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伤寒发微

曹颖甫 学苑
出版时间:

2011-9  

出版社:

学苑  

作者:

曹颖甫  

页数:

333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本书是经方大家曹颖甫的代表作之一,是中医近代史上著名的《伤寒论》注本。全书不分卷,分为太阳上篇、太阳下篇、阳明篇、少阳篇、太阴篇、少阴篇、厥阴篇、霍乱篇、阴阳易瘥后劳复篇、痉湿喝篇等。书中注释以采张志聪、黄元御二家之说为主,兼取他家之长,并多能阐发己见而别具心得。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注释条文、分析病机、讲解方药,多博引治验,以为佐证。还善于会通《伤寒论》全书阐发经文微义,一洗浮论,见解不凡。为学习、研究《伤寒论》较好的参考著作。

作者简介

曹颖甫(1866~1938),名家达.字尹孚,号鹏南,晚署掘巢老人,江苏江阴人,著名医学家。
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举孝廉,邃文学又知医,尔后入南菁书院深造。时山长黄以周(元同)为晚清经学大师,尝于治经之余以考据训诊之法移治医经,对《伤寒论》研究造诣颇深。曹氏师承有自,于治伤寒学方面颇得黄氏师传,时常以仲景之方为人治病,得心应手。
主张以研究经方作为学习中医的基础,学生尊之为近代经方大家。丁甘仁创办上海中医专门学按,延骋曹氏,故于民国16年迁来上海设诊行医,兼主同仁辅元堂诊务和上海中医专门学校教务长。临证数十年,经验丰富,疗效卓著。大凡他医所谓不治之证,经其治疗者多愈。在技亲自开设讲座,教授
《伤寒》、
《金匮》,以其精深汉学报底,对文深义奥的仲景原旨讲解透彻,使学生折服。学生数百人,章次公、严苍山、姜佐景等继其术。

书籍目录

秦伯未序
再版前言
曹颖甫先生传
丁仲英序
沈石顽序
自序
仲景原序
凡例八则
太阳篇
阳明篇
少阳篇
太阴篇
少阴篇
厥阴篇
霍乱篇
阴阳易瘥后劳复篇
痉湿喝篇

章节摘录

版权页: 太阳病,寸缓、关浮、尺弱。其人发热汗出。复恶寒,不呕,但心下痞者,此以医下之也。如其不下者,病人不恶寒而渴,此转属阳明也。小便数者。大便必硬,不更衣十日,无所苦也。渴欲饮水者。少少与之;水停心下,但以法救之,渴者,宜五苓散。此条更正。 太阳之病,误下成痞者,则太阳标热陷于心下,而关上之脉独浮,是为大黄黄连泻心汤证。关上浮者,阳热在胸中故也。今寸缓、关浮、尺弱,发热汗出而复恶寒,病不在膈上,故寸缓;肾阳虚,故尺弱。虽关上见浮,胸中阳热独盛,而太阳之表寒未解。夫心下痞而复恶寒汗出者,则又为附子泻心汤证。泻心汤加附子以救表阳。不呕而但痞,则心下本无水气可知,故证情与干呕之甘草泻心汤殊异。但太阳误下成痞,虽部位当胃之上口,要不为转属阳明。如未经误下,病人不恶寒反恶热,大渴引饮,表里俱热,乃真为转属阳明也。阳明病法当多汗,然又有肠胃无实热,不能蒸水液成汗而小便数者,其大便必硬,不更衣十日无所苦,虽硬不可攻之。此时津液不能上承,亦当渴欲饮水,但须少少与之,而不宜过多。所以然者,阳热少而蒸化难也。惟节末“但以法救之、渴者宜五苓散”二语,则殊有未妥。盖此节所论,为小便数而阳热不甚之证。设令为水湿中阻,津液不得上承,则以五苓散利其小便,中气既通,内脏津液自当随阳上达。今小便既数,大便复硬,则其渴为津液内竭。岂有津液内竭之证,而反用五苓散者乎?愚按:“少少与之”下,当脱“水停心下”四字。盖津液内竭而渴欲饮水,原不同阳明热盛者易从汗泄,必有水停心下之弊。设水停心下,津不上承而渴,但用五苓驱水下行,然后中气通而津液上达,不治渴而渴自止矣。“太阳篇”云:渴欲饮水,水入则吐者,名日水逆,五苓散主之。所谓法也。 脉阳微而汗出少者,为自和也;汗出多者。为太过。阳脉实,因发其汗。出多者。亦为太过。太过为阳绝于里。亡津液。大便因硬也。 脉浮而芤,浮为阳。芤为阴;浮芤相搏,胃气生热。其阳则绝。趺阳脉浮而涩,浮则胃气强,涩则小便数,浮涩相搏,大便则难,其脾为约,麻仁丸主之。 麻仁丸方 麻仁二升 芍药半斤 枳实半斤 大黄一斤 厚朴一斤杏仁一斤,去皮尖,别研作脂 上,六味,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饮服十丸,渐加,以知为度。 太阳之转阳明也,曰“脉大”,曰“脉数急”,此由太阳浮脉,一变而成内实之脉也。


编辑推荐

《近代名医伤寒论著十人书:伤寒发微》是曹颖甫先生40余年对《伤寒杂病论》探索的心得,论述密切临床,精湛允当。曹颖甫先生注释《伤寒论》一洗空泛之浮论,专务实学,考据精详,凡无字之处必反复探讨,一再解释。而仲景之不出方治者,综而核对,甚为周密,提出方治,以启示后来。曹颖甫先生注重临床实践,常借临床验案阐发病症变化机理,并以此进一步验证伸景经方的临床实用价值,对理论与临床的结合,起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伤寒发微 PDF格式下载



本书是《伤寒论》的校注本,适合有一定中医基础的人。


伤寒发微是学伤寒很值得读的一本书 价格很实惠 以后买书 等当当活动


最近喜欢中医,买了不少医学书,正在研究


经典中医书籍,倪海厦推荐,好好学习


很好,但要细读才能体会,适合对中医有一定基础的


曹氏毕生精力之作,必读!


我十年前买学苑社的书,发现那时书的校编和纸张质量都很不好。现在好的太多了。


韵达快递真的是不敢恭维!!!10号寄的,17号才给寄到手上……


在实体店看好才选购的,不错!有大师自己独特的见解!


好書,和其他大家的傷寒注象比較,很有啟發性。


书很好---------!


想看好久了,今天终于买到这本好书,如获至宝。书是正版的不错。


依然是爸爸的医书,他看得。据说还行。


质量一般,但是还可以,给好评


绝对值的购买.


百看都有收获


一本放单位,一本放家里,慢慢看


最近才 读了,这本书,用现在解剖医学去解释伤寒论,虽然有些内容现在是不 正确的,但在当时是 正确的,内容详实


民国时期的书,少了浮躁,多了思考,内容翔实。好


这书需要慢慢的细读


暂时还没有时间读 以后抽时间好好读一读


毕竟开卷有益 可以做个参考 我个人推荐 胡希恕伤寒论讲座 陈慎吾伤寒论讲义 汤本求真的皇汉医学 这些大师们对伤寒理论和实践经验都很丰富 值得深研 个人感觉学习中医一定要先学伤寒与金匮 再学内难二经 一定要把经典著作研究透 另外限于古代科技水平 对一些问题总有认识不对的地方 当去其糟粕 一定要参考系统解剖学 生理学与药理学病理学 才能更加全面看待 行医不要对立中西医 不管用什么方法 以解除病者疾患为任 现代所编的中医教材有很多地方都有问题 还有把理法方药分开讲 这是极大的错误 个人还是极力推荐深研伤寒 金匮


伤寒发微还没到手,以前买的书还不错,这次也应该不错。


其实这本书的内容是不错的。。但是我拿到书竟然是破损的!!!书背面有一块竟然被撕掉了!气不打一处来。只能给差评。


印刷质量不错,赞亚马逊一个~!


近代伤寒大家,有许多自己的思想,很值得看看。PS:曹氏至死不屈的气节更是非常令人敬佩


伤寒论学习著作,值得一看。很实用。


伤寒十人书,值得本本买,本本收藏


很好,很实用!还在学习当中。


因为作者是民国时期医家,写的比较容易懂,罗列很细致,对于中医爱好者和医生来说,是一本很好的教材。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