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心性灵明论-大道哲学通书-人文精神与心性本体论的研究-第四卷

司马云杰 华夏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2-4  

出版社:

华夏出版社  

作者:

司马云杰  

页数:

526  

Tag标签:

无  

前言

天地之间,万物众生,何者最为灵明?自然是人。人受天地之中以生,“天聪明自我民聪明”,自然是“惟人为万物之灵”。然而人究竟为什么最为灵明呢?有些动物不是也很灵性、很聪明吗?人之灵明与动物有什么不同呢?人之所以最为灵性聪明,在于心也,在于心的虚灵不昧,在于心之洞然而虚,昭然而明,能够超乎尘外,周乎八极,在于它能够弥纶天地,贯通古今,烛明天理,使万象无所隐遁。而人心虚灵不昧,在于人性之美与人性之灵,在于人有“好是懿德”的本性,有仁义礼智的本质规定性。此天之所赋予人者,故曰“天命之性”。人惟有此性,有此本质规定性,仁义礼智根于心,四德备,万理俱,才生色睟然,至神至灵,才能天道变化,正得性命,才能继善成性,涵养扩充,成己成物,成圣成哲,成为天地间的伟大生命。此人卓然异于禽兽者,亦孟子所说“几希”者也。因此,我这里所说的心,乃是指人虚灵不昧的天理之心,指以理设心,操存舍亡的存在,而不指一块血肉;而我这里所说的性,乃是指人仁义礼智的道德本性,指天之所赋、人之所禀于义理者,而不只是指食色情欲之类的本能。这个心,乃是天渊神府的存在,是渊渊其渊,浩浩其天的存在,是万理俱备,集得众义的存在。而这个性,乃是天植灵根的存在,是人受天地之中,根一心之灵,而不能泯灭者。此心此性,天然之灵机,造化之神府,时时运转,新新不停,不仅率性而动,天机自张,活活泼泼,健行不息,自见天则,而且发而为明觉,烛明天理,使森然万象,万象森然,无外乎吾心。人之生天地间,有此天渊灵根,有此造化神府,有此一点灵明不息的真种子,才能万感万应,会通天地之道,至极之理,无内外,无终始,无一处不到,无一息不运。而自我会通此理,收拾此理,得此把柄,往古来今,四方上下,一齐穿纽,一齐收拾,才能万事万化,皆出我心,才能像陈白沙先生所说那样,“天地我立,万化我出,宇宙在我”,不断地进行创造性活动。此人之灵明心性之大用者也。人之生天地间,正是凭着这种灵明心性,浩浩不息地进行创造活动的。他们不仅以穷神知化的盛德,精义入神,出入利用,通变化裁,备物致用,创造了一个物质文明的世界,更是以通几微,存圣蕴,灵明不息的智慧之心,观化握几,存神入化,创造了一个个美的世界、善的世界、庄严神圣的世界及纯纯不已的世界。可以说人世间的一切盛德富有之大业,及经纶品类、层出不穷的人伦日用,无不出于人之灵明心性的创造。天下熙熙,万象纷纭,人们欢呼雀跃,争奇斗巧,以各种所谓的知识相互驰悦。然这些知识是从哪里来的呢?可以说一切范畴概念,一切理论方法,一切原理、定理、定律,一切事实的归纳,一切理论的设定,一切经验的实证,一切逻辑的运演,一切观念理念的提出,一切法则秩序的肯定,一切信仰信念的建立,一切主义与世界观,一切见解与皇皇大论,以及种种生活世界与精神世界,包括神天神帝、丈六金身、庄严色相、天堂地狱等等,哪一点不是人创造的呢?不是人凭着灵明心性创造的呢?不是出于这个本原,这个主体性存在呢?天地毁,则易不可见,则生生之机或几乎息矣!心性毁,则灵明之机不可见,则创造生化之机或几乎息矣!此心此性,灵明之主宰,创化之大原,澄明可也,存养可也,岂是可以或缺的?岂是可以亵渎、污染、奴役、遮蔽的?然这个主宰大原,这个心性本体的存在,进入近现代以来,不仅随着西方自然主义、经验实在论哲学及行为主义心理学的传入,变为物的存在,变为刺激反应之生物有机体的存在,失去了本体大用,而且随着哲学上极“左”思潮的泛滥,张口批“唯心”,闭口批“唯心”,更使心性本体及其灵明大用的研究,几乎成了禁忌。但是,人无灵明之心,无这个本体大原,这个天理良知的存在,还能做什么呢?宋明理学家讲“天理良知尚不能存,还做什么人?”人都做不得,还讲什么生生化化的创造呢?心失主宰则荡,性无根柢则流。若心性失却天理良知的本体地位,变为形气知觉的存在,则必流荡放失而无主宰。特别是在一些实用主义哲学支配下,如坐利害胶漆盆中,以鼓动天下之私,则不仅使心性流荡放失,若游骑无所归,而且人物化,天理失,必将毁灭整个精神世界,使美的、善的、庄严神圣、纯纯不已的世界,变为物的世界、机械的世界、利益的世界、本能与物欲横流的世界。但人并不是动物,并不只是饥于一饱、渴于一饮的存在者,而是天降衷于民,有道德本性,有精神追求者。人不仅渴望美好的社会人生,更追求大美、崇高、神圣的精神生活。特别是对渊渊其渊、浩浩其天的中华民族来说,更是渴望一个深厚博大、高明悠远的道德精神世界。这个世界被毁灭了,也就无法解决人的信仰信念及存在意义一类问题了,也就要出现精神的匮乏与危机了。现在虽物质生活有了很大提高,然而人们所以总是感到“生活没意思”,不能说不是精神匮乏与危机的表现。因此,恢复和重建人文精神,乃是我们这个时代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应该担当的一种社会历史责任。本书正是为此而研究写作的。中国自古以来的圣贤明哲,无不具有一种历史的担当精神。远的皋陶、伊尹、周公不说,三代之后,自孔孟至宋明理学家,哪一位不是体认天理,涵养心性,致良知,存放心,以贞正天下性命之理为己任的呢?故清儒李颙先生说:“大丈夫无心于斯世则已,苟有心于斯世,须从大根本、大肯肇处下手,则事半而功倍,不劳而易举。夫天下之大根本,莫过于人心;天下之大肯肇处,莫过于提醒天下之人心。然欲醒人心,惟在明学术。此在今日为匡时第一要务。”这在宋儒张横渠先生那里,就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我虽一介书生,不能像古代圣贤明哲那样进行历史的担当,然心往之。故奋然向前,著作此书,为恢复重建国家民族的人文精神,尽一份自己应尽的责任。欲唤醒人心,惟在明学术。因此,重建国家民族人文精神的历史担当,从根本上讲,就是要重建哲学的心理本体论学说。这自然首先要从学术上弄清其基本理论范畴概念。为此,本部论著不仅一开始就提出了进行这种担当的历史责任与研究任务,更在其后几章,不得不花巨大的篇幅,研究心性本体论的性质与地位问题。为此本书不仅探讨了古代圣贤明哲关于心性本体的论述,更开出专章研究了心性本体的灵明知性及其体悟通神、转识成慧的能力,并亲临精神的诞生,研究了灵明心性在精神创造中起经纶、出万象、超常伦的主体性作用。惟知心性本体之大用,讲精神创造,讲万化在我,方有商量;舍此,则是外道,则是舍本逐末之学,非吾《心性本体论》之学也。那是谈不上精神创造,也谈不上人文精神的恢复与重建的。自然,我所说的精神,不是政治宣传,不是新闻炒作,不是社会集团利益的辩护书,也不是时代风气的装饰品,而是人心人性的真诚流露,是人怀道备德,真宰常存,参赞化育,浩然同流,不断达于至善之境的生命精神。这种精神,不是物质的派生物,也不是欲望、目的、要求、动机及情感、情绪一类本能的冲动,而是仁义礼智根于心,四端万善,涵养扩充,过化存神,浩然与天地同流者,是人的道德之心,虚灵不昧,体认天理,昭明大道,炳然宇宙,日丽河山者。人若失去天理良知,只是凭着形气知觉,于感官材料或知觉对象上求知识,取代形而上学的思考,则若暗室张灯,黑夜举火,自耀其光,照之不远,是谈不上精神及精神创造的。惟心之为体,湛然虚明,能于形上处周乎八极,超然象外,知至至之,知终终之,良知明觉,炯炯光明,始才是人胸次洞彻浩然的精神世界。因此,我之所谓精神,乃是在形而上学意义上讲的,是人凭着虚灵不昧之心,会通大道,洞彻天理,知几通神,“寂然不动,感而遂通”,所获得的刚健、中正、仁义、至善、大美、崇高、庄严、神圣一类思想境界,而不是物的知识或心理本能一类存在。惟于此处讲精神,讲人文精神之恢复与重建,也才有商量;舍此,则非吾之谓精神也,更谈不上精神的恢复与重建。

内容概要

司马云杰所著的《大道哲学通书(第4卷心性灵明论人文精神与心性本体论的研究)》是一部研究人文精神与心性本体论的著作。天下之根本,莫过于人心;欲唤醒人心,就要倡明学术。治国平天下,全在教化人心。惟有人心正,才能天下定!人心邪妄,物欲汹汹,君子失义,小人犯刑,是没有安定、持续发展可言的。本部论著,旨在唤醒国家民族良知之心,重建国家民族文化精神。它的研究全部是围绕着心性本体与精神创造展开的。《大道哲学通书(第4卷心性灵明论人文精神与心性本体论的研究)》10章,前4章主要是研究心性本体与精神创造的基本理论;后6章围绕着立心立命、继绝学、开太平问题,研究了圣治之道与重建华夏礼义之邦的文化哲学基础。

作者简介

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其为学术,以张横渠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为使命,著述大道哲学,推本于天,反诚于性,以经大经,以立大本。著有三卷《文化价值哲学》(《文化价值论》、《文化悖论》、《价值实现论》)、五卷《大道哲学通书》(《大道运行论》、《绵延论》、《盛衰论》、《心性灵明论》、《道德本体论》);另著有《文化社会学》、《文艺社会学》、《中国文化精神的现代使命》、《红楼梦与晚明哲学》等书。

书籍目录

《大道哲学通书》序言
自序
第一章 导论——论人文精神重建与新的历史担当
一 人文精神危机:一个急待解决的精神性存在问题
二 论人文精神之为国家民族文化生命精神
三 论人文精神重建与大道哲学的历史担当
四 大道哲学的历史担当:回归“知人则哲”
五 重建人文精神要以永恒的心性为基础
六 以新的心体本体论哲学奠基华夏人文精神大厦
第二章 关于心性本体论的研究
一 论心性本体论为圣人之学
二 孔孟从以德知天到以仁义说心性
三 老庄的心性自然本体论
四 佛教的本性空寂与以心起灭万物
五 程朱以天理说心性
六 陆王向内回归心性本体
七 杨慈湖与王龙溪的偏颇
八 《心性灵明论》乃是新的陆王心学
第三章 灵明知觉论——关于灵明心体及其大用的研究
一 天渊灵根与心性本体——论自然之觉与本体理性自觉
二 由闻见之知到德性之知——论转识成慧的悟性
三 “烛明天理,万象无所隐遁”——论心体的大智慧
四 “通神明之德,类万物之情”——论心能通神
五 “心大无外,天大无外”——论天下无心外之理
六 “天地我立,万化我出”——论心体出入造化的大用
第四章 论灵明心体与精神创造
一 “精神四达并流,无所不极”——论精神的存在及其形上性质
二 “人从心上起经纶”——论精神创造的本体大原
三 “灵性出万象,风骨超常伦”——论道体精神的诞生与超拔
四 “阴阳合德,刚柔同体”——论儒道两种精神的大合唱
五 “得之谓德,宜之谓义”——论道德精神的体悟与朗现
六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论艺术精神创造的灵性与悟性
第五章 论为天地立心——一个义理神圣价值世界的建立
一 “咸有一 德,克亨天心”——论天心、道心与义理神圣世界
二 “天不言而信,神不怒而威”——论以神道设教而天下服
三 “寂然不动,感而遂通”——论至神的存在及其最高真理性
四 “皇矣上帝,临下有赫”——论庄严神圣与大美崇高
五 “於昭于天,在帝左右”——论道德昭明与精神提升
六 “维天之命,于穆不已”——论天命的领悟与获得
第六章 论为生民立命——关于天道性命之理的贯通与贞正
一 “大哉易也!性命之源”
二 论天命之性与气质之性
三 论安身立命与贯通天道性命之理
四 论禀性不移号l生命存养
五 论乘天地之正与顺万物之性
六 穷理尽性至于命——论人的道德使命
第七章 论诚明之教——一 种觉醒的理性信仰
一 隐退上帝,修道之谓教——论诚明之教的理性法则
二 “诚者圣人之本”——论信仰与真实无妄之理
三 诚者自诚,明者自明——论诚明信仰的理性自觉
四 “明明德,止于至善”——论诚明信仰与生命终极意义
五 “因明至诚,进于圣人之道”——论至诚不息的历史担当
六 “大乐与天地同和,大礼与天地同节”——论化性起伪的礼乐教化
第八章 论道德修养与精神生活
一 论心性道德的静修涵养之学
二 论“定之以中正仁义而主静,立人极”
三 论“喜怒哀乐未发气象”
四 论“静中养出端倪方有商量”
五 论慎独中养出真道德与真性命
六 论“收拾精神,自作主宰”
第九章 论神圣人生与盛治之道
一 善性:开万世太平的始基
二 神性:成圣成哲的内在根据
三 论圣德之治与圣人气象
四 论自我大化与神圣追求
五 论圣人即情性中人
第十章论心性培养与精神重建
一 文化复兴在于人心的觉醒
二 精神的毁灭与人性的堕落
三 走出西方现代人性论的沼泽地
四 还我礼义之邦,重温华夏文明的人性教典
五 沐浴圣教,传承中华民族核心价值观
六 呼唤良知,重建大道哲学的千年王国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按理说,人们现在的生活条件比过去好多了。但与人交谈起来,总常听其抱怨说:“生活没意思。”这种抱怨,不仅来自弱势群体的人们,即使那些从权势中走过来,或赚了很多很多钱的人们,细谈起来,问其态度,也常听其说“没意思”。没意思,就是空虚无聊,就是人生没有意义。 人的一生,也许再也没有比生活得没有意义,更使其难以忍受得了。人可以忍受各种艰难困苦,可以承受巨大的压力和无法忍受的痛苦,甚至可以付出终其一生的代价与牺牲,然其不能忍受生活没有意义。特别是当人为之奋斗一生的理想、目标以及信仰信念,忽然变得没有意义的时候,他几乎就无法再支撑下去,再活下去,因为他失去了存在的信仰和信念,也就失去了存在的理由。不管是别人向他指出了这一点,还是他意识到了这种没意义,对他来说,都是非常冷酷无情的,甚至有点残酷! 但人生没有意义,并不只是中国一些人的思想问题,而是包括西方在内的整个现代社会人类精神世界所面临的问题。海德格尔的《存在与时间》,整部书都是在探讨存在意义问题的。他之所以提出这个问题来讨论,就是认为人的存在没有意义。在他看来,人是无端被抛到尘世上来的,人的此在就是烦,就是“烦的结构”,因此,“生存论真理就是烦的存在意义的展开状态”①。而萨特更把人的自为存在看成是一种欠缺,一种虚无,甚至整个人生都是一种“无用的热情”,一种“存在的虚无化”,或“意义的不在场”②。人生所以烦,所以感到没有意义,就是精神世界没有支柱,没有理想、信仰、信念和灵魂。因此,心理学家荣格写了一本书,叫《寻求灵魂的现代人》(1955)。他在书中指出,“现代人在心理上遭受了一种几乎致命的震动,因此而陷入了一种深刻的不确定状态之中”,于是“不管是仪式还是精神上,充分地表达出了对灵魂的一切渴求与希望”③。而神学家蒂里希对此称之为“存在的焦虑”。这种焦虑不仅是对命运和死亡的,更是对空虚和没有意义的,即人在精神生活中面临着“空虚和没意义的”侵犯与威胁。在他看来,人不仅是本体性的存在,更是精神性存在。因此,研究人的存在,包括他与意义的联系,只有根据意义和价值对其全部现实加以理解,才能看到人的精神性存在的全部本质,而“对人精神存在的威胁也就是对他整个的威胁”④。


编辑推荐

《大道哲学通书(第4卷)•心性灵明论:人文精神与心性本体论的研究》是一部为人文精神发展提供心性本体论的著作,一部为国家民族立心立命、继绝学、开太平的著作,一部研究圣治之道、重建华夏礼义之邦的著作。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心性灵明论-大道哲学通书-人文精神与心性本体论的研究-第四卷 PDF格式下载



非常好的书,很值得一读。认真地读。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