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民营在中国

黄文夫 中国城市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3-01-01  

出版社:

中国城市出版社  

作者:

黄文夫  

页数:

385  

字数:

302000  

内容概要

黄文夫先生对发展民营经济提出了许多有创见性的观点。本书是他这方面思想的一个集成,我认为无论对致力于民营经济理论研究的专家学者,还是正在发展道路上辛勤耘的民营企业家,它都能提供有益的帮助。
本书清晰勾勒了中国民营经济成长的思想轨迹,尤其对十五大到十六大之间发生在华夏大地上这一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作了深刻的理论透析,既是一位媒体老总笔下的十年沉思,又是一个经济学人眼中的前沿观察。该书的真正价值不仅仅在于其精深的理论,而在于渗透其间、穿插始终的为民营经济摇旗呐喊的独特的精神气质。

作者简介

黄立夫,1954年5月生,武汉大学经济系毕业。曾任中国财贸报编辑,经济日报理论部副主任,经济日报出版社编辑,中华工商时报常务副总编辑,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总编辑等职。现任中华工商时报总编辑,高级编辑。主要社会兼职:中国发展战略学研究会经济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书籍目录

作者眼中的民营企业家非公经济:有益补充与重要部分  在“姓资姓社”、“姓公姓私”长时间的争论中,中国非公有制经济终于完成了从“割资本主义尾巴”、“限制发展”、“有益补充”到“重要组成部分”的转变。  然而,争论归争论,被称为中国民营之都的温州始终坚持一条:发展是硬道理。温州改革开放20年的发展水平相当于亚洲四小龙35年的发展水平,更相当于西方100年的发展水平。在2002年前的10年中,温州私营经济占整个经济的比重保持在94%-96%之间。  与其同时,中国国有企业民营化改造也在悄悄地进行。目前县及县以下国有企业80%已完成改制,在工商注册的约1000万户企业中,98%为民营企业……  必然和正确的选择  如何理解共同发展  振起另一只翅膀  市场经济的重要部分  推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  中国民营之都  国企民营化改造三大风波私企业主:“资本家”与建设者  有许多企业分明是私人投资的,但它却挂着“集体”的牌子。戴“红帽子”成了2001年江总书记七一讲话之前私营企业中的普遍现象。这些响应党的号召先富起来的一批人,不愿意充当“资本家”。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非常珍惜建设者这个来之不易的称号。  2002年,一些私营企业家当上了全国劳模;一些私企老板出席了党代会;还有一些私企业主当选为省一级工商联会长……历史已悄然将中国推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时代。  不必再戴“红帽子”  让所有无产者都成为有产者  珍惜来之不易的称号  引导非公经济人士做合格建设者  肩负起建设者的社会责任  从利润支配着私企劳资关系  造就时代的民营企业家  实践共同富裕的先行者   ——再论造就时代的民营企业家  与时俱进的创新之举   ——兼贺非公经济代表人士担任省级工商联会长 工商联实现新老交替和政治交接民营经济:公有与私有 民营经济原本不是一个含义明确的学术概念,而是人们对中国改革与发展中出现的具有经营自主性的“非政府经济”给予的一个约定俗成的称谓。中国民营经济在所有制性质上,有一个“中国特色”的概括:是以非国有经济为基本构成的经济;是完全的非国营经济;是公有与私有混合的经济。  改革开放的实践已充分表明,发展民营经济不等于搞私有化。这个争论了20余年的话题应当结束了。  需要澄清一个概念  走出认识的误区  发展民营经济不等于搞私有化   ——谈谈发展中的中国民营经济  走向对世纪的中国民营经济  关注集体经济  从苏南模式看集体经济的变革  民营经济发展的又一个春天  从十五大到十六大   ——写在中国民营经济步入历史新阶段之际  中国民营经济新的历史使命民间资本:对内开放与对外开放民营企业:现代管理与文化建设舆论环境:支持与导向后记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民营在中国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