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国医大师唐由之

邱礼新,巢国俊,王影 主编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1-1  

出版社: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作者:

邱礼新,巢国俊,王影 主编  

页数:

291  

内容概要

  本书主要内容是唐由之教授对20余种常见难治性眼病的中医证治经验,本书对每一种眼病都提出了现代医学的病因病机、诊断要点、鉴别诊断和治疗原则,以及目前常规的中医眼科的病因病机、辨证分型、治法用药,最后着重论述唐由之教授的临床病案及证治经验和体会。本书内容中西并重、博采众长,适用于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眼科医生阅读使用。

书籍目录

学术思想
 (一)创新的白内障诊疗研究
 (二)创新的中医抗青光眼手术
 (三)对中医眼科望诊的发展
 (四)眼局部辨证与整体观念相结合
 (五)中医眼底病的辨证论治新思路
 (六)治外障祛邪不忘固本
 (七)证候错杂,谨守病机
 (八)眼科血症,衷中参西
 (九)升阳益气,善用黄芪
 (十)明目退翳,内外兼修
方药心得
 第一节 单味药举隅
  一、祛风药
  (一)祛风散寒药
   防风
   荆芥
   白芷
   细辛
   羌活
   藁本
  (二)祛风清热药
   薄荷
   牛蒡子
   桑叶
   菊花
   蔓荆子
   葛根
   柴胡
   蝉蜕
   蛇蜕
 二、清热药
 (一)清热泻火药
   石膏
   知母
   栀子
   天花粉
   大黄
  (二)清热解毒药
   金银花
   连翘
   板蓝根
   蒲公英
   野菊花
   紫花地丁
   秦皮
   千里光
   穿心莲
   鱼腥草
   土茯苓
   败酱草
 (三)清肝明目药
   决明子
   夏枯草
   青葙子
   木贼草
   谷精草
   密蒙花
   夜明砂
 (四)清热凉血药
   牡丹皮
   赤芍
   地黄
   玄参
 (五)清热燥湿药
   黄芩
   龙胆草
   黄连
   黄柏
  (六)清虚热药
   地骨皮
   白薇
   胡黄连
 三、祛湿药
  (一)祛风湿药
   防己
   秦艽
   松节
 (二)芳香化湿药
   白豆蔻
   砂仁
 (三)利水渗湿药
   苍术
   茯苓
   泽泻
   薏苡仁
   车前子
   桑白皮
  (四)除湿止痒药
   ……
专病论治
治学经验
年谱

章节摘录

版权页:眼底渗出水肿已消,患者眼前暗影仍在,视物变形尚存时,他则以补肝肾明目为主,重用菟丝子、枸杞子、楮实子、金樱子等以巩固疗效,促进视功能的恢复。中医的精髓是辨证论治,在处理局部与整体的关系上要有所侧重,寻找出疾病的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灵活辨证。若患者全身症状不明显,则以检查所见的眼局部辨证为主,若有明显诱因或典型的全身症状时则要在局部辨证的基础上兼顾全身,分清主次,不可平均用力。如眼底动脉硬化引起视网膜出血的患者,兼有咳嗽,哮喘者,则要以止咳平喘为主,在此基础上可以增加茜草、炒蒲黄等化瘀止血,以防止眼局部出血进一步加剧。对于该类患者止血先止咳,咳止则夜卧可安,出血可止。《内经》中亦有“起居不节,用力过度,则络脉伤,阳络伤则血外溢……阴络伤则血内溢……”之说。因此,辨证用药应当灵活,处理好局部和全身的关系,有所侧重,不可拘泥于一证、一方。又如对于视网膜静脉阻塞的患者,唐由之教授认为该病基本的病机已经明确,是由于栓子或炎症等原因阻塞视网膜静脉,瘀血阻络,血液不循常道溢于脉外引起,在治疗上应当谨守病机,以眼局部辨证为主兼顾全身。若患者失眠较重,则在活血化瘀的基础上增加养心安神之品,如夜交藤、合欢皮、酸枣仁等;若患者神疲乏力,面色无华,则考虑气血不足,增加黄芪、当归补血养血之品。唐由之教授认为用药如用兵,正所谓是“兵无长势,水无常形”,关键在于一个“活”字,应根据疾病的不同诱因,所处的不同阶段,参照全身和眼局部情况,谨守病机,辨证治疗。因为眼病病因复杂,症状可随各个阶段有所不同,特别当情志波动、饮食失节、起居失常、天时变化、妇女胎产经带以及用药不当时,皆可对眼部病变有所影响。所以,治疗用药必须注意病证转变,从转变中看其阴阳进退,邪正消长。唐由之教授多次告诫后者:为医者必须行方智圆、胆大心细。


编辑推荐

《国医大师临床经验实录:国医大师唐由之》是由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出版的。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国医大师唐由之 PDF格式下载



书是好书,需有读书人。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