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伤寒百问.伤寒百问歌

(北宋)朱肱 著,李燕敏 点校,(南宋)钱闻礼 撰,李燕敏 点校 学苑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9  

出版社:

学苑出版社  

作者:

(北宋)朱肱 著,李燕敏 点校,(南宋)钱闻礼 撰,李燕敏 点校  

页数:

207  

译者:

李燕敏 注解  

Tag标签:

无  

前言

  学苑出版社已将影宋本《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清代御医薛福长批阅句读)刊行于世,今又将《伤寒论注十人书》出版,此实为中医学界之兴事也。余不才,曾在北京中医药大学伤寒论教研室任教二十余年,从事中医临床四十余年,对医圣之书略晓一二,受益颇多。值此之际,不揣冒昧,赘言几句,与同道共勉。  《尚书》言:伏羲、神农、黄帝之书谓之三坟,言大道也。余谓《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东汉末年张仲景著《伤寒杂病论》言医之大道也。后世学者将此三书尊为中医学之经典,崇仲景谓医圣,恰当至极也。仲景在其大论中,创六经辨证之法,将疾病系统化分类定位:总摄八纲,寓卫气营血及脏腑经络辨证之端倪以定性;撰用《黄帝内经》之理、《神农本草经》之药用,集中医理法方药之大成,开中医辨证论治之先河。大论中有方百一十三首(佚一方,实存百一十二首),剂型上有汤、丸、散等之分,方药上有随证加减变化之异,兼详明煎服方法及治禁,实为方书之祖。

内容概要

《伤寒百问》(即《南阳活人书》的最初版本),北宋时期名医朱肱撰著。 首创“六经”之说。提出研究《伤寒论》必须以经络论三阴三阳,以阴阳表里为辨证大纲,形成了《伤寒论》的经络学说。 本书以通俗的语言,用问答的形式,来叙述《伤寒论》的原意。书中设一百问。论述伤寒各种相类证候及杂症,抓住了其纲要,易于理解,然后详列各方,说明各方主治的病症,同时选取了《太平圣惠方》、《千金方》、《外台秘要》等方以补仲景之未备。此书对阴毒伤寒、妇人、小儿伤寒的证治也做了详细论述,充实并发展了《伤寒论》的内容。 《伤寒百问歌》以七言歌诀形式论述了临床辨证有关的93个问题。包括六经证候、类证鉴别、症状治法等问题,并引前人有关《伤寒论》注文以阐析部分歌诀,比较通俗易懂,便于对《伤寒论》主要论点的理解。

作者简介

朱肱,字翼中,号无求子,晚号大隐翁,生卒年月不详,乌程(今浙江吴兴)人。元祐三年进士,但无意为官,退而酿酒著书,其间对《伤寒论》深有研究。朱肱潜心研究伤寒20年,先于大观元年著成《伤寒百问》六卷,类聚伤寒条文,设问答百题。此外朱肱还辑有《内外二景图》、《针灸经穴图》等。
钱闻礼,南宋医家,嘉兴(今属浙江)人。绍兴年间任建宁府(今福建建瓯)通判。撰《伤寒百问歌》四卷,共九十三首。

书籍目录

伤寒百问序伤寒百问 卷一  第一问 均是伤寒也,冬谓之伤寒,春谓之温病,夏谓之热病,何也?  第二问 伤寒一二日,发热恶寒,头项痛,腰脊强,何以知太阳经受病?  第三问 伤寒二三日,身热,目疼,鼻干,不得卧,何以知阳明经受病?  第四问 伤寒三四日,胸胁痛而耳聋,何以知少阳经受病?  第五问 伤寒四五日,腹满而嗌干,手足自温,或自利不渴,或腹满时痛,何以知太阴经受病?  第六问 伤寒五六日,口燥舌干而渴,口中和而恶寒,何以知少阴经受病?  第七问 伤寒六七日,烦满而囊缩,何以知厥阴经受病?  第八问 古人云:三日已前当汗,三日已后当下,何也?  第九问 伤寒只传足经,不传手经,何也?  第十问 素问日:伤于寒则为病热,热虽甚,不死,何故?伤寒反为热病。  第十一问 如何谓之阳虚阴盛,汗之则愈,下之则死;阳盛阴虚,汗之则死,下之则愈。 卷二  第十二问 伤寒与伤风何以别之?  第十三问 谓伤风见寒脉,伤寒见风脉,何也?  第十四问 热病与中暑何以别之?  第十五问 难经云:温病脉行在诸经,不知何经之动,随其经而取之,何也?(温痰谓之天行病,仲景无方,外台千金尚枢密等详。)  第十六问 有温病,有风温,有温毒,何以别之?  第十七问 有中湿,有风湿,有湿温,何以别之?  第十八问 痓病是伤寒所致,与伤寒相类,何以别之?  第十九问 脚气近伤寒,何以别之?  第二十问 伤食近伤寒,何以别之?  第二十一问 风痰近伤寒,何以别之?  第二十二问 疟疾近伤寒,何以别之?  第二十三问 虚烦近伤寒,何以别之?  第二十四问 发热而恶寒者,何也?  第二十五问 恶寒者,何也?  第二十六问 恶风者,何也?  第二十七问 太阳证,热多寒少者,何也?  第二十八问 太阳、阳明、少阳发热,何以别之? 卷三  …… 卷四 卷五 卷六伤寒百问歌方剂来源

章节摘录

  又问:中暑何故洒然毛耸恶寒?答日:经云四时八风之中人也。因有寒暑,寒则皮肤急,腠理闭;暑则皮肤腠理开,开则洒然,寒闭则热而闷。近人多不明中暑,或作热病法治之,多至不救。或治热乃如瘟疫法治之以解表,复用温热药,必致发黄斑出,更为畜血,尤宜戒之。  问:中暑其治法如何?仲景日:四月以后,天气炎热,可用竹叶汤、白虎加人参汤。服汤已,心下痞者,属五苓散,小便利则解。头疼、恶心、烦躁者,五苓散、香薷圆、白龙圆、消毒圆、黄龙圆、大顺散主之。若著热倒地,不省人事者,干姜橘皮散主之。觉心下不快者,便可用承气汤下之,然后服阳毒散。逡巡闷绝不救者,热也,大蒜散主之。若暑气伏深,累取不差,其人引饮不已者,酒蒸黄连圆主之。伤暑痰逆胃闷等疾,兼治伤寒心热、烦躁、舌出、面赤而胃寒,不可服凉药,宜服牛胆南星圆。  第十五问 难经云:温病脉行在诸经,不知何经之动,随其经而取之,何也?(温痰谓之天行病,仲景无方,外台千金尚枢密等详。)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伤寒百问.伤寒百问歌 PDF格式下载



伤寒百问·伤寒百问歌——伤寒论值得学习


伤寒百问与类证活人书有何之异同,尚未尽查!百问歌尚简明了,可以佳慧后学,甚佳!


很好的伤寒铺导书


伤寒论注十人书,值得珍藏


学习中医必备书目。不过看着才觉得有点遗憾,毕竟作者有依据内经解伤寒的嫌疑


对于学习理解伤寒论很有帮助!


名医名著,性价比不错


感觉很棒,古人总结得就是精炼


经典,很实用!


研究伤寒论应该读的参考书。


文学功底差呀,有很多地方都是一知半解的,呵呵,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