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拒斥死亡

[美] 恩斯特·贝克尔 华夏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0-1  

出版社:

华夏出版社  

作者:

[美] 恩斯特·贝克尔  

译者:

林和生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本书始终贯穿着四条线索,第一条:世界令人恐惧。第二条:人类行为的基本动机是我们的生物性需要,是控制基本焦虑的需要,是拒斥死亡恐惧的需要。第三条:既然死亡恐惧如此压倒一切,我们就图谋让它保持在无意识状态。第四条:以除以罪恶为矛盾的英雄事业导致悖谬的后果,给世界带来更多的罪 恶。正是这四条向我们展示了精神与宗教的不同。

书籍目录

译序:活出来的信仰和希望
萨姆·基恩:前言

1.导言:人性和英雄诗
Ⅰ 英雄主义的深层心理学
2 死亡恐惧
3 精神分析若干基本思想的重建
4 人格:生死攸关的谎言
Ⅱ 英雄主义的失败
7 人所施放的魔力——不自由的联系
8 奥托·兰克:精神分析抵达克尔恺郭尔
9 精神分析的近期成果
Ⅲ 回顾与总结:英雄主义的困境
11 心理学与宗教:什么是英雄主义的个体
参考文献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拒斥死亡 PDF格式下载



   我正在读这本书的原版,有时会将汉译本拿来比对,于是发现几处译文颇令我困惑。
  
   比如第二章第三节“死亡恐惧的消失”第一段,汉译本为:
  
   “然而,随着儿童的成长,恶梦越来越频繁地出现,而某些儿童的恶梦又比另一些更多。”
  
   原文为:Yet, the nightmares become more and more widely spaced, and some children have more than others.
  
   more widely spaced似乎应当理解为时间间隔越来越长,此义与本小节的标题“The 'Disappearance' of the Fear of Death”也相合。如此,汉译本的意思就与原文相悖了。


   只要翻开这本书,阅读里面的思想,就会觉得充满了激情和勇气。
  
  
  入木三分!非常精彩!思想中的症结被打开了。
  
  我的生活划分为看过这本书之前和之后。
  
   对自己对他人都有了深刻的理解。
  
   好像一道闪电,照亮了人隐秘的内心人格。
  
   而且拓展到兰克《艺术和艺术家的人格》
  
   克恺郭尔,但是这两本书没有本书精彩。
  
   刚看完第一遍,接着反复看。


   这是一部伟大深邃却又鲜有人评论的著作,所围绕的主题是我们既熟悉又陌生的话题:死亡。说其熟悉,因为我们几乎每天都在听到有关死亡的讯息,汶川大地震、玉树大地震、舟曲特大泥石流、以及这两天的港人在菲律宾的无端横祸,这些都给我们带来了冲击。说其陌生,因为死亡具有切己性,无关乎自身或重要他人的死亡的讯息,对我们来说只不过是统计学意义上的死亡而已,并不一定会让我对死亡进行反思,是以也未必会给我们带来震撼。
  
   贝克尔以死亡恐惧作为全书的逻辑起点。他以精神分析学家吉尔伯格的话来说明死亡恐惧的普遍性。吉尔伯格(G·Zilboorg)说:“在深处险境时的不安全感后面,在懦弱和压抑感后面,永远潜伏着基本的死亡恐惧。它的存在经得起最缜密的推敲,它通过许多非直接的方式表明自己......没有人能够摆脱死亡恐惧......焦虑性神经症、光怪陆离的各种恐怖症、相当数量的抑郁性自杀和众多的精神分裂症,为无时不在的死亡恐惧提供了充分的证实。这种恐惧成了特定的精神病理学情境中各种主要冲突的必然成分......可以理所当然地认为,死亡恐惧永远存在于我们的精神活动之中。”⑴
  
   无处不在的死亡恐惧,让人避无可避,必须要面对。对于死亡恐惧,贝克尔指明了两条道路,一条是吉尔伯格所谓的对死亡恐惧的潜抑。吉尔伯格说:“如果这种恐惧成了持续的意识,我们就将不能行使正常的功能。它必须受到适当的压抑,让我们的生活中多少保留一点舒适。我们非常了解,压抑这不止意味着搁置、忘却那被搁置的东西和所搁的地方。它还意味着要维持恒常的心理努力——抑制住,并在内心决不放松警惕。......因而在正常情况下,我们实际上四处奔忙,从未相信过自己的死,一如我们对自己肉体的不朽深信不疑。我们企图把握死亡......当然,一个人会说他知道自己终有一死;但实际上他并未在意。他活得正愉快,他既不需去考虑死亡也不会为之感到苦恼——但是,这是一种纯粹理性的、口头上的认识。恐惧的自觉情感受到了压抑。”⑵另一条就是对死亡恐惧的超越——英雄主义。人们为了摆脱死亡恐惧所带来的那种剥夺感和人格缩小感,以期获得不朽,便开始了神化工程的创造。这种创造——用精神分析的术语来说——是通过移情来完成的。精神分析中,这是一种防御机制,指的是来访者把一些感觉与幻想加到了分析者身上,那实际是来访者对他过去的重要他人的反应。“对弗罗姆来说,移情反映了人的异化。‘为了克服自己的内在的空虚和无能之感,人......选择了一个对象,在此对象上投射人自身所有的人之素质:他的爱情、理智、勇气等等。通过屈服于这一对象,人感到与自身素质的接触,感到强大、智慧、勇敢、安全。失去这一对象意味着有失去自身的危险。这种针对某一对象的机制,这种偶像崇拜,以个体的异化这一事实为基础,是移情的根本动力机制,它给移情提供了力量和强度。’”⑶通过移情、投射、依恋,我们将自己消融进大的文化系统中,这是另一种形式的我——大我。这样,大我的永恒,同时意味着小我的不朽。
  
   传统社会中,这种英雄主义可以很好的帮助人们克服死亡恐惧。因为,人们“至少能确信文化游戏是真理,是不可动摇的、经得住时间考验的真理。他可以在占主导地位的不朽观念体系中,挣得自己的不朽。”⑸可惜的是,历史已经走到了现代社会。这个社会的时代特征是理性和科学性。借助这个武器,我们认识到我们所有的人,都只不过是生活在自我幻象中。我们“以对经验的想象取代对生活经验的实际参与。......不是用行动去整理经验,而是在头脑中想出经验......不是在生物的意义上而是在符号的意义上生活......用巫术般的无所不包的自我世界,替代现实的片段的经验世界。”⑹我们每个人的世界其实都是十分的个人化。你有你的世界,我有我的世界。兰克说在现代人身上,“幻象的机制被自我意识所破解和摧毁了。他不再自己欺骗自己,甚而从理想个性的幻想中醒来。他觉得自己糟糕、有罪、自卑,像一个孤弱的被造物。这就是关于人类的真理,俄狄浦斯在自己的英雄命运坠落之际也发现了这一真理。此外一切都是幻象、欺骗,但这是必需的欺骗,为了能承受自我并因此而能承受生活。”⑷这是现代主义的悲剧。现代人的怀疑精神、科学精神毁了自己的归宿,使其无家可归。但是,无论如何,我们必须要克服死亡恐惧。是以,我们必须发展出一种新的英雄主义系统来拯救自己。“这种新的英雄主义本质上是信念和意志,是对某种境界的献身。”⑺“在其中,人因为承认了自己的被造性而得以演出他的生命之剧。惟有如此......才能走出自己的分离状态,成为宗教历来所提倡的那样一种更广大更高级的整体之一部分。在人类学中,我们把这称为传统社会的神话仪式体系。⑻”就克尔凯郭尔来说,个体需要惊险的一跃,做所谓的“信仰骑士”。克尔凯郭尔描绘了他所谓的“信仰骑士”。“这种人生活在信仰之中,他把生活的全部意义交托给了他的造物主,他以他的造物主的力量为中心而生活。他毫不抱怨地接受可见的此岸世界中可能发生的一切,把生活当作责任,毫无疑惧地面对自己的死亡。没有什么琐碎之物可以威胁他的意义,没有什么任务可以超出他的勇气之外。他按此岸的条件充分置身此岸,但又因着对彼岸的信仰而全然超越此岸。”⑼显见,这也许就是贝克尔为我们所指的道路吧。
  
   以上是对贝克尔著作的大体转述,因为仅仅是在断断续续地看了一遍后所作的概述,是以难免有误解的地方,以后的二遍、三遍也许会有不一样的所得吧。只是还有三点需要说明:
  
   第一、关于自我幻象。自我幻象在我看来是贝克尔解构传统然后过渡到现代的最有力的武器。也是在此处,我们看到了英雄主义的失败。但是,自我幻象真的是幻象吗?我们这个所谓的“符号的世界”不是真实的世界吗?我不这样认为。要知道,我们的所知所感确实也是实实在在存在的。无论我们怎样想,但确切地,我们知道我们在想。如此,我们应该大大方方地接受我们眼中的世界,承认其“实在性”或“真实性”。我们总是通过“自我”与世界交融在一起的,我们所生活的世界也只是自己的世界。无切己性的东西,固然也许存在,但是,没有进入自我的视野,且于我来说无任何意义。它并不能构成自我的世界。这就是我们的存在方式,虽然不是活在虚幻中,但是我们总是活在自我的世界中,我们只是活在一个也许只有自己才能理解的世界中。不同信仰的一帮人在一起,虽然面临“相同”的处境,却生活在不同的世界中,一个是佛陀的世界、一个是上帝的世界、一个是真主的世界、一个是没有主宰的世界、一个是.......。无论如何,我们并不必然要欺骗自己。只是我们要选择不同的世界不同的生活罢了。
  
   第二、对于死亡恐惧,我们还要考虑到文化背景,尤其是集体主义和个体主义文化。处于第一种文化中的人,固然也有些许的死亡焦虑,但并不如后者那么强烈那么敏感。克服这种焦虑感,关键在于我们必须知道我们为何怕死。我们为什么怕死?因为死亡使我们产生了对生前拥有的剥夺感、濒死时的痛苦感,死后的虚无感和人生尚有许多未完成事项的缺憾感等。比如对生前拥有的剥夺,一般是指对有形财物和生命体的剥夺。当我们以有形财物和生命体来定义我们的存在时,死亡的到来确实让我们几乎丧失一切,此刻,我们会体验到一种人格上的缩小感或虚无感。这种由于预期丧失所带来的感觉能把我们压得透不过起来。相反,我们把自己的存在指向外在的他者,这样,通过敞开、交融,我们也许就能通过他者的传承而获得不朽。对此,利夫顿曾经列示了五种获得象征性永生的模式⑽:①生物学模式:透过繁衍后代,透过无止境的生物联结而活下去;②神学模式:靠不同的更高等存在层面活下去;③创造性模式:透过一个人的作品、个人创作的长久影响,或是对他人的影响而活下去;④永存自然的主题:透过与环绕四周的自然生命力重新连结而活下去;⑤经验性超越模式:在一种时间和死亡都消失的强烈状态中,透过“失去自己”而活在“持续的当下”。
  
   第三、思考死亡。除非死亡找上门来,一般情况下,我们并不情愿当然也不主动思考死亡。只是觉得死亡不过是很遥远的事情。但是,提前思考死亡对我们人生来说将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伊丽莎白·库伯勒·罗斯说:“死亡是开启生命之门的钥匙。借着接受我们个体存在的有限性,我们才能获得力量与勇气,以抗拒那些外在的角色及期待,而将我们生命中的每一日——不管多么长久——用来成长并圆满地实现自我的一切潜能。......有些人过着空虚的、漫无目的的生活。其所以如此的原因之一,既是对死亡的否定。因为当你像永远不会死一样地生活着的时候,你就很容易拖延你明知你应做的事情。你所过的生活,是准备明天,和回忆昨天,而将每一天都浪费掉了。相反,如果你完全理解,你每天醒来的时候,那可能是你最后的一天,那么你就会把握‘这一天’去成长,进一步变成真我,并向别人展开。”⑾思考死亡,唤醒死亡意识使我们从不由自主的外在的世界中接管自己,使我们自己成为自己,成为自我世界的拥有者。
  
  数据源:
  
  ⑴转引自:(美)恩斯特·贝克尔著 林和生译,《拒斥死亡》,华夏出版社,2000年11月第一版,P18
  
  ⑵同上,P18-19
  
  ⑶同上,P165
  
  ⑷同上,P218
  
  ⑸(美)恩斯特·贝克尔著 林和生译,《拒斥死亡》,华夏出版社,2000年11月第一版,P218
  
  ⑹同上,P212-213
  
  ⑺同上,P333
  
  ⑻同上,P230
  
  ⑼同上,P301
  
  ⑽转引自(美)欧文·亚隆著 易之新译,《存在心理治疗》(上),张老师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9月19日初版,P79
  
  ⑾转引自(中)冯沪祥《中西生死哲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3月第一版,P20


  这本书是学术书,还是比较晦涩的,我看这书主要还是为了怎样应用到自己的生活中去,是为了更好的活,本人非科班,很多都没看懂的也就不深究了。谈谈我的一些理解吧,算不上对书的评论。
  
  各种科学都在追求着以一种最简单的基本原因来解释所有世间万物。在精神分析学方面,弗洛伊德找到的是性,本书作者赞同的是死亡恐惧,为了逃避死亡的恐惧,社会造出了英雄主义这个体系以寻求永恒,个人形成了人格的假象来寻找安全。但是逃避无法解决问题,无法得到真正的安全和永恒。要得到真正的安全就只有彻底的接纳一切的不安全,毕竟这个世界对于人来说终究是不确定的,太确定了人又得嫌生活太平淡无奇了。每个人都得在确定与不确定之间寻找到一个平衡点,在这点TA可以感到足够安全,同时又不会感到平淡。作者最后在宗教那里找到了一种解决办法,我的理解是这样的:首先彻底地臣服于造物主,接纳一切的不安全,从造物主那里得到安全感,同时每个人都发挥自己的创造性投入到日常生活中去,找到自我人生的意义感。
  
  《拒斥死亡》走上了心理学和宗教的结合之路,但此书毕竟有些年月了,眼光显得有些狭窄。几十年过去了,学科内的分工越来越细,学科之间的综合也越来越紧密,终于,人们开始能够做到这一点:对分别着力于人性研究的各个不同层次的多个学科的成果进行综合,以求得到对这个人间万事万物的更加合理的解释,达到“人学的综合”。在这方面,积极心理学的作品《象与骑象人》已经做得相当出色了:《象与骑象人》综合了人类学、社会生物学、进化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社会学、行为经济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同时还结合了东西方哲学和宗教方面的思想。哦,可不要以为这是一本学术书,这本书就是写给普通大众的,到底怎样才能活得幸福又有意义?在回答这个问题上,我觉得这本书是最靠谱的,“常识”太不靠谱了。成功励志的书可以扔掉了,因为那些都是教人学习做正常的傻瓜的,借用一下另一本书的题目,这本书将带你上路:开始学习“别做正常的傻瓜”。当然,学习学习,最重要的是“习”,看完好书还不够,学到了好的思想,得加以应用才行啊。
  
  象与骑象人:
  http://www.douban.com/subject/3116096/


我觉得哈,这本书的侧重点应该放在 对死亡的恐惧 是人类的本能,如何通过宗教实现自我的完善和消除该恐惧吧。


通过友邻的想看来到这里的。
楼主写的不错。
有几点想深入讨论下:
1、恐惧源于未知。恐惧死亡,其实是恐惧死亡背后。我们并不知道死亡之后会怎么样。
2、每个人的死亡并不一样。撇开宗教抑或哲学,假设死亡,如果有"之后",那是否每个人死亡的"之后"也会一样?现实情况是每个人死的时候,甚至表情都不一样。也有大量的濒死体验的研究。
3、这个世界,不单单是物质世界,还有精神世界,本质是什么,和我们的本质,到底有何关联?
4、命运是怎么回事?不确定性如何把握?如果不确定要走向何方,我们为什么要天天"念死"?那样会疯掉或者陷入一种虚无之中。
5、"我"到底是什么?


谢谢LS这么详尽的评论,本来是想收藏贝克尔的《反抗死忘》,这下又多了一个目标——《象与骑象人》,再次感谢!


感谢传播能量的你!


谢谢推荐,不觉得晦涩,觉得充满诗意,带来激情。


象与骑象人 没有这本书写得好 这本深刻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