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碧血千秋

何楚 华文
出版时间:

2011-6  

出版社:

华文  

作者:

何楚  

页数:

312  

字数:

280000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在抗日战争后期,大反攻阶段,正面战场上曾发生过一系列重大战役,比如胡康河谷(电影红河谷)战役、强渡怒江、龙陵、腾冲战役、松山血战等,这其中,伤亡最大、战损比最高、同时也最有战略意义的一仗是松山血战!此战中方先后动用三个军兵力,在美军轰炸机的配合下,对日松山守备队发起数百次冲击,战事历经百余天,松山一直无法拿下!当时中方20万大反攻部队被日军以松山为核心分割为三块,若拿不下松山,20万我军将士将面临被日军分割包围、全军尽没的危险!在这样的情况下,蒋介石下了死命令,如在9.18国耻日前拿不下松山,参战主帅就地军法从事——中方将士急红了眼,最后军长李弥帅部冲在最前边,一战下来,几千将士,活着走下战场的不足百人!
松山久攻不下,原因很多:
  一:松山位于横断山脉的南麓,怒江的西岸,主峰海拔2690米,地势险要,扼滇缅公路要冲,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具有独特的战略地位。
  二:据守松山的敌第56师团、拉孟(松山)守备队,是日军王牌中的王牌,该部在日军缅甸方面军一年一度的军事项目比赛中,一直保持步枪射击、火炮射击、负重攀登的三项第一;尤其是敌酋金光少佐,以冷静顽强闻著称,他曾在南昌战役中,亲自操野战炮抵近射击,致中国第29军中将军长陈安宝阵亡……
  三:该部在松山建有永固性雕堡群,主堡地下工事占地二十亩,能开战车,主堡与几十个子堡在地下互相通连,重炮以及飞机投下的重磅炸弹始终无法摧毁这些地下工事。而攻上来的部队,则会成为日军雕堡群的靶子。
  四:中方20万大反攻部队被日军以松山为核心分割为三块,20万我军将士被日军分割为几块,无法相互照应,若拿不下松山,我军有被敌军分割包围、各个击破、全军尽没的危险!而若拿下松山,20万国军将士则可以连成一片,对日军展开摧枯拉朽的猛烈攻势。
  松山一战,中、日双方都是势在必得。
  这是一场关乎20万我军将士生死存亡的一战!
  这是两个民族在生死关头意志与决心的最强悍碰撞!
  这一战,甚至有可能给整个二战史带来不可逆转的深远影响!
  为此,中方动用了百倍于日军的兵力,不惜一切代价,最终以二十倍于日军的伤亡比例,拿下松山,吹响大反攻的号角……该书在经历40年的轰动效应之后,逐渐在思想史上展露出深远的影响力和冲击波,开启了对国民性反思的思辨之路。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后,《厚黑学》再次成为台湾、香港地区及日本的畅销书,此后又在大陆引发热潮,成为很多官场、职场中人研读、反思人类根性和为人处世的参考书。在华人世界,林语堂、梁实秋、柏杨、李敖、南怀瑾、张默生、李石锋等学问大家都对《厚黑学》进行过全方位的推演和研究,纷纷指出,李宗吾在文化史尤其是思想史上具有不可替代性和僭越性,为中国现代思想做出了不可多得的贡献。

作者简介

何楚,祖籍上海,现居天津。著有《猛虎传说》《远征军生命线》等作品。以刻画有情有义的铁血男儿闻名于世,拥有数以千万计粉丝。作者此前的两部作品繁简体同步上市,粉丝遍及在大陆,港台以及东南亚地区。

书籍目录

第一章 远东战事
第二章 活 尸
第三章 蝎 子
第四章 井田医生
第五章 撕裂噩梦
第六章 瘸 狗
第七章 咆 哮
第八章 异域的鬼
第九章 荣誉老兵
第十章 枪 火
第十一章 复仇者
第十二章 碧血千秋
第十三章 老兵不死

章节摘录

卷首语:谨将此书献给所有死去的和活着的中华儿女。让逝者英魂安息,让生者良心安宁!——向我们的前辈敬礼,碧血千秋,英魂万古!第一章远东战事一位美军战地女记者眼中的中国士兵。这是张集体照,三十余名全副武装的中国驻印军士兵,背景是丛林。大概是匆忙拍摄的关系,摄影者选择的角度并不好,光线很暗,士兵们站得也散乱。队伍当中有歪戴军帽的,有大敞领口的,甚至还有穿着野战皮靴打绑腿的,个头高的高、矮的矮,看上去俨然一群乌合之众。微妙的地方在于,前排能看见的每一只右手都在步枪扳机处,队伍当中有人在傻笑,却依稀是食肉动物的眼神。不日前,这张照片被放上《纽约时报》头版,加以整版北缅战地报道,在美国引起轰动,许多传媒人士都对此大跌眼镜。早在几年前,确切的时间是1937年12月18日,《纽约时报》也曾报道过中国,但那时的内容,却是南京大屠杀。这次从缅甸发回的中国驻印军报道,正是由《纽约时报》主编阿尔梅达?托尼,亲自操刀编辑。在主编位置上干了半辈子,阿尔梅达审阅过的稿件数不胜数,工作态度严谨苛刻。用报社记者的话来形容这老头,说是哪怕闭着眼睛去躲德国人的子弹,成功概率也要比在他手上过稿大。许多人都以为老辣的阿尔梅达要失算了,全世界都在打仗,诸如“完胜!转折性的中途岛战役”、“太平洋舰队势不可挡”、“墨索里尼——天才的丑剧表演家”此类新闻充斥报端,大事件大选题随手可抓,可他却偏偏选择了聚焦中国士兵。战争时代,读者需要的是激励。中国人确实正从被压制、被屠杀的命运中挣脱出来,一点点踏上了反攻之路,并将抗日战场扩展到了境外,但前提却是美国在无间断地提供援助。对于饱受战争创伤的亚洲盟国,美国民众历来抱着淡漠心态——贫穷和落后从一开始就维系了许多东西,没有人料到会经历今天这样颠覆性的改观。“滇缅公路”——这无疑是个关键词。自从这条国际物资援华的最后生命线被日军扼死,中国人就已经没了退路。出兵缅甸、败走野人山、入境印度,中国驻印军的组建存在着必然性,但后期的强势崛起却可以视为奇迹。这支卷土重来的远征部队在美式军械的武装下犹如饿虎出山,仅仅用“刮目相看”这个词,已很难形容日军方面的感受了。此刻整个报社还沉浸在销量新高带来的亢奋当中,阿尔梅达却独坐在办公室里,脸色阴沉,对响个不停的电话铃声充耳不闻。桌上正摆着一份样报,那些中国士兵定格在版面中央,屋里只有雪茄烟头在一明一暗,青雾缭绕。“对不起,没有预约的话,恐怕阿尔梅达先生不会见您……对不起?我在跟您说话……”女秘书惊讶的声音从外面传来,办公室的门随即被人大力推开。室内浓烈的雪茄烟雾涌动起来,来人略略停步,皱眉,随即以军人式的步伐大踏步走进,皮靴踩得地板咯咯乱响。阿尔梅达沉默地抬头,看清来人是谁后,向小跑追进的秘书珍妮摆手,示意无妨。珍妮大概是从来也没料到过,威严古板的主编大人居然会有这样好脾气的时候,愣了半天才带上门离开。“报道很轰动,不过,中国人似乎也给你带来了不少麻烦?”电话铃还在固执地响,来人瞥了一眼办公桌上那份样报,不无揶揄地问。阿尔梅达摘下电话听筒扔到一旁,靠回椅背,苍老的脸庞上毫无表情,“很久没有自己动手编辑稿件了,算上这个的话,确实有点麻烦。”“这几天我听到最多的话题,就是人们觉得在亚洲战场上,美利坚有了值得信赖的战友。除了那些坚持美国救世论和种族至上论的大人物,在对此感到不快以外,舆论几乎一边倒。”来人站得笔直,无视了阿尔梅达请她坐下的手势,“祝贺你,令人惊讶的胜利。”“新闻需要切入点,试着站到读者的立场上去,就不难了解他们想要的是什么。”阿尔梅达以传媒圈子里最著名的格言回答她,同时疲倦地笑了笑,“另外,稿件是理查德发回来的,我只不过后期编辑了一下,胜利属于他。”“如果不是因为你的调令,理查德也不可能去缅甸。所以胜利还是属于你,而他,跟报纸上这些中国人一样,都是悲哀的傀儡,只不过操纵者不同。”来人冷笑。“傀儡是拍不出这种照片的,傀儡也打不赢这场战争。”阿尔梅达把报纸往前推了推。除了中国驻印军某团突击队照片以外,《纽约时报》驻缅战地记者马龙?W?理查德,还发回了战地报道、伤亡报表,以及简略地图。报表后期,短短数周时间里,这支尖刀部队的伤亡率就达到了百分之九十,而代表该团锋线的红色箭头却在交战最激烈的胡康河谷区域,恐怖地向前推进了近百里。阿尔梅达当年也曾是名军人,他自然懂得那条红色箭头代表着一条真正的血路。之所以在几十张照片中,选择尖刀部队一个排的集体照登上《纽约时报》头版,是因为在照片右下角,理查德留有一行标注:“全体阵亡”。“中美人民都需要英雄,只可惜这些士兵未必是英雄。任何被塑造出来的都不是真实的存在,而媒体的作用就是将其无数倍地夸张化,好让读者顶礼膜拜。”那名不速之客无动于衷,冷冷地推回报纸。“有机会的话,你真该亲眼去看看,缅甸战场上有没有所谓的被塑造者!”阿尔梅达终于被激怒。“我会去看的,很快就去。”来人微笑起来,“理查德是我的未婚夫,他跑去缅甸这么长时间,我也该表示一下关心了。”“你说什么?!”“放心吧,不通过你的人际网,我也能搭上去东南亚的飞机。在华盛顿,有许多军方人士乐意帮我这个小忙,不管是我,还是我代表的华盛顿邮报,都有足够的理由让他们展示绅士风度。”来人笑得更加欢畅,明亮的眼眸中满是讥嘲,“对女人来说,每个男人都是工具,只不过分有用的和不那么有用的,这还是你教我的东西。”阿尔梅达意识到对方并非说笑,眼神慢慢变得锐利起来,“日本人不会在意你的肤色,任何在战地俘虏的女人,他们能够强奸一百次,就绝不会在九十九次后杀死,哪怕那已经是块遍体鳞伤的烂肉。”“好了好了,我只是顺路去看理查德,去缅甸其实是为了我自己,这个理由够充分吗?”来人轻松地摆手,“来这里是为了道别,用不了多久,我的战地报道就会在华盛顿邮报上连载,希望你会喜欢。”顿了顿,她的目光再次落向了报纸,“能把这张照片原件给我吗?我想去缅甸了解驻印军的一切,说不定,那将和你们报道的完全不同。”半小时后,同样急骤有力的脚步声,去往了楼道尽头,直到那雌豹般美丽的身影再也没有了踪迹,秘书珍妮眼前仿佛还跃动着她火红的长发。“阿尔梅达先生,刚才那位是?”珍妮小心翼翼地来到办公室门口,忍不住多了句嘴。“我女儿。”阿尔梅达涩然一笑,“确切地说,是我的继女。”珍妮还没来得及现出吃惊表情,就看到老人扬起手中报纸,“她质疑报道的真实性,正如她从来都质疑我认同的一切那样。”“我的第二个哥哥因为失去一条腿,刚从亚洲战场上回来,看到这条新闻的那天,他流了泪。”珍妮沉默了一会,替老人拉开房间里低垂的窗帘,打开窗户通风,“我不认为理查德发回的报道,有任何失实的地方,您的后期编辑也很客观。”阿尔梅达点了点头,却不再说话,花白的双眉锁得更深。阳光正从落地窗投射进来,将桌面切割成光与暗的两界。暗面那一端,样报版面上,那些中国士兵正在凝望着他,前排正中央被簇拥的年轻少尉,生着一双深而狭长的狼眼。“此路通往东京”——照片上方的新闻标题犀利锋锐,就像那双眼中的光芒。※※※半个月后,北缅,胡康河谷战区。夜已经很深了,隆隆惊雷仍从天边不断滚来,一阵又一阵。狂暴的风雨正席卷山林,落叶下的每一寸腐殖土都被泡成了糨糊。借着闪电光亮,美军上尉雷克?达蒙抽出军匕,无声无息地潜到林地边缘,左手反扼一人咽喉,右手一个横拉动作。遭袭的日本哨兵在黑暗中瞪大了双眼,不自觉地去捂被割断的喉管,疾喷出来的血泉一下子就被暴雨卷得干干净净,他没能发出半声哀嚎便倒下,触到地面时已像倾颓的老树一样了无生机。二十几名美军士兵幽灵般从林带中钻出,排出扇形攻击阵势,直扑山脚下的村庄。直到突前位置的几人深入村屋内部,交火声才首次响起。日本人显然被打了一个措手不及,夜幕下到处传来惨呼与嚎叫,像群正遭遇猎杀的豺狼。刚开始,他们的阵脚并没有被打乱,反击也一如既往地凶狠顽强,直到连吃了几颗手雷,三八大盖的点射动静才慢慢稀疏下来。如今的北缅可以说是到处战火纷飞,中国驻印军反攻的势头狂猛无比,连克瓦鲁班、孟拱数地之后,美军飞行员从高空望下去,漫山遍野都是日本溃军,被打散打残的部队不知凡几。这个遭缅民遗弃的小村庄,在战后陆续聚集了两个多班溃散的日本兵。战无不胜的菊兵团已经成为过去,外界到处都是盟军部队,这一小拨日本兵群狼无首惶惶不可终日,甚至连寻找大部队的勇气都没有。战前侦察带来的优势是明显的,汤姆森冲锋枪在近距离交火中摧枯拉朽,突袭者很快结束了战斗。许多日本兵到死也没能想通,这么荒僻的地段,敌人是怎么摸上门来的。照惯例,这支代号为“S”的美军特别行动小队,没有留下任何活口。日本兵的嘴向来很紧,队员们从很早以前开始,就再也没有了跟他们沟通的耐心。部下清扫战场的同时,雷克上尉停步在蹿起火头的村屋边,从口袋里摸出军事地图和铅笔,借着光亮打量起来。用双脚丈量过几乎小半个战区周边之后,今天这个小村庄的拔除,等于是抹去了军事地图上南部的最后一点,雷克拧着浓眉,手中铅笔涂抹一番,跟着打了个箭头转折向北。“头儿,你旁边的屋子就快塌了!”绰号“蛮熊”的黑人士兵远远地叫,这家伙的嗓门向来和块头成正比。雷克没看他,而是看另一个方向。雨幕中,几名断后的美军士兵正簇拥着那女记者往这边走来,后者似乎是已经习惯了血腥场面,步伐迅捷有力。“上尉,还是没有发现吗?”凯瑟琳淡淡问。雷克只觉得自己的太阳穴又在隐隐作痛,已经走过来的蛮熊开始冲他诡笑,一口牙在火光下白得耀眼。“这妞可真酷!”蛮熊鬼祟评价,他的上尉则无声地骂了一句脏话。撤入山地之前,走在最后的雷克回身看了一眼,他看的不是刚变成死地的村庄,而是远方。滚荡的并不仅仅只有雷声,天穹隐约被分成了两半,这边是永黑,那端却透射出血红。孟拱河谷方向,就连云层也仿佛蓄满了铁水,无数曳动交织的光带忽明忽暗,大地的颤动即使在百里之外也能够清晰感应。这末日般的景象与自然无关,而是由人类亲手缔造。曾在北非经历过无数征战杀戮的美国陆军上尉,此刻也被如此宏伟狂暴的战争景象震撼,他没料到已经满身创痕的东方巨人一旦伸出沉默的铁腕,竟会连天地都为之变色。※※※雷克从不否认自己是最偏执的武力至上者,而在他的词典当中,武力历来就只和雄性联系在一起。还在南太平洋战场上纵横杀戮的时候,他不曾想过有朝一日会带着最精锐的手下远赴缅甸,穿行在这片被硝烟笼罩的英殖民地上,跟可笑的中国人并肩作战,并且最终沦为一个妞的跟班。现在这一切都变成了现实,而他却无能为力。鉴于中印缅战区总参谋长史迪威将军的一再要求,美国陆军部将雷克这样的丛林战老手,悉数从其他战场乃至美国本土编制中抽调出来,编成第五三○七游击混合部队,全员2500人,司令长官为美军准将F?.麦里尔。简称麦支队的这拨美军精兵从1943年冬季开始,就奉命来到印度磨合整训,1944年移驻利多伺机行动。史迪威将军计划让麦支队配合丛林作战,以呼应中国军队的正面进攻,中方将领对此也极为重视,一再告诫部下,要与美方建立良好协作关系。麦支队中都是些久经沙场的老鸟,在某些方面,要比一般美军难伺候的多。战事上的无所作为让许多家伙都心存怨气,他们并不认为正在北缅高歌猛进的中国军队有什么过人之处——如果角色互换一下,让美军去和日本人正面较量,那些酷爱蓄仁丹胡的小矮子肯定会更加绝望。正式作战命令迟迟没有下达,利多军区不比寻常美军基地,纪律极其严格,时间一长,麦支队中许多家伙都感觉到自己像在坐牢。然而,等到真正踏上北缅战场的那天,他们却并没有如想象中那般轻松地迎来胜利。中国驻印军新38师113团攻打瓦鲁班后期,麦支队奉命由东北方配合进攻,在没有构筑阵地的情况下,遭到日军猛烈反扑,晕头转向节节败退,美国人的傲慢和优越感被这一仗打得灰飞烟灭。另一方面,英印军第3师也参与了战斗,只可惜非但没起到应有的辅助作用,反而扯了新38师后腿。直观对比之下,无论美国人还是英国人,无疑都对自身有了一个新的认识。《华盛顿邮报》特派记者凯瑟琳飞来缅甸那天,麦支队的统率者麦里尔将军亲自赶去简易机场迎接。当有着一头瀑布般火红长发的凯瑟琳,走下C-47运输机舷梯时,那一瞬的风采惊艳了所有在场的中美军人。即使是身着得体的职业装,她看上去也完全是野性和诱惑的混合体,套裙下起伏的曲线透着歇斯底里的诱惑,强大自信则令她顾盼生辉。人都有气场,这是中国人历来信奉的东西。雷克上尉第一次看到这个妞,就觉得她不是简单角色,把这样的尤物弄上床或许会很爽,但过程绝不会比驯服一条眼镜王蛇容易多少。雷克从没有跟自己过不去的习惯,所以对于那些口水流到三尺长的手下,就只是一人赏上一记大脚完事,对参与他们的种种变态意淫毫无兴趣。凯瑟琳在北缅的初次采访,就是以麦支队为对象。在她举起的相机镜头前,没有一个美国大兵具备夸夸其谈的勇气,毕竟前不久那场败仗给他们带来的折辱感,是极难抹去的。很快,凯瑟琳的第一篇战地报道,飞越重洋发回了美国,在华盛顿邮报上刊登,标题是:“输在起跑线上的丛林精英”。比起交际时的八面玲珑,女记者在报道中展现的另一种风格无疑令人生畏。与此同时,她也表现出了对中国军队异乎寻常的关注,并从不掩饰。大发雷霆的麦里尔撤了瓦鲁班战地指挥官的职务,命令雷克上尉以及他的小队,担任起护卫任务,随同凯瑟琳进行战地报道,并寻找另一名美国战地记者理查德的下落。据说那个理查德是在前不久某次随军报道后被列入失踪名单的,他隶属《纽约时报》报社,另一层身份则是凯瑟琳的未婚夫。对于寻夫这档子事,雷克完全当成了笑话来看,他有不少阵亡兄弟的妻子,领到抚恤金后都很快改了嫁。雷克只是奇怪麦将军为什么会被一个小妞牵着鼻子走,直到另一条小道消息传出,他才恍然大悟——原来小妞不单单人脉广,后台硬,她继父还跟老麦是一条战壕里出来的战友。从枪林弹雨中磨砺出来的情谊,比许多东西都来得真实可靠。雷克开始明白老麦这次是玩真的,也就不得不憋下一口鸟气干起了女记者的全职保姆。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更何况他是麦里尔的老部下,有些东西不用明说也懂——有人跟着,总比那妞自己到处乱跑,把一些不该报道的东西随随便便捅出去的好。雷克的手下虽然在战场上都算猛人,但某些方面的智商却和肌肉发达程度成反比。凯瑟琳的出现对于他们来说,几乎就是一针无限量的雄性激素,对于雷克的负面情绪,他们全都嗤之以鼻。无论旁人的心态如何,凯瑟琳的北缅之旅就此开始了,有了S小队随行护卫,一切似乎都尽在这位野心女王的掌握之中。雷克总觉得,不远万里来找自己男人的女人,不该是那种眼神。※※※搜寻行动再次宣告无果之后,凯瑟琳和雷克小队回到了利多军区。走进专门安排的单人营房,凯瑟琳第一时间踢飞皮靴,脱光衣服,打开水笼头狠狠冲了把澡。十多天跋涉在山地野外,就连饮水都是问题,更别说能像个正常女人那样洗漱清洁了。凯瑟琳直到搓得全身发红才离开简陋的淋浴房,还算稳定的供水没像上次那样洗到一半就断掉,这让她心情多少好了一点。湿淋淋地点起一根烟,凯瑟琳赤裸着躺到床上,冲着天花板吐出一个烟圈,挺拔的眉梢慢慢拧起。理查德还是如同人间蒸发,没有半点线索。寻人是跟战地报道进程同步进行的,简单来说,采访到哪里,就去哪一带寻找可能存在的蛛丝马迹。理查德的失踪很突兀,并不在计划之内,凯瑟琳不想让任何因素影响到工作。正如雷克上尉所预料的那样,她对寻人投入的热情绝不更多一些。中日参战部队正在北缅绞成一团乱麻,算上那些把触手探伸到四面八方的游击侦骑,这里仅剩的净土似乎就只有那些原始大山了。S小队自从被调来凯瑟琳身边,雷克上尉丰富的战地经验,便成为野外行动的第一安全保障,这次针对敌军溃兵的突袭之所以能先发制人,正是靠着他那双锐眼对环境的观察。报道进行得很顺利,另一方面,通过麦里尔将军,利多军区几乎所有可行的调查都已调查过,有关理查德的一切却毫无头绪。“死了吗?”一直在回避的疑问固执升起,凯瑟琳屈指弹掉烟蒂,冷冷注视着那点黯淡的火芒在空中划出弧线,落在地上摔得四分五裂。同样是极度疲累下的一夜酣睡,雷克在早上见到凯瑟琳时,却发现对方又变得精神奕奕,尽管没有半点妆容上的修饰,但整个人却夺目如晨星。雨势还在持续,凯瑟琳走进位于军区另一边的麦支队营房所在地后,旁若无人地甩了甩淋湿的长发,许多还光着膀子躺在床上的美军士兵都因为这个诱惑力十足的动作而打起口哨。S小队队员则横眉竖目,恨不得跟那些讨便宜的家伙立即上演全武行,不短的相处时间已经让他们把这个美貌姑娘看成了某种程度上的私有物,肥水不流外人田的概念,当然不止是中国人才会有。比起部下,雷克表现得要冷淡许多,开口时根本连看都不看女记者,“我的人不是机器,在去下一个地方之前,至少得让他们休息够。”“我打算在医院作几天采访,对象是中国驻印军,所以暂时不需要保姆服务了。”凯瑟琳微微一笑,“我只是过来说声谢谢。”女记者走后,营房里鬼叫一片,雷克上尉犹豫片刻,还是跟了出去。设在利多军区的第二十后方医院向来很热闹,院长瑞沃汀准将是个脾气很好的大胡子老头,总是笑眯眯的一脸和气。凯瑟琳第一次去医院,老头还泡了壶正宗铁观音请她一起喝,并追问自己泡茶的手艺有没有中国人地道。雷克后脚赶到医院时,正看到凯瑟琳站在一名中国士兵的病床边。在无人陪同的情况下,她的身影看上去有些孤零零的单薄。按照美方高层的意思,凯瑟琳是没可能一个人进到这里来的,S小队并非唯一的跟班。女记者的报道风格已经让许多人领教过厉害,在某些官僚眼里,她无疑是麻烦的化身。当然,对凯瑟琳来说,绝大部分难题永远都不算是真正的难题。麦支队在北缅动作不大,战地报道方面,凯瑟琳已打算将重心转移。在报社指定的美军报道环节完成了七七八八之后,那些黄皮肤黑眼珠的中国人身上无疑有着更多东西可以发掘,《纽约时报》的那篇报道本就是她一直想要超越的,只不过得从另一个角度。女记者一口还算流利的中文,或许是她被派来缅甸的原因之一,但此刻她的魅力却在木头般的中国士兵这边打了折扣。第二十后方医院里中方伤员多达数百,投向凯瑟琳的目光却都像是无性人,不知道他们生来如此,还是心思仍在战场上。※※※被采访的是个老兵,精瘦矮小,两只眼睛却又大又凸,活像只大马猴。不管凯瑟琳在问什么,他的回答始终是“嗯嗯啊啊”,一副有气没力的模样。比起旁边床铺上几个断手断脚的重伤员,这个家伙身上的枪伤要乐观许多,已经接近痊愈阶段,可单看架势,却似乎只剩了半条命。眼前的老兵无疑是在装傻,这一点雷克很清楚,却没有揭破。从个人角度上来说,他还是很乐于见到凯瑟琳吃瘪的,无论在哪个方面,锋芒毕露的女记者从来就没让他有过好感。费了半天工夫,凯瑟琳也没能从老兵嘴里问出半点东西,一个再简单不过的采访还没开始就卡了壳。上次来医院时,中美军官在场,伤员们都表现出了与此刻截然不同的配合态度,如同另一群人。凯瑟琳不得不求助于正探望同乡的一位中方参谋,想消除采访中不必要的隔阂,谁知道那老兵却仍不买账。年轻的参谋态度极好,跟凯瑟琳抱歉了半天,才委婉提出,自己不属于一线部队编制,对这些出生入死的士兵,敬重要远大过军衔等级代表的意义。中方一直强调的良好协作,看来似乎是表面作用远大过实质性。凯瑟琳没料到第一次正式接触中国士兵,就碰了钉子,见雷克上尉满脸嘲弄,她不动声色地眨了眨眼,翻开采访用的笔记本,抽出一张照片。“认识他们吗?”女记者试探着问。不远处,雷克吃惊地看到,那个老兵如同见了鬼一样弹身坐直,两眼直勾勾地瞪着那张照片,然后再瞪回到女记者脸上。当那股野兽般的光芒在老兵眼中变得越来越旺盛时,雷克上前几步,挡在了女记者身前。雷克并不清楚是什么让老兵受了刺激,他只确定这个看上去还不到一百磅的古怪家伙,只要抬一抬手,女记者美丽的脖子就会被瞬间拧断——比拧断鸽子的更简单。杀气即使是凯瑟琳也能感受到的,看着捏在照片另一端的两根鸟爪般有力的手指,她现出镇定笑容,“你真的认识他们?在美国,这张照片上的所有人都是英雄。”“这一个不是什么英雄,他叫赵疯子,他救过我的命。”老兵的手指慢慢移到照片中央,定格在前排少尉身上,声音凄厉如狼嗥。※※※正如凯瑟琳一直认为的那样,世上许多东西,都只有在近距离观察的情况下,才最具真实性。跟随那名伤愈归队的113团老兵,凯瑟琳在凌晨时分离开了利多军区——没有S小队随行,没有板着脸的雷克上尉,也没有那些该死的官僚。她背着简单行装,身穿一套肥大的驻印军军服,头戴M-1钢盔,靠老兵的遮遮掩掩,成功混上了运送兵员的军卡。流动手术组的增加,和多个战地医院的设立,早就使驻印军作战部队不必再瞻前顾后。通常情况下,送回后方医院的都是些需要复杂手术的伤员。由于北缅战事频繁多变,部队常常是边打边走,特殊情况下,伤愈的士兵不得不靠着双腿归队。凯瑟琳身边,那个名叫候三的老兵就在一路抱怨,这回又得翻山越岭劳筋动骨了。不得不说,中国人确实都是些奇怪的家伙。同车有几个兄弟部队的士兵,很是健谈,他们操着浓厚的地方口音,一路聊着战地见闻,跟候三等一批闷罐子形成了鲜明对比。凯瑟琳似懂非懂地听到那几个兵反复提及某人的名字,大谈如何如何,最后极不耐烦的候三问她要了尖刀连集体照,直接贴到那些兵脸上,才让他们统统闭了嘴。“老子就是113团的,赵疯子那个排是我们团最出名的鬼排,鬼排!懂什么意思吗?!”候三冷笑,“谁都有上路的时候,嘴上都他妈的积点德。他们是不是爷们,轮不到你们来说!”凯瑟琳心中微微一动,这才相信《纽约时报》当初报道的,并非完全失实。在持续了将近月余的滂沱大雨中,车队顺着泥泞道路行进,途中陆续下了几拨人,最终抵达胡康河谷腹地。进入步行阶段后,候三和同团几十名士兵背起家伙,带着女记者走下公路。瓦鲁班上空的硝烟早已消散,通过这块曾经的军事要地、如今的废墟,113团主力正向拉班方向挺进,再往东去,就是胡康河谷与孟拱河谷的分水岭、日军死守不退的天险要隘——坚布山。理查德曾为1连拍摄过全家福,全113团弟兄都对这个大个子洋人记者印象深刻,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他像着魔一样跟随着113团作战地报道,再凶险的战况也无法阻止他冲在第一线,唯一和战士不同的地方在于,他手中的武器不是枪,而是相机。尽管对记者这个行当的了解,仅限于相机和纸笔,许多弟兄甚至连报纸是什么样都不知道,但理查德这样敬业到连生死都不顾的家伙,还是很容易就赢得了他们的尊重。候三清晰记得,负伤前的一晚去林子里小解,曾看到理查德独自背着大背包匆匆经过2营宿营地。第二天部队就在瓦鲁班附近打了一场闪电战,成功拔掉一个日军防御点,而候三也遭一颗流弹击中腹部,被送回后方医院。从目击时间上判断,候三应该是最后看到理查德的人。由于战地记者的机动性实在是太大,理查德失踪很久才引起包括113团在内的各方注意,甚至直到今天许多人都不知道他已经下落不明。候三一直呆在医院,美方发出的寻人通告则通过军区直接下达各部队,所以这点相当重要的消息始终没能得到反馈。这是个相当戏剧性的意外,凯瑟琳没想到采访到的第一位中国伤员,竟成了自己和未婚夫之间奇妙的纽带。上报此事后,她的坚持却没能让麦里尔将军让步,后者始终不同意她前来这片过于凶险的前沿战区寻找线索,声称要对她的继父负责。此刻正在利多军区冲着雷克上尉怒吼的老麦自然不会知道,最终选择不辞而别的女记者早已认定,风险等同于价值,中国部队所在的战地,将会是发掘新闻的好去处。凯瑟琳一路上都没惹到什么麻烦,车队里没一个当官的,除了惊奇以外,谁都不在意女记者为什么会在这里,或者去向哪里。中国人大多都是老实过头的,凯瑟琳却似乎是另一种极端,到达目的地后,她拒绝了候三的好意,自己背着全副单兵装具和步枪,一直深入山区也不曾掉队。早在没来北缅之前,凯瑟琳就听说过中国驻印军的配备,是英美方能够提供的最高标准。耳闻不如目见,穿着英式野战用半筒黑色皮鞋的凯瑟琳发现自己根本就不必在意那些竹签木刺,硬实的鞋底仿佛连石头都能碾碎,感觉有点像穿马靴。卡其制服和单兵装具的搭配就像在人身上披了一层挂网,腰带、吊背带、子弹带、水壶组,负重多而不乱,就算是在越涧过坎的时候,水壶连个大点的晃荡都没有。步枪则要算是最大的那份负重,M1903式的枪油闻起来有着一种奇异的厚实感,与沉甸甸的枪身结合在一起,给人以错觉仿佛这不是一件死物,而是实实在在可以依靠的伙伴。凯瑟琳相信身边那些同样全套美式配备的中国士兵,一定也有这种感受,毕竟对于他们来说,从无到有意味着太多。“欲善其事,先利其器。”——热爱茶艺的老院长曾提到过这么一句中国古谚,凯瑟琳也觉得强大的武装才是奠定如今北缅局势的基石,如果没有美国的援助,中国人永远也没可能打赢除了兵源以外什么都缺的战争。保持客观去看待事物,是记者最重要的职业素养之一,她并不认为自己存在成见。随着一点点深入山地,天色开始变得沉暗,茂密起来的树冠遮蔽了苍穹,灰黑色的天光如同之前那个世界留下的最后一点残迹,豆大的雨点砸出漫山遍野的潮声。前方,一架断成两截的美军运输机在林带中夷出了大片平地,飞行员被降落伞挂在十几米高的树杈上,早成了包裹在制服里的干尸,正随着风雨晃晃荡荡,倒像在跟进山的人们打着无声的招呼。凯瑟琳拍了几张照片,请候三帮忙爬到高处,解下尸身。埋掉飞行员后,她又找来两根树枝,绑成简陋的十字架,插在了墓前。两枚铝合金身份牌一枚被塞进飞行员嘴里,一枚被凯瑟琳揣进了口袋,尽管在场的中国士兵都知道这是美国佬的习惯,但看着一个女人面不改色干这一切,他们还是免不了愕然。“你不怕死?”在后方医院,候三得知女记者要跟自己去前线后,问过这么一句。“怕,但活着总得要做事,我的工作就是这样的。”女记者当时答得很淡然,却只字未提寻夫那档子事。“你们驻印军刚出医院,就又要回到战场上去,不怕死吗?”她笑盈盈地反问。候三怔了一怔,干涩回答:“打的越快,离家越近。”凯瑟琳保持着笑容,齿间叼着笔套,在手里的速记本上写下了点什么。候三和弟兄们都不清楚,这个皮肤白得晃眼的娘们儿,到底是个什么路道。瞅她扛枪持枪的架势,应该不是菜鸟,体力强悍的也不像个女人。路上见到有弟兄卷大炮烟,她居然笑眯眯地拿出一盒“骆驼”散了圈,完了自己还叼上一根,着实让大伙儿看傻了眼。预计当中,要走一天多的捷径才能追上大部队,野外宿营在所难免。入夜后,中国士兵在山崖下为女记者搭起了一个茅草窝棚,铺好油布,他们自己则散在外围,就地休息。女记者的晚餐是一只不知名的小兽,被火烤得黑糊糊惨不忍睹,吃起来却是别样的美味。凯瑟琳注意到这些中国士兵始终保持着极度的谨慎,他们选择在地隙间生火,靠着山体的断层来遮蔽火光,在非必要的时候甚至没有一个人会开口说话。熟食是女记者独享的奢侈——士兵们都在吃战斗口粮,这些可以加热的铁皮罐头被他们直接冷餐,口味似乎并不在众人的考虑范围之内。餐后,一个看上去几乎就是个大孩子的二等兵披起了雨衣,独自去周边警戒放哨,步枪简直比他人还长,而他的同伴却显得相当放心。等到候三湿淋淋地从山林里采来一把古怪的植物,并说明它们刺激性气味,可以赶走蚊虫蚂蟥时,凯瑟琳不由微笑起来,举起驱蚊水示意自己有所准备。“那破玩意儿没用的,你进山进的还少,以后就慢慢知道了。”候三丢下东西扭头就走,女记者从睡袋里探出的半边肩膀,白生生的让他头晕目眩。尽管对老兵的表现感到不解,但凯瑟琳终究还是把那些植物放在了睡袋边。中国人在野外生存方面的老道和强悍,是她早就有所耳闻的,即便S小队成员也极不情愿地承认过这一点。也不知是不是心理作用,没过多久,窝棚里的虫鸣居然真的在慢慢消失。野外宿营不是第一次了,但这无疑是经历最特殊的一次,凯瑟琳翻来覆去了很长时间,还是难以入睡。外面传来的刮脸声很粗重,她知道那些兵在用刺刀而不是剃刀打理胡须——中国人的军刺无一例外都是被磨到恐怖的锋利程度,那只小兽就是一次脱手飞掷的收获。在他们手里,武器倒更像是肢体的一部分,几乎无所不能。这一路不算短暂的相处,让凯瑟琳在候三等人身上发现了迥异于美国大兵的某些东西,她对此颇感兴趣。在没有任何虚伪与掩饰的情况下,那些逐渐棱角分明起来的,究竟是中国军人的特质,还是战争造就的野兽本性,她期待有所甄别的那一天。另外,候三口中的鬼排和那个什么疯子,也同样对她具有莫大的吸引力,她仍旧固执地认为,那未必是批真实的英雄。睡觉也贴身背携的帆布小背包里,装着叠得整整齐齐的纸张和照片,这些是她收集到的所有鬼排的材料,其中光是有关那个疯子少尉的,就占了至少一半。他的那双狼眼,那对剑眉,那张带着可怖疤痕的脸庞,这段时间在凯瑟琳的梦里,甚至出现的比理查德还要多。有时候,是命运在桎梏着人,还是人能够反过来掌控命运,结果是天差地别的——鬼排和赵疯子逃不出这个怪圈,凯瑟琳觉得自己也一样。风雨在子夜时分骤然停歇,像咆哮已久的巨兽一下子被人勒住了颈绳。长期以来,老天仿佛破了口子,这还是头一次收住雨势。最细小的植物叶瓣都停止了摇曳,静默下来的大山反而透着诡异。中国士兵的交谈声压得很低,但还是很明显就能听出其中的不安。凯瑟琳在迷糊中醒转,起身披衣,刚想要出去问个究竟,一声示警枪响就从宿营地外震起,凄厉的回声将寂夜撕成两半。“发水了!发水了……”那年轻哨兵的嘶喊饱含着惊恐,顷刻之后,就被一阵骤起的狂暴声潮所吞没。山洪像是一条毫无征兆就狂怒袭来的巨龙,整片山地都开始隆隆震颤。席卷过来的不单单是洪水,还有着太多致命的杂物,两人合抱的大树眨眼间就被连根拔起,跟巨大的山岩一同翻滚着,几米高的潮头黑沉沉地当头压下,宿营地另一边的中国士兵连惨叫都没来得及发出就被卷走,撞上岩石的骨裂声居然清晰可闻。窝棚如纸扎一样支离破碎,凯瑟琳甚至不清楚自己是怎样被扯进洪水当中的,最后一点消融的火光在映亮恐怖景象的同时,也映亮了她眼里的惊惧与不甘。即便在这种时刻,她仍旧没有像个正常女人那样尖叫出声。第二章活尸比死更可怕的,是生不如死!天空是血的颜色,没有风,死一般的压抑。交火在一刻不停的持续着,日军阵地上只剩最后一门野战炮未被破坏。三名以炮位充当掩体的中国军人,再也掏不出一颗手榴弹,来炸断这门炮的炮管了,而炮位之外,数以百计的鬼子兵如同嗅到血腥味的狼群,正大举压上。交火在一刻不停地持续着,野战炮炮身上被弹雨炸出一片火花。鬼子几乎是在用尸体铺着路往前压,没多久,以寡敌众的守方只剩最后一人还屹立在炮位中,那是个生着双狼眼的青年。他早已是浑身浴血,连呼吸都透着将死的孱弱。一个人到了这样的程度还能够不崩溃不倒下,无疑要算是很大的奇迹,但这份奇迹却显然无法帮他脱离绝境。最靠前的日本兵已经逼近炮位,近到甚至能看清他们通红的眼珠和黄褐色的犬齿,所有这些看上去比野兽更野兽的家伙都在狞笑,他们的士气早已经被消磨殆尽,即将到来的结局让每个人都有种解脱式的轻松。年轻的中国军人跪倒在死去的弟兄身边,似乎已经丧失了斗志,一名日本兵抢上几步,刚瞄准他,却被旁边亢奋的同伴一把推了个趔趄。后者正要取而代之,却忽然看到那中国人抬起头来,用看死人的眼神看着他们所有人。巨大沉闷的啸叫声从远方瞬息而至,日本兵惊恐地转回脑袋,几道拖着狰狞尾焰的光蛇立即出现在视野当中。下一刻,腾起的火云与凹陷沉沦的大地,共同构成了末日般的景象,无数人体残肢随着土石横飞,遮天蔽日凄厉绝伦。中方炮击之后,一切都重归于黑暗。被活生生从土里刨出来的时候,年轻的中国军人像上岸的鲶鱼一样大张了嘴,血沫和泥土混杂在他的鼻腔当中,满是腥味,每次呼吸都带着整条气管火烧火燎。爆炸带来的强烈震荡感还残留在体内,随便哪里似乎都找不到一块完整的骨头了,腹部枪伤仅剩的感觉就是麻木,倒是其他新的弹片贯穿伤在透着剧痛。能看见的一切影像都在晃动,透着催人呕吐的混乱,野战炮已经扭曲解体,炮座倒翻过来扣在身边,只差一点就把他压得粉身碎骨。几个巨大的弹坑连在一起,整片区域像是被飓风卷过一样干净,更远些的地方乱七八糟地散落着尸骸,还有些连部位都辨认不出的血肉零件。几名同样黄皮肤黑眼珠的士兵正在眼前大声喊着什么,听不懂,每句话都有着嗡嗡的回声。他们正抬着他,往外围小跑着,年轻的中国军人没反应过来是怎么回事,只依稀辨认出这些后来者身上的军服属于敌方阵营,刚想摸腰后那柄从不离身的家伙,强烈的眩晕已然袭来,试图再一次将他吞噬。就在将要失去意识的当口,他记起了,自己穿的是日本军服,战斗前期为了突袭,从尸体身上血淋淋扒下来的。这身狗皮救了自己的命?那之前的炮击又是怎么逃过的?那尊变形的炮座,加上炮位边被炸得七零八落的沙包,真的就是挡下一切致命因素的关键?他找不到答案。恍惚之中,两名死去的弟兄却又活了过来,站在远处默默地看着他。他们支离破碎遍体鳞伤,像摔碎后再拼起的泥人,矮个的那个脸上伤疤纵横,眼眶下挂着的血痕仿佛是为自己的死而感到悲伤,眼中则全是仇恨与愤怒。“小王八犊子,不拼命不玩命,你对得起死去的弟兄吗?”矮个汉子忽然伸手来拉他,脚下的大地同时裂开,十八层地狱的妖魔鬼怪全都蜂拥而上,咧着血盆大口就要拖人。赵平原低吼一声,从噩梦中惊醒过来,大口大口地喘息着,全身都是淋漓而下的冷汗。睡在他身边的美军飞行员肯特梦呓了几句,昏昏沉沉翻一个身,继续打鼾,俨然雷打不动的死猪架势。这番动作并不算大,但却引发了屋内一阵混乱,几只硕鼠哗啦啦打翻了什么东西,直蹿到屋角的柴堆里带起一路窸窣。屋外有亮光晃了晃,门上跟着被重重踢了一脚,翻毛皮鞋沉重的踢踏声来回绕了几圈,这才远去。刺鼻的霉味从沉淀中复苏过来,混杂着尿桶里冒出的骚气,静静弥漫在屋内。赵平原摸到自己的那只破搪瓷缸,喝了几口浊水,重新躺回到潮湿冰冷的地面上,在黑暗中瞪大了眼。肯特被响动惊醒的时候,已经是早上。透过巴掌大的气窗透进来的那点光亮,他看到唯一的室友正木然起身,被两名日本士兵反绑,像拖狗一样拖了出去。大概是心情不算太好的缘故,其中一名日本兵还举起枪托,直接砸在赵平原腹部,让他蜷成了一团。“你们没有权力这样虐待战俘!这是不人道的!干,我在跟你们说话,别他妈的装作没听到!”肯特如拳击手上场般跳了起来,愤怒地挥舞着拳头,尽管明知这些日本矮子不懂英语,但他还是觉得有必要干涉一番。临时牢房的门很快被大力带上,日本兵一个直踹就放倒了不自量力的肯特,这让他觉得很挫败,好在这种感觉对他而言已经不算陌生了。当年在部队里,因为一语不合而一拳打掉长官两颗门牙的威风,早已成了英雄末路式的回忆,有些时候,他甚至觉得还能活着已经算是耶稣基督最大的恩赐。两个小时后,赵平原被押了回来。肯特一开始不忍去看他,没过多久,却又按捺不下好奇心。出乎预料,他没看到鼻青脸肿的惨状,那个总是逆来顺受像木头人一样的中国佬,这次看上去居然连根头发也没伤着,并且还能好端端地坐着。“喂,你怎么样?他们又打你了吗?”肯特端起碗,示意连只鸡都喂不饱的早饭已经送来了,这些恶心的、大概算是面糊的玩意尽管量少又难吃,却是活下去的关键。当然,赵平原同样听不懂他在说些什么,肯特也早已习惯了自说自话。等门外没了动静,瘦到快要脱形的美国飞行员自顾自喝起了面糊。完事后抹一抹嘴,见对方还是没什么反应,不由眼巴巴盯上了另一只搪瓷缸。活死人是不需要进食的——伸出手时,他这样安慰自己。例行的放风时间在中午,只有短短的二十分钟,以前是十分钟。这还是肯特力争得来的权利,所以每次他吹着口哨跨出牢门,感觉都相当不错。见到过的其他俘虏早已死得差不多了,如今还能跟着借光享受延期放风的,似乎就只剩下一个人,但今天那家伙却始终没有跟出门来。一整个上午,可怜的中国小子都动也不动地坐在墙角,破烂的上衣被汗渍浸得透湿。肯特怀疑他是不是被打坏了脾脏。这里是一个规模很大的日军据点,缅人荒弃的住地被鹊巢鸠占,成排的吊脚楼之外,哨塔、铁网、壕沟一应俱全,几百名鬼子正在出操,一个个白汗衫黄马裤,跑圈跑得尘土飞扬。据点外围就是山地,林带仿佛隔开蛮荒的青色屏障,淡淡的云雾笼罩着远山棱线。两名马夫牵着军马在河边饮水,靠上游些的地方,坐在小马扎上的日本军官正扯起钓竿,一尾细鳞鱼跃出水面,蜷曲着身子在草丛中不断扑腾。如果没有战争痕迹存在,他们看上去几乎就是一群与世无争的原住民,但肯特知道,只要有必要,这些日本人会在眨眼间蜕变成最凶残的野兽。行走在阳光下的感觉,还是相当不错的。肯特老老实实地在牢房外围转圈,尽管没有看守跟着,手脚上甚至连根绳都没绑,但他始终未向仅在几百米外的山林瞟上过一眼。这段并不算太长的距离无疑通往自由与新生,而肯特也同样清楚,此时此刻各处哨塔上至少有超过十枚准星正套在自己身上,早就闲得发慌的日本兵巴不得有人上演逆天大逃亡,那么他们就能在这段无聊的午间休息时段,用血液涂抹出一点小小的乐趣。在见证过不少时乖命蹇的实例之后,肯特不认为自己还会蠢到去挑战短跑极限。放风还有几分钟结束的时候,这名据点内唯一的美国俘虏被拦下,带到地势最高的一幢大屋前。日本士兵并没有进门,只在背后凶狠地推了肯特一把,示意他进去。屋里的光线很暗,肯特很是费了一会工夫,才能看清东西。这几乎是他有生以来所见过的最整洁的屋子,一尘不染的桌椅床铺,加上整齐排列的大叠书籍,让人不禁怀疑时空发生了错乱,所身处的不再是北缅,而是某所学校的阅读室。木桌的后面,坐着个戴金丝眼镜的中年男子,瘦削,白皙,眉间的川字纹很深,这让他看上去显得有些阴郁。“我是这里的军医井田佑助,初次见面,请多指教。”那中年男子放下正在看的书,比了个“请坐”的手势。他实在不怎么像个军人,即使额前常年戴军帽留下的勒痕清晰可辨。肯特惊诧于对方一口美式英语的流利程度,戒备不安地坐了下来,两手撑在膝盖上,身体挺得笔直。随即,他注意到书桌上摆着的相框里,医生和一个女人正依偎在一起,微笑着,看上去要比现在年轻的多。而另一边,几个装满福尔马林的大玻璃瓶里,浸泡着一些人体器官,其中两只还粘连着脉络的硕大眼球,让肯特差点吐了出来。“要不要咖啡?”井田端起酒精灯上的搪瓷缸,倒了一杯,递给肯特,“美国货,你应该会喜欢。”肯特接过杯子,强忍着反胃啜了一口,对这份“美国货”究竟从何处得来心知肚明。战场上人人都在掠夺,除了生命以外自然还有其他东西可以夺取,这杯咖啡等于是用同等量的鲜血泡出来的。“飞虎队的大名我是久仰了,从昆明到缅甸,你的战斗经历一定足够写本书,只可惜驼峰航线向来是美国飞行员的空中墓园,你能活下来,已经算是很大的运气了。依我看,还是别太在意荣誉之类的东西好,变成俘虏总比尸骨无存好得多。”井田随手盖上酒精灯的顶盖,语气很随和,像老友间的闲聊。“干!我可不是被你们的人打下来的,护航的时候,该死的气流毁了一切。”肯特怪笑了一声,“空战方面,飞虎队已经在中国境内给日本人上了无数堂课了,我没什么好补充的,你也大可不必抱有什么优越感。”在那次背运到家的护航中,肯特驾驶着P-40战机和另一名战友配合作战,总共击落了五架发起攻袭的零式,这无疑是骄人的战绩,但结局却是他始料未及的。“帝国军队虽然人才济济,但空军飞行员的作战水准却向来差劲,如果非得说他们有什么杀手锏,恐怕就只有自杀式攻击才能上得了台面。”井田表现得毫不在意,“他们连安全感都不能带给我,更别提什么优越感了。”“我喜欢你的坦率,没有狂妄症的日本人真的很少见。”肯特嘲讽地回了一句。被关了这么长时间,他早就看明白了一点——活着走出去基本上是不可能了,所以行事说话也就没有顾忌。井田好脾气地笑笑,扶了扶眼镜,“这样说吧,我是医生,你是战俘,我们之间没有利害冲突。飞行员的身份再加上一点点自律,就能让你在这里活下去,这一点想必你比我更清楚。我帮不了你什么的,相反,今天倒是想请你帮我一个忙。”“你的室友,给我带来了一点麻烦。”直视着肯特不解的眼神,医生缓缓说出答案。※※※回到牢房以后,肯特脑子里仍是一片混乱。他从未料到过,同室共处的竟是个一次性从身上取出过17块弹片的不死怪物。17块,光是分量恐怕都得有好几磅,肯特想象不出那是何等惨烈的战事,他现在才算开始明白,中国室友为什么总是沉默寡言,在那里一坐半天,像块石头般动也不动。还没疯掉,恐怕已经是老天对这活死人的最大恩惠。大概是察觉到肯特的异样,靠在屋角阴暗处的赵平原冷冷投来一瞥,依旧是面无表情。汗水湿透的衣服早被他卷成一团,丢在旁边,精赤的上身瘦骨嶙峋伤痕累累,却透着股狰狞的剽悍。短暂的眼神接触让肯特有点别扭,甚至感到做贼心虚。井田医生给的消炎药就在口袋里,但他找不到一个拿出来的借口,他开始后悔答应当这么一个吃力不讨好的中间人,跟日本人做交易似乎从哪个方面来看都是耻辱的,如果没有那包烟,又或者医生说话不那么令人愉快,他可不认为自己会妥协。不管怎么样,有病用药总不是错的。肯特迟疑着跟赵平原打了个手势,从口袋里摸出药包,脸上挤出一个要多尴尬有多尴尬的笑容。他是在委婉地征求同意,然而赵平原却根本无视了美国人的动作,就仿佛沉溺在黑暗中太久的盲者,已经对周遭的一切都毫不在意。替对方除下鞋袜以后,肯特倒抽了一口凉气,“干!”赵平原的右脚掌少了三根脚趾,从斜向创面上来看,应该是某次爆炸造成的结果。每一根断趾的截面缝合处,都在末端打着一个形状特殊的线结,像小写的字母“a”,肯特知道许多军医在缝合手法上都有着独一无二的习惯,而眼前这些无疑是井田的杰作,但奇怪的地方在于,创口的愈合程度却很差,看不出有过后期护理的痕迹。“战俘没资格用到麻药,那时候我只能直接处理……”医生的话再一次在耳边响起,肯特打了个寒战,开始替赵平原敷药包扎。除了脚掌,赵平原的背后胸前,还留有多处新鲜的烙伤和鞭痕。不得不说,人类在折磨同类方面,有着其他物种永远也无法比拟的天赋和劲头,这并非肯特第一次看到日本人在赵平原身上留下印记,但却是他第一次如此全面地感受一切。从某些方面来说,战俘受折磨的次数,往往和他的情报贡献度成正比。肯特不是没经历过拷问,但比起赵平原来,他无疑属于另一层面的被关注者。对于如今的日军第18师团来说,一个美国飞行员的价值未必存在太大意义,肯特刚被关进这间牢房时还多少存在着个人英雄主义式的傲慢,但随着时间流逝,他渐渐发现中国室友才是这里唯一的主角。毛手毛脚地处理完赵平原身上所有溃烂的、甚至连局部皮肤都脱落的伤口以后,肯特喘了口大气,满头大汗地靠在了墙边。那活死人没有道谢,连看都没看他一眼。而肯特对此也并不介意,因为他刚发现,其实主角并不好当,有些时候——譬如在类似于此的绝境当中,活着才是最大的折磨。※※※再次来到那间整洁的大屋,是在几天以后。肯特被带到的时候,赵平原已经在那里,被反绑在井田医生面前。屋子里还有另外两名日本军官,肯特发现其中少佐军衔的很眼熟,想了半天,才想起这就是经常在河边钓鱼的那个悠哉游哉的家伙。另一名矮壮敦实的中尉同样不是头一回见到,前段时间被关在其他屋子里的几名中国士兵,在试图冲出据点逃进山林的过程中,就全部倒在他的枪下。逐一射杀的短短片刻,中尉腮边亢奋凸起的咬肌甚至让肯特觉得,他是在故意制造机会让战俘逃跑,好让生活变得不那么无趣。赵平原显然是刚被殴打过,半边脸都是肿的,鼻梁骨也歪了,血像刷漆一样顺着下巴往下淌。肯特并不清楚自己被带来是个什么目的,看着低垂着脑袋、比哑巴还要安静的中国室友,他只感觉到太阳穴旁边的青筋在突突狂跳。“福田少佐是这里的最高长官,他和高仓中尉都对你的室友比较感兴趣,问题是平原君很固执,他是位值得尊敬的战士,但显然不算一个聪明人。谁都只有一条命,他不该这么愚蠢的。”医生说这番话的时候脸色很难看,完全不像他以前的恬淡模样。“愚蠢?你们不是一直崇尚武士道精神吗?”肯特强忍着愤怒问。“在日本人身上,武士道是武士道;在中国人身上,这种精神就是愚蠢,因为他们没有值得尽忠的对象,不管是落后的国家,还是腐朽的统治者,都当不起这份牺牲。”医生冷冷回答,“也许你可以劝劝他,有些时候,一两句话就可以救人的命。”肯特一时语塞,他已经大致明白,日本人希望自己扮演什么角色了。作为第一批到中国参战的飞虎队员,他不是不会说中国话,而是会的实在少到可怜。那些发音拗口的字眼,光是听着就足够让人头疼,当时全飞虎队掌握最普遍、学得也是最快的就只有“姑娘”、“你好”、“上车吗”这三句中文,没有人不喜欢后座上坐着长发飘飘的吉普女郎,而在其他方面,还能调动他们积极性的东西显然不多。面对几个日本人投来的目光,肯特摊开双手表示无能为力。刚被关到和赵平原一起时,他也曾认为中国驻印军长期和美方人员共处,怎么也该会点英语才是,现在看来却似乎是一厢情愿。事实上就算能和赵平原顺利沟通,他也不打算做些什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即使这中国佬想要走的是一条死路,旁人也无权干涉。在共处了这么长时间以后,肯特觉得就算是个瞎子,也能看得出赵平原只剩下了行走的躯壳,而灵魂早已消亡。不作为的肯特显然让日本人很失望,高仓中尉霍然站起,却被医生抬手阻止。医生皱着眉,摸向桌上的不锈钢托盘,掀开了上面盖着的纱布。在一整排各式各样的手术器械当中,他摸起了骨剪。剪口的寒光衬着医生若无其事的表情,让美国人不自觉地打了个冷战,反而是赵平原要平静地多,直到医生慢慢走到他身边,他还是连动都没有动一下。强烈的不安和恐惧让肯特说不出话来,他走上几步,仿佛这毫无意义的举动就能替室友挡下即将到来的灾难,高仓中尉拉响的手枪枪机却让他不得不定格。


编辑推荐

蒋介石下死命令不惜一切代价也要拿下的一场胜利——正面战场上最惨烈的牺牲!《碧血千秋•大反攻》书名取自蒋介石为死难将士题写的碑文。大反攻,中、日双方都是势在必得。大反攻,一场关乎20万将士生死存亡的决战!大反攻,两个民族在生死关头意志与决心的最强悍碰撞!大反攻一场可能会给整个二战史带来不可逆转影响的重大战役!

名人推荐

以天地为参照,始知人之渺小;以历史为参照,方知大德与取舍;向正面战场上那些默默无闻的士兵致敬,向所有为了这个国家而捐躯的士兵致敬。他们不仅是民族的脊梁,也是中华名族的灵魂。希望这段悲壮的历史不会被我们这一代人选择性遗忘——对历史的遗忘,意味着背判。无论葬身何方,无论你有没有在忠魂馆上留名,无论你的政治信仰……当鬼子的铁蹄踏我中华的那一刻,只要你没有卑躬屈膝沦为走狗汉奸,那你就无愧中华儿女!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碧血千秋 PDF格式下载



关于远征军以及松山战役的书以前没有,但现在已经有很多了,也出过基本还不错的,但跟这本书一比,就黯淡了。这本书非常经典,用一个士兵的事描述了一场战役,又绝不显得单薄。好书!


正在读,前几页读得还不错,虽然写书的有点艺术化,不过通过作者叙事,可以了解当年反攻滇缅战场的艰难,值得一读。就是快递慢点,整洁度不好,不过我还是全给5星了


向远征军战士致敬


囤书的。


很喜欢这类小说,很值得一读。


正在看,好看


快递速度很快,书的质量很好,我很满意!


帮朋友买的!据说很不错!


买了好几年了至今都没看过。


碧血丹心!向抗日战争的英雄人物学习!致敬!千秋大业!千秋不老!!千秋攻过谁论证!孟姜之女哭长城!抗日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倭寇该杀光!向抗日老兵致敬。


以为是史实,原来是小说。不过值得一看,里面的内容还是没有偏离历史的。


一般,没有想象中的完美。剧情有些迷糊,真是耐着性子看完的


我原来以为是历史呢


《碧血千秋-大反攻》是一本很值得一看的书,我在网上看了一部分,不连载了,在亚马逊邮购了一本,满足了心愿。


描写了中国远征军在缅甸战场的浴血奋战,可歌可泣,为先烈致敬。


碧血千秋 老兵不死 只是慢慢凋零了 小人物穿插在大故事里 有血有肉的好书 值得推荐


抵御外敌入侵的军人才是真正的英雄。


这一部小说延续了上部的写作特色,文字很吸引人,爱不释手!!期待作者的新作


确实不错的中国军人的表现;看后很感动有马上再看的欲望。看到了中国人的脊梁所在,和平的不易。


我们都应该铭记战争,反思战争


如此好的抗日英雄部队,最后都死在共军手中,没能实现马踏倭国披血行,此恨无限啊!


男人的书,结构设计很炫,就是情节稍显简单


作者写得很不错,吸引人的重点在于狙击手的描写,对整个战役的描写刻画得不够深入,好看还是蛮好看的,特别是最后一章铁头的拆迁,无奈而现实,大概也就只能写到这份上了,不然都不能出版了。作为休闲的战争小说看看还是很不错的


一本很不错的好书,质量也不错!


千秋功罪,一将成名万骨枯,很感慨,那些战将扬名中外,但更多的默默无闻的士兵却为这个国家献出生命 !


作者驾驭语言的功力堪称硬派小说第一人。落着泪读完本书,感慨万千。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