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伤寒论113方临床使用经验

李翰卿 学苑
出版时间:

2011-1  

出版社:

学苑  

作者:

李翰卿  

页数:

334  

字数:

224000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李翰卿所著的《伤寒论113方临床使用经验》系李翰卿先生耳提面命,李映淮先生躬录、整理而成。书中承载着两代人数十年学习、研究、应用《伤寒杂病论》及其113方的临床实践及经验,反映作者博通医籍经典,但不泥古、与时俱进,注重古为今用,中西结合,能达阴阳之理,擅用经方、小剂。李映淮先生在撰著书稿时,为使后人能准确地理解传承《伤寒论113方临床使用经验》之真谛,参考多家学说,添加了不少按语,闫云科先生在整理校订书稿时,又附载了所存之李翰卿先生麻黄汤、桂枝汤、大承气汤三份讲稿,可以说是三代人的心血铸就一部伤寒论临证录。

作者简介

李翰卿(1892-1972),名希缙,号华轩,以字行。山西省灵丘县上沙坡村人。舅父张玉玺乃当地有名的儒医。李氏自幼从其舅父学医习文,尽得其传。15岁时即能治疗一般的疾病,以后虽在当地小学任教,但每有闲暇即为人疗疾,以治病救人为乐,医名日增,求治者盈门。27岁时,南本县推荐到山西省立医学传习所(川至医专前身)应试,以第一名的成绩被录取。经过3年的寒窗苦读,他不但系统钻研了中医经典,对历代各家各派学说亦多有涉猎。1922年毕业,先后应邀在太原复成堂、体乾堂等处行医。35岁始独立开业,悬壶并州。李氏治病尤遵仲景,精于《伤寒》、《金匮》,喜用经方、小剂,每能救危难、起沉疴而得心应手。他不仅精于中医内科、妇科,而且对儿科、外科及老年病学方面亦研究颇深。为了启迪后学,李氏集平生治学《伤寒论》之心悟及临证经验,于1960年著成《伤寒论113方临床使用经验》一书,并计划撰写一部以中医各科疾病及症名为纲,病、证、方、药为目的临床医师必备工具书,笔记资料积累甚多,然终因诊务、政务繁忙,未能完稿。
李映淮,幼承家训,随父学医,后参加工作又随其父临床,耳濡目染,朝夕论道,得其父之真传,使虚者钜,弱者强。其医德医风一如其父,求诊者络绎不绝而远近闻名。生前为整理《伤寒论113方临床使用经验》书稿而耗尽心血,为使后人能准确地理解传承《伤寒论113方临床使用经验》之真谛,参考多家学说及临证体悟,以映淮按的形式对书稿予以补注,可谓锦上添花。
闫云科,为李映准先生之高徒。原山西忻州市中医医院院长。行医四十年,擅长治痰饮顽症,用催吐、泻水二法,疗效卓著。喜用经方,辨证准确,用方简、用药精。长期致力于《伤寒杂病论》的临床研究与应用。摸索了一套应用经方的方法。《经方躬行录》即是闰先生40年来研究经方、应用经方的心得实录。闫先生为《伤寒论113方临床使用经验》一书的主要整理者。

书籍目录

桂枝汤
桂枝汤的使用法——太原市中医学会第二次学术讲座讲题
桂枝加葛根汤
桂枝加厚朴杏仁汤
桂枝加附子汤
桂枝加芍药汤
桂枝加大黄汤
桂枝去芍药汤
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
桂枝加桂汤
桂枝加芍药生姜人参新加汤
桂枝甘草汤
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
桂枝去芍药加蜀漆龙骨牡蛎救逆汤
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
桂枝麻黄各半汤
桂枝二麻黄一汤
桂枝二越婢一汤
桂枝附子汤
桂枝附子去桂加白术汤
小建中汤
桂枝人参汤
芍药甘草汤
芍药甘草附子汤
麻黄汤
麻黄汤的用法——太原市中医学会第一次学术讲座讲题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大青龙汤
小青龙汤
麻黄细辛附子汤
麻黄附子甘草汤
麻黄升麻汤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
葛根汤
葛根加半夏汤
葛根黄芩黄连汤
小柴胡汤
柴胡加芒硝汤
大柴胡汤
柴胡桂枝汤
柴胡桂枝干姜汤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
栀子豉汤
栀子甘草豉汤
栀子生姜豉汤
栀子干姜汤
栀子厚朴汤
栀子柏皮汤
枳实栀子豉汤
大承气汤
大承气汤的用法——太原市中医学会第四次学术讲座讲题
小承气汤
调胃承气汤
桃核承气汤
抵当汤
抵当丸
大陷胸汤
大陷胸丸
小陷胸汤
十枣汤
白散
麻子仁丸
蜜煎导法
猪胆汁导法
半夏泻心汤
生姜泻心汤
甘草泻心汤
附子泻心汤
大黄黄连泻心汤
黄连汤
黄连阿胶汤
黄芩汤
黄芩加半夏生姜汤
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
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
旋覆代赭汤
白头翁汤
白虎汤
白虎加人参汤
竹叶石膏汤
五苓散
猪苓汤
文蛤散
茯苓甘草汤
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
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
牡蛎泽泻散
真武汤
附子汤
甘草附子汤
理中丸及理中汤
甘草干姜汤
吴茱萸汤
四逆汤
四逆加人参汤
通脉四逆汤
通脉四逆加猪胆汤
干姜附子汤
白通汤
白通加猪胆汁汤
茯苓四逆汤
四逆散
当归四逆汤
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
炙甘草汤
乌梅丸
茵陈蒿汤
瓜蒂散
桃花汤
赤石脂禹余粮汤
半夏散及汤
甘草汤
桔梗汤
苦酒汤
猪肤汤
烧裨散
医师人师,恩泽绵绵——回忆恩师李映淮先生

章节摘录

  【历代用药经验择要】  1.发汗,若下之,病仍不解,烦躁者,本汤主之。(69)  翰卿按:此证应与真武汤证互相体会,因真武汤证在临床上需要加人参的地方相当多,只有通过体会,才能把这些关键搞清楚。  周连山谓本方温肾燥湿,补虚回阳,只要证见四肢厥冷,脉沉微欲绝,或浮弦,面青黑无华,舌白多津即可用之。  2.治四逆加人参汤证,而心下悸,小便不利,身瞤动,烦躁者;霍乱重证吐泻后,厥冷筋惕,烦躁,不热不渴,心下痞硬,小便不利,脉微细者,可用此方,服后小便利者得救;治诸久病精气衰惫,干呕不食,腹痛溏泻而恶寒,面部四肢微肿者,产后失于调摄者多有此证;治慢惊风,搐搦上窜,下利不止,烦躁怵惕,小便不利,脉微数者。(《类聚方广义》)  3.茯苓,前辈称其益阴,余谓渗利之品,恐无其功。盖脾胃喜燥恶湿,其燥必暖,阳气以旺;其湿必冷,阳气以衰。水谷淤溜,津液不行,苓之渗利,能去水湿,此所以佐姜附以逐内寒,与理中之术,其理相近矣。(《伤寒论述义》)  4.此方君茯苓,以烦躁为目的。凡四逆汤证,而汗出烦躁不止者,非此方不能救。(《方函口诀》)  5.厌闻人声,畏见生客,时怒小儿啼哭,或忽喜观览书藉,不数行辄弃去,是之谓烦;……欲卧不得,欲坐不得,欲行不得,反复颠倒,倾刻间屡迁其所,而手足不得暂停,是之谓躁。……烦躁不定是少阴阴虚,阳气外浮,此与昼日烦躁夜而安静者并责之虚。但前证阴虚不甚,故不用人参,而但用干姜附子汤;此证阴虚太甚,故用人参为小异耳。(《伤寒发微》)  ……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伤寒论113方临床使用经验 PDF格式下载



李翰卿(1892-1972),名希缙,号华轩,以字行。山西省灵丘县上沙坡村人。舅父张玉玺乃当地有名的儒医。李氏自幼从其舅父学医习文,尽得其传。15岁时即能治疗一般的疾病,以后虽在当地小学任教,但每有闲暇即为人疗疾,以治病救人为乐,医名日增,求治者盈门。27岁时,南本县推荐到山西省立医学传习所(川至医专前身)应试,以第一名的成绩被录取。 李翰卿所著的《伤寒论113方临床使用经验》系李翰卿先生耳提面命,李映淮先生躬录、整理而成。李翰卿遵经典而不泥于经文,守法度而不拘于定法。善起沉疴于妙用小剂,常救危难于精析夹杂。本书非常好看,非常满意。


李翰卿所著的《伤寒论113方临床使用经验》系李翰卿先生耳提面命,李映淮先生躬录、整理而成。书中承载着两代人数十年学习、研究、应用《伤寒杂病论》及其113方的临床实践及经验,反映作者博通医籍经典,但不泥古、与时俱进,注重古为今用,中西结合,能达阴阳之理,擅用经方、小剂。


本书乍一看平淡无奇,但细读之下可谓“字字珠玑”。书中汇集了李翰卿前辈及其传人共3代人的心血,将自己的宝贵经验,原汁原味的、毫无保留的介绍出来。例如,在介绍“桂枝加桂汤”时,他用按语形式介绍了治疗奔豚腹痛的四种治疗经验,这对临床工作很有益处,我在出门诊时,经常遇到“奔豚病”患者,常常难以下药,看到他们的经验,对我启发很大。李翰卿老先生还广泛搜集资料在每个方剂之下写出“历代用药经验择要”对读者也非常有用。读了此书对进一步研究《伤寒论》也很有帮助。


伤寒论永远是中医的圣经,凡是良医都要研究这本书,所以,我喜欢,特别是李翰卿先生写的这本书,我很找就想珍藏。我特别喜欢。


这是中医家对伤寒论经方使用的心得,作为一个铁杆中医人,对我有很大帮助,临床应用经方时心中更有底了。


李翰卿不亏为山西四大名医之一。


内容详细,分析准确,适合自学伤寒论的人提升对伤寒论的整体认识


凝聚了老中医一生的心血,对临床价值极高,建议学伤寒的人都要人手一本!


书好,内容更好,配上他的伤寒论讲义看,收获更大。


对于学伤寒论的人来说,的确是一本了解113方的好书


可以给我学伤寒论提供帮助,受益!


对于学习伤寒论很有帮助。


对伤寒方剂的解释及临床应用很到位


伤寒的经典之作,伤寒大家,有助于临床,


书中都是老中医的临床经验,买得值。


一直以来在临床遵循李氏之学,取效非常,大家之作,不可不读


以为是大量的医案,实际是对于方剂的临床使用的一些说明,还是有收货的


中医原理讲的透彻,理、法、方均佳,我感觉里面的方子,只要对证,都很有效。我先后用了几个方子,个个都好:耳聋、耳流黄水、痔疮便血等,都是一剂见效,几天就好。


严谨的思辨,遣方用药丝丝入扣,

不愧为一代临床大家!


名家伤寒经验,非同一般,值得细读。


读伤寒,天下病去半。仲景他老人家该放心啦!


很不错的研究仲景方书籍,李老我了解不多,但看了此书,对于学习经方听有价值,编写者也挺用心,感觉买此书不亏也,不悔也。
书每节后的补白小知识介绍名医,或诗歌,也很有意思。


不错的书,一直从事伤寒的应该更有感触


经验珍贵 正版


经方了解还不多,不过,熟用伤寒,此书不错


如今搞研究,有越搞越玄之势,虚言,浮言泛滥,此书简明质朴,颇有仲景之风。


好书值得我们品味,可以让学中医的朋友有所提高


此书必须有一定的中医专业知识才可以感受到其中的奥妙.。


李老系山西四大名医之首,朱进忠的老师,对经方有独到的见地,前些年就听说此书有油印本,但未能拜读,今读李老之著作受益颇多。


经典,值得一看,很有收藏和实用价值。


找了很久的书对学经方非常有用,


该书结构严谨,细致,全面,是学用经方的超值好书!实用,提纲挈领。强烈推荐!


书品不错,正版,包装挺好,无损坏。


书还是可以的,适用,


以前一直想买的书!


不错的一本辅书,配合方剂学挺不错的


医学这本书刚拿到还没看


李老呕心之作,不是一代大家怎有如此见地。


朋友推荐的,先买来慢慢看


正版图书印刷好值得购买推荐


强烈推荐,好书。


对于有一定基础的人适用,可以与前人对话。


好书,有理论、有时践,适合各层面人阅读。


这本书内容挺全、可是深度不够!


都很好!物流快点就完美了!


很实用,不错,正在研读


值得买 非常好


还没看,看了在来追加评论,不过翻了一下,感觉很有用。


值得购买!便宜实惠~!是我喜欢的


不叫不错


方剂运用心中有数


大家遗著,值得一读。


内容很详实,读起来还是比较容易懂的。


内容比作者其它版本完整。


大家风采,可以收藏,好书


电子书看过,实用。


很好的一本书,我粗粗看了,很OK


看了朱进忠的书后买的


好书一本,条理清晰,可以拿来就用


非常好这本书


很好 下次再来


实用,经济,有启发,反复的读吧!!


李翰卿的经典之作,对学中医的人来说,太有用了。


学伤寒要精读的书。


虽然不是本来以为是医案的,但读了之后觉得归纳和整理还是不错的,可以帮助加深记忆吧


都是一些中医的方子,适合有一定中医基础的人阅读,入门的不建议购买


这本书立众方,阐释自己的看法,不错,尤其后面的小故事和医案。


详细方药之主治和禁忌证,从中学了类方之区别,值!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