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核生化损伤诊断治疗手册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卫生部 编 中国人民解放军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7  

出版社:

中国人民解放军出版社  

作者: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卫生部 编  

页数:

294  

字数:

246000  

内容概要

  本书以国家、军队相关的规章、标准和规范为依据,系统介绍了核生化恐怖的概念、特点、医学处置原则,以及核生化损伤的诊断方法和治疗措施等。

书籍目录

第一篇 核与辐射损伤临床诊断与治疗
 第一章 核与辐射恐怖特点及医学处置措施
 第二章 核与辐射损伤现场救治
  第一节 现场救治
  第二节 分类洗消和后送
 第三章 常见核与辐射损伤的诊断与治疗
  第一节 急性放射病
  第二节 放射性皮肤损伤
  第三节 放射性核素内污染的诊断与治疗
  第四节 核与辐射复合伤
  第五节 核与辐射恐怖事件后的心理效应与应对措施
第二篇 生物损伤的临床诊断与治疗
 第一章 生物恐怖概述
 第二章 生物恐怖医学处置
  第一节 生物恐怖医学处置原则
  第二节 生物恐怖医学处置措施
  第三节 治疗措施
 第三章 生物恐怖防护
  第一节 物理防护
  第二节 医学防护
  第三节 医学隔离
  第四节 污染的消毒处理
 第四章 细菌性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第一节 炭疽
  第二节 鼠疫
  第三节 布鲁菌病
  第四节 霍乱
  第五节 肠出血性大肠杆菌肠炎
  第六节 细菌性痢疾
  第七节 非伤寒沙门菌感染
  第八节 鼻疽
  第九节 类鼻疽
  第十节 土拉菌病
  第十一节 结核菌病
 第五章 病毒性疾病诊断与治疗
  第一节 天花
  第二节 出血热
  第三节 脑炎
  第四节 黄热病
  第五节 猴痘
  第六节 汉坦病毒肺综合征
 第六章 立克次体性疾病诊断与治疗
  第一节 Q热
  第二节 流行性斑疹伤寒
  第三节 地方性斑疹伤寒
 第七章 毒素中毒性疾病诊断与治疗
  第一节 肉毒毒素中毒
  第二节 葡萄球菌肠毒素中毒
  第三节 产气荚膜梭菌毒素α中毒
  ……
 第八章 真菌性疾病诊断与治疗
第三篇 化学损伤的临床诊断与治疗
 第一章 化学恐怖的特点与医学处置原则
 第二章 化学损伤的现场救治
 第三章 化学损伤的常规救治
 第四章 军用毒剂中毒诊断与治疗
 第五章 常见毒物中毒诊断与治疗
附录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附录二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
附录三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

章节摘录

版权页:插图:5.影响深远,恢复投入巨大核与辐射恐怖可造成严重身心伤害,干扰、破坏正常的生活和生产秩序,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及政治方面的冲击、破坏;有些放射性核素半衰期长,危害久远,电离辐射远期效应可持续数年至数十年,引起致癌、致畸等,对于核与辐射恐怖事件的应急救援和后期恢复建设,需要投入较大力量,动员各方面的人力、物力,甚至全国范围或国际间的合作。三、核与辐射恐怖的主要方式1.简易核武器爆炸制造困难,携带不便,但伤亡及社会影响均较大。2.对核电站及核设施进行袭击发生的可能性较低,一旦发生,影响极大。3.核脏弹袭击将放射性核素与爆炸装置进行结合即可制成核脏弹。由于国内放射源应用广泛,容易获得,而且爆炸装置容易制作,小到生活中的易燃易爆品,大到燃气罐、汽车等均可用作爆炸装置,因此,核脏弹袭击发生的可能性极大,造成爆炸伤、烧伤、各种类型的外伤以及放射性损伤等,影响范围广,救治复杂。4.放射性物质散布将液态或粉末状放射性核素及固体放射源散播到水源、人员集中地区和交通枢纽等,可以对人员造成心理以及身体的损害,控制难度较大。四、核与辐射恐怖的主要应对措施1.总体应急对策包括及时控制事件,制止其发展,采取有效措施限制或减轻事件造成的后果。(1)对核与辐射恐怖事件地区及周围环境进行辐射监测,及时了解放射性污染的程度和范围,为采取的对策、措施提供依据。


编辑推荐

《核生化损伤诊断治疗手册》是由解放军出版社出版的。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核生化损伤诊断治疗手册 PDF格式下载



教材,内容略概括。不够详实。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