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北大清华人大社会学硕士论文选编

郑也夫,沈原,潘绥铭 编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11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作者:

郑也夫,沈原,潘绥铭 编  

页数:

416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这是本论文集第八卷。 今年三系共完成硕士论文124篇。入选本集八篇。其中北大四篇,清华两篇,人大两篇。 选编这部文集的时候,心中很是感慨。一晃八年过去,我们送走了多少同学啊。今年为同学送行的晚宴上,好几位同学醉了。他们在这里度过了一生中最美好的岁月,且醉一回吧。有个老师提议,我们先撤,该做的我们都做了,一会儿他们会哭的,我们在这里他们拘束。 是的,今晚乃至三四年来,该做的我们都做了。我常常和同学们说:文科教育三件事——读书、思考、写作。社会学要特别加上一件:社会调查。四大件中,写作和其他三者很不同,就是写作最为综合。它既提升又反映着四大素质。离开了读书、思考、社调,怎么可能写好论文呢?所以说,论文是关键,是能力的最大锻炼,是能力的集中体现。 但是从编辑论文集的过程中,我们发现,论文写作远未获得应有的重视,其中既包括导师,也包括学生。对教师而言,忽视了毕业论文的写作,就是忽视了执教的核心手段。对学生,问题就更复杂了。肯定有很多同学会想,我日后不准备搞学术,花这么大力气写论文作甚?全世界所有名牌大学的多数毕业生,不例外地会选择学术之外的工作。不待见这样的学生,就是歧视,就是偏执的“学术主义”。但是即使是对于一毕业就跳离象牙塔的学生来说,论文写作仍然是我能想象到的在校期间的最好锻炼。写作论文的过程,会迫使你读书,但不是沉溺于读书,而是既懂得了积累的意义,又明白了吸收的紧要;会促进你放开想象的双翼,不然论文是不会有新意的,但同时又必须精密推敲,严谨措辞,不然就是杂文散文,绝非论文。一个真正认真写过论文的同学,无论日后做官还是下海,都和没有认真做过论文的人有极大的不同。那是一种全面的、难于一言蔽之的锻炼,他的思维变得清晰、缜密、深入了。同学们常常未能将毕业论文放在适当位置的主要原因是时间。学习课程时,论文选题未提到日程,课程一完,就发现择业的压力迫近了,很快就陷入求职的氛围而不能自拔。我出个主意,就是将论文选题的时间大大提前。进校不久,就要想着这件事。意识的功能其实有限,很多绝妙的想法是有意无意间邂逅和萌生的。早早地将选题的念头放在潜意识中。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早点开始惦记,必有所获。 论文的地位要大家一同去提升。将荣誉、敲门砖、吹牛的资本,都建立在论文的质量上。我们搞这部文集的用心,其实也在这里。八年跋涉,孤掌难鸣;疑东风唤不回,觉南音耳边生。刚刚听到,南方几个大学的社会学系也在筹划搞“社会学硕士论文选”,切望此事成真。提升社会学的品质,要从学生做起;提升学生的品质,要从毕业论文做起。

书籍目录

前言消费时代的社区整合 ——以西双版纳傣寨的家宅换代为例汶川地震对农村社会关系的影响 ——对四川S村的个案研究 社会的嬗变:以燕市一个业主联合组织为例艾滋病毒感染者的社会资本重新建构问题研究农民工职业病问题研究 ——以深圳建筑爆破业工人为例一个山西村庄的家庭结构变迁:家庭生命周期的视角某示范中学高一六班工人网络与工厂治理 ——基于南方服装制造业的研究附录:三系2010年硕士论文题目汇总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北大清华人大社会学硕士论文选编 PDF格式下载



不知道别人怎么样。我是从2003年至今,每本都收入囊中。自己是社会学的门外汉,却多少有些鉴赏能力,加上郑也夫、沈原、孙立平、潘绥铭等评选者的盛名,我确信这些硕士论文的选本有其不可替代的价值。算起来已过了八年,出版社都换了好几茬,如今要想将历年来的选编收集齐备,想必也并非易事了。呵呵,值!


北大清华人大社会学硕士论文选编(2010)


自己刚刚考上研究生,确切的说九月才开学,还没有上,自己的导师为了让我更快的熟悉研究生的工作已经日后论文的问题,推荐了这两本书给我,真的很好,师兄师姐们人人一本,不是好书怎么会这样?


社会学论文提高最好的途径!


每一年都买,学社会学的怎能错过北大


书的质量要改进!


比较可读


是郑也夫主编的有关社会学论文的汇集,好像每年都出,不错


对于文科写论文可以借鉴一下。就是拿来了解社会生活,扩大视野,深入探究也是很有好处的。


郑也夫老师编的文集还是值得一看,我主要是为了那个某示范中学高一X班的文章而买的本书,那篇文章很有意思,所有学生家长都应该多看看这样的文章!


中国的社会学的学科前列


作为同龄人 也作为同一领域内的学术研究者 北大等三校的这一合集 是很值得借鉴和参照的


本想学习学习,但有些不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