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我爱比尔

王安忆
出版时间:

1998-10  

作者:

王安忆  

Tag标签:

无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我爱比尔 PDF格式下载



  第一次接触这本书,是在北京上学时学校对面的小书店买的。那时候学习不算紧张,经常读一读杂书。
  这本书,并不是每个人都可以理解,虽然薄薄一本, 没有繁复的语言和华丽的修饰,它仍然不是每个人都能理解的一本书。
  当时高一的我并不理解,两天就看完这本书,然后丢到了一旁。
  直到3年后的一天,历经了2年的海外生活,再次在网上看到这本书的书评,才想到,原来我就是书中的阿三。
  主人公阿三是在改革开放之后一个典型的大学生形象,她有知识,有素养,有文化,渴望新事物,崇拜西方文化,崇拜新思想,渴望了解外国,渴望有机会与外国人接近,走入他们。
  她以与美国人比尔的恋爱为起点,开始了她与外国热“恋爱”的旅程。与比尔的开始和结束,都是一种中西方结合的短暂爱情的必然经历,她之后很伤心,在比尔回美国与她分手之后开始自暴自弃,去高档酒店找外国人聊天,过夜,然后说再见。一开始的她是想找到一个属于她自己的爱情,一段美丽浪漫的 异国恋。但是渴望稳定爱情的却只有阿三一方,她接触的男人中没有任何一个打算和她结婚。这些外国人仅仅是寻求刺激,寻求东方女人免费的性服务而已。
  而阿三,从始至终,抱着一颗想要获得美好异国恋的心态,抱着想去西方世界,了解西方文化的心态,去等待盼望。结果是,一无所有。
  在作者所描写的那个时代,直到今天,大多数中国人,中国女人,始终在以一个第三世界国家的心态生活着,第一世界国家的生活方式和价值取向,一直在我们心中摆在不可估量的地位。西方男人高大,伟岸,英俊,潇洒,让多少中国女人痴恋,犹如小说中的女主人公,为此付出了一生的代价,而这些仅仅出于痴恋。
  痴恋,就是没有意义的迷恋。
  文化的差异,种族的差异,很多时候抑制了感情的正常发展,抑制了价值观人生观的正确取向。
  阿三一样的女人,其实越来越多出现在我们的视野里。我们可以暂且抛去为了国籍为了钱与外国人交往的女人不说,仅仅像阿三一样,崇拜西方文化,一心单纯渴望美好爱情的女孩就不胜枚举。
  第三世界心态,第三世界女人,我们必须重新审视这个时代。


   马雁散文集里有篇小文《昨天晚上又看王安忆》,标题下一行小字《我爱比尔》。这就是看散文的好处,通过别人知道一些新鲜东西,但是一不小心有拾人牙慧的危险。
  
   看完书,第一个感觉是爱过的人对我们的影响。“这一切都是从爱比尔而起的”,小说开始的时候,阿三在通往劳改所的车上颠簸,回想自己经历的一切。某个角度来说,第一个爱上的人会对我们以后恋上的风格有所影响。“青梅枯萎,竹马老去,从此我爱上的人都像你”。或而积极,或而消极。阿三爱比尔的时候是真的爱了,你沉下心来爱一个人的时候就愿意不说一话,把苦和罪都默默受了,把可以让自己好好爱的事情都暗暗办了,然后把最好的样子给那个爱的人看,这其实是简单的,难的是牺牲了这么多,但到失去的时候没有一点不甘心,这些都是我愿意做的,“单凭曾经拥有”,所以没有丝毫抱怨,直到被当做暗娼抓劳改所的路上,阿三发现后来发生的很多事情都是爱比尔而起的,也没有抱怨什么。这一点来说阿三是简单的,小说里把她写到了极致。我觉得值,我就去做了,最后结果怎么样,都是我自己的事情,这也是我的想法。但是现实里人是会觉得委屈的,强大了以后就会好很多。
  
   第二个感觉是来于马雁文章的。关于细节,说阿三和比尔在周庄隔墙相似,第二天再雾里相见,有种一日不见如隔三秋的意思。在这个小细节里其实是有很多严肃的意思的,马雁搞不明白为什么中国人写作要从小处着手。自己说不上来,但是因为和自己的观念符合,所以觉得很自然而然的。惊天动地的感情,来源竟然只是一件不足挂齿的小事,这放在自己身上也很自然,就像觉得这种事情发生在自己身上,是很有可能的一样:因为某个细节爱上一个人,即使他其他的都不行,自己全身投入也是值得的。这个细节会很轻易,就是一瞬间的事情,但是也很偶然,所以难得,譬如说落日很美,你又离我那么近,所以必须是要吻上去的。所以从细节这个事情来理解阿三之后的行为,就是很正常:就是会为了一些感觉,放弃所有。
  
   还有一个事情是散文里说到的王安忆的艺术观念。小说里阿三的艺术观念实际上是依赖于她的爱情的,两次改变也是因为一个她爱的男人和一个爱他的男人,比尔和马丁。受画商和比尔的影响,阿三的风格变得时髦:满足于西方对中国猎奇心理的那种时髦。时髦的东西太依赖于潮流,容易获得灵感,但有个问题就是阿三的时髦没有了自己的灵魂,跟这时候她的爱情一样,没有自我。这就是问题所在,最后画商看到原来她身上存在的那种难得的没有被开发的茫然消失了。作品的内核应该是建立在自己独特的内在所在,然后用容易被西方所理解的形式作为门框的。但是她没有了那个内核。到遇到马丁以后,他跟她说起本质,也就是说跟阿三要她的内核,但是她在寻找商机的路上(追寻比尔的路上)已经失去了这个内核,这时候她就很痛苦,于是她说“马丁带走了她画画的能力”。马丁走后阿三就不画画了,她的艺术已经死了,就像她的爱情已经死了,因为“一个她爱的人,和一个爱她的人,都离开了她”,她想不明白是为什么,但是爱的感觉还在,这时候就回到了细节。
  
   对于细节,或者说是感觉的怀念,让她不停地在酒店寻找一个又一个的男人,这时候整个人物就完整了:她就是这样一个人,为了一些美好的感觉,什么事情都做的出来。但是其实又是一个简单纯净的人。


   看王安忆的《我爱比尔》,看到了一个不知道到底想要什么的阿三,和她自认为执着的爱情。
  
   那是个糊涂的女子,她糊涂的是她的大半辈子。看似开放狂野甚至放荡却让人感到有那么一丝贞洁和骄傲。我不想把她对比尔的爱定义为真正的爱情。她和他在某种程度上不过是相互索取,无论是从肉体还是精神层面上。他不说她美,只说她独特。他爱的是东方人的特质,她却偏偏在很多方面与东方气质脱节。他说他爱她在他要离开时,这然人觉得无奈和不真实。她却一直相信这样一场徒劳无功的精神恋爱,口口声声说爱他,哪怕他已离开。在很多情况下,她那声我爱比尔,不像是一句发自心底的真言翻倒像是一种托词,一种面对马丁,面对那些寻欢的外国人,面对女作家,面对以后没有比尔人生的托词,这很可笑也很可悲。比尔不过是个模糊不清的幻像罢了。
  
   有人说故事的前后两个部分有脱节的感觉,我个人认为,阿三劳教后的生活是前面失去比尔生活的补充和继续,也是她人生的转折。所以,劳教生活中的每个人物诸如阳春面,队长的出现都显得意味深长。纵观全文,比尔出现部分的篇幅确实不算长,这也从某种层面表现出比尔这一人物的符号性。他对她来说只是符号,仅此而已。
  
   一个女子的爱情并没有错,只是阿三爱错了人或者说根本就不真正明白自己想要的究竟是什么。阿三就是这样,她在中西文化的碰撞中迷失了自己,在失去比尔的生活中也失去了自己。她佯装着自己的高傲和姿态,依然逃不出被人暗讽“白做”,在别人的眼里当着一个华丽的婊子。劳教的过程让她发现了劳动的乐趣,但她终究还是不懂什么才是自己的乐趣。
  
   比尔是她的muse,给她灵感,让她作画。可他终究不是她的唯一,不能成为她终身的依托和后盾。比尔走后,她的画也便跟风而行,随波逐流的后果便是没有像样的作品。马丁告诉了她这点,但他忘记了告诉她什么才是真正的爱情。
  
   或许阿三还很享受那样无可奈何却徒劳无功的病态的爱,她愿意燃烧自己,赴汤蹈火。可她从不曾真正拥有过比尔,那所谓的失去也便无从谈起。她不懂飞蛾扑火的爱终究不如细水长流的爱来的真切自然。在那样的年代,苍白的是欲望,破碎的是幻觉。


  通俗易懂,就写了一位价值观比较西化的女孩的青春
  读完就想吃了一顿饭一样,不饿了,充饥但不怎么美味。有点现在文化快餐的感觉,但比现在的电子书更有些内涵。还没有完全弄明白作者到底想表达什么,准备再扫一遍
  个人所见


  我爱比尔,从局部来看要比整体好得多。
  小说被它提供的阅读感受自然而然地分成了三大块:她追求艺术和爱情的阶段,她放弃艺术单谋爱情的阶段,最后是在收容所里的麻木自闭和最终逃跑。
  这预示了像阿三这样 一个开放的九十年代文艺女青年的命运走势:始于繁华终于哀戚,却一直不知所归。文艺女在西人撩拨的人生愿景下多多少少暗含了90年代的中国心理,时隔二十年再看,这种中国心理倒并不分明,让人难遣的却是阿三一个人的伶仃。她傲娇、自尊,这一切又是西洋画哺育出来的。她爱比尔,事实上是爱那个可以一如既往地傲娇自尊下去的自己。比尔用她昂贵的贞洁和真情支付了阿三一个幸福的镜像。不过马丁说的明白,“本来”在她的画里是缺席的。最后她像传统的红颜薄命小说里的主人公,堕落而不以为堕落,最后高傲地走进和逃出收容所。
  这个传统构思多少还是让人遗憾的:一个并不传统的阿三终至于进了传统的怪圈。因为最重要的是,我们想知道阿三非走这个老路不可的迫使性条件,如果是为了寻回比尔或者比尔给她的纪念,她严重的自爱倾向并不支持。如果是为了背离中国式的落后,作者又在阿三身上尽力回避或者遗忘了这一点。因为阿三所有的交往圈都是外国人的,我们看不到她对中国环境不可容忍的嫌厌。相反,她一直在探索油画和中国风的关系。只是碰壁在这个本身无解的命题上。所以阿三的离开是薄弱的,以致于到后来阿三的清爽、堕落、麻木都是一种梦游症似的薄弱,我们找不到一股很强的精神响度来支持她的一系列不幸。
  不过小说在生活细节、人物心理的描绘上那么精到传神,阿三的恋爱,她的身体经验,上流社交圈的热闹光景,她和男人们的绘画论辩、言谈机锋都很是精彩。
  个人感觉王安忆在雕刻心理细节上的功夫胜于统摄周章的能力。


  《我爱比尔》
   舍友极力推荐我看,我自己也需要在繁忙的期末复习之中找到一个好载体涤荡内心。本书是从阿三爱比尔开始的,还是大学生的阿三,在画展上认识了比尔。比尔是美国人,因为比尔爱中国,阿三也有文化,两个人谈得来,他们对彼此都有了一种特别的感觉。在周庄的环境渲染下,阿三心动了。
   我也是这个年纪,若果我是阿三,我想我的内心也会波澜起伏。只可惜阿三,没有正确的爱情观。其中有一句,与实际的做爱相比,阿三的兴趣更在营造气氛方面。还有,她自知有差异,却不知如何迎头赶上,只能另辟蹊径。虽说,现在时代不同了,很多女子也愿意为了所爱牺牲贞操。现在像阿三这样的女子,也还不少。阿三,是爱慕虚荣的。阿三只是爱比尔这一类的人,喜欢这感觉。有时候,觉得这种爱慕虚荣也许比爱金钱的好。即使是爱慕虚荣或者金钱,若果肯耐心栽培,爱情之花也许能结出果实。
   不可否认,爱情始于怦然心动。但是心悸会过去,已经开始的爱情,这时候需要培养,甚至需要婚姻来绑架。尚未开始的爱情,又还会等来再次的心动。身为女子,的确很需要一双慧眼。在找寻幸福的路上才会有所收获。


  你假正经的样子,我看了就恶心——语自白茅岭劳教所里某女流氓
  
  断断续续在几天内读完《我爱比尔》。小说正文本身意思不大,中途差点放弃。但是这本书有个很有趣的地方,让我一口气读完,那就是非正文部分的《白茅岭纪事》。《白茅岭纪事》之于《我爱比尔》,那就相当于评论音轨之于DVD影碟,制作内幕之于唱片,《我爱厨房》之于大葱蘸酱(话说这玩意儿我可不爱吃)。总之,相比小说《我爱比尔》,真实的《白茅岭纪事》的可看性更强。现实比小说更戏剧更荒诞,正如王小波所说:这里是小说发生的地方,却不是写小说的地方。
  
  小说讲的故事概括一下就是一个一心造爱的文艺女青年与一群只想与她做爱的外国男青年(一人例外)的故事,可以说表现了男女在爱情上的不对等和不协调。或者也可以概括为一个文艺女青年如何一步步成为一个劳改犯的故事。当然故事本身可读性一般,深挖抽象出来后应该为她是如何从此处到达彼处的问题。而这个问题应该才是作者想探讨的。作者在类似于创作背景的《白茅岭纪事》里也作了交待,“她之所以一生坎坷,全由于一些性情的缘由,喜欢什么,或者不喜欢什么。这里(劳改所)的女人,似乎都缺乏一些理性,太随性情,还喜欢做梦”。但是做梦有什么不对,一个只有解析几何和三个代表意义的青春是多么缺乏诗意。二十岁左右的年轻人或许是这个国家最可悲的一代人,青春中该有的必要因素全部集体失位,有的只是无限的压抑和扭曲。回到小说本身,其实何止女人喜欢做梦,男人难道不是?女人或许只想有个她能控制住的家,但是男人想要的是宇宙。所以,人人都爱恶棍,这话一点不假。
  
  接下来主要说说《白茅岭纪事》,看完这个,回想小说本身,气绝。《白茅岭纪事》里记叙了作者在劳改所里的所见所闻。这些见闻直接或间接的构成了小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原型以及不怎么高明的创作意图。让我觉得特别遗憾的就是作者面对这么好的素材居然只写出这么一本二流的小说来。你想想,劳改所,女流氓,有体制,有人性,都是大有故事的值得深刻解读的题材,结果却是这样。结合小说来看作为附带内容的《白茅岭纪事》,不但不能让读者对作者的身体力行感到有所触动,反而让作者的局限性立刻放大,这不得不说是一种失策。
  
  当然如果单看《白茅岭纪事》,这可以说是一篇很有意思的文章。小说里没有的,这里有了。文章里写作者与女劳改犯们一一谈话,了解她们的故事,作者自身在其间的态度本身很值得玩味。文中屡次提到,对待这么一群人,作者感到无法理解。而这正是我所无法理解的。一个女流氓说她之所以“吃人民政府的饭”,是因为她相好对她好,给她打热水喝。这个理由简单真实的让人脸红,简单真实到了真理的程度。可是作者还是不理解。如果不带任何功利性的道德上的目的去看这些犯了流氓罪的女劳教,就会发现她们是多么的可爱,可爱的就像一个未经玷污的孩子,易骗也易受伤害。
  
  那些“吃人民政府的饭”的女流氓被迫将真实称为“罪恶”,这或许才是真的罪恶。文章中作者对此也有反思,但面对女流氓所表现的赤裸裸的真实与反击,作者更多的表现是在正确大方向上的让步,她只能在一个大框架内找一个安全的立足点。她无法突破那个框架,也就无法看清荒诞的现实,也就无法写出一本真正优秀的作品。
  
  《我爱比尔》成书于1995年,改革春风已吹了十来年,我都来这世上晃荡了三个春秋。活泼的85,86早已远去,作者脑子里能有些什么,能写些什么,我想在那时早就被决定了。
  
  
  


  我爱比尔,王安忆的中篇,2002年,我初中毕业的暑假在省城的书店买的。买回来后便束之高阁,想必那时的我即使阅了,也不能理解其中的深意。时隔7年,如今大学已毕业的我,在家中赋闲,把曾经买过而没看的书,都翻了出来,准备赋予他们作为书本的真正含义。这本书,是我的首选。我很快看完了它。王安忆的文笔功夫实在了得,如此流畅真实自然,一点看不出刻意和矫揉造作。就是在平平常常的说个故事。可是每个细节都有值得去深入探究的亮点。
  
  90年代的上海,刚向世界探出头的中国,传统价值观已被西方思潮严重冲击,新的盖着中国印鉴的价值体系尚未形成。阿三并不是犯错,而是迷失。放佛游走在两国国界,不知道自己到底属于哪边,痛苦的逡巡。王安忆写的故事发生在90年代,不知她是否料到10年后的上海,甚至中国的更多地方,有了更多像阿三这样的女子。她们在中国土生土长,大多数家境不算优越,看过太多港台欧美描述上层社会的电影电视剧,一接触到外国人,累积的不切实际的美好幻想便蓬勃而出,以为自己已经一只脚踏入梦想的国度了。结果自然是失望。得不到想要的结果也罢,至少可以作为值得骄傲的谈资,说起曾睡过一个白人,听者大多会露出艳羡的神情吧。如果还曾交往过一阵子,倒也成就了一段未遂的异国恋情了。
  
  我们已经告别孟姜女哭长城,卓文君赋诗挽夫君的时代太久太久了。久到我们忘记什么叫三从四德,什么叫从一而终。人生而平等。平等是人格上的平等。古时男女之间的不平等诚然不可取。然今时,女性解放以及性解放却混乱了我们的人生观。我们很迷惘。从一开始规规矩矩地一心想如古典小说里一般寻良木而托之却一次次失望,到最后学欧美女人也把男人当做买单娱乐的工具,放佛两种行为都能找到认可它的价值体系,又放佛都是错。迷惘,迷惘,迷惘啊。
  
  如当初卖不出画站在街边的阿三,此时作者难得用了第三者的视角,没有写当时阿三的心理状态。只是透过画廊女老板的眼睛,我们看出阿三在街边站了一会,我想当时的她一定是迷惘的不知何去何从。然后女老板看到阿三走向了街对面的宾馆,便笑了——她以为她猜的很准。其实她怎么知道,那是阿三第一次去宾馆呢。女老板没有表态,可是她心里认定阿三就是那一类人,这种常人都有的内心力量其实也是一股暗流,把这些女孩推到她们懵懂的边缘。
  
  惊喜的是,书里还描写了女子监狱,那也是我一直感兴趣的地方。王安忆在书的后记里,花了很大的篇幅去写女子监狱的真实所见,很触目。
  
  书的结尾,阿三逃了,能不能真正逃走开始新的生活,书里没有写。只是在逃亡中,阿三看到一只被埋起来的沾血的鸡蛋,那是母鸡生的第一个鸡蛋。
  
  天呐,它为什么会把这只处女蛋藏起来?
  
  阿三哭了。我也哭了。
  
  我爱比尔?不是爱比尔。只是爱上了一个幻觉,一种可能,一个希望。


  我读过的一定不是这个版本,但太喜欢这本书了。王安忆后来获奖的小说,也没有这本让人记忆深刻。阿三爱比尔,起码她本人这样认为,以至于比尔消失之后,她就开始无休止的寻找,寻找比尔,寻求一段类似的爱情,在这一过程丢掉了方向,丢掉了自己,可怜也可恨。她真正不能放下的,到底是爱还仅仅就是回忆呢?我一直认为小说的结尾,是用鸡蛋来表示阿三翻然醒悟重新追求单纯简单的生活,不知道作者本意是否如此。


   可能是因为根深蒂固的第一次女作家的印象来自张爱玲,以至于现在每次关注一个女作家都会不自觉地和张爱玲做比较。正好她们还都和上海这个城市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猛然惊醒,王安忆的文字再加上张爱玲的文字倒像是上海解放前后断断续续的地方志。
   《我爱比尔》不算是王安忆的代表作,与洋洋洒洒的《长恨歌》相比它太单薄了,与带着乡土潮流的《小鲍庄》相比它又太小众太小资了。但是,我偏偏在某个刚刚睡醒的午后无意翻开王安忆的选集,这部被置于略后位置的《我爱比尔》却将我拉扯得无比清醒。我也是喜欢画画的人,我没有说“我爱美术”,一来不知道说“爱”会不会太拔高自己,二来不说“美术”是因为:我觉得自己天生的血液里融入了颜料,手指里刻入过线条,骨髓里填充了铅粉,自然而然地毫无积累地从小就喜欢画画。我爱的画很简单,我真的搞不懂什么美学理论,部知道怎么于漫长的发展历史中去辨别派别风格,不懂如何去析解任何由固定比例建构的肉体。我不说“美术”,就是因为“术”太技巧,太规范,我不够专业,一个“术”字承载不了我与画自然而然的缘分,只好称之为“画”。
   阿三,正如我臆想或幻想成为的一部分自己,就像一个童年住着的一个小院落,很多年之后离它越来越远,但是只要被某种物象拉扯又能马上回到那里。只是,我爱那个在葵花园里任意画着丝绢的阿三,我能感受得到那时的阿三是毫不受媚俗牵制地爱着一个人,爱着画画,爱着生活。
   “媚俗”一直读不懂得词,第一次仔细思考这个词是在《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的大片关于它的文字之后。我想,也许我可以这么理解王安忆和昆德拉,他们的内心似乎都有一堵墙捍卫着自我民族天生的血液,抗拒着或从边邻或从远隔重洋滋蔓过来的“追逐”。我不知道自己是否真的明白,但我肯定那些诸如用鞋带等乱七八糟的东西创作出来的"炫极一时的画“该就是媚俗,在追逐所谓先进艺术却不被先进艺术所关注的时候,一种无路可走的媚俗。亦如,皇帝的新装,无人肯承认的无知和茫然,内心的无力感只好用那些甚至神经质的繁华来故弄玄虚。阿三终于不画了。
   阿三经历了从用尽各种方法取悦比尔到最后以自然之态面对马丁的过程,对不起,“比尔不爱她,却不能跟她在一起”,多悲哀的相同宿命般。阿三与比尔之间隔着一片天空,叫“差距”,这种差距除了在他们做爱时不存在,几乎暗藏于每个光明公开的场合和他们的身份之间,甚至比尔爱的只是和一个东方女孩做爱时的快感;阿三和马丁之间隔着一道深渊是一个“上帝”的东西,阿三经历过与比尔的“见不得人”显得更加有经验更有主导欲望,但是毕竟阿三从骨子里属于中国属于东方,他们的思想总不能相互理解。阿三的挣扎不是个体化的,而是很多中国人面对刚刚打开门看到整个世界后的共同经历。阿三无法永远活在象牙塔的葵花田里,她在失去了比尔后,一直不断地寻求跟比尔一样蓝眼睛金头发的外国人,她想从他们身上得到快感,就像这个东方民族在失去外国人对安谧的水墨画的兴趣之后,一直想摆脱自己身上的土气,去追逐流行来得到外面世界的一声惊叹。
   阿三不是一个贱女孩,有人批评阿三就是现在鸡,而且是高级的对外鸡。他们只是不肯承认暗藏于自己内心深处被认为十恶不赦的一部分欲望,阿三的欲望只不过是比尔从肉体到内心对她的爱,她在寻找一份真正凌驾于肉欲而又不失快感的爱情。当她重新回到现实,终日只好面对一群同类,而且是生活在一堆被社会认为坏人的同类当中,她只好选择沉默,压抑住自己爱,自己的欲望,甚至说话的欲望。
   处女蛋,意味着她的逃脱,她终于有可以重新面对这个正常的世界。但是不知道她会在这一次新生中选择继续“不正常”还是“正常”。


  不得不承认这个女孩子的爱情里掺杂了太多的物欲
  
  我们都说因为爱上一个人而爱上一座城
  
  不是因为爱上这里想留在这里 所以要找一个渠道
  
  最方便的当然就是结婚
  
  曾经看过一本王安忆自己的回忆录
  
  里面描述了她在监狱做记录的一段生活
  
  所以对于阿三在狱中生活的描写很细致入微
  
  人物或因度日如年焦躁 或因充实忙碌而欣喜
  
  女囚徒矛盾的心态拿捏得很到位
  
  读到这里也不禁想起最近的课题有写到在跨文化里中西方爱情观的差异
  
  想到比尔的那句
  
  “我们国家的官员,是不允许和共产主义国家的女孩子在一起的”
  
  总让人对生活 对爱情感到深深的迷茫
  
  还有一个让我不解的就是在卷尾 阿三握着那个晶莹的处女蛋
  
  坐在地上哭了起来
  
  这一段的寓意 不是很明白 如果有机会再读
  
  我希望那个时候的自己能有足够的阅历 明白了解


  主角阿三其实不是爱比尔,而是爱外国人身上的那种浪漫情怀.在某一方面,阿三是个很天真的女生,对浪漫情怀的追求,不顾一切地去追求,好像没什么比这更重要.也许每个人心里都有一种浪漫情怀,然后喜欢上的人也是具有那种气息的人...有些人偏爱斯文的人,有些人会爱上那些阳光热情的人...也许是我们心中那些浪漫情怀的作用吧...有看过一篇科学的报道,说人在青少年时候喜欢上的第一个人,那个时候我们大脑细胞中的突触就会记住第一次喜欢上的人的类型,以后喜欢上的人也会是这类人.


  贞节,是一个女子最隐秘、最应珍惜的地方,不同的文化对其的态度可以触及一种文化的核心。以阿三和比尔对其的不解来象征东西方文化交际中的误读是恰当的。比尔根据自己所受的中国文化教育知道,中国女性应当极爱护自己的贞节,应该视贞操如自己的性命。故他感到崇高和恐怖,这是极可贵的,又是极抹灭人性的。但阿三不这样看,根据她所接受到的对美国人的认知,这是由于她自己的问题,没有充分挑逗比尔的能力,于是她奋不顾身地努力向西方之性观念靠拢。从中我们可以发现一个问题:        没有当代的中国文化!或者说,当代的中国文化是无根的。外国人想要了解中国之文化,那常常只能了解中国传统的文化,当代文化对他们来说只是残羹冷炙,只是西方文化粗浅的中国化。而当今的中国人却常常找不到自己,要么死守着传统,要么拼命投入西方的怀抱,没有一个缓冲的地带或者一个新的基点来支撑着我们的精神。面对多个精神世界,国人不知道要走进哪一个,要接受哪一套价值观念!而西方也是由多个不同国家组成的,也有着不同的文化。但当今是美国强盛的时代,全球化更意味着全球美国化,价值迷失的阿三只能不知所措地投入美国文化的怀抱中,当今的中国文化最似美国文化的粗浅中国化。作者以比尔这一美国人来代表西方文化,足以证明美国文化是当今西方文化之主导并能让阿三这一东方女子,东方第三世界国家之代表无可选择地盲目爱上。    阿三和比尔在小说中就是以这样象征性的、符号化的身份出现的,他们确实是两个文化的代表,在进行着友邦的交流。在此需要注意一个时代的大背景,在全球化的跨文化交流条件中,由于媒体宣传的迅捷和必然的放大作用,交际双方在交际之前已经从其它媒介预知了对方之形象,并在交际中是以预知的形象来检验对方是否如此。但这种形象又往往是经过过滤的,和真实有差别的。这集中体现在阿三与比尔在“贞节观”上的误读中。导致阿三悲剧的根源之一也在此,与其说她爱上了比尔,不如说她爱上了一个美国文化的符号,并在与之努力贴近中迷失自我。


  什么样的人会被关注,被记住
  不一样的人
  英文里有一个词叫distinguished,与众不同,有那么一种女人,漂亮,美丽,年轻,成功,她们与众不同的地方,在于优秀,那种优秀是他人难以企及的。
  法语里有一个词叫etrange,奇异的,艺术家的奇装异服,酒吧歌手的奇装异服,芙蓉姐姐凤姐各类雷人的语录,包括我们身边很多很多奇特的人。他们用这种方式来标榜自己的不同。
  阿三也是这么一个人
  从名字开始
  susan太普通了,不适合你,不如叫number three
  我一直以为作者给任何一个人物名字的时候都是包含深意的
  阿三注定了是他人生命中的第三者
  是和Bill与他的梦想之间的第三者
  是和Martin与他的祖国血统之间的第三者
  是和那些形形色色的外国人之间正常生活之间的第三者
  所以她是可悲的,却也是奇异而精彩的
  她东方的气质,猫的妩媚,以及时而淡雅时候浓艳的感觉
  白衬衣,花布裙,白帆布搭攀鞋,中分,两条辫子
  她的身上弥漫了一种神秘的色彩
  就像她的画一样,水墨与油彩的结合,内敛与奔放的传递
  她的独特
  造就了她的悲剧
  也造就了这本书
  就像那个女作家对她的好奇
  就像她回忆时蒙太奇般回闪的画面
  小而透明的鸡蛋
  如果有机会的话,她还是会破壳而出
  因为她喜欢的是一种不一样的感觉


   对,这大概就是这小说要表达的意思吧。我们经常会被问,你喜欢什么样的人啊,然后我们就会回答说,恩,我喜欢长得高高帅帅或是轻熟有风韵或是blabla的。可是这样的人存在么?我们在心里已经做好了一个模子,每遇到一个人就会和心里的模子比较,看他们离得又多远,可能最后选择了的,只不过是因为他们和心里的模子很接近,但其实这完美的模子一直都只存在于心里,从没在这世上出现过。
   小说里的阿三不同,她还没做好心里的模子之前就遇到了比尔,以致于和比尔分开后,比尔就成了她心里的模子,她会用比尔去对比所有的男人,也会从所有男人身上寻找比尔的影子,可是她再也遇不到比尔,这世上也不会再有第二个比尔了,所以她只能从每个男人的身上找到一点点比尔的影子,但却再也遇不到当初遇见时比尔那样的一个男人了。她越找就越想找,越找就越失望,以致不可自拔完全堕落。
   我挺喜欢这样的题材的,王安忆的小说一路都很喜欢。买的就是这个红色封皮的版本,没前言后序的,上来就是小说开始。但书的后面小半部分是王安忆在女犯人关押处采访的手记,所记载的东西太过光怪陆离,以至看完后觉得以这些素材为蓝本的小说《我爱比尔》都黯淡了,她太想要把采访手记里的所有东西都揉到小说里去,以致小说前后两部分都有些脱节了——前半部分讲关于比尔,后半部分讲监狱生活,比尔完全消失了。会不会把前半部分扩展点,后半部分再压缩点,会更好呢?毕竟它的名字叫《我爱比尔》。


   其实阿三是一个很简单的女孩,她想要的不只是爱情,还有爱情的气氛。阿三对比尔的爱或许只是虚构出来的,就像她的那副画作“阿三的梦境”——一个没有面目的女人,海藻般的头发遮住她的眉眼,裸体的一身,却在阴部处开出一朵娇艳的花。她整个人是处于朦胧状态,出于对爱的尝试,她做得很勇敢,愿意将自己贡献出去。她对比尔持着偏执的爱,正因为比尔的出现符合她的想象,跟比尔在一起是戏剧化的,而这一切经由比尔都实现了。比尔消失了之后,她表现出的一副漠然劲,让她自己也不能明了是否曾经爱过比尔。但她曾经赤裸着身子对着比尔说:“我爱比尔”,她这样问,无非也是对爱的不确定,无非也是想比尔给她相对应的回答“我爱阿三”。可是比尔的回答击中了现实的所在,“我们国家的外交官不允许跟共产主义国家的女孩子谈恋爱”。这句话,让阿三即使失去了比尔之后,仍有一种壮烈牺牲的感觉,这也符合戏剧化的要求。
   总的来讲,阿三这个学画画的女孩,其实是怀着最原始的心去爱比尔的。对于她来讲,比尔是初恋,她用的是很热诚的力量却又模糊的情绪去爱比尔的。
  
  


  准确来说不是一张一张纸将它看完的。  《和清歌喝下午茶》配上清歌的声音奠定了它最初在脑袋里的形成,有点像隔夜茶,凉凉的,涩涩的,针尖大的茶叶片儿。  时间是每个星期天下午2:00到4:00,5:45左右就要去学校上自习。  在那时的思维力看来阿三的想法是那种绝对女主角式的矫揉造作,而对于比尔和马丁,我也的的确确喜欢的是那个法国人。  貌似书里面的人总是轻易的博得我们的同情,好的,坏的,不负责任的,以及有所苦衷的。你的故事在他人看来是经历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当然也可以是谈资。  他们可以轻描淡写的给你些建议。  生活在于你是种灾难,而对于他们不过是茶前饭后的那句“她这样真是可惜了”而已。谈不上嘲笑,不比关切来的少。  话说回来,书里面有一段写阿三和马丁的爱情,自己是很喜欢的,所以强烈推荐一下。  就像看美剧,每一集里总是从希望到坎坷,再由磨难过度到灿烂,喜欢早餐时的厨房,彼此打声招呼:hey, morning!   类似精神生活的消遣。  By the way,最近很迷Seth Coen,一个喜欢summer的男生,住在orange county.


  一切都从爱比尔开始,之后就没有爱了,之后就都不是爱了,生命不再有感情,所以随心所欲,所以肆意妄为,所以“白做”,所以劳教,所以机械般生活。


  阿三的沉沦,没有道理。只因为,比尔不能爱共产主义国家的女孩子,马丁不能娶一个中国女孩,就结束了日常生活,走向沉沦?
  况且,阿三对外国人的无免疫力、嗜瘾,又从何而来,难道,爱比尔,因此“博爱”了老外,非老外不可?说不通嘛。
  陷入风尘,也有点突突其来,说画卖得好,就好;说滞销,就滞销,命运的转折,全在作家一支笔,而非“人物自身的性格使然。”或者说,阿三的性格,模糊,只是跟着情节走?
  为了设计这个人物,王安忆灭绝了阿三几乎一切的社会联系,无亲人、无师友、无旧顾。
  写到无情节可诉,就来一段“黑夜与雨云,塔吊上的灯,像孤眼”之类的描述。或者,阿三天生就是“情残”“情障者”?
  
  写阿三,作者做的是“减法”,让她没有亲朋故旧,子然一身飘在上海,似是无根,哪来的寻踪觅源?所以,也就难把握阿三何以最后卖淫的理由了。是爱比尔,不得?画不出作品的穷困潦倒?还是破了处子之身,感情屡屡受挫后的自我毁灭?阿三,示人的是,不可理解。
  从书后“白茅岭纪事”中,可以看出,阿三这个人物集众家之所长、之所短,是个综合体。
  
  阿三与比尔的交往段落,还显现出一些男女交往情欲缓慢渗透、沉坠,到了马丁,就有点“论沽待嫁”的迫切;至于比利时人,只剩下了“家”的起码要求,可是,阿三,脑残度,再次见一斑,难道没有起过打听比利时人是否有家室、有女友,就如此的飞扑上身?
  阿三,人物有破绽。
  
  白茅岭劳教所采访补缀文,像是出版商为了给书凑齐相应厚度的无良计谋,但是,从中也可看出,写这篇小说时,“风化”是当时的社会背景。
  如一再提到轧姘头、女同性恋、卖淫等,而借着劳教犯开春时,滋事吵架,也暗喻着生理期的盛季,没有男人,这些女人只有闹事发泄。这个问题如若深谈,可以谈到夏娃之初,人之欲望本能。
  如今,性,不再是不可触碰的禁区,养二奶、包三奶、宠四奶。。。苹果与梨子等等,充斥着社会角落。事,还是那些事,无非,换个标签。
  作家,手中那杆笔,其实就是记录,如史家一样,只是笔与笔不同。


  最近在BBS看到一则新闻,外省某初中女生带两男友回家3P,由于嫌自己的祖母吵而把其关入凉房,致冻而死。
  
  起始作为一般民众吾等常识性地表达了对这违反人伦的罪行的义愤。然而,就我持灭绝者身份而言,人类的行为本来就没有底线,也无所谓义的存在,所以做什么也谈不上本质性的判定,吾等的义愤也不过是被训练和规范出来的习惯性道德回声,巴甫洛夫的狗一样罢了。
  
  父母离异分居,老人生理退化而无力进行社会规训,指引少女行事的是活的欲望。一个离死差不远的社会消耗品,或者说死的象征,不过通过些仪式去除罢了。
  
  
  看豆上”我爱比尔“的评论,有些讲全球化带来的中西差异。我觉得王安忆是个有政治态度的人,但是没有政治敏感和识见,如果说她要从这方面写,肯定是不可能写出什么东西来的;而且她也不会从这方面写,因为在95年她也该搞明白自己到底能写啥,不能写啥,自己的脑袋里到底有点什么东西。所以有人这么写,肯定不切合王安忆的意思。而且阐发的也不对头,女主角是东方,搭外国男人是盲目学习西方,最后被当成援交(95年大概没这个词,我也是看今敏学到的,拿来一用)去做劳改是东方学习西方的极度失败。。。。
  
  我看来王安忆后面的采访劳改记大致也表达了感动她去写的由头:所以一生坎坷,全是性情的缘由;这里的女人,似乎缺乏些理性,太随性情,还喜欢做梦。
  
  女主角是学艺术的,95年的气氛,做些梦,然后被消耗了,是活的欲望。是因为想活的好才做梦的。
  
  王安忆所要写驱使主角行动的梦都是很复杂的,非常有活气的(乱讲:生き気)物质逃不掉、精神也是有的,拜物教是无可厚非的,崇洋之类的环境一向如此(从陈毅到俞治下的上海(还有秦城那位)都是如此,吴国桢时代就不说了),之所以会有不同的故事,一方面是自我活的欲望,一方面是社会规训的制约。这篇故事里 就是没有一个能够 规训女主角的 人。应该是有的,但是就被作家送出场了。(比如奥巴马想按核按钮,提黑包的总会要他再考的)
  
  这样看来,女主角阿三和伪古装剧《长恨歌》的女主角王琦瑶本质是一个灵魂,阿三是王琦瑶的转世体。阿三的梦从开了自己的画展开始,王琦瑶从当选上海小姐第三位开始(也是个阿三)。
  
  内心里王安忆毫无疑问认同这个灵魂,表达了王安忆的缺憾面。但王安忆绝对不是这个灵魂。《我爱比尔》中和女主角阿三有过从的女作家,就是老王在那个小说位面的投影(瘦高、进了她家的客厅就等于拿到去美国的签证,思想和语言俗气,对生活中的他人有本质的刻薄和有限的同情心——就是说不是完全没有同情心)。女作家看到阿三进去了,带着阿三要的生活什物(被子、脸盆)去牢里看她,还是不禁哭了,阿三讲本来我不要爸妈来,就是不想看到他们哭,你来反而把我爸妈要哭的份也带上了。真的,阿三是女作家/王安忆精神上的孩子,实现了她不可能有的生活。
  
  还有看了下后想,不知道世界各国刑法对与”卖淫“罪的界定和态度如何?这种事情实在可大可小,往小了说就是乱搞男女关系次数比较多。这样想还要浪费司法资源,真没有必要。至于说用金钱和性做等价交换,让性不纯洁了。。。。这个好像不方便做个台面上的理由吧。
  
  所以,其实女主角也就和老外搞的比较多。往小了说,真的不该进去。王安忆采访的那些女犯人也真的一个都不该关进去。真的,这算多大的事啊。
  
  


   阿三爱上比尔是她的初恋,她还在师范学院念艺术,比尔已经是外交官,自幼就跟着父亲各处游历了。从时间上可以判断,阿三是七十年代出生的人,成长环境未脱文革的遗风,所以对感情的了解和对世故的把握远远不能跟比尔这样年纪背景的人相比。王安忆多次从阿三的角度写到比尔的“天真”“心里没有一点芥蒂”,虽然是另一个角度的真实,却也未尝不是一种反面的提示---若爱情是一场战役,阿三一开始就输了,这跟她是中国女孩没有关系。
   何况她确实是中国女孩。时代背景下的上海,出国正热,阿三的社交圈里,人们在派对上弹奏“星条旗永不落”,这是当下很多愤青有意无意忽视的社会现实。
   很多其他的评论都提到阿三在和比尔,包括和马丁的关系中的焦虑心态,生怕自己不够好,不能让别人满意,为了取悦于对方可以牺牲时间,金钱,健康,自我的存在被淡化了。有一篇特别的评论还说,比尔爱过阿三吗?大概爱过。他在说,“你是最特别的”时候,语义里是带感情的。那么,他说“不能和共产主义国家的女孩恋爱”,是不是仅仅是一种托词?猜想他在暗示阿三先像朋友那样想办法把自己弄到美国去,以便他可以重新考虑两人的关系,会太牵强吗?
   阿三奇装异服地取悦比尔,使得自己离一个好的外交官夫人的形象越来越远了,她不了解比尔的理智和事业心,比尔是她的幻想。这些已经被说得够多了,我却也想从反面强调一下---无论情是从何而起,为何一往而深,有情总胜过无情,人可以为不理智的行动责备自己,却不应该责备自己怀有某种感情。
   阿三是个非常好的女孩,大度善良,明事理,有涵养和聪明。毕竟是年轻,缺乏适当的指导,感情和理智调和得不大妥当。我并不认为因卖淫而被劳教两年就是什么永久的沦落,王安忆也不是这样处理的。她未来的日子还长,她有内在的成长的能力,祝福她。


  三月了,房子里还是那样冷,把自己裹在被子里,抱着电脑发抖。刚看完了一本书,王安忆的《我爱比尔》,这是第二遍。看了两遍多并不意味着有很多话要说,好书其实是不需要人们去唠叨絮叨的,但有时候总也忍不住想说点什么-----其实一切都是从我爱比尔开始的,故事的开头如是说。故事的主人公叫阿三,一个女人,一个艺术系的大学生,懂点小情调、小情趣;因为遇见了美国外交官比尔,开始沦落,告别比尔之后,沉溺在与几个外国男人纠缠中,终于象只被击落的鸟儿一样,凌空坠落。这似乎是一出被欲望掩埋了呼吸的爱情悲剧。
  
  而事实上,这一切,我想根本与比尔无关。为了爱比尔,阿三费尽心机,画了一个没有面目的女人,头发遮住她的脸,直垂下来变成茂盛的兰草。然而从她的阴部却昂首开放,一朵粉红色的大花,在一整幅阴郁的蟹绿蓝里,那粉红花显得格外娇艳,她把它取名为“阿三的梦境”。为了告诉比尔中国的性爱观,阿三将宿舍里的衣服层层叠叠的套在自己的连衣裙外,又让比尔将她的作品反过来操作,让比尔来解释西方的性爱观。带比尔去周庄营造特异的作爱气氛,用她擅长的绘画把中国京剧画在一长幅白绢上,化东方武士妆,委身为卡门,一次一次的迎合比尔的喜好,企图用古老的中国文化和多样的变化留住比尔。
  
  这种类似行为艺术的阐述方式,非常巧妙而具有戏剧意味,婉转含蓄的却近似病态,近似于癫狂,也无疑暴露了她内心深处的紧张感。 这是由她的个性.出身和她所处的环境的复杂产物。
  
  他们是在阿三的画展上认识的,两人后来便聊天、约会、做爱。从阿三眼里望过去,在比尔那希腊神般俊朗的躯体里,装着的是她对西方生活的全部想象——尽管那是一个她还未去过的地方,但是那个遥远的地方却承载了她对生活的种种激情。在阿三的想象里,“西方”是与这些词语联系在一起的:干净,整洁,崭新,舒适,咖啡香,奶油香,新出炉的面包,大厅,枝形吊灯,彬彬有礼的侍者,彬彬有礼的异国语言,米开朗基罗,浪漫的情调等等。
  
  阿三是用这些词语来编织、虚构她对西方文明的热爱的。她重复地对自己说:我爱比尔。在她的眼中,他不仅是她所爱之人,更是一种完全不同的生活的标志,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一种充满爱情和梦幻的生活。一束足以照亮她生命的充满温暖和爱的闪闪发亮的光芒。在她不断的重复当中,“我爱比尔”这句话本身或许已模糊了男主角,确切地说后来的比尔对于阿三已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遥远的影子,一种永恒的意象。因此,我认为她的痴恋更多的体现出阿三爱比尔所代表的生活方式而非对比尔这样一个人的纯粹的爱,从后面的文字可以看出,换一个任何别的依然象征着不同世界的人,那么她痴恋的亦有可能是“国人马丁、比利时人、美国老头……”这样能够承载她所有生活和爱情理想的人,而不是比尔本身。
  
  在比尔离开之后,她又遇见马丁。马丁抱着阿三,阿三也抱着他,马丁抱着的是他的一瞬间,而阿三抱着的却是她的一生。她的拥抱里,所有的欲望都是苍白的,流动的是她对新生向往,绝非逢场作戏,这是很多年前的一种冲动和渴望的凝固和积淀。于是表面上的随遇而安和内心深处的不变期盼,成了一个鲜明的对照。这个法国男孩能使她重新做人,尽管他摧毁了她对绘画的看法。她可以不再绘画,阿三看马丁,却将他越看越近,看近他的生活,没有他真的不行,阿三对马丁说:“你是我的最真实。”阿三几乎以为说爱她的马丁会带她去他的国家,然而马丁却说:“阿三,我从来没想过和一个中国女人在一起生活。我怕我不行。”阿三再一次被拒绝了,而马丁的否定再次毁灭了她的幻觉。
  
  抱着一堆碎片,她无法象肖申克一样用一把小捶就能凿出一条通往外界的出路实现自我救赎,也无法象《风月俏佳人》里的Vivian在被Edward拒绝之后打算自己去读书创造新生活,在最终也等到她的王子爬上梯子去接她。她所做的,是继续沦陷。就像一只把头埋在沙子里的鸵鸟,固执的抓住她的幻梦不肯放手,她开始留连于宾馆那明亮宽敞的大堂里,和不同的外国人邂逅相遇,过着不是皮肉生涯的生涯。其实这一切和拜金主义物质主义无关。文字间充满了欲望,而欲望在她疯癫的幻觉面前却黯然失色。终于,因为一点意外,她被当作妓女抓起来被送进了劳动农场。后来,她在一个雨天出逃,在农舍的屋檐下发现了一个纯洁温暖圆润的处女蛋,流泪了。
  ……
  
  
  整理文件夹 发现这篇几年前的一篇未完成书评 依然未完成。


   王安忆的小说,看的最早的一部是《我爱比尔》。初读是在高中,爸爸买的《十月》上面最早刊载了这部中长篇,我每晚躲在被里看,不是很懂其所云,却也开心.....大四的时候,无聊无所事事的最后一个学期我喜欢上了王安忆和王小波。对王小波的钟爱与日无减,最终买了整套的全集;与之,对王安忆的爱经历了一波三折,最终还是停留在了那部《我爱比尔》上面。
   对主人公阿三的印象尤深。大学时,阿三不惜被开除也要和美国男友比尔在一起。因为,她说:“我爱比尔。”与比尔分手后,阿三在宾馆或别的地方结交上法国人马丁、陌生的美国老头、美国专家、比利时人和更多的外国人,都只是想找和“比尔”在一起的异国情调。以至于后来被认作成高级暗娼而入了狱。周旋于很复杂的人群,理由却简单到只有一句话,王安忆笔下的女性总是让人觉得异常坚定,却也脆弱到无法怜悯。里面的阿三是在告诉我们过多的怀旧,依赖旧时情感是错的么?!
   一直记得的还有小说中的两个片段。一个是穿着七八件睡衣的阿三向比尔阐释何为东方性感,另一个是故事的结局:从狱中出来的阿三,在雨后的麦垛旁触到一枚半掩在泥土中的鸡蛋。一句话总结个结尾太简单,但是整篇故事就是以这一句话的形式在我心中留存并深刻。我常常会想到这个结局,孤单时、疲惫时、抑或开心的不知所以时......都会不经意的,就是那么莫名的想到,鬼使神差般。也有看到一些文学评论,说最后阿三将那颗鸡蛋从泥土中拾起的终幕象征着她破坏了自己的和其他的一切美好和新生。这种论调太过悲观。我愿意相信鸡蛋意味新生,意味一切重新开始。我很想乐观的去思考世界。
   今天在图书馆里看到南海出版社出版的王安忆文集,捡了两本《米尼》《妹头》回来,放置案头,还没看,不知好坏,但是却忽然感触起在曾经的岁月里看过的她曾经的作品来......有点可笑。
   以上已记之,顺便一句:我的鸡蛋就在身边...


  对王安忆的认识最初来自于一个人的一句话
  他说 王几乎是目前文学界唯一一个小有成就的非自传的女作家
  因为 作为一种普遍的奇特的现象
  女作家最出色的故事
  往往是自传
  
  开始看她的书
  很对胃口
  有人说她像张爱玲
  张的书亦是看过的
  但 一种非常压抑沉重的感觉
  且 悲伤极了
  我并不大理解
  对于 她的文中的近乎神奇的描写
  我想 无人能及吧
  
  王安忆的故事更贴近我的生活
  喜欢她的细腻的写作方式
  她的故事 虽然也有阴暗
  但 总体 有种上进
  有种 阳光的背景
  看过一篇写她的文章
  说到 王讲课的样子
  严谨的 镇定的 不笑
  这个样子
  是 我喜欢的样子
  
  女性的艺术家
  不论 作家 画家 音乐家
  最怕 无法自控
  歇斯底里 自我放纵
  往往 结局不好
  也不幸福
  要 有种理性 有种矜持
  才是更好的
  如 王安忆
  
  读到 我爱比尔
  一口气 看完
  深深触动 头皮发麻
  呼之欲出的第一感受是
  我就是阿三
  
  阿三
  准确的说
  是个 单薄的女孩子
  心里没有真正的信仰
  对于个人的感受无比在乎
  喜欢 追求朦胧的美感
  也许 还有些崇洋有些自恋
  满不在乎
  又清高又自傲又软弱
  没有坚定的人生目标
  冷冷清清
  又是 灵气 的样子
  
  读故事
  随着阿三
  似乎也那么过了一遍人生
  结局 时 身体一阵凉
  
  反思自身
  感慨良多
  ………………


   人家说外国人打心底里看不上中国人,似乎是真的。比尔出于对于东方文明的绮丽而被阿三吸引,通过和阿三的性爱中来探索这个陌生的世界。比尔不知道也不在乎他是阿三的初恋,比尔也不知道阿三是通过性懵懵懂懂地探索爱情,其实阿三只是一个在爱情中笨拙的孩子。两个人都是在床上探索世界,但是角度不同。我想,爱情,总是高于一些好奇、一些激情的吧。作者选了这个主题,也不是说外国人不好,提前预设悲剧,只是想告诉我们,爱情奠定的最初,亦可能奠定一个女人的人生吧。
  
   其实阿三是特别的。因为她打心眼里觉得她和大堂里面其他的那些女人不一样。就是这份孤傲,使其与众不同。我始终没有看见那两个污秽的字眼玷污了阿三。
  
   不过自古而今,爱折腾的女人大抵没什么好结果。陷进一个人的爱情里,那才是真正的幻觉。女文人笔下的女主角的故事总是以灰色调为基础。倘若不细细琢磨阿三的心理过程,偶尔在大堂里看见一个如此妖艳的女子在那里顾盼神采,大抵也会认为她不正经的很。
  
   阿三是孤独的,那些西方装饰的吊灯、印花床单、小洋房、外滩的黄昏,只是浓墨重彩地凸显了阿三的孤独。阿三把自己也画的浓墨重彩。恍然觉得安妮宝贝笔下的女人有阿三的影子。
  
   阿三的错在于太有才华,又不珍惜。她的画开始纯净又透明,正是这样的画这样的人吸引了比尔。也像爱情的最初。后来的画不一样了,透射出新花样,像性爱中阿三琢磨不透像只猫的表现;也索性就落如了西方的油画,处处透着比尔的影子,让卖画者看不出一点东方风情。阿三画画,一开始就是画画,后来是为了爱情,再后来不画画,也是因为爱情。其实画画还可以用来吃饭的。当然自暴自弃也可以,因为阿三有魅力。
  
   阿三是个精致的女人,像水晶一样,但是那是易碎品,碎了还是水晶。阿三最后的画,早就失去爱情最初纯洁的样子了,在一次次相信、等待、失望、欺骗中,阿三绝望了。而心底里最柔软的东西,竟被一只处女蛋而挖掘出来,封存了太久,余温又有多暖呢?
  
  
  


当代的中国文化是无根的
我赞同,在近代我们打到孔家店,一味的学习西方,文革又一次革除传统文化,改革开放了,我们只能崇洋媚外,看外国啥都比中国好。
可是,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怎么办?
我们开始弘扬传统文化,全国兴国学热,全世界建孔子学院,可我们大学还要过四级,高考英语是重头戏。
那我们当代的文化到底是什么


.......那是不是也可以说改改题目就可以了


走向沉沦,“博爱”老外,命运转折,以及亲人师友旧故在阿三生活中的淡化,原因也许可以向社会寻。


只能说,阿三是作家集众女子相一身~~~~


硬邦邦的实在!


王安忆应该不是这么想的吧,她就想要个故事而已。


"一个离死差不远的社会消耗品,或者说死的象征,不过通过些仪式去除罢了。"跟纳粹不谋而合……


这书评让我和我的小伙伴们都惊呆了


很奇怪的一个故事,看着看着觉得心里痛,又觉得痛不到点子上……
阿三就是阿三,她不是三小姐,她不爱比尔……


爱你仅此而已


阿三其实把自己包裹在另外一个世界,她的世界很简单。仅此而已


在爱情面前,很多女孩子都像阿三,不一定有她的极端,但也会虚构悲伤。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