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五代十国经济史

杜文玉 学苑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1-6  

出版社:

学苑出版社  

作者:

杜文玉  

页数:

329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五代十国经济史》是杜文玉在五代十国这一断代史研究中的又一部新作。对五代十国时期的农业、手工业、商业与交通、畜牧业与林业、赋役制度以及其他一些经济问题作了深入的介绍与研究。本书的出版将弥补这一时期经济史的空白。

作者简介

  杜文玉,1951年出生。1982年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历史系,现为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唐史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主要从事隋唐五代史方面的研究和教学工作,出版过《南唐史略》、《唐高祖与唐太宗》、《狄仁杰评传》、《长安吏治》、《唐代军事史》(合著)等专著,同时发表过相关学术论文九十多篇。

书籍目录

第一章 农业经济的恢复与发展第一节 人口的数量与分布一、人口数量的考证二、人口的迁徙三、人口的分布与密度第二节 土地形态一、国有土地的种种形态(一)屯田(二)营田(三)皇庄与官庄二、地主私有土地(一)地主私有土地(二)寺院土地三、自耕农小土地所有制第三节 水利建设一、北方的水利成就二、南方各国的水利成就三、发展特点及局限性第四节 农业生产的发展及其特点一、耕作技术与农具的改进二、农业生产的恢复与发展三、经济作物的普遍种植(一)花卉业的发展(二)水果业的发展(三)药材种植的扩大(四)蔬菜种植的专业化(五)桑蚕业的发展(六)水产养殖业四、关于农业商品化趋势第二章 手工业生产的发展及其特点第一节 手工业管理体制一、官营手工业管理部门二、私营手工业的管理第二节 手工业的门类及发展水平一、矿冶业的情况(一)矿藏的分布(二)冶铁业与金银制造业(三)铸钱业二、染织业的发展(一)丝织业(二)织布业(三)印染业三、与文化相关的产业(一)造纸业(二)文具业(三)印刷业(四)文化产业发展的意义四、制茶业的发展(一)茶区的分布(二)种茶技术的提高(三)制茶业的发展五、制瓷业的发展(一)分布的状况(二)技术的提高(三)艺术特点六、造船业与制盐业(一)造船业(二)制盐业第三章 商业与交通的发展及特点第一节 国内商业的情况一、商人的活跃与都市经济的繁荣二、南北方之间的贸易情况三、区域市场与乡村商业的发展(一)区域市场的形成(二)乡村商业的发展四、与周边民族的贸易情况五、商业发展的局限性第二节 对外贸易的情况一、与朝鲜半岛的贸易二、与日本的贸易三、与东南亚、南亚、西亚和非洲的贸易四、惨淡的陆上对外贸易第三节 货币经济一、钱币紧缺问题二、币制紊乱问题三、白银进入流通领域四、各国货币政策第四节 交通运输的发展一、重要的陆路交通线路(一)开封至于阗的交通线路(二)开封至上京、黄龙府的交通线路(三)开封至莱、登等州的交通线路(四)开封至岭表的交通线路(五)长安至成都的交通线路二、重要的水路交通线路(一)黄河以南的水路交通线(二)黄河以北的水路交通线(三)南方各地的水路交通线三、海上交通的发展等(一)国内交通情况(二)对外交通情况第四章 畜牧业与林业的状况第一节 畜牧业的发展情况一、管理机构与监牧分布二、地方与诸国牧马业三、有关畜牧业之政策四、周边民族畜牧业的生产状况第二节 林业的发展情况一、林业管理与法规二、城市与农村植树三、对林业发展状况的评估第五章 赋役制度的变化第一节 两税实施及其变化一、关于两税的定税问题二、关于两税税额的问题三、折纳、纽配、加耗、预借等问题四、增溢概量、会钞与两税的分配第二节 杂税的征纳一、丁口税的恢复二、杂变之赋的征收三、资产与农副产品税第三节 名目繁多的商税一、茶法与茶税二、盐政与盐税三、其他商税第四节 繁重的徭役一、名目繁多的力役二、杂徭与职役三、役法的混乱第六章 其他经济问题的研究第一节 区域经济的发展及特点一、中原地区的经济状况二、江淮地区的经济特点三、两湖地区的经济特点四、川蜀地区的经济特点五、闽广地区的经济特点六、河西地区的经济特点第二节 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问题一、学术史的回顾二、评估经济重心形成的客观标准三、南移的起始与完成时间第三节 五代十国的经济地位一、经济发展的几个新特点二、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三、对其经济地位的评估参考文献后记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五代十国经济史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