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公害茶园农药安全使用技术
2002-1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陈宗懋
255
中国是茶的故乡。茶是我国人民的一种生活必需品,它既具有调节人体生理功能的保健作用,还对多种疾病有预防和治疗作用,同时它也是反映我国悠久历史和文化的一种象征。我国约有106万公顷茶园,8000万茶农,茶叶年产量达68万吨。每年茶叶及其相关产业的产值达160亿元。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茶叶的消费量还将持续上升,国内国际市场前景广阔。茶区地处亚热带和暖温带,具有温暖多湿的自然气候条件,适宜于茶树生长,但也适宜于病、虫、草害的孳生繁衍。使用化学农药防治病、虫、草害对茶叶的高产优质起着重要作用,但是也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其中茶叶中的农药残留问题更加引起消费者的广泛关注,也对我国茶叶出口带来严重影响。我国即将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许多茶叶进口国,尤其是欧盟组织,充分利用非关税壁垒的权利,大幅度扩大农药检验范围和降低农药最大残留限量(MRL)标准,这使得解决我国茶叶中的农药残留问题更加突出。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食品安全的观念也随之增强。早在20世纪70年代,西方发达国家在通过对环境、食品的全面检测后,先后提出了有机农业的新概念,在此基础上,出现了开发无公害食品和有机食品的呼声。我国在80年代也开始了绿色食品的开发,并相应建立了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和产品标准,以及化学物质使用准则。
《无公害茶园农药安全使用技术》由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的专家陈宗懋、陈雪芬编著。着重介绍了茶园主要病、虫、草害与综合治理措施,无公害茶园的适用农药种类,安全合理使用农药技术,农药在茶树上的降解和残留分析,农药在茶叶中的最大残留限量标准,农药的毒性及中毒的预防和急救。此外,《无公害茶园农药安全使用技术》还附录了农牧渔业部、卫、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有关农药安全使用的规定,以及茶树主要害虫、害部位、防治时期、使用农药品种和剂量简表等。内容丰富,科学实用,文字通俗易懂,对无公害茶叶生产有重要指导作用,可供广大茶农学习运用,也可供茶叶科技人员阅读参考。
第一章 茶园主要病、虫、草害与综合治理措施一、茶树病、虫、草害的主要类别(一)茶树害虫的主要类别1.吸汁型害虫2.食叶害虫3.卷叶害虫4.钻蛀害虫5.地下害虫(二)茶树病害的主要类别1.芽叶病害2.茎部病害3.根部病害(三)茶园杂草的主要类别二、茶树病、虫、草害的综合治理(一)农业防治1.改善茶园生态环境2.选育抗病虫品种3.强化茶园管理(二)生物防治(三)化学防治第二章 无公害茶园的适用农药种类一、杀虫剂(一)有机磷类杀虫剂1.敌敌畏2.辛硫磷3.乐果4.马拉硫磷5.杀螟硫磷6.亚胺硫磷7.敌百虫(二)有机氯类杀虫剂硫丹(三)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1.溴氰菊酯2.联苯菊酯3.三氟氯氰菊酯4.氯氰菊酯5.顺式氯氰菊酯6.高效氯氰菊酯7.氯菊酯(四)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1.灭多威2.速灭威(五)沙蚕毒素类杀虫剂杀螟丹(六)昆虫几丁质合成抑制剂类杀虫剂1.除虫脲2.灭幼脲3.抑太保4.农梦特5.噻嗪酮(七)生物源杀虫剂1.鱼藤酮2.苦参碱3.苏云金杆菌4.白僵菌5.核型多角体病毒6.粉虱真菌制剂(八)其他杀虫剂1.吡虫啉2.啶虫脒二、杀螨剂1.四螨嗪2.克螨特3.灭螨灵4.氟丙菊酯5.溴螨酯三、杀菌剂(一)无机杀菌剂1.石硫合剂2.波尔多液(二)取代苯类杀菌剂1.甲基托布津2.百菌清(三)杂环类杀菌剂1.多菌灵2.苯菌灵3.三唑酮4.十三吗啉5.恶霉灵6.萎锈灵(四)有机磷类杀菌剂三乙膦酸铝(五)抗生素类杀菌剂多抗霉素四、杀线虫剂1.克百威2.棉隆3.威百亩五、除草剂(一)三氮苯类除草剂1.西玛津2.莠去津3.扑草净(二)杂环类除草剂1.百草枯2.草酮3.灭草松(三)酰胺类、脲类除草剂1.草萘胺2.敌草隆3.异丙甲草胺(四)苯氧羧酸类除草剂1.吡氟禾草灵……第三章 安全合理使用农药技术第四章 农药在茶树上的降解和残留分析第五章 农药在茶叶中的最大残留限量标准第六章 农药的毒性及中毒的预防和急救附录一 农牧渔业部、卫生部颁布的《农药安全使用规定》(1982)附录二 农业部关于禁止在茶树上使用三氯杀螨醇的通知附录三 农业部关于禁止在茶树上使用氰戊菊酯的通知附录四 中国绿色食品发展示吣颁布的《生产绿色食品的农药使用准则》附录五 茶树主要害虫、为害部位、防治时期及农药品种和剂量附录六 茶树主要病害名称、侵染部位、主要症状、防治时期及使用农药附录七 茶园中常用农药品种、防治对象、施药方法与安全间隔期附录八 茶树主要病虫的防治指标附录九 农药稀释后的有效成分(%)查对表
插图:杂草是茶园生态系中和茶树处于同一营养层次的有害生物群。它们通过和茶树竞争吸取土壤中的营养借以生存繁衍,往往由于杂草的孳生使茶树因营养不足而生长不良,引起减产和质量下降。在茶园生态系中,处于有害昆虫和病原微生物更低的一个营养层的生物群是有益的天敌种群。它们在茶园中以捕食或寄生于有害昆虫和有害病原微生物,借以获得营养而生存繁衍。因此,它们对茶树是有益的“卫士”,而对有害昆虫和病原微生物则是“克星”。杂草虽然也有其天敌种类,但不像有害昆虫和病原微生物的天敌种类那样丰富。至于不同营养层之间的联系和相互定位的机理,属于化学生态学的范畴。研究证明,茶树害虫之所以能定位在茶树上,主要是根据茶树芽梢释放的挥发物质而确定趋向和定位的。由于不同植物释放的挥发物质种类是不同的,害虫可以凭借其触角上的嗅觉细胞寻觅到它的寄主植物。而茶树害虫的天敌之所以能定位到它捕食或寄生的害虫上,主要依赖于害虫危害寄主植物后使寄主植物的代谢过程改变而释放出新的挥发物质,这种新的挥发物质可以诱集天敌。食物链间不同营养层的生物群就主要依赖这种化学信息作用而达到种群的生存和繁衍。人们正在试图利用这种化学信息的机制来控制生物种群间的平衡,提高生物防治效果,更好地开展有害生物的综合治理。茶树病虫草害的发生程度因不同地区、不同生态环境条件而有差异。一般种植历史较长的地区会比种植历史较短的地区发生严重。气候条件温暖潮湿的地区会比气候条件温度较低和干旱的地区发生程度严重。
《无公害茶园农药安全使用技术》是由金盾出版社出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