藿香正气散
2009-1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何永,韩文霞
175
《难病奇方系列丛书》是为中医医生,中医研究者和中医学生而写的。我希望其他中医爱好者也从中获益。这套大型丛书试图对下列问题做出回答:中医的经典方剂为中医临床、中医理论、中医实验研究提供了什么?中医临床医生从中医经典方剂中借鉴什么?中医研究者从中医经典方剂中发现什么?中医学生从中医经典方剂中学习什么?中医方剂为人类健康留下了什么样的遗产?我们解剖每一个经典方剂,特别是那些在临床各科上有着广泛应用的著名方剂,为中医医生,中医研究者和中医学生提供一个便利的使用指南。 中医以理法方药,辨证论治形成了独特的理论与临床体系。理是指中医理论对病因病机作出的解释与判断。法是指针对病因病机所确定的治疗原则和方法。方是根据治疗法则选择的恰当处方与剂型。药是指方剂中君臣佐使药的选择与搭配。辨证论治贯穿于理法方药运用于临床实践的始终。理法方药逻辑严谨,四个要素环环相扣。法随证立,方从法出.方以药成。方剂是理法方药完整体系的最终载体。中医几千年的发展为我们创制了广泛而有效的方剂。 中医方剂,浩如烟海。历代方剂的权威著作总是以超越以往。跨越时代为己任。战国时期的《五十二病方》开方剂之先河,载方280首。汉代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筑经方之峰巅,收方323首。唐代孙思邈所著《备急千金要方》与《千金翼方》集前贤之大成,收入方剂6500首。
藿香正气散是最著名的局方之一,在临床医疗、保健领域应用极其广泛。本书在收集整理大量古今文献的基础上,汇集藿香正气散证治理论、临床与实验的国内外研究资料。特别突出其临床应用,内容涉及内、外、妇、儿、五官各科,按病证分类加以介绍,并综合了国内外探索藿香正气散作用机制等实验研究的最新成果。是从事中医药学习与研究者不可多得的参考文献,可供中医、中西医结合等专业的医疗、教学、科研人员和大中专院校学生以及中医药爱好者参考。
上篇 理论研究 第一章 概述 第一节 藿香正气散简述 一、藿香正气散的来源 二、藿香正气散的组成及用法 第二节 藿香正气散的功效与主治 一、方中药物的功效主治 二、藿香正气散的功效主治 第三节 藿香正气散的临床应用 一、藿香正气散的辨证应用 二、藿香正气散的辨病应用 三、藿香正气散的剂型与临床应用 第四节 藿香正气散的衍生方与相类方 第二章 古今医家的论述中篇 临床研究 第一章 内科病证 第一节 呼吸系统疾病 一、胃肠型感冒 二、哮证 三、空调综合征 第二节、消化系统疾病 一、功能性消化不良 二、胃脘痛 三、溃疡性结肠炎 四、消化道肿瘤 五、肠易激综合征 六、糖尿病胃肠功能紊乱 七、老年性腹胀 八、急性胃肠炎 第三节 肝胆系统疾病 一、脂肪肝和慢性迁延性肝炎 二、黄疸 三、胁痛 第四节 神经系统与精神疾病 一、眩晕 二、癫狂 三、湿困多寐 四、梅核气 五、不寐 六、郁证 七、头痛 第五节 循环系统疾病 一、冠心病 第六节 其他病证 一、黑苔 二、遗尿 三、痹证 四、代谢性酸中毒 五、有机磷中毒 六、其他病证 第二章 皮肤科病证 一、常见皮肤疾患 二、Ⅱ型变态反应性疾病 第三章 外科病证 一、痔疮 二、颈椎病 三、子宫肌瘤术后食欲不振 四、膀胱癌术后高热 第四章 妇科病证 一、月经后期 二、经行泄泻 三、带下病 四、妊娠恶阻 五、痛经 六、子宫内膜异位症 第五章 儿科病证 一、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 二、婴幼儿秋季腹泻 三、小儿胃肠型感冒 四、幼儿热痱 第六章 眼科病证 一、春季结膜炎下篇 实验研究 第一章 藿香正气散的制剂研究 一、藿香正气散不同剂型的特点 二、藿香正气口服液的制备与鉴别 三、藿香正气水的制备与鉴别 第二章 藿香正气散组成中药的药理研究 一、藿香 二、白芷 三、紫苏 四、茯苓 五、半夏 六、白术 七、陈皮 八、厚朴 九、苦桔梗 十、大腹皮 十一、甘草 第三章 藿香正气散全方药理作用 一、对胃肠道的作用 二、镇痛作用 三、抑菌作用 四、抗Ⅰ型变态反应作用 五、对吗啡依赖大鼠戒断症状的影响 六、过敏反应
上篇 理论研究 第一章 概述 第一节 藿香正气散简述 一、藿香正气散的来源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二·续添诸局经验名方》(以下简称《局方》)日:藿香正气散,治伤寒头疼,憎寒壮热,上喘咳嗽,五劳七伤,八般风痰,五般膈气,心腹冷痛,反胃呕恶,气泻霍乱,脏腑虚鸣,山岚瘴疟,遍身虚肿;妇人产前、产后血气刺痛;小儿疳伤,并宜治之。 大腹皮、茯苓(去皮)、白芷、紫苏(各一两)、陈橘皮、苦梗、白术、厚朴(去粗 皮,姜汁制)、半夏曲、甘草(各二两),藿香(去土,三两)。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水一盏,姜三片,枣一枚,同煎至七分,热服。如欲出汗,衣被盖,再煎并服。 藿香正气散是出自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中的名方,相同和相似组成的方剂还可在同时代的方书中见到。本方具有解表化湿,理气和中之功,多用来治疗发热恶寒、头痛、胃痛、胸满恶心、呕吐腹泻等症,在当时应用已相当广泛,为临床常用、家庭必备的良药。现代医学研究认为本方主要有解痉、镇痛、镇吐、增强细胞免疫功能和抑菌等作用,并能对抗拟胆碱药所引起的肠痉挛,对拟胆碱药引起的狗及兔的离体肠平滑肌痉挛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近年来,随着对藿香正气散功用主治认识的不断深入,其临床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在内、外、妇、儿、五官科等诸多疾病的治疗中均发挥着显著的疗效。 二、藿香正气散的组成及用法 【组成】大腹皮、白芷、紫苏、茯苓(去皮)各一两(309),半夏曲、白术、陈皮(去白)、厚朴(去粗皮,姜汁炙)、苦桔梗各二两(各609),藿香(去土)三两(909),炙甘草二两半(759)。 【用法】原用法:上为细末,每服二钱,水一盏,姜三片,枣一枚,同煎至七分,热服,如欲出汗,衣被盖,再煎并服。 【现代用法】散剂,每服99,生姜、大枣煎汤送服;或作汤剂,加生姜、大枣,水煎服,用量按原方比例酌定。 (何永) 第二节 藿香正气散的功效与主治 一、方中药物的功效主治 (一)藿香 首见于汉代杨孚《异物志》,云:“藿香,交趾有之。”作为中药首载于《名医别录》。《本草纲目》云:“豆叶曰藿,其叶似之,而草味芳香,故日藿香。藿香为唇形科植物一年生草本广藿香和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藿香的地上部分。”广藿香水田栽培者6~8月、坡地栽培者8~11月采收;藿香于6~7月花序抽出而未开花时采收。选晴天收割地上部分,摊晒数小时,待叶成皱缩状时,分层重叠堆积,盖上稻草用木板压紧,让其发汗一夜,次日再摊开日晒,然后反复发汗、摊晒至全干。药材均以叶多、香气浓者为佳。主要有: 1.广藿香其化学成分有茎叶含挥发油,主要为广藿香醇,西车烯,a-及δ-愈创木烯,a-及B-广藿香烯,广藿香酮,还含B-愈创木烯,B-榄香烯,B-丁香烯,δ-荜澄茄烯及广藿香二醇。另含挥发性小分子成分:乙酸甲酯,3-甲基丁酮,3-甲基-3-丁烯酮,黄酮类成分:藿香黄酮醇,商陆黄素,芹菜素,鼠李素,芹菜素…7-O-B-葡萄糖苷及芹菜素-7-O-B-D-(6”-对-香豆酰)-葡萄糖苷。 2.藿香其主要成分为甲基胡椒酚,占80%以上。并含茴香脑,茴香醛,柠檬烯,对一甲氧基桂皮醛,a-和B-蒎烯,3-辛酮。1-辛烯-3-醇,芳樟醇,1-丁香烯,B-榄香烯,B-葎草烯,a-衣兰烯,B-金合欢烯,y-荜澄茄烯,菖蒲烯;还含有顺式-B, y-己烯醛。黄酮类化合物有:刺槐素,椴树素,蒙花苷,藿香苷,异藿香苷,藿香精。 【炮制加工】①鲜藿香,取新鲜药材,除去杂质、枯叶、老梗及根,切段。鲜藿香主要用于解暑。②藿香,取原药材,除去杂质、老梗及残根,下半段略浸,上半段喷潮,润软,切短段,低温干燥或晒干,筛去灰屑。《药品化义》:“晒干,取叶同梗用。”③藿香梗,取广藿香梗,除去杂质,洗净捞出,闷润至透,切斜片,低温干燥或晒干。④藿香叶,取广藿香,拣净杂质,去梗取叶,筛去灰屑。《汤液本草》:“去枝梗,用叶。”贮干燥容器内,密闭,置阴凉干燥处,防潮。 藿香味辛,性微温。归脾、胃、肺经。 【功效】祛暑解表,化湿醒脾,理气和胃。 【主治】外感暑湿、寒湿、湿温及湿阻中焦所致寒热头昏、胸脘痞闷、食少身困、呕吐泄泻,并妊娠恶阻,胎动不安,口臭,鼻渊,手足癣。《名医别录》称其:“疗风水毒肿,去恶气,疗霍乱心痛。”《用药心法》称其可“助脾开胃止呕。”《汤液本草》言其能:“温中快气。肺虚有寒,上焦壅热,饮酒口臭,煎汤漱口。”《本草述》载其可“散寒湿、暑湿、郁热、湿热。治外感寒邪,内伤饮食,或饮食伤冷湿滞,山岚瘴气,不伏水土,寒热作疟等症。”《医林纂要·药性》概况其功用日:“补肝和脾,泻肺邪之清冷,舒胸膈之热郁。”《药性切用》分析说“力能醒脾,祛暑快胃,辟秽,为吐泻腹痛专药。梗主和胃化气,而少温散之力。” 本品芳香辛散,功能祛暑解表,辟秽化湿,故常用于外感暑湿、寒湿、湿温诸证。凡暑月外感寒湿,症见寒热头痛,胸脘痞闷,吐泻腹痛者,可与陈皮、紫苏、厚朴等配伍,以解表散寒,化湿和中,如《局方》藿香正气散。凡外伤暑湿,发热头昏,胸闷食少者,可与佩兰、滑石等同用,以化湿消暑。凡湿温初起,湿重于热,症见发热身困,胸闷呕恶者,可与半夏、厚朴、茯苓等相合,以化湿透邪,和胃止呕,如《感证辑要》藿朴夏苓汤;若湿热并重,身热口渴,尿赤苔黄者,可与连翘、黄芩、滑石、茵陈等相佐,以清热利湿,如《温热经纬》甘露消毒丹。 本品辛散温通,善入脾胃,功能化湿醒脾,理气和胃,故常用于湿阻中焦及呕吐诸证。凡湿阻中焦,症见脘腹痞满,纳呆食少,大便溏泻者,可与苍术、厚朴、陈皮、半夏等配伍,以化湿散寒,行气和中,如《易简方》不换金散;若为肝郁乘脾,脾湿不运,症见胁胀脘痛腹泻者,可与陈皮、木香、香附、泽泻同用,以行气解郁,健脾化湿,如《景岳全书》排气饮。对于脾胃不和引起的呕吐,不论寒热虚实皆可应用,尤其适用于脾胃湿浊引起的呕吐,常与半夏、丁香相配,以化湿和中,降逆止呕,如《局方》藿香半夏散;若偏湿热者,可配黄连、厚朴以清热化湿,如《幼幼集成》藿连汤;若宿食停滞者,可配麦芽、山楂、神曲以消食化积,如《痘疹活幼至宝》藿香和中汤;若脾虚气滞者,可配人参、橘红以益气和中,如《脾胃论》藿香安胃散;至于妇女妊娠,因气郁湿阻所致呕吐者,则可与砂仁、紫苏、白术等并用,以顺气和胃安胎。 此外,本品能芳香辟秽,辛散化浊,故又可用于疟疾、口臭、鼻渊等证,凡外受湿浊,疟疾寒热,胸闷痰呕者,常与草豆蔻、厚朴、半夏配伍,以辟秽化湿截疟,如《御药院方》藿香散。凡饮酒过度,湿热上壅,口中臭秽者,可与薄荷、石膏相佐,以清热除秽。凡湿热内蕴,鼻流浊涕,不闻香臭者,可与猪胆汁、苍耳同用,以清热除湿而通鼻窍。 《汤液本草》日:“藿香人顺气乌药则补肺,人黄芪四君子汤则补脾。”《医学入门·本草》日“入发表散药则快气,人补脾药则益气,入顺气药则理脾滞。”《得配本草》日:“得滑石治暑月吐泻,加丁香尤效;配豆仁治饮酒口臭。”沈金鳌:“同香附,能升降诸气。”(《药性集要便读》)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0g(鲜者加倍),不宜久煎;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煎水含漱、浸洗,或研末调敷。祛暑解表宜用藿香叶,理气和中宜用藿香梗。阴虚火旺、邪实便秘者禁服。《本草经疏》日:“若病因阴虚火旺,胃弱欲呕及胃热作呕,中焦火盛热极,温病热病,阳明胃家邪实作呕作胀,法并禁用。”《药品化义》日:“叶属阳,为发生之物,其性锐而香散,不宜多服。”《本草正义》日:“舌燥光滑,津液不布者,咸非所宜。” 【历代医家论述】缪希雍:“风水毒肿,病在于脾;恶气内侵,亦由脾虚;邪入霍乱,心腹痛,皆中焦不治之证。脾主中焦,香气先入脾,理脾开胃,正气通畅,则前证自除矣。”(《本草经疏》) 倪朱谟日:“藿香,温中快气,开胃健脾之药也。然性味辛温,禀清和芬烈之气,故主脾胃,进饮食,辟秽气为专用。凡呕逆恶心而泄泻不食,或寒暑不调而霍乱吐利,或风水毒肿而四末虚浮,或山岚蛊瘴而似疟非疟,或湿热不清而吞酸吐酸,或心脾郁结而积聚疼痛,是皆脾肺虚寒之证,非此莫能治也。”(《本草汇言》) 贾所学日:“藿香,其气芳香,善行胃气,以此调中,治呕吐霍乱;以此快气,除秽恶痞闷。且香能和合五脏,若脾胃不和,用之助胃而进食,有醒脾开胃之功。辛能通利九窍,若岚瘴时疫用之,不使外邪内侵,有主持正气之力。凡诸气药,独此体轻性温,大能卫气,专养肺胃。”(《药品化义》) 黄宫绣日:“藿香辛香微温,香甜不峻,但馨香气正,能助脾醒胃,以辟诸恶,故凡外来恶气内侵,而见霍乱呕吐不止者,须用此投月艮,俾其胸开气宽,饮食克进。故同乌药顺气散,则可以利肺;同四君子汤,则可健脾以除口臭。但因热呕勿服。”(《本草求真》) 张德裕日:“藿香,清芬微温,善理中州湿浊痰涎,为醒脾快胃、振动清阳妙品。《别录》治风水毒肿者,祛除湿浊,自能清理水道也。恶气者,湿漫中宫之浊气也;霍乱心腹痛者,湿浊阻滞,伤及脾土清阳之气,则猝然撩乱,而吐泻绞痛。芳香能助中州清气,胜湿辟秽,故为暑湿时令要药。然性极和平,力量亦缓,止可以治霍乱轻证,而猝然大痛,吐泻并作,肢冷脉绝者,非大剂四逆不为功,断非此淡泊和平所能独当大任。”“藿香芳香而不嫌其猛烈,温煦而不偏于燥热,能祛除阴霾湿邪,而助脾胃正气,为湿困脾阳,倦怠无力,饮食不甘,舌苔浊垢者最捷之药。亦辟秽恶,解时行疫气,盖疠疫以气染人,无非湿浊秽腐之熏蒸,感之者由口鼻吸人,胃先受之。芳香得清气之正,而藿香气味和平,不嫌辛燥,故助脾胃而无流弊。”(《本草正义》) (二)白芷 本品出自《神农本草经》。也称为芳香、苻蓠、泽芬、白茞,香白芷。芷本作苣,《说文》段注:“苣,《本草经》谓之白芷。茞、芷同字,苣声、止声同在一部也。”《本草纲目》(以下简称《纲目》)引徐锴云:“初生根干为芷,则白芷之义取乎此也。”以其“芬芳与兰同德”,故有芳香、泽芬、香白芷等称。为伞形科植物多年生高大草本杭白芷或祁白芷的根。秋种者在次年秋季叶枯萎时采收;春种者由当年寒露时采收。挖出根后,抖去泥土,除去须根,洗净,晒干或烘干。 杭白芷气芳香浓烈,味辛、微苦。其有效成分主要有多种香豆精类成分,如欧前胡内酯,异欧前胡内酯,别异欧前胡内酯,别欧前胡内酯,氧化前胡素,异氧化前胡素,水合氧化前胡素,白当归素,白当归脑,新白当归脑,珊瑚莱素,花椒毒酚,香柑内酯,5-甲氧基-8-羟基补骨脂素,8-甲氧基-4-氧-(3-甲基-2-丁烯基)补骨脂素,栓翅芹烯醇等。还含谷甾醇,棕榈酸及钙、铜、铁、锌、锰、钠、磷、镍、镁、钴、铬、钼等多种元素。 祁白芷主要成分有香豆精类,如欧前胡内酯,异欧前胡内酯,氧化前胡内酯,水合氧化前胡内酯,珊瑚莱素,白当归素及叔-o-甲基白当归素等;香豆精葡萄糖苷类,如紫花前胡苷,3-羟基印度榀椁苷,白当归素-叔-o-B-D-吡喃葡萄糖苷,白当归素-o-B-D-吡喃葡萄糖苷,东莨菪苷,茵芋苷,花椒毒酚-8-O-B-D-吡喃葡萄糖苷,独活属醇一叔-O-B-D-吡喃葡萄糖苷及腺苷。 二药均以以独枝、条粗状、体重、粉性足、香气浓者为佳。 【炮制加工】取原药材,除去杂质,大小个分开,洗净,浸泡至6~7成透,捞出,闷润至透,切厚片,干燥。 《雷公炮炙论》:“采得白芷后,刮削上皮,细锉,用黄精亦细锉,以竹刀切,二味等分,两度蒸一伏时后出,于日中晒干,去黄精用之。”贮干燥容器内,置阴凉干燥处,防蛀。 白芷味辛,性温。归肺、脾、胃、大肠经。 【功效】祛风解表,散寒止痛,除湿通窍,消肿排脓。 【主治】风寒感冒,头痛,眉棱骨痛,齿痛,目痒泪出,鼻塞,鼻渊,湿盛久泻,肠风痔漏,赤白带下,痈疽疮疡,瘙痒疥癣,毒蛇咬伤。《神农本草经》(以下简称《本经》)日:“主女人漏下赤白,血闭阴肿,寒热,风头侵目泪出,长肌肤,润泽,可作面脂。”《别录》日:“治风邪久渴(当作“久泻”),吐呕,两胁满,风痛头眩,目痒,可作膏药面脂,润颜色。”《日华子本草》(以下简称《日华子》)日:“治目赤胬肉,乃补胎漏滑落;破宿血,补新血;乳痈,发背,瘰疬,肠风,痔瘘;排脓;疮痍,疥癣;止痛,生肌。去面皯疵瘢。”《医学启源》日:“治手阳明头痛,中风寒热,解利药也。《主治秘要》云:治头痛在额,及疗风通用,去肺经风。”《滇南本草》曰:“祛皮肤游走之风,止胃冷腹痛寒痛,周身寒湿疼痛。”《纲目》日:“治鼻渊、鼻衄,齿痛,眉棱骨痛,大肠风秘,小便出血,妇人血风眩运,翻胃吐食,解砒毒,蛇伤,刀箭金疮。”《得配本草》日:“通窍发汗,除湿散风,退热止痛,排脓生肌。” 本品味辛气温,芳烈升散,功能祛风寒,解表邪,行头目,止疼痛,故常用于风寒感冒,头痛,眉棱骨痛,齿痛,目痒泪出等证。凡感冒风寒,恶寒发热,头痛,骨节烦痛,脉浮紧者,可与羌活、防风、苍术、细辛等配伍,如《此事难知》引张洁古九味羌活汤;凡外感风寒,内郁化热,头痛发热,心烦不眠,嗌干耳聋者,可与柴胡、葛根、黄芩等同用,如《伤寒六书》柴葛解肌汤;凡外感风寒,内伤寒湿,或夏伤暑湿,而见恶寒发热,头痛脘闷,呕吐泄泻者,可与藿香、白术、茯苓、厚朴等相配,如《局方》藿香正气散;凡诸风上攻,偏正头痛,眉棱骨痛,目昏鼻塞者,可与川芎、薄荷、荆芥、防风等相伍,如《局方》川芎茶调散。凡风邪上攻,面肿齿痛者,可与川芎、细辛相合,如《世医得效方》川芎散;若为风热齿痛者,可加石膏、升麻,如《古今医统》川芎石膏散。凡风邪攻目,冷泪不止者,可与菊花、川芎、白术等并用,如《本事方》川芎丸;若为风热泪出者,可与石膏、薄荷、川芎等同施,如《烟霞圣效方》川芎石膏汤。又本品善除经络中风邪,故凡中风或破伤风而见风入经络,肢体拘挛抽搐者,可与秦艽、川芎等并进,如《保命集》大秦艽汤。 本品辛香温燥,芳烈升散,功能祛风除湿,通达九窍,既可用于风湿上扰清阳之头昏鼻塞、鼻渊,又可用于清阳不升、湿邪内盛之久泻久痢,肠风痔漏、赤白带下等证。凡外感风寒,鼻塞不通者,可与苍术、藁本、川芎、细辛等配伍,如《医林方》川芎散;凡清阳不升,浊阴逆上,而致鼻渊,鼻流浊涕不止者,可与苍耳子、辛荑、薄荷同用,如《济生方》苍耳散;若属湿热者,则可加用蒲公英、黄芩等。凡湿浊内盛,带下日久,清腥如水者,可与乌贼骨、白术、薏苡仁、芡实等同服,如《医级》白芷散。 本品辛香走窜,温散和血,功能消肿排脓,故常用于痈疽疮疡、瘙痒疥癣、毒蛇咬伤等症。凡一切热毒痈疽疮疡,症见红肿热痛,脓已成或未成者,可与金银花、当归、乳香、没药等解毒活血之品配伍,如《女科万金方》神仙活命饮。凡毒蛇、蜈蚣咬伤,可与乳香、雄黄、甘草同用,如《医学心悟》白芷护心散。 《神农本草经集注》(以下简称《神农本草经集注》)曰:“当归为之使。”《药鉴》日:“与辛夷、细辛同用,则治鼻病。与蒲公英同用,则能排脓。与内托散同用,则去腐烂而长肌肉。与续命汤同用,则治口眼而去歪斜。”《得宜本草》日:“得土贝、瓜蒌,治乳痈;得辛夷、细辛,治鼻病;得单叶红蜀葵根,排脓;得椿根皮、黄柏,治妇人湿热带下。”《得配本草》日:“得辰砂,治盗汗不止,并擦风热牙痛;得荆芥、腊茶,治风寒流涕;得椿根皮,治湿热带下;配黄芩,治眉棱骨痛(湿热致痛);配白芥子、生姜汁,调涂脚气肿痛;配红葵根、白芍、枯矾,以腊化丸,治带下败脓;佐蒌仁,治乳痈;和猪血,治血风。” 【用法用量及使用注意】内服:煎汤,3-10g;或人丸、散。外用:适量,研末撒或调敷。气虚血热、阴虚阳亢者禁服。 《本草经集注》:“恶旋覆花。”《雷公炮制药性解》:“能伤气血,不宜多用。”《本草经疏》:“呕吐因于火者禁用。漏下赤白,阴虚火炽、血热所致者勿用。痈疽已溃,宜渐减去。”《本草汇言》:“头痛、麻痹、眼目、漏带、痈疡诸症,不因于风湿寒邪,而因于阴虚气弱及阴虚火炽者,俱禁用之。” 【历代医家论述】李东垣:“白芷,疗风通用,其气芳香,能通九窍,表汗不可缺也。”(《本草纲目》) 李时珍日:“白芷,色白味辛,行手阳明庚金;性温气厚,行足阳明戊土;芳香上达,人手太阴肺经。肺者,庚之弟,戊之子也。故所主之病不离三经。如头、目、眉、齿诸病,三经之风热也;如漏、带、痈疽诸病,三经之湿热也。风热者辛以散之,湿热者温以除之。为阳明主药,故又能治血病、胎病,而排脓生肌止痛。” (《本草纲目》) 缪希雍:“白芷,味辛气温无毒,其香气烈,亦芳草也。人手足阳明、足太阴,走气分,亦走血分,升多于降,阳也。性善祛风,能蚀脓,故主妇人漏下赤白。辛以散之,温以和之,香气入脾,故主血闭阴肿,寒热,头风侵目泪出。辛以散结,而人血止痛,故长肌肤。芬芳而辛,故能润泽。辛香温散,故疗风邪久泻,风能胜湿也。香入脾,所以止呕吐。疗两胁风痛,头眩目痒,祛风之效也。兼可作膏药面脂,润颜色,乃祛风散结之余事耳。”(《本草经疏》) 倪朱谟日:“白芷,上行头目,下抵肠胃,中达肢体,遍通肌肤以至毛窍而利泄邪气。如头风头痛,目眩目昏;如四肢麻痛,脚弱痿痹;如疮溃糜烂,排脓长肉;如两目作障,痛痒赤涩;如女人血闭,阴肿漏带;如小儿痘疮,行浆作痒,白芷皆能治之。”(《本草汇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