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漫话艾滋病

蔡东,赵红心 主编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2-8  

出版社: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作者:

蔡东,赵红心 主编  

页数:

185  

字数:

140000  

前言

尽管艾滋病对普通人来说,不像SARS、禽流感、甲型H1N1流感等传染病流行得那样“真切”——看得见,遇得着,但艾滋病就在我们身边,离我们很近,至少在我国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正以30%~40%的速度增长! 20世纪90年代初期,南非的艾滋病病毒感染率仅仅为1%,当时专家向曼德拉总统呼吁要重视艾滋病的预防,但由于国家新建,百废待举,没有把艾滋病预防工作提到日程上来。直到20世纪90年代末,曼德拉总统卸任时,南非的艾滋病病毒感染率已高达24.5%,就连曼德拉总统的儿子也因感染艾滋病死去。因此,医学专家把1%称为艾滋病病毒流行的“引爆点”。当感染人群的数量超过这一比例时,艾滋病病毒将从高危人群向更广大的人群蔓延。缅甸、巴哈马、泰国、多巴哥、伯利兹以及洪都拉斯,早已成为除非洲外艾滋病病毒感染人群超过1%的国家。近年来,俄罗斯的艾滋病病毒携带者数量剧增,成为达到“引爆点”的新国家。但艾滋病疫苗还没有问世,也没有能够彻底清除艾滋病病毒的药物,艾滋病的控制仍是个难以解决的问题。 我们生活在一个有艾滋病的世界里,预防艾滋病的惟一方法是正视艾滋病,宣传艾滋病的防治知识,消除人们对艾滋病患者的歧视和偏见。为了这一目的,我们编写了《漫话艾滋病》一书。本书用轻松的语言、真实的故事告诉大家什么是艾滋病,艾滋病发现的历史,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方法。本书还把艾滋病复杂的感染方式和致病机制用拟人的童话告诉大家,使人们更清楚地了解到艾滋病的发病机制。本书还对艾滋病感染者所关心的结婚、生育、治疗方法、家庭隔离进行了详细的讲解。针对近来艾滋病恐惧症这一人群,本书列举实例,晓知以理,纠正他们的一些错误做法和想法。 《漫话艾滋病》和以往的艾滋病科普书不同,不是肤浅的问答,也不是系统的介绍,而是以杂文的形式“漫话艾滋病”,使读者从“漫话”中更真切地感受到预防、治疗艾滋病和关爱艾滋病患者的科学道理。 蔡皓东 2012年1月

内容概要

蔡晧东、赵红心主编的《漫话艾滋病(第2版)》是一本关于艾滋病的科普读物。编者以讲故事的方式介绍了艾滋病的病因、感染途径、预防及治疗等方面的知识,尤其针对大众对艾滋病的恐慌和困惑作了科学疏导,并从医学的角度阐述了艾滋病的相关社会问题。书中内容科学,语言轻松有趣。与文字相佐的卡通图更有提醒、警示的作用。《漫话艾滋病(第2版)》对大众正确认识艾滋病、积极预防和治疗艾滋病有很大帮助。
基础医生、卫生宣教工作者以及各科的医务工作者亦可从中受益,以更好的为大众服务。

书籍目录

引导篇
浅谈人体的“国防部队”——免疫系统
细说人体内的免疫细胞
病毒篇
探密艾滋病病毒之源
我是艾滋病病毒
艾滋病病毒的人体漫游记
感染了HIV后血液中的病毒和抗体
预防篇
艾滋病病毒无国界
艾滋病病毒是如何钻进我们人体的
文楼村的“怪病”
我把艾滋病病毒注入自己体内
谈谈“性”与艾滋病
“安全套”的悄悄话
美沙酮、注射器是不是警察下的“套”
我有艾滋病,我能结婚吗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生育问题
预防艾滋病要从家庭做起
艾滋病的职业风险相关问题
诊断篇
他为什么不知道自己感染了艾滋病
捡豆子的故事和艾滋病的检测方法
纠正艾滋病高危人群的一些错误做法
疾病篇
妇女和艾滋病
儿童与艾滋病
争相和艾滋病“交朋友”的微生物
艾滋病病毒,全身无处不钻
教你如何鉴别自己的疾病
艾滋病病毒与结核杆菌的对话
我身体里“住”进一些HIV
治疗护理篇
“鸡尾酒”的故事
从温妮和詹姆斯治疗艾滋病说起
治疗艾滋病,须掌握“战机”
学会与病毒和药物不良反应周旋
抗病毒治疗,你准备好了吗
艾滋病治疗的三把宝剑
教会爱玛自己照顾自己
艾滋病妈妈能生下健康宝宝吗
社会篇
红丝带的来由
对艾滋病的科普宣传也要科学
家中有了艾滋病病人
解析艾滋病恐惧症
到底有没有“阴滋病”
如何宣传艾滋病防治知识
温总理和我握手了
历年世界艾滋病日主题及中文宣传语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1999年6月,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桂希恩教授的办公室里来了一位河南的进修医生。他急切地把自己家乡上蔡县文楼村出现“怪病”的事情告诉了桂希恩教授。凭借职业的敏感性,桂希恩教授判断这可能是一种传染病。他正准备到天津参加一个全国传染病会议,因此决定在回家的路上顺便从驻马店下车,到文楼村去看一看。 几天后,他走进了文楼村,看了几个得“怪病”的人,他大吃一惊,因为这些人的临床表现“非常像艾滋病”:发热、口腔溃疡、口腔真菌感染、带状疱疹……。他只带了11个管子,抽出11个血样,回到武汉一检查,有10个抗HIV(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是阳性的,桂希恩教授难以置信。他又先后几次来到文楼村,抽的血样扩大到50人份,从中还发现了儿童患者。他对这些村民艾滋病的感染途径做了调查,结果都和卖血有关。1999年10月31日,他把自己的调查报告直接送到了当时的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手上,从此揭开了文楼村“怪病”之谜。 当时的村民根本不懂什么是艾滋病,也不太相信桂希恩教授。于是,一些人决定到北京看病。在开往北京的列车上,有4位文楼村的病人悄悄地讨论着到北京某医院看病的事,恰巧被河南的记者张继承听到。凭借职业的敏感性,张继承想到了艾滋病。1999年11月,张继承悄悄坐上了去上蔡县的长途汽车。他的心里交织着既害怕又想去探一探究竟的矛盾心情,他把身上涂了消毒液,甚至感觉长途车上的每一个人都有病,带着艾滋病病毒。但在文楼村,当他见到一个个甚至一家家真实的艾滋病病人时,却使他不能不深深震惊,不能不为之流泪。张继承发表了国内第一篇公开报道河南省艾滋病的文章,使这个地图上都看不到的小村庄震惊了中国,震惊了世界。 怪病起因于“卖血风潮” 村子里的人们对艾滋病忌讳直呼,都称呼是“那号病”。“那号病”的发生与当年的“卖血风潮”有关。前些年,村里人卖血跟疯了似的,卖血盖房子。村民们有句口头禅:“想发财,到汝南,一伸一卷十八元。”十几岁以上的人,没有几个没卖过血的。谁不卖血,村里人会戳他脊梁骨,说他不务正业。有人为了把血卖出去,还给血头送礼,一天重复卖好几次。起初是“全采”(献全血),后来是“单采”(把血抽出来,提取血浆,再把红细胞输回体内)。

媒体关注与评论

这是一本让我们正确认识疾病、治疗疾病的书。 这是一本帮助我们解除疑惑、提升信心、充满感恩的书。 这是一本可以消除大众歧视和偏见的书。 所以,这是一本能给我们的身体和心灵带来愉悦的书。


编辑推荐

《漫话艾滋病(第2版)》用轻松的语言、真实的故事告诉大家什么是艾滋病,艾滋病发现的历史,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方法。《漫话艾滋病(第2版)》还把艾滋病复杂的感染方式和致病机制用拟人的童话告诉大家,使人们更清楚地了解到艾滋病的发病机制。《漫话艾滋病(第2版)》还对艾滋病感染者所关心的结婚、生育、治疗方法、家庭隔离进行了详细的讲解。针对近来艾滋病恐惧症这一人群,《漫话艾滋病(第2版)》列举实例,晓知以理,纠正他们的一些错误做法和想法。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漫话艾滋病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