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通俗伤寒论新编

沈元良 金盾
出版时间:

2009-6  

出版社:

金盾  

作者:

沈元良  

页数:

158  

前言

  《通俗伤寒论》是清代一大名著,原著为浙江名医俞根初。后经何秀山撰按,何廉臣校勘;再经曹炳章增补,徐荣斋重订;今又由连建伟三订。《通俗伤寒论》自民国初年出版以来,就被医学界“公认为四时感证的诊疗全书”。  《通俗伤寒论》不仅融伤寒、温病一切感证之理法方药于一炉,且合内伤杂病之理法方药于一体。是一部博采历代各家之长、理法方药齐全的外感热病专著,具有很高的临床实用价值。该书分十二章,以六经理论统治所有外感热病,又将八纲、卫气营血、三焦辨证汇入六经辨证之中,详细介绍了伤寒本证、兼证、夹证、坏证、复证的因、证、脉、治,充分体现了“绍派伤寒”的辨证特色。书中专列“六经方药"一章,载方101首,组方严谨,疗效确切。其中不少俞氏方剂,如最常用的葱豉桔梗汤、柴胡枳桔汤、柴胡达原饮、柴胡陷胸汤、加减葳蕤汤、羚角钩藤汤、蒿芩清胆汤、阿胶鸡子黄汤等,被收载于现行的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方剂学》教材中。

内容概要

《通俗伤寒论》是一部博采历代各家之长,理法方药齐全的外感热病专著,具有很高的临床实用价值。《通俗伤寒论新编》尊重原著并着重对俞氏101方的组方含义,用药特色,临床应用,随证加减,现代应用等进行了详细阐述。其语言古朴,实用性强,适合临床医师和中医药爱好者阅读。

书籍目录

第一章 概述 一、“绍派伤寒”与《通俗伤寒论》  二、俞根初的学术思想   (一)治学书宜活读方宜活用   (二)宗仲景参诸家独立杏林   (三)祛邪留其出路则正自安   (四)以通为补灵活应用成法   (五)护胃气全藉阳明有新意   (六)方药以轻灵见长切实用   (七)疗疾重调护饮食讲忌宜   (八)愈后之调理更注重脾胃  三、“绍派伤寒”的诊疗特色   (一)论伤寒之汗法创新立异出良方   (二)阐伤寒之补法别开生面屡见奇效   (三)述伤寒之下法承前启后有卓识具创见   (四)评伤寒用苦寒商榷前贤多具特色 第二章 《通俗伤寒论》之方解与应用  一、发汗剂   苏羌达表汤   葱豉桔梗汤   九味仓廪汤   七味葱白汤   加减葳蕤汤   参附再造汤   香苏葱豉汤   葱豉荷米煎   新加三拗汤   麻附五皮饮   小青龙汤   越婢加半夏汤  二、和解剂   柴胡枳桔汤   柴芩双解汤   柴胡达原饮   蒿芩清胆汤   柴胡桂姜汤   柴平汤   新加木贼煎   柴胡白虎汤   柴胡陷胸汤   大柴胡汤     小柴胡汤   柴胡四物汤   加减小柴胡汤   柴胡羚角汤  三、攻下剂   调胃承气汤   小承气汤   大承气汤   三仁承气汤   陷胸承气汤   犀连承气汤   白虎承气汤   桃仁承气汤   解毒承气汤   养荣承气汤   厚朴七物汤   柴芩清膈煎   六磨饮子   枳实导滞汤   加味凉膈煎   陶氏黄龙汤   五仁橘皮汤   雪羹更衣丸   蠲饮万灵汤   张氏济川煎  四、温热剂   藿香正气汤   仁香汤   神术汤   苓术二陈煎   大橘皮汤   桂枝橘皮汤   香砂理中汤   理阴煎   香砂二陈汤   胃苓汤   白术和中汤   加味小建中汤   神香圣术煎   附子理中汤  五、滋补剂   清燥养营汤   阿胶黄连汤   阿胶鸡子黄汤   坎气潜龙汤   当归四逆汤   复脉汤   四物绛复汤   新加酒沥汤   补阴益气煎   加味金匮肾气汤   救阳四逆汤   桂枝加附子汤   真武汤   通脉四逆汤   回阳救急汤   附姜白通汤   附姜归桂汤   附姜归桂参甘汤   正阳四逆汤   新加八味地黄汤  六、清凉剂   玳瑁郁金汤   犀地清络饮   犀羚三汁饮   连翘栀豉汤   五汁一枝煎   增减黄连泻心汤   导赤清心汤   清肝达郁汤   增减旋复代赭汤   连茹绛复汤   龙胆泻肝汤   羚角钩藤汤   连梅安蛔汤   芩连二陈汤   加味白头翁汤   香连治中汤   龟柏地黄汤   桑丹泻白汤   新加玉女煎   滋任益阴煎   新加白虎汤

章节摘录

  第二章 《通俗伤寒论》之方解与应用  一、发汗剂  发汗,亦称解表法,是通过宣发肺气,调畅营卫,开泄腠理,以促使发汗,使外感六淫之邪气随汗而解的一种治法。属于“八法”中的汗法。  凡用解表药为主组成的,具有发汗、解肌、透疹等作用,主治表证的方剂,称为发汗剂,亦称解表剂。汗法的主要作用是解表,就是通过发散,以达祛除外感六淫之邪为目的。是祛除表邪的最佳治疗方法,张从正在《儒门事亲》中就强调:“风寒暑湿之气,入于皮肤之间而未深,欲速去之,莫如发汗。”  解表剂(汗法)的应用,当上溯岐黄,下逮百世。如早在《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就已明确提出了汗法的使用原则,说“因其轻而扬之,其有邪者,渍形以为汗,其在皮者,汗而发之”,《素问·至真要大论》中的汗者不以奇,以及《素问·六元正纪大论》中“发表不远热”等论述,从而成为汗法(解表方剂)的理论依据。发汗解表剂当首推东汉末年由张仲景著的《伤寒杂病论》,该书载有近30首解表方剂,如常用的麻黄汤、桂枝汤、大青龙汤、小青龙汤、麻杏石甘汤、麻黄附子细辛汤等等。其主要体现在解表宣肺、调和营卫、解表清里、解表化饮、辛凉疏表、助阳解表、扶正解表等法,所载方剂因组方精炼,配伍严密,疗效卓著,历代医家为之正绳,而沿用至今。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通俗伤寒论新编 PDF格式下载



我搞中医,走的是方证相应派,对《通俗伤寒论》比较看好,要把此书学好,非过方这一关不可。此书正好。但价格不低,如果不是同时又买了别的书,我不会在当当购此书的。


该书详略得当,能很周密地论述伤寒论学派难重点。


很好,内容是我想要的,对于辩证论治有很大帮助。


排版合理,价格公道,内容不错。伤寒论是中医只基石,俞根初研究伤寒不算很大家,不过也很实在,写的都是经验,不花里胡哨的,值得看看


与《重订通俗伤寒论》配套买的,喜欢,学习中


内容还算可以,从学术思想方面总结绍派伤寒的特点


都是方子的介绍,还有西医研究,感觉不太好。


帮朋友买的,应该是还不错


要是附上医案就更好了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