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胰腺疾病诊治125问

梁浩 主编,石莉 等编著 金盾出版社
出版时间:

1997-09  

出版社:

金盾出版社  

作者:

梁浩 主编,石莉 等编著  

页数:

133  

字数:

100000  

前言

  胰腺疾病是消化系统的常见病,死亡率较高,严重危害病人的身体健康,如何早期诊断、及时治愈是人们十分关注的问题。近年来,由于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多种胃肠激素被发现,对胰腺生理的研究亦由细胞水平提高到分子水平。同时,胰腺功能及病变的检查方法也有较大进展,不仅能对胰腺功能进行各种实验室检查,还能进行各种影像学检查,如腹部平片、B超、CT检查等。另外,为使影像更清晰,能明确病变的部位、大小、严重程度和局部并发症,进行影像检查时还可口服或静脉注射造影剂。尤其是逆行性胰胆管造影(ERCP)技术的应用,为胰腺疾病的早期诊断开辟了新的途径。为使广大读者了解胰腺疾病诊断、治疗的有关知识及其最新进展,我们编撰了《胰腺疾病诊治125问》这本书。  本书共分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胰腺的解剖和生理,主要介绍了胰腺的形态、位置、结构、生理功能等知识。第二部分是胰腺的影像及实验室检查,着重介绍了B超、CT、磁共振成像、内窥镜逆行造影,以及各种实验室检查的临床意义、敏感性、准确性、局限性等知识。第三部分是胰腺炎,包括急性胰腺炎和慢性胰腺炎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及各种治疗方法。第四部分是胰腺肿瘤,包括肿瘤的发病原因、症状、体征及治疗等内容。由于近年来胰腺肿瘤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尤其是胰腺癌死亡率较高,在癌症死亡人数中居第四位,因此用较大篇幅作了详细介绍。

内容概要

胰腺疾病是内科常见病,严重危害病人的健康。本书以问答的形式全面介绍了胰腺炎症、胰腺肿瘤及胰腺其它疾病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知识。内容丰富,科学实用,可供基层医务人员和广大患者阅读。

书籍目录

一、胰腺的解剖和生理 1.胰腺的形态和位置如何? 2.胰腺的相邻器官有哪些? 3.胰腺的血供情况如何? 4.胰腺的淋巴循环是怎样的? 5.胰腺的神经支配是怎样的? 6.胰腺的主副胰管是怎样的? 7.胰腺的外分泌腺体是怎样的? 8.胰腺的胰岛细胞是怎样的? 9.胰腺的超微结构是怎样的? 10.胰腺的胚胎发育是怎样的? 11.胰腺有哪些生理功能? 12.胰液的成分有哪些? 13.胰腺的消化酶有哪些? 14.胰液如何消化糖? 15.胰液如何消化蛋白质? 16.胰液如何消化脂肪? 17.胰液分泌的头相调节是如何进行的? 18.胰液分泌的胃相调节是如何进行的? 19.胰液分泌的肠相调节是如何进行的? 20.什么是肠胰岛轴? 21.胰高糖素细胞(A细胞)有什么功能? 22.胰岛素细胞(B细胞)有什么功能? 23.生长抑素细胞(D细胞)有什么功能? 24.胰多肽细胞(PP细胞)有什么功能? 25.胰腺内其它细胞有什么功能?二、胰腺的影像及实验室检查 26.正常胰腺的B超情况如何7. 27.急性胰腺炎的B超图像是怎样的? 28.慢性胰腺炎的B超图像是怎样的? 29.胰腺脓肿的B超图像是怎样的? 30.胰管结石的B超图像是怎样的? 31.胰腺癌的B超图像是怎样的? 32.同位素胰腺扫描的原理是什么? 33.同位素胰腺扫描的方法是怎样的? 34.同位素胰腺扫描图的情况和临床意义如何? 35.胰腺CT检查的临床意义如何? 36.胰腺磁共振成像检查的临床意义如何? 37.内窥镜逆行胰胆管造影的适应证和禁忌证有哪些? 38.内窥镜逆行胰胆管造影的检查方法是怎样的? 39.内窥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有什么诊断意义? 40.血淀粉酶的测定及临床意义如何? 41.尿淀粉酶的测定及临床意义如何? 42.血清脂肪酶的测定及临床意义如何? 43.血清弹力蛋白酶的测定及临床意义如何? 44.促胰液素试验的方法及临床意义如何? 45.促胰液素一缩胆囊素刺激试验的方法及临床意义如何? 46.伦氏试餐试验及临床意义如何? 47.尿BT—PABA试验的方法及临床意义如何? 48.血BT—PABA试验的方法及临床意义如何? 49.核素胰腺外分泌功能试验有哪些?意义如何? 50.粪便试验在胰腺疾病的诊断中有什么意义?……三、胰腺炎四、胰腺肿瘤五、其它

章节摘录

  胰十二指肠前上动脉与前下动脉吻合,形成前弓;由胰十二指肠后上动脉与后下动脉形成后弓。由胰十二指肠前后弓发出许多胰支及十二指肠支(图3)。  脾动脉胰支:脾动脉发出2~10支到胰腺,有胰背动脉、胰下动脉、胰横动脉、分界动脉及胰尾动脉。具体走行如下:胰背动脉:出现率为68%~90%,在腹主动脉附近起自脾动脉(第一分支)。肝总动脉,或直接发自腹腔动脉,极少数由肠系膜上动脉分支而来。胰背动脉大小差异很大。胰横动脉:相当恒定,常是1条较大动脉,沿胰体及胰尾的下缘靠近背面走行,偶尔也可非常粗大,以致成为脾动脉的第二大分支。此动脉多数起自胰背动脉(84%),但也可由胰十二指肠前上动脉、胰十二指肠下动脉、肠系膜上动脉、胰大动脉而来。胰大动脉:由胰腺左中1/3交界处,由脾动脉发出,出现率为6.47%~75%,在胰腺中分左右支与胰管平行走向,并可向下分支与胰横动脉吻合。分界动脉:约87%起自脾动脉,起点在脾动脉经过胰体、尾交界上缘处,是供应胰尾的主要动脉。胰尾动脉:多来自脾动脉末端,有1~3支,与胰大动脉、胰横动脉有吻合(图4)。  (2)胰腺的静脉:胰腺的静脉分支模式与动脉一致,当然其走向可有很多变异,各个静脉血管的形式不恒定(图5)。  胰十二指肠前上静脉:是重要的胰头引流静脉。由十二指肠第二段下端沿胰头向内下走行,引流静脉血注入胃网膜右静脉,然后又与一横结肠来的静脉支合流构成胃结肠干。此静脉接受胰头前上部及邻近十二指肠部分的小静脉。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胰腺疾病诊治125问 PDF格式下载



写的不错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