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蓝浆果栽培与采后处理技术

於虹等 金盾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3-08-01  

出版社:

金盾出版社  

作者:

於虹等  

页数:

145  

字数:

106000  

内容概要

本书介绍的是适合我国酸性土地区种植的新型高效益经济作物——蓝浆果。全书共分8章,分别介绍了蓝浆果的栽培历史,世界各国蓝浆果生产发展现状,主要栽培品种,优质丰产栽培技术,繁殖技术,果实采收与采后处理等。内容系统,技术实用,通谷易懂,可供蓝浆果果品生产者、经销者和农业技术推广人员阅读参考。

作者简介

於虹,北京蓝泉植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与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合作的技术总负责人,1968年生于浙江肖山.1990年毕业于南京农业大学,现为副研究员,江苏省中科院植物研究所蓝浆果项目组组长,1994年至1996年主要参加中国东南部悬钩子属种质资源的考察研究工作;1997年主要从事苍术和鹅掌楸的遗传多样性研究;1998年至今主要从事美国蓝浆果的引种栽培、繁殖及加工技术研究和推广应用。发表论文10篇,合作蓝浆果专著一部。於虹博士编著的《蓝浆果栽培与采后处理技术》主要介绍适合我国南方酸性土地区种植的新型高效益经济作物——蓝浆果。内容系统、技术实用,通俗易懂,可供蓝浆果果品生产者、经销者和农业技术推广人员阅读参考。

书籍目录

第一章 概述 第一节 发展蓝浆果生产的意义 一 蓝浆果具有独特的保健功能,是生食与加工皆宜的高经济价值浆果 二 蓝浆果是我国红黄壤酸性土地区适栽的经济灌木 三 我国发展蓝浆果生产的有利条件 第二节 国内外蓝浆果生产概况 一 蓝浆果是近代由野生物种驯化成栽培果树的新兴作物 二 世界各国蓝浆果生产方兴未艾 三 我国蓝浆果引种和发展现状 第二章 越桔属植物的种质资源 第一节 主要种类 一 高丛蓝浆果 二 兔眼蓝浆果 三 矮丛蓝浆果 第二节 主要品种 一 高丛蓝浆果品种 二 兔眼蓝浆果品种 三 矮丛蓝浆果品种第三章 生物学特性 第一节 形态特征 一 植株 二 花 三 果实 四 叶 五 根和根茎 第二节 生长结果习性 一 生命周期 二 年生长周期 三 枝条生长 四 花牙分化及开花习性 五 果实和结果习性 六 根系 第三节 生态学特性 一 光照 二 温度 三 水分 四 土壤第四章 繁殖技术 第一节 实生苗培育 一 种子处理与播种 二 幼苗管理 第二节 扦插繁殖 ……第五章 栽培技术第六章 蓝浆果采收和贮藏第七章 蓝浆果的加工利用第八章 我国发展蓝浆果应注意的事项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蓝浆果栽培与采后处理技术 PDF格式下载



一本不错的书,方法技术全面!同行的人都可以参考学习!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