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赵绍琴验案精选

杨连柱 学苑出版社
出版时间:

1996-1  

出版社:

学苑出版社  

作者:

杨连柱  

Tag标签:

无  

书籍目录

风温1(上呼吸道感染)风温2(化脓性扁桃腺炎)风温3(上呼吸道感染)风温4(上呼吸道感染)风温5(大叶性肺炎)风温6(支气管肺炎)风温7(支气管肺炎)春温l(上呼吸道感染)春温2(重感冒) 春温3(重感冒) 春温4(重症肌无力合并重感冒) 暑温1(感冒合并心衰) 暑温2(流行性乙型脑炎合并剥脱性肠炎) 暑温3(流行性乙型脑炎) 暑湿(胃肠型感冒)湿阻(胃肠型感冒)凉遏(胃肠型感冒)寒凝(胃肠型感冒)冰伏(重感冒) 附:赵绍琴辨治湿热证十法湿温1(肠伤寒) 湿温2(肠伤寒) 湿温3(肠伤寒) 湿温4(肠伤寒) 湿温5(肠伤寒恢复期) 湿温6(发热待查) 伏暑(肺炎) 秋燥1(上呼吸道感染) 秋燥2(支气管炎) 冬温1(发热待查) 冬温2(重感冒) 痄腮1(流行性腮腺炎) 痄腮2(流行性腮腺炎) 痄腮3(流行性腮腺炎) 大头瘟1(颜面丹毒) 大头瘟2(颜面丹毒) 烂喉疠痧1(猩红热) 烂喉疠痧2(猩红热) 附1:赵绍琴先生辨治烂喉疳痧的经验 附2:汪逢春先生辨治烂喉疳痧的经验温毒(急性颌下淋巴结炎) 高热昏迷1(老年肺炎) 高热昏迷2(流行性感冒) 高热昏迷3(病毒性脑炎) 昏迷(尿路感染合并肺炎) 麻疹(麻疹合并肠炎)肺痈1(大叶性肺炎) 肺痈2(大叶性肺炎) 咳嗽1(支气管炎) 咳嗽2(支气管炎) 咳喘(喘息性支气管炎) 咯血(支气管扩张) 失音1(声带息肉) 失音2(癔症性失音) 失音3(急性喉炎) 失音4(慢性喉炎) 鼻鼽(肥厚性鼻炎) 鼻痔(鼻息肉) 胃脘痛1(浅表性胃炎) 胃脘痛2(十二指肠球部溃疡) 胃脘痛3(食道裂孔疝) 胃脘痛4(胃及十二指肠球部溃疡) 胁痛1(神经性胁痛) 胁痛2(慢性肝炎) 胁痛3(肺结核) 胁痛4(神经衰弱) 胁痛5(胆囊炎) 腹痛1(肠痉挛) 腹痛2(慢性盆腔炎) 腹痛3(肠粘连) 腹痛4(附件炎) 呕吐1(中暑) 呕吐2(神经性呕吐) 呕吐3(神经性呕吐) 痢疾1(急性细菌性痢疾)痢疾2(慢性细菌性痢疾)痢疾3(妊娠菌痢)泄泻1(过敏性结肠炎)泄泻2(过敏性结肠炎)泄泻3(过敏性结肠炎)泄泻4(过敏性结肠炎)便秘(习惯性便秘)眩晕l(低血压)眩晕2(高血压)眩晕3(高血压)眩晕4(高血压)眩晕5(美尼尔氏综合征)眩晕6(脑动脉硬化)眩晕7(高血脂,动脉硬化)头痛1(神经性头痛)头痛2(神经性头痛)头痛3(高血压)头痛4(高血压)头痛5(三叉神经痛)头痛6(低血压)头痛7(高血压,动脉硬化)头痛8(回肠淋巴滤泡增生症)心悸l(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心悸2(风湿性心脏病)心悸3(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心悸4(贫血待查)心悸5(冠心病)胸痛l(冠心病)胸痛2(冠心病)嗜睡失眠1(神经衰弱)失眠2(神经衰弱)失眠3(神经衰弱)耳聋1(神经性耳聋)耳聋2(神经性耳聋)癫痫震颤(帕金森氏综合征)发斑(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齿衄(再生障碍性贫血)鼻衄(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臌胀1(肝硬化)臌胀2(早期肝硬化)癜1(转移性肝癌)瘢2(子宫肌瘤)瘢3(多发性子宫肌瘤)瘿(良性甲状腺囊肿)消渴1(糖尿病)消渴2(糖尿病)消渴3(糖尿病)黑疸(阿狄森氏病)胖肥(高脂血症)阳痿1(性功能障碍)阳痿2(前列腺炎)阳强(前列腺炎)痹证1(风湿热)痹证2(干燥综合征)痹证3(类风湿性关节炎) 附:赵绍琴从痰辨治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经验淋证1(慢性肾盂肾炎)淋证2(泌尿系感染)遗尿1遗尿2(肾盂积水)遗尿3(尿失禁)尿血1(膀胱癌)尿血2(狼疮性肾炎)尿血3(1gA肾炎)水肿1(肾病综合征)水肿2(肾病综合征)水肿3(肾病综合征)水肿4(慢性肾功能不全,双肾萎缩)水肿5(急性肾小球肾炎)水肿6(糖尿病性肾炎、慢性肾功衰竭)关格1(尿毒症)关格2(尿毒症)关格3(尿毒症)关格4(尿毒症)关格5(尿毒症)关格6(尿毒症)关格7(尿毒症)腰痛1(慢性肾小球肾炎)腰痛2(慢性肾小球肾炎)尿浊(运动性蛋白尿)皮肤瘙痒(尿毒症)喘逆(慢性肾功能衰竭合并胸腔积液)经期发热(周期性发热)崩漏(功能性子宫出血)经闭头汗(更年期综合征)少年白发脱发(脂溢性脱发)牙疳(牙周炎)白疙(银屑病)头疮(头部多发性毛囊炎)赘疣(面部扁平疣)腹部漏疮

章节摘录

书摘【按语】冰伏为湿热证误治最重的一种,其程度较寒凝更甚。并非湿热病一用寒凉即成冰伏,一般湿热证贪凉饮冷,误服寒药,轻者为凉遏,重者成寒凝,最重者变冰伏。故冰伏者虽亦因过用寒凉而来,却多发生于素体阳虚的病人,暴进冷饮,或过服寒凉重剂,致阳气重伤,寒湿大盛,阳气式微,湿热之邪为寒凉所迫,深伏于内,渐成冰冻之势,气机为之闭塞,阴阳之气不相顺接,阳气不能达于四末。证见面色苍白晦暗,胸脘痞闷堵满极重,憋气似喘,气难接续,四肢厥冷,少腹绞痛,颈面如肿,舌淡润水滑,多液欲滴,脉象沉迟伏或沉涩,重按脉难应指。此冰伏之势已成,邪气深伏难出,急用辛热燥烈之品以温散冰冻,开郁通闭,宜四逆理中方法,药如桂枝,肉桂、干姜、川椒、草蔻、生姜、吴茱萸,淡附片等。药后若面色转为红润,四肢厥冷转温,舌苔水滑已化,脉象沉伏渐起,胸闷憋气减轻,周身微似汗出,即冰伏得解,阳气宣通之象,可及时停药,以免温燥过用而转增其热。本案患者因误服安宫牛黄丸而成冰伏,及时应用辛温通阳方法,得遍体小汗,诸证向安,即改用芳香宣化,以清理余邪。 以上湿阻、凉遏、寒凝、冰伏四证多因湿热证误治而成,故所用治法亦为救误之法,乃吾师长期临床经验之精华。观当今之临床湿热证为病甚多,而治疗多不得其法,盖湿热证病多而杂,向无成法可依故也。吾师于湿热证辨治最有心得,既得家传师授,又经临床积累,总结为湿热证辨治十法,分三焦论治,今附之于后,以备临证参考。 P25


编辑推荐

《全国名老中医》医案医话医论精选系列之一。本书介绍的是赵绍琴,当代著名的温病学家,全国首批带徒的名老中医药专家之一。从医60余年,以辨证准确、用药精练、疗效显著闻名于世。已故著名中医学家秦伯未先生曾盛赞其为“平正清灵一名医”。本书真实记载了赵绍琴从医60余载临床验案的精华,充分反映了他独到的学术见解和丰富的临床经验,是一部非常有价值的中医和中西医结合临诊佳作,也是广大中医和中西医结合工作者宝贵的学习资料。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赵绍琴验案精选 PDF格式下载



这本书,基本是学习温病的人必备的一本书


有很强的指导性,学习的价值大


這本書很有參考價值,今後還會購買類似的書。


如果说近代谁在中医理论方面有所创造的话,那赵老师本身就是传奇!


卖家发货及时,书的内容很好,正在研究。


值得拥有,读了有所提高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