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图说 中国地理速读

张羿 华文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7  

出版社:

华文出版社  

作者:

张羿  

页数:

214  

Tag标签:

无  

前言

  有些知识对个人而言,多则有益,少亦无碍。但地理知识不是这样,缺少它不仅会给人的生活带来很多障碍和不必要的麻烦,而且会失去许多美好的东西。当你迷失在大兴安岭的原始丛林中时,当你感叹西夏王陵的壮观却对它的悠久历史所知甚少时,当你站在尼雅古城遗址前却无从解读绿洲文明时,当你漫步丽江的街头却难以理解这个城市深厚的文化内涵时,当你俯视雅鲁藏布大峡谷却不知它的地貌成因时……这一点你会深切地体会到,我们中国评价一个人有学问,常用“上知天文,下晓地理”这句话,这可以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国人对地理知识的重视。然而一个人掌握知识的能力(包括精力、理解力、时间)是有限的,对于一个普通读者,如何在精力有限、时间有限的情况下,掌握必需的地理知识,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本书的编写目的正在于此,将地理知识和人文历史有机融合,使读者在短时间内纵览中华锦绣河山、风土人情,同时了解相关的人文历史知识。全书共分为“走遍中国”与“地理知识简介”两大部分,“走遍中国”分别介绍了中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的相关地理知识,每个省级单位下设置了“行政区划”、“主要城市”、“地貌”、“自然资源”、“经济”、“旅游”、“气候”、“人口民族”、“历史文化”等板块,全面介绍其地理知识概况、社会经济、风土人情、人文历史等方面的知识;而“地理知识简介”则介绍了中国的民族与行政区划、国土环境、地貌、气候、海域与水系、植被与土壤、自然资源等方面的知识,两大部分相互补充,系统完整地讲解中国地理知识。

内容概要

  本书是一部帮助读者快速学习和掌握中国地理知识的工具书。全书共分为“走遍中国”和“地理知识简介”两大部分,分别介绍了中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的相关地理知识,以及中国的各民族与行政区划、国土环境、气候特征、水系分布等方面的知识。编者力图通过设置“行政区划”、“地貌”、“自然资源”、“经济”、“历史文化”、“旅游”等相关栏目,多角度解读中国自然和人文地理知识,带领读者轻松学习地理知识。同时,本书配入与文字内容相契合的精美图片,通过与版式的有机结合,让地理知识变得亲切轻松,文化的力量与图画的色彩一起流淌,陪伴读者开始一次愉快的读书之旅,享受视觉大餐,轻松获取知识。

书籍目录

海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欧洲英国荷兰比利时法国葡萄牙西班牙意大利瑞士德国丹麦挪威瑞典俄罗斯波兰奥地利匈牙利希腊美洲加拿大美国墨西哥危地马拉洪都拉斯巴拿马古巴哥伦比亚厄瓜多尔秘鲁玻利维亚巴西智利阿根廷亚洲日本朝鲜韩国越南泰国新加坡印度尼西亚菲律宾缅甸印度斯里兰卡巴基斯坦伊朗沙特阿拉伯乌兹别克斯坦土耳其叙利亚非洲埃及利比亚阿尔及利亚突尼斯摩洛哥塞内加尔尼日利亚加纳埃塞俄比亚肯尼亚刚果(金)坦桑尼亚莫桑比克赞比亚津巴布韦南非大洋洲澳大利亚巴布亚新几内亚新西兰南极洲南极洲

章节摘录

  北京市  地貌  北京东、西、北三面环山,东南为平原。山地面积约占总面积的2/3,平原面积约占1/3。东北部山地统称军都山,属燕山山脉,海拔800~1000米,最高处是延庆的海坨山,海拔2241米。燕山山脉向东直达渤海之滨。西部山地统称西山,属太行山山脉,海拔一般为1000~1500米,最高处是门头沟一带的灵山,海拔2303米。这两条山脉在南口附近形成一个向东南展开的半圆形,将北京小平原环拱起来,平原由许多冲积扇组成,缓缓向东南倾斜,平原地带海拔一般为30~50米,最低8米。北京城位于永定河冲积扇上。  自然资源  北京境内动、植物资源丰富。有各类植物2000多种,其中野生植物约占一半。植被类型为暖温带落叶阔叶林、暖温带针叶林,针叶林以油松为主。百花山、妙峰山、东灵山等地是著名的天然植物园。北京境内有矿产数十种,其中煤和铁储量较大,还有金、银、铜、铅、镍、钼和石灰岩、大理石、耐火粘土等矿产。另外,北京还发现多处地热异常带和地热田。  经济  北京全市有工业企业近两万家,包括冶金、煤炭、电子、机械、化工、轻工、纺织、印刷等行业,门类齐全,已形成较为完整的工业体系。其中高新技术产业对全市工业增长的影响越来越大,已成为带动工业增长的龙头。全市耕地总面积32.9万公顷,可灌溉面积占80%以上。农业主产小麦、稻谷、玉米等,生产已广泛机械化,还建立了副食品生产基地。商业发达,并已初步形成行业基本配套、门类比较齐全、营业网点大中小型结合的商业体系。北京是全国交通中心,铁路、公路和航空运输的总枢纽。首都国际机场已成为重要国际航空港,有国际及地区航线20条,可直航亚、非、欧美。环城地铁也在北京建成并运营,现已发展成繁忙的地下通道,城市轻轨铁路已投入使用。  旅游  北京是中国历史最悠久的城市和古都之一。作为燕国郡城的最早记载见于《史记》。到元、明、清三代,北京成为国都,是中国的政治、文化中心。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给北京留下了大量的文物古迹和丰富多彩的人文景观。北京皇家宫廷、园林、朝坛及宗教建筑遍布,文物古迹荟萃,集中国文化之大成。宏伟的万里长城和规模宏大的紫禁城闻名世界;颐和园、北海、  香山等皇家园林的优美景致和瑰丽建筑令人流连忘返。北京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交相辉映,其自然风景旅游资源也很丰富,名山、森林、草原、溶洞、温泉、洞湖不一而足。现代建筑如雨后春笋,古老的历史积淀 和现代风貌完美地结合在一起,成为向世界展示中国的窗口。  故宫故宫又称紫禁城,位于北京市区中心,天安门广场正北。故宫为明清两代的皇宫,是中国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故宫建于明永乐四年至十八年(1406~1420年),迄今近600百年。故宫占地72万平方米,南北长960米,东西宽760米,周边有高10米的围墙合围,城墙四隅各有一座构造奇巧的角楼,故宫外有52米宽的护城河环绕,构成一座壁垒森严的城堡。紫禁城有四座城门,南面的午门为正门,俗称五凤楼;北为神武门,正对景山;东西称东华门和西华门。宫城内建筑占地面积约15万平方米,有宫殿70座,屋宇近万间,主要建筑自南而北排列在一条贯通紫禁城的中轴线上,配属建筑分别向东西两侧依次排列,全部建筑群分为外朝和内廷两部分。外朝区占地约6万平方米,以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三大殿为中心,气势磅礴,是皇帝举行大典和召见群臣、行使权力的重要场所。  太和殿又称金銮殿,金碧辉煌,殿内正中端放着象征皇权的金漆龙宝座。内廷豪华壮丽,皇帝寝宫乾清宫、交泰殿及皇后正宫坤宁宫,合称后三宫。两侧各有六组宫院,为嫔妃住所,称东西六宫。内廷与外朝的建筑气氛迥然不同。内廷中轴线北端是御花园,古雅富丽,布局紧凑。故宫建筑气势雄伟,豪华壮丽,古雅秀美,是中国古代建筑的艺术精华。  香山 香山位于北京市海淀区,距市中心约20千米,总面积约158万平方米。这里重峦叠嶂,泉源潺潺,花木郁郁葱葱。香山的最高峰为香炉峰,其山顶有二巨石,山势陡峭,人称鬼见愁。元、明、清历代帝王都曾在此兴建离宫别院。清乾隆十年(1745年)修建亭台楼阁,建成了勤政殿、翠微亭、栖云楼、香山寺等二十八景,并加石垒虎皮墙,取名“静宜园”。其后多次被毁,后整修扩大,新中国成立后辟为公园。园中名胜遍布,自然景观亦十分独特。霜秋时节,萝栌换装,满山红遍,如火如荼,风光旖旎,大有“霜叶红于二月花”的韵味。  颐和园颐和园位于北京市海淀区,面积290万平方米,3/4为水面,是我国现存最大的古代园林。金贞元元年(1 153年)在此设行宫。清乾隆十五年(1750年)开始大规模扩湖堆山,历时15年完成,后为英法联军所毁。光绪十四年(1888年)重建。颐和园主要由万寿山和昆明湖组成,计有各种形式的宫殿园林建筑近百处。屋宇共3000余间,可概括为勤政、居住、游览三大区域。勤政区是以仁寿殿为中心的政治活动区;居住区以玉渊堂、宜云馆、乐寿堂三大园林庭院为主;游览区为全园主体部分,由万寿山的前山、后山和昆明湖三个景区组成。前山景区宽敞开阔,建筑群雄伟豪华,后山景区清幽雅静。昆明湖水天相连,碧波荡漾,湖水、岛屿和堤岸景物交相辉映。东堤有知春亭、铜牛等景点,隔水有南湖岛,一座十七孔白石长桥横跨水面,状若长虹卧波。西堤穿湖而筑,沿堤杨柳成行。颐和园吸取了中国古典造园艺术的精华,把北方山川的雄浑与南方水乡的多姿融为一体,并置入了宗教寺宇、民间庭院、戏楼画廊乃至市井街巷,是集中国园林之大成的稀世之作,有“博物馆公园”之称。199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确定颐和园为世界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天坛天坛位于崇文区正阳门外永定门内大街路东,是中国现存最大的古代祭祀性建筑。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清代曾多次重修改建,是明清两代皇帝祭天祈谷处。天坛占地面积270万平方米,分内坛和外坛,有两重坛墙围隔。象征天圆地方的内坛,四周古柏森森,天坛的主要建筑都集中在这里。环绕坛周在南北中轴线上依次排列着圜丘坛、皇穹宇、祈年殿、?皇乾殿等,各有门墙相隔,由一条长360米、宽30米大道连成整体,大道高2.5米,称为丹陛桥。北部的祈年殿为祈谷处,南部的圜丘坛为祭天处。祈年殿是天坛的主体建筑,殿高38米,直径32.72米,为三重檐亭式圆殿。殿顶九龙藻井极为精美,中央的4根龙柱高19.2米,代表四季,外圈两排柱子各有12根,分别代表12月和12时辰。大殿台基为高6米的三层汉白玉圆台,以石栏环围。殿外有高3.72米、周长193米的圆形围墙,俗称“回音壁”。天坛1 998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认定为世界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明十三陵 十三陵位于北京市昌平区北部天寿山南麓群山环抱中,距京城约44千米,是明代13个皇帝的陵园。陵区为东、西、北三面环山、南面平坦的小盆地,占地约40平方千米。首先建造的是明成祖永乐帝朱棣的长陵,最后建造的是思宗崇祯帝朱由检的思陵,其间的二百多年中,建成献陵、景陵、裕陵、茂陵、泰陵、康陵、永陵、昭陵、定陵、庆陵、德陵等。各陵共有的一个通道长7千米,正对长陵,南端有一汉白玉石牌坊,面阔28.86米,五间六柱十一楼,上覆完殿顶,夹柱石上雕有神兽、狮、龙等,高14米,宽28.86米,建于明嘉靖十九年(1540年),是中国现存最大的古石坊。十三陵以地面建筑宏伟的长陵和已发掘的地下宫殿定陵最为著名。  八达岭长城八达岭长城位于北京延庆县西南,距市区约75千米。八达岭地处要冲,因居庸关道路四通八达而得名。八达岭海拔805米,山势险要,悬崖上镌有“天险”二字。八达岭长城依山势而筑,绵延起伏,高低宽窄不一。建于岭上的八达岭关,是居庸关的外围关口和防卫前哨,始建于明初,弘治十八年(1505年)以砖石重修,后屡有修葺。关城有两门,东门题额“居庸外镇”,西门题额“北门锁钥”,威武雄伟,气势磅礴。城墙内侧为宇墙,外侧为垛墙,垛墙上有垛口,下有射口,以便瞭望和射击。关城和城墙均以条石和城砖砌筑,墙耳内部填满碎石及黄土,墙顶地面铺方砖,十分坚固。城墙平均高7.8米,最高处达14米,底宽6.5米,顶5.8米。沿城墙每隔三五百米筑有方形城台,按不同功能分墙台、敌台、战台等多种结构类型。墙台供守军巡哨避风雨之用;敌台分上下层,上层备燃放烟火设备,并有射口、望口,下层可供10余人住宿;战台多设在险要处,有3层,上层用作瞭望,称“楼橹”,中层储存兵器物资,有箭窗射口,下层筑高台。长城至清代已逐渐失去防御的历史作用,成为一处颇具代表性的旅游胜地。


编辑推荐

  30位地理专家精心打造,科学指导阅读,300余幅精美图片立体展示世界地理与人文情怀,165千字美文系统全面介绍世界地理知识,知识与文字变得亲切轻松,文化的力量与图画的色彩一起流淌,开始一段愉快的彩色读书之旅。  体例创新  设置“概况”、“自然资源”、“交通运输”、“地理小档案”、“主要城市”、“主要名胜”等相关栏目,科学、生动地讲述世界地理知识,使读者在进行“环球旅行”的同时轻松掌握地理知识。  图片丰富  300余幅精美图片,包括山水类、民俗类、遗址类、文物类等,图文联袂,相得益彰,使读者获得愉悦的视觉享受和广阔的想象空间。  科学导读  内容丰富、语言简练、资料权威,帮助读者在短时间内有效掌握世界自然与人文地理知识,是快速认识和了解世界的窗口。  艺术理念  版式设计与图文编排注重文化与艺术的有机结合,并将此设计理念贯彻于制作的整个过程,全面提升《中国地理速读》的欣赏价值、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图说 中国地理速读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