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整形外科诊疗常规

吴念 编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2-9  

出版社: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作者:

吴念 编  

页数:

137  

字数:

203000  

内容概要

本书是根据卫生部《医师定期考核管理办法》的要求,由北京医师协会组织全市整形外科专家、学科带头人及中青年业务骨干共同编写而成。体例清晰、明确,内容具有基础性、专业性、指导性及可操作等特点。既是专科医师应知应会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的指导用书,也是北京市整形外科专科领域执业医师“定期考核”业务水平的唯一指定用书。
本书适合广大执业医师、在校师生参考学习。

书籍目录

第一章 头皮整形
 第一节 脱发
 一、瘢痕性脱发
 二、其他脱发
 第二节 头皮撕脱伤
第二章 面部
 第一节 进行性单侧颜面萎缩
 第二节 面神经麻痹
 第三节 面部老化
 第四节 面部痤疮瘢痕
 第五节 颜面部外伤
第三章 耳部
 第一节 小耳畸形
 第二节 多耳畸形
 第三节 问号耳
 第四节 隐耳畸形
 第五节 猿耳畸形
 第六节 招风耳畸形
 第七节 杯状耳
 第八节 继发性耳畸形
第四章 眼部
 第一节 眼睑肿瘤
 第二节 睑缺损
 ……
第五章 鼻部
第六章 唇部
第七章 颈部
第八章 颅面部
第九章 上肢
第十章 胸部
第十一章 下肢
第十二章 外生殖器、会阴、肛门
第十三章 体表肿物及病变
第十四章 自体组织移植
第十五章 组织代用品
第十六章 放射性损伤
第十七章 体型雕塑
第十八章 皮肤软组织扩张术
第十九章 激光
第二十章 整形外科其他技术

章节摘录

版权页: (3)遵循先形成皮瓣,后处理缺损区的原则,根据扩张皮肤的覆盖面积和在不同方向上转移的松紧度对术前设计进一步进行修改。皮瓣切取时应边转边切,以避免皮瓣面积不足或血运不良造成无法补救的被动局面。 (4)皮瓣形成后,切除待修复区域的组织,彻底止血后,将皮瓣与创缘缝合。于皮瓣深面放置负压引流管,术区适当加压包扎。 (5)术后常规应用抗生素,保持引流通畅,定时观察皮瓣血运,如为活动部位,应予适当制动。如无特殊情况可于术后48~72小时拔除引流管,切口于7~10天拆线。 【注意事项】 (1)由于扩张后皮肤为一个三维曲面,从外周向中心部位逐渐松弛,要使皮瓣得到充分舒展和最大程度的转移,皮瓣的切口线应尽量跨越或接近扩张区的中央部分,必要时还需做附加切口,以充分利用扩张皮肤在不同方向的松弛度。 (2)当同一受区周围埋置多个扩张器时,应统筹设计,先将所有扩张器取出,再逐个形成皮瓣。每形成一个皮瓣即可转移至受区,并定点缝合数针,而后逐个进行,最后根据所有皮瓣覆盖的面积大小切除瘢痕或病变组织。 (3)在眼周、口周等有游离缘的部位应用扩张皮瓣时,应在扩张皮瓣转移后,将皮瓣向眼或口的方向牵拉,并同时于距离皮瓣边缘一定距离处,将皮瓣的深面与深层组织做适当固定,以防止和减轻术后皮瓣回缩牵拉造成继发畸形。 (4)扩张包膜对扩张皮瓣的充分舒展有较大的影响,尤其是基底部四周的包膜较厚,对蒂部的松动度和扩张皮瓣的转移形成了一定的阻碍作用,包膜的挛缩还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远期治疗效果。因此,去除部分包膜,对于有效展开扩张皮瓣,扩大皮瓣覆盖面积、减少扩张皮瓣术后回缩率,具有积极意义。但包膜对扩张皮瓣的血运有一定的保护和促进作用,是否去除包膜要视皮瓣血运等情况而定。 (5)皮瓣上留存的包膜组织会影响皮瓣与深层组织的贴附和愈合,有时术后还会出现皮瓣下长期积液,因此应注意将皮瓣与深层组织进行固定。 (6)扩张器取出后皮肤表面张力下降,皮瓣的即时回缩导致小血管迂曲,静脉回流阻力增大,常表现为皮瓣颜色变暗甚至青紫,皮瓣展开后好转。因此,保持扩张皮瓣一定的张力和压力对皮瓣静脉回流是有好处的。 (7)术后早期皮瓣变硬,并有回缩的趋势,一般在3个月达到最大程度。可于伤口愈合后,采用佩戴弹力外套、颈托、支架等措施加以对抗,并持续半年以上。应用软化瘢痕的外用药物或硅凝胶片对防止瘢痕增生、对抗皮瓣挛缩也有一定的作用。 第四节 并发症及防治 皮肤扩张术需两次手术和1~2个月甚至更长时间的注水扩张,整个疗程长达3~4个月,容易发生并发症,轻者影响治疗效果,严重者可导致治疗的失败。并发症发生率,国内外统计有较大差异,为6%~69%。扩张时间较长与并发症发生率较高,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对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应引起高度重视。


编辑推荐

《整形外科诊疗常规(2012年版)》是根据卫生部《医师定期考核管理办法》的要求,由北京医师协会组织全市整形外科专家、学科带头人及中青年业务骨干共同编写而成。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整形外科诊疗常规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