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

弗里德里希·李斯特 华夏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1  

出版社:

华夏出版社  

作者:

弗里德里希·李斯特  

页数:

345  

译者:

邱伟立  

Tag标签:

无  

前言

翻译出版西方经济学名著,如以1882年上海美华书馆印行《富国策》[英国经济学家H.福西特(1833-1884)《政治经济学指南》(1863年)中译本]为开端,迄今为止已有一百多年历史。回顾这段不算很长然而曲折的历程,不难看出它同中国社会百多年来的巨大深刻的变迁密切相关,它在一定程度上是中国思想界特别是经济思想界潮流和走向的某种折射和反映。单就建国以来对西方经济学名著的翻译出版来说,窃以为明显呈现出各有特点的两个阶段。改革开放以前几十年间,翻译出版西方经济学著作不仅数量较少,而且其宗旨在于提供批判的对象和资料。对于出现这种局面的不可避免发生及其长短是非,人们的看法和评价可能不尽一致,但此种局面不能再原封不动地维持下去已是大多数人的共识。改革开放以来,对西方经济学著作的翻译出版进入到一个新阶段,短短二十多年间,翻译出版数量之巨,品种之多,速度之快,影响之广,均前所未有,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繁荣景象。这是中国社会改革发展的需要,也是历史的进步,主流无疑是好的;但也难免有选材不够精当和译文质量欠佳之嫌。华夏出版社推出这套新的《西方经济学圣经译丛》,可谓正逢其时。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时期,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随着中国经济学队伍的建设和壮大,我们需要更多更准确更深入地了解西方经济学;而以往几十年翻译出版西方经济学所积累的经验教训,也正在变成宝贵的财富,使我们将翻译出版西方经济学名著这项事业,得以在过去已有成就的基础上,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内容概要

大约五年前,当弗里德里希·李斯特(Friedrich List)的一系列著作在德国发表并大量发行的时候,《泰晤士报》驻柏林记者对这些著作在拥护保护性商业政策的那个国家产生的有力影响进行了评论。 正是李斯特经济学理论的实际影响得到了证实,首先吸引了我对李斯特著作的注意。我在认真阅读了这些著作之后,便产生了翻译这部论著的想法,目的是为英国读者提供一个机会,自行判断作者论断的正确性和论证的合理性。 该书由四部分组成——历史、理论、学派和国民经济政治学。它是在1844年前完成的,尤其是第四部分描述的大部分政治情形与商业政策现在已不复存在,记住这点至关重要。当时大不列颠《谷物法》、《航海法》以及普遍的保护主义关税制度仍未废除;德国的制造工业尚处于初始阶段,德国各邦相对适度的关税制度仍然允许英国为它们提供它们需要的绝大部分制成品。

作者简介

弗里德里希·李斯特于1789年8月6日生于符腾堡的鲁特林根市,其父是制革匠,同时担任多个公职,虽不富有但深受尊重。弗里德里希从小就表现出了对父亲职业的反感,决心为自己的事业而奋斗。
他先后在布劳伯恩、尤尔姆和图宾根等地的书记员办公室供职。他以优异成绩通过了

书籍目录

英译者序作者传略著者自序节录第一部分 历史 第1章 意大利人 第2章 汉萨商人 第3章 荷兰人 第4章 英国人 第5章 西班牙人与葡萄牙人 第6章 法国人 第7章 德国人 第8章 俄国人 第9章 美国人 第10章 历史的教训第二部分 理论 第11章 政治和世界主义经济学 第12章 生产能力理论与价值理论 第13章 国家商业活动的划分和国家生产能力的联合 第14章 私人经济与国民经济 第15章 民族主义与国家经济 第16章 大众经济与国家财政管理,政治经济学与国民经济学 第17章 制造能力与国家的个人、社会和政治的能力 第18章 制造能力与国家的自然生产能力 第19章 制造能力与国家工具能力(物质资本) 第20章 制造能力与农业利益 第21章 制造能力与商业 第22章 制造能力与航海——海军力量与殖民地的开拓 第23章 制造能力与流通工具 第24章 制造能力与事业的稳定性和延续性原则 第25章 制造能力与生产和消费的激励 第26章 作为建立与保护国内制造能力主要手段的关税制度 第27章 关税制度与流行经济学派第三部分 学派 第28章 意大利的国民经济学家 第29章 工业体系(流行学派误称为“重商主义”)  第30章 重农或农业体系 第31章 交换价值理论体系(流行学派误称为“工业体系”)——亚当·斯密 第32章 交换价值体系(续)——让·巴普蒂斯特·萨伊及其学派第四部分 国民经济政治学 第33章 英国的海岛优势与大陆强国——美国和法国 ……附录中英文人名、地名、术语对照表

章节摘录

第一部分 历史第1章 意大利人在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在商业和工业方面,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够像意大利那样处于那么有利的地位。野蛮没能完全摧毁古罗马的文化和文明。尽管耕种方式无技可言,但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条件、宜人的气候仍然为众多的人口提供了丰富的食物。不可或缺的艺术与工业,如同古罗马内政制度一样毫发无损。沿海繁荣的渔业为海员提供了充足的给养,意大利漫长海岸线及发达的航运业,充分弥补了内陆运输的不足。意大利与希腊、小亚细亚和埃及接壤,与这些国家进行海上贸易往来,为意大利获得东方国家的产品提供了便利和保障。以前这类贸易尽管规模很小,且需经俄国与北方各国进行,但凭借这种商贸往来,意大利获得了希腊从古代文明中保存下来的知识体系、艺术和制造业。从鄂图大帝解放了意大利各城邦以来,它们就提供了一个被历史先后反复验证过的证据,即自由与制造业两者必定相随相伴,形影不离,尽管一方的存在常常先于另一方。哪里的商业和工业繁荣,人们就可以断定,哪里的自由就即将到来;如果哪里已高举自由之旗,那么同样可以确信,哪里的工业将迟早得以建立。一个人一旦获得了物质的或精神的财富,那他必将坚持不懈,把自己的所得传给后人;或者一旦他得到了自由,那他必将不遗余力地努力改善自己的物质和知识条件。世界上再也没有比这更顺理成章的事情了。


编辑推荐

《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由华夏出版社出版。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 PDF格式下载



这本书致力提倡的理论曾经被美国和德国加以应用,堪称是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的典范。从此贸易保护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并且作者论述了发展制造业对国家的关键作用。正是由于这部著作的有效性,在当代大力介绍西方经济学著作的热潮中,这本书反而被冷落了,这个中缘由很值得玩味。


绝对的一本好书,书里各国经济的论证分析,有一些可以看到中国经济的样子。


别人都在说贸易自由,其实前提必须是地方之间完全遵循经济规律才行得通,现在嘛,还是贸易保护主义好。


喜欢经济学,这书没什么说的,赞


一开始有点枯燥,越看越想看啊!质量不错


译者把national system翻译成“国民体系”似乎不准确,如果翻译成“国家体系”,也许更贴切。


他是德国的民主英雄,虽然不是战场上的,在德国的思想界的众多人物中,他相较于任何一位都不逊色.


好像放仓库很多天了,终于到了我手里


根本就没货 写什么评论?? 当时订好了,提交完订单之后送来的东西里没有这本书,看了下,原来是自动取消了说哇,这本书可能是本好书,但是没看过,所以不好做出评级


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