的木黄与第二军团会合,成立了以贺龙、任弼时为首的总指挥部。同年11月到1935年8月,发动了湘西攻势,恢复和建设了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部队发展到1.7万多人。  1935年10月,中央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第二、六军团突破敌军的包围开始长征,于1936年6月到达西康甘孜同第四方面军会合。两军会师后,在党中央领导下,于7月初,第二、第六军团、第32军(原属红一方面军的第九军团)组成第二方面军,与张国焘的反党分裂主义进行斗争。接着与第四方面军一起北上抗日,10月,在甘肃的会宁地区与第一方面军会师。抗日战争开始后,红二方面军改编为八路军120师。

书籍目录

前言第一部分 红二军团暨湘鄂西、黔东革命根据地的斗争 第一章 湘鄂西革命武装和根据地的创建 第一节 大革命失败前后湘鄂西地区的革命形势 第二节 秋收起义和年关暴动 红色游击队的诞生 第三节 红四军及湘鄂边苏区的创建 第四节 红六军及洪湖苏区的创建 第五节 巴兴归和襄枣宜地区初期的武装斗争 第二章 红二军团成立,湘鄂西革命根据地及其武装力量的发展壮大 第一节 红四、六军会师公安,红二军团成立 第二节 红二军团南征 枝柘坪改编 第三节 红三军转战荆当远,创建鄂西北苏区 第四节 洪湖根据地粉碎第一、第二次“围剿” 第五节 第三次“左”倾路线开始在湘鄂西贯彻 洪湖苏区反第三次“围剿” 第六节 红三军返回洪湖苏区 湘鄂西革命斗争的新局面。 第七节 湘鄂边、巴兴归、鄂西北及襄枣宜根据地的武装斗争 第三章 湘鄂西革命斗争的严重挫折 第一节 中共湘鄂西中央分局召开第四次代表大会,进一步贯彻第三次“左”倾路线 第二节 红三军争夺襄北、保卫洪湖苏区的斗争 第三节 湘鄂西苏区第一次“肃反”及其恶果 第四节 洪湖苏区反第四次“围剿”失败 第五节 湘鄂边、巴兴归、襄枣宜苏区和洞庭特区的丧失 第六节 红三军转往湘鄂边 第七节 红三军在湘鄂川边的艰苦斗争 第四章 红三军转战鄂川黔边界,创建黔东苏区 基本总结第二部分 红六军团坚持湘赣革命根据地的斗争和向黔东转移 第一章 湘赣边地方武装在井冈山斗争的基础上坚持斗争 湘东独立师成立 第二章 配合红一方面军粉碎国民党军第一、第二、第三次“围剿” 第三章 湘赣军区和红八军成立 配合中央红军的进攻作战和粉碎第四次“围剿” 第四章 红六军团成立 配合中央红军第五次反“围剿” 第五章 红六军团西征——执行中央红军长征先遣队任务,由湘赣转移到黔东 基本总结第三部分 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的斗争和红二方面军长征附录后记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中国工农红军第二方面军战史 PDF格式下载



以往的党史军史主要都是写的中央红军既红军第一方面军,而红军的其他部队也同样有着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洪湖水浪打浪,贺龙两把菜刀闹革命的故事很多人都知道,红二方面军就是在贺龙领导下的一支英雄的红军队伍。


依旧是给老爸买的==


买了这一套,慢慢看,了解军事史。只不过,没有思想,只是事实。


老人们传说二方面军的干部(指贺部)普遍能力弱,但从组织写书的角度看,并不弱。刀帅不在了,事情反而办的好一些。当年战事的效果是否受到了刀帅一些落后、封闭观念的影响?


这本书还是写得不错的,按照客观、公正、实事求是的原则来写。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