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林冲夜奔

高阳 华夏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6-1  

出版社:

华夏出版社  

作者:

高阳  

页数:

354  

字数:

280000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林冲夜奔,被逼上梁山,翠屏山石秀,计杀潘巧云,人物栩栩如生,清洁环环相扣。

作者简介

高阳,台湾已故著名作家,本名许晏骈,浙江人,出身于钱塘旺族,1948年随军赴台湾,曾任台湾《中华日报》主编和《中央日报》特约主笔。1962年,高阳受邀于联合报副刊连载《李娃》,此作品一鸣惊人,成为高阳历史小说创作的滥觞。尔后发表的《慈禧全传》及《胡雪岩》等,
更确立了他当代首席历史小说家的地位。高阳一生著作有90余部,约105册,可谓著作等身。高阳的历史小说,上写帝王将相,下写才子佳人,读者面非常之广。同时,高阳小说具备一定的实用性,类似于“励志”类图书,能够给读者带来直接的精神或者物质效益。高阳出身于钱塘旺族,“旺族”一般都是读书人家,言行举止有着固定的阶级规范。这种规范表现在高阳的历史小说里,除了行文的流畅和古文根底的深厚之外,还在于它的不夸张不矫饰,即使是一针一线一言一行,也都有根有据,符合当时的历史氛围。另外,他的小说技法,虽是中国传统小说的套路,却发展到了一个高度。

书籍目录

林冲夜奔翠屏山

章节摘录

书摘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大宋代后周而兴。宋太祖天性仁厚和平,不喜杀戮;加以原是周世宗柴荣宠信的大将,感念旧恩,所以待柴氏的子孙最厚。 后周失国,禅位的恭帝,改号“郑王”,安置房州,度过了十四年安闲岁月才去世,太祖素服致哀,辍朝十日。到了仁宗年问,柴氏子孙有的封了世袭的“崇义公”,有的做了“三班奉职”的武官,有的经商,有的务农,散居各方,安享太平。也有犯了罪的,却是多蒙赦免。相传太祖登基之初,在太庙寝殿中立了一块“誓碑”,外遮销金黄幔,封闭极严;传下遗命,后世新天子即位,到太庙行了礼,便须秘密瞻视这块誓碑。碑上有誓词三款,一款是说:“不得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人”;另一款就是厚待柴氏子孙,“有罪不得加刑,纵犯谋逆,止于狱内赐尽,不得市曹刑戮,亦不得连坐亲属。”因为这个缘故,各地的柴氏子孙,在他人都是另眼相看的。 其中有一支柴氏后裔,世居沧州,祖上传下来不少盐田,历来都是自恃不怕犯法,专卖私盐,数世蓄积,成了沧州的首富。传到第四代的这位柴大官人,单名一个进字,外号“小旋风”,生性好武,人极慷慨,喜欢结纳江湖豪侠之士,九流三教,来者不拒,门下流品不齐。久而久之,洁身自好的望而却步,投奔来的尽是些犯了罪的亡命之徒;至于盐枭之流,把柴大官人庄园当作自己家里,自然更不消说得。 这一天,“小旋风”柴进出猎回来,到得庄前下了马,把马缰甩给伴当,昂然直入,一眼瞥见三个人,随即站住脚,指着个戴枷的问道:“你是何人?”不待那人回答,紧接着又说:“原来是个军犯!姓甚名谁,刺配何处?” 这是看到了脸上的金印,“我,林冲。”林冲自觉羞惭,把个头低着。 “原是东京禁军教头,只因……。” “你说是谁?”柴进高声拉断了董超的话,“是使得好枪棒的八十万禁军林教头?” “正是,正是。”董超连连点头。 “幸会,幸会!”柴进爽朗地笑着,“快请进来。” 到得堂上,柴进先不忙招呼林冲,把两个解差,引到一旁,请教姓名;董超表明了身份,又说来由:“原是路口酒店的指点,说大官人曾经嘱咐,凡有军犯路过,务必引到宝庄相叙。因此冒昧求见。” “说甚冒昧?”柴进笑道:“倒是我有句冒昧的话,不知该不该说?” “大官人只管吩咐。” “我要借那面枷上的钥匙用一用。” “我当是什么事?”董超也笑了,“不消大官人费心,小人来料理。” 说着,董超走了过去,把林冲的枷卸开。就这时候,厅旁走来两名庄汉,一个托出一盘肉、一壶酒、一大盘饼;一个捧出一袋米,……P1-2


编辑推荐

本书是历史小说家高阳作品集中的一部力作。高阳历史小说全方位地展现当时社会的方方面面。他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发展脉络都相当熟悉,配合上他积累的大量的笔记、野史、杂著、诗文,使得他的小说非常贴近史实;而在细节上,他杂糅典章制度、佚闻逸事、地方风俗、民情士风,点缀于小说之中,宛如《清明上河图》,我们可以从他的小说中看到中国古代社会包罗万象的风俗画卷。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林冲夜奔 PDF格式下载



呵呵,可能是原著写的太好,给作者发挥的空间较少.感觉不象作者其他作品那样精彩.柴进身上似乎看到了胡雪岩的影子.呵呵.


在高阳的小说里,算是比较差的了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