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印顺大师文汇

印顺大师 华夏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2-4  

出版社:

华夏出版社  

作者:

印顺大师  

页数:

570  

字数:

426000  

内容概要

《百年佛教高僧大德丛书》主要是佛学、哲学、史学内容,具有文献性质、学术性质、统战性质。强调佛教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对弘扬祖国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信心与凝聚力、加强两岸文化交流、维护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有着重要作用。本丛书本着“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原则对祖国佛教文化遗产的挖掘与保护,属于珍贵文化典籍的整理工作。因此对促进两岸统一、团结海外华人、增加民族凝聚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书《印顺大师文汇》就是该系列丛书之一,收录的是印顺法师的禅宗文,包括方便之道和佛学研究2部分。

作者简介

印顺(1906—2005),浙江海宁人。俗名张鹿芹。幼读诗书,兼研中医。又好研学道家及西方宗教之学。20岁时,偶读《庄子》,见冯梦祯序文:“然则庄文郭注,其佛法之先驱耶?”遂萌生探索佛法之兴趣。23岁,其母猝然病逝,内心受极大震撼。未久,叔祖父、父亲亦相继病逝,乃感人生无常,而有出家之志。25岁,出家于普陀山福泉庵,法名印顺,号盛正。受具足戒于天童寺。曾于闽南佛学院、武昌佛学院就学,参访虚云和尚、慈舟律师,并亲近太虚大师等人。经常往来于普陀、厦门、武昌之间,授课讲经。民国二十五年(1936),在普陀佛顶山阅藏。后赴杭州西湖、扬州等地游历,巧逢太虚大师,遂奉其命前往武昌佛学院,继赴汉藏教理院,入四川,时年33岁,常与法尊法师讨论法义。

书籍目录

方便之道
绪言
中道正法
第一节 佛法甚深
第二节 如实的解脱道
第三节 人间的正行
方便道之施设
第一节 四不坏净(四证净)
第二节 六念法门
方便道之发展趋向
第一节 六念法门的演化
第二节 通俗化与神化
泛论普及而又深入的大乘
第一节 崇高的佛陀与菩萨僧
第二节 佛·菩萨·天的融和
第三节 造像与写经
大乘“念法”法门
第一节 十法行
第二节 书写·供养与读诵功德
大乘“念佛”法门
第一节 信方便的易行道
第二节 易行道支略说
忏悔业障
第一节 “佛法”的忏悔说
第二节 “大乘佛法”的忏悔说
第三节 称名念佛除业障
往生极乐净土
第一节 弥陀净土与三辈往生
第二节 往生净土的抉择
念佛(及菩萨)三昧
……
佛学研究

章节摘录

  出家的,要受沙弥(女性名“沙弥尼”)十戒,比丘(女性名“比丘尼”)具足戒,才能完成僧格,成为僧伽的一员。这是成立僧伽根本,出家的第一大事,所以在“律部”犍度中,“受具足”是第一犍度。在南传佛教区,发心出家的,只要师长及大众同意,就可以集众为他受戒,几点钟就完成了,是隆重而又平常化的。由于我国是大乘佛教,所以出家受戒的,还要受(通于在家的)菩萨戒,合称“三坛大戒”。不知什么时代开始,我国是举行大规模的集团受戒,有五十三天的,有三十五天的(极少数是七天的)。时间长而人数多,成为中国特有的盛大戒会。  佛教在印度,由于僧众的分化,出家所依据的“律部”,也就大同而有些差别。传到我国来的,东晋时译出了五部律,所以早期中国僧寺所依的戒律,是并不统一的。在流行中,《四分律》渐呈优势。探究律部而大成的,是以《四分律》为宗的唐初(终南山)道宣律师,为以后中国出家众所尊重。经唐末衰乱,北宋时有台州允堪,杭州元照,探究发扬,使南山律中兴起来。宋代的寺院,分禅寺、讲寺、律寺,可见当时是有“依律而住”的僧伽。痛心的是元代信佛,特重“西番僧”(即喇嘛),弄得僧制废弛,经忏法事泛滥。到明初,佛寺就分为禅寺,讲寺,瑜伽应付经忏的教寺,而律寺没有了。虽还有传戒的,没有了律寺,当然没有“依律而住”的“六和僧”。直到明末清初,有古心律师,在金陵(南京)弘传戒法。弟子三昧光,与弟子们移住宝华山(今名)隆昌寺,每年传戒,一直到近代。论传戒,宝华山第一!虽不能促成僧伽的清净,但到底维持了出家的形象,功德是值得肯定的!然依三昧光弟子,见月律师《一梦漫言》所说:见月提议“安居”,同门都嫌他标新立异。  ……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印顺大师文汇 PDF格式下载



还没读,但印顺师的书都不错。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