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故事中的经济学

王铁锋 金盾
出版时间:

2011-8  

出版社:

金盾  

作者:

王铁锋  

页数:

241  

前言

  经济学的功能定位。经济活动是人类社会的根本内容,经济问题历来是人们关注的重要问题,是思想家们研究的重点领域。在古代,不仅西方各国有很多重要的经济思想,中国也有许多重要的经济思想和著作。但这些见解至多只能算是经济思想或主张,而称不上是一门学问。当时的经济学,并没有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经济观点和主张往往是穿插和混合在其它学科当中,并没有独立出来。从理论体系的视角看,这些思想缺乏逻辑论证,甚至也没有连贯的论述,他们的表述往往带有片面性,和后来建立的主流经济学之间缺乏因果关系。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是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发展逐渐形成并发展起来的。自亚当·斯密于1776年发表了经济学不朽著作《国富论》起,经济学才真正有了自己的体系,从这里算起经济学的发展也不过是230多年的历史。  在过去的230年多年间,经济学取得了重大的发展,尤其是19世纪末边际学派将边际分析方法引入了经济学当中。借助于数学和几何图形来说明经济学问题,使经济学的精确性、可靠性大大提高;经济学家之间关于相关问题的研究和讨论的效率也大为提高。正如一些经济学家认为,的那样,由于数学在微观经济学中应用取得的巨大成功,使应用数学成为经济学的时尚。经济学在社会科学中最具有科学形态,最接近于自然科学,成为社会科学的皇冠。  那么,经济学到底有何作用呢?如何对经济学进行定位?只有对经济学做了准确的定位,才能在实践中应用经济学,才能正确或者全面发挥经济学的作用。人民日报在2004年12月14日的第九版刊登了中国社科院邹东涛教授的一篇文章--《经济学,经世致用之学》,在这篇文章中,作者首先介绍了当前经济学界对经济学定位的分歧。  正如该文作者指出的那样,当前经济理论界的大多数经济学家,或者叫主流经济学均认为经济学是一门解释性的科学,即经济学是回答“是什么”和“为什么”的科学;也有经济学家提出,经济学不仅要回答“是什么”和“为什么”,还要回答“应该是什么”和“怎么办”的问题。有的学者认为,在科学的范畴内,问题只有一个,即“为什么”,而“怎么办”则是工程学的问题,“好不好”是伦理学的问题,科学不问“怎么办”,也不问“好不好”。这种思想可以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莱昂内尔·罗宾斯就主张经济学仅限于科学解释,这一功能既不能回答价值判断,也无法演绎出对策措施。但也有学者主张,现代经济理论的成长有三个阶段:开始是产生思想的原创阶段;继而后人在此“前期产品”基础上,通过建立模型进行形式化和一般化;最后人们再用非数学语言,进行思想综合和政策开发,形成“后期产品”。萨缪尔森更明确指出:“经济学本质上就是一门以经验为依据的科学。它以解释我们身边的世界为首要目标,然后帮助我们基于正确合理的经济_原则来设计经济政策,以提高国内外人民的生活水平。”这就是说,价值判断和对策措施是经济学不可分割的部分。事实上,economics的中文译法在20世纪初被确定为“经济学”,暗含的思想就是经济学是一门经世致用之学。这个问题又牵涉到经济学的规范研究和实证研究问题。  经济学的发展趋势--数学化趋势。在西方发达国家,经济学的形式主义化已经成为主流--数学化和严格遵守方法论的逻辑。一个人不必过多地卷入现实的混乱与无序之中,就能获得经济学家的头衔。然而,其结果可能意味着经济学在严谨之中变得与现实无关,在精确之中形成错误。形式主义成了逃避现实的手段,而不是理解现实的工具。形式主义的做法,既不需要经济学史的知识,甚至也不需要了解现实经济的历史。一篇数学文章可以主要按其自己的方式进行评价。这样,经济思想史甚至经济史,大量地从这门学科中消失了。形式主义甚至能够在贫瘠的哲学和方法论文化氛围中繁荣昌盛。更为重要的是,形式主义并不要求熟练掌握英文或任何其他主要语言,因而得以在积极效仿全球标准的非英语国家的经济学系中受到鼓励。形式主义不’断成长并自我强化,就像劣币驱逐良币一样。  可以说,经济学数学化有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从算术方法的提出--到边际分析方法的应用--到一般均衡论的提出--再到线性规划的应用--以及今天最常用的博弈论的使用。经济学研究的数学化,从有少数人倡导到大多数人普遍接受,其中知识结构、思维方式、治学方式的转变并不是一蹴而就的。经济学数学化的过程,就是经济学新老范式的转换过程。而这一转换过程,经历了三四百年漫长的历史过程。  数学作为一种方法,在经济学中的应用无可厚非。经济学的形式化甚至数学化具有许多优点。伽利略早就说过,大自然这本书是用数学这种语言写成的。科学史也表明,人们在探求关于大自然的知识的过程中,离不开数学。这种重要性在经济学中的体现就是随着战后逻辑实证主义思潮影响,经济学的形式化与数学化不断加深。科学哲学家Suppes认为,学科形式化是必要的,因为它有多项优点:有助于概念问题的厘清与逻辑基础的建立;有助于概念推演出明显的意义;标准化研究术语与方法;在不具有详细细节下,也能发展一般视野;更高程度的客观性;有助于设立精确的条件假设;对分析陈述能提供最少的假设。经济学家Degreu就认为,形式化提供一语言的方便性,并使分析能有更深层次的了解。对Gorman而言,数学在经济推理中是重要的,因为这可使想象的内涵通达未知的领域。Weintraub则认为,我们透过创造心灵结构了解经济世界,而运用数学就是用最纯的方式创造心灵结构,因此,数学在经济学分析中当然是重要的。  我们重视数学在经济学分析中的重要性,也正视数学和模型在经济学分析中的必要性。包括康德、笛卡尔和马克思等大家都不排斥数学方法。笛卡儿的著作《方法论》、《哲学原理》和《形而上学的沉思》被哲学界大加推崇,而集哲学家和数学家的头衔于一身的康德也曾说过:“有多少数学知识,就有多少严格的科学。”马克思也有一句名言:“一种科学只有在成功地运用数学时,才算达到了真正完善的地步。”--所有这些大家都不反对数学方法。  然而,时至今日,数学化的发展已经超出了人们的接受能力。即便是一些经济学专业的学生也感觉到当前的经济学发展与“经济学是文科”的概念未免大相径庭。在经济学理论与研究数学化已经占据了主流的背景下,主流经济学日益脱离了大众,成为耀眼夺目只可仰观的璀璨明珠。有些人因此而对经济学的用途产生了质疑:世界经济发展到了21世纪,人类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之辉煌是无与伦比的。但是,与经济发展最为密切的经济学对经济的贡献是什么?有多大呢?以此为业的经济学家们也备受世人嘲笑,似乎成了所有人类学科当中最适宜被当作笑料的一群,其中也:不乏经济学界的自我嘲弄。  网络版的一篇文章《数学化不是经济学的出路》一文中指出,有相当一部分人认为,经济学中过多地使用数学方法会给经济学这门原来属于大众科学的学科加上一道门槛,从而使它脱离大众,变得更加高深莫测。然而一门学科的发展是不能以大众的接受程度为转移的。相对论刚刚研究出来的时候不是有人说“这个世界上只有12个人能够理解相对论”,然而这并不能否定相对论继续发展的重要意义。也有人认为数学在经济学当中的大规模使用是某些人在炫耀自己,而很多数学上的推理证明是没有什么实际意义的。这种现象可能是存在的,但也不能因为个别人在经济学中对数学的滥用而否定数学在经济学研究当中的重要意义。还有人认为经济学使用数学是使经济学变得更加自然科学化,而经济学研究的是人、是社会的行为,这样使得经济学的研究脱离了人的情感因素的考虑,会使经济学失去其原来的意义。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数学并不是一门自然科学,那么一门学科是否为自然科学与它是否使用数学并没有必然的联系。  对经济学的作用和经济学数学化的发展趋势争论很多,这里不一一赘述。本书避开以上关于经济学动能和发展趋势的讨论,试图通过对一些浅显易懂的现象分析与描述,来说明一些经济学原理,力图为经济学的普及化做一些初步的尝试。为了更好的说明问题,在本书中适当地应用了一些数学方法,毕竟数学是一种纯粹的工具性科学。从我执教的浅显经验来看,给学生讲课尽量要通俗易懂,外加生动和有趣,尤其是对那些非经济学专业的学生来说,这一点更加重要。作为理论经济学的教师,更应该向这方面努力。本书的编写也是平时教学经验的一点积累。本书的写作目的,一方面是厘清关于经济学理论通俗化的脉络。另一方面,也希望从本书的初步尝试中能为经济学理论的普及做出一点点贡献。当然,本书并非是独创,本书的最后完成是建立在前人的研究成果之上的。在此,对本书所引用的其它书目_的著作者以及文章的作者表示诚挚的感谢!(书后的参考文献里一一列出)本书共分为八章内容。由于时间匆促,水平有限,疏漏之处在所难免,也请读者给予批评指正!

内容概要

经济学理论内部学科林立,但各理论之间具有互联互通性。将这些理论纳入同一框架之中并非不可做之事,相反恰恰能够凸显不同理论的差异性与特色。王铁锋编著的《故事中的经济学》以叙事的方式、故事的形式对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政治经济学、网络经济学、制度经济学、博弈论、经济史以及行为经济学的相关内容进行解读,试图通过《故事中的经济学》,让不懂经济学或经济学刚刚入门者,了解经济学的基础理论,能够在轻松的语境中领略经济理论的奥妙。

书籍目录

第一章 博弈论中的故事
第一节 囚徒困境
第二节 智猪博弈
第三节 逆向选择
第四节 价格歧视与其他定价策略
第五节 拍卖
第六节 搜寻理论
第二章 制度经济学中的故事
第一节 产权理论
第二节 合约理论
第三节 企业理论之委托—代理合约
第四节 市场制度
第五节 治理结构
第三章 网络经济学中的故事
第一节 网络与网络经济学
第二节 网络的外部性效应
第三节 网络外部性对人行为的影响
第四节 网络中的锁定陷阱
第五节 网络中的正反馈效应
第六节 网络中的规模效益与收益递增理论
第七节 供给自创需求的定律回归
第八节 数字化产品定价的差别化机制
第九节 没有掌握标准下的竞争选项
第十节 构筑双边市场的中介平台
第十一节 对初始条件把握的重要性
第十二节 电子商务快捷的交易平台
第十三节 网络的外部性成就了市场中的胜者
第十四节 大规模定制产品满足市场多样化需求
第四章 要学点政治经济学
第一节 不可忽视社会对生产力发展的制约
第二节 生产力的发展不可忽视劳动者的利益
第三节 货币和货币的产生
第四节 “资本”的真正定义不可混淆
第五节 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决定理论没有过时
第六节 少一点商品拜物教观念,多一点人本思想
第七节 资本带来的剩余价值
第八节 工作日给我们带来的思考
第九节 股票和证券的积极作用与投资人的风险意识
第十节 跟风投资的潜在风险
第十一节 你从全球化中读到了什么
第十二节 在我们身边的地租理论
第五章 微观经济学
第一节 在供求均衡中获取价格优势
第二节 正确运用弹性理论
第三节 经营者要注意研究消费者偏好
第四节 家庭也有经济学
第五节 富有理想的完全竞争市场
第六节 调节 市场的一般均衡理论
第七节 公共问题给予的启示
第八节 垄断与反垄断
第九节 市场结构
第六章 宏观经济学
第一节 国民收入(GDP)的核算
第二节 总需求决定论的凯恩斯理论
第三节 货币政策的宏观调控作用
第七章 经济史中的故事。 第一节 农业经济就是这样开始的
第二节 交易从送礼和还礼并始
第三节 苏美尔人的泥板
第八章 经济学中的悖论
第一节 “囚徒困境”悖论
第二节 理性人悖论
第三节 偏见问题
第四节 损失规避
第五节 “最后通牒”
第六节 判断问题
参考书目

章节摘录

  第二节智猪博弈在博弈论(GameTheory)经济学中,“智猪博弈”是一个著名的纳什均衡的例子。说的是猪圈里有两头猪,一头大猪和一头小猪。在猪圈的一边有个踏板,每踩一下踏板,在远离踏板的猪圈的另一边的投食口就会落下食物。如果有一只猪去踩踏板,另一只猪就有机会抢先吃到另一边落下的食物。但是当小猪踩动踏板时,大猪会在小猪跑到食槽之前刚好吃光所有落下的食物;若是大猪踩动了踏板,则还有机会在小猪吃完落下的食物之前跑到食槽,争吃到另一半残羹。那么,两只猪各会采取什么策略?答案是:小猪将选择“搭便车”策略,也就是舒舒服服地等在食槽边;而大猪则为一点残羹不知疲倦地奔忙于踏板和食槽之间。原因何在?因为,小猪踩踏板将一无所获,不踩踏板反而能吃上食物。对小猪而言,无论大猪是否踩动踏板,自己不踩踏板总是好的选择。反观大猪,已明知小猪是不舍去踩动踏板的,自己只得亲自去踩踏板,因为踩总比不踩强吧,所以只好亲力亲为了。“小猪躺着大猪跑”的现象是由于故事中的游戏规则所导致的。规则的核心指标是:每次落下的食物数量和踏板与投食口之间的距离。  如果规则改变,猪圈里是否还会出现“小猪躺着大猪跑”的景象呢?  改变游戏规则的第一方案:减量方案。投食仅为原来的一半份量。结果是小猪大猪都不会去踩踏板了。如果小猪去踩,大猪将会把食物吃完;大猪去踩,小猪也将会把食物吃完。谁去踩踏板,就意味着为对方贡献食物,所以谁也不会有踩踏板的动力了。如果目的是想让猪们去多踩踏板,那么这个游戏规则的设计显然是失败的。  改变游戏规则的第二方案:增量方案。投食为原来的一倍份量。结果是小猪、大猪都会去踩踏板。谁想吃,谁就会去踩踏板。反正对方不会一次把食物吃完。小猪和大猪相当于生活在物质相对丰富的“共产主义”社会,所以竞争意识不会很强。对手游戏规则的设计者来说,这个规则的成本相当高(每次提供双份的食物)。而且因为竞争不强烈,想让猪们去多踩踏板的效果并不好。  改变游戏规则的第三方案:减量加移位方案。投食仅为原来的一半份量,但同时将投食口移到踏板附近。结果呢,小猪和大猪都在拼命地抢着踩踏板。等待者不得食,而多劳者多得;每次的收获刚好消费完。对于游戏设计者,这是一个最好的方案。成本不高,但收获最大。  故事中的经济学启示。“智猪博弈”故事给了竞争中的弱者(小猪)以等待为最佳策略的启发。但是对于社会而言,因为小猪未能参与竞争;小猪搭便车时的社会资源配置并不是最佳状态。为使资源最有效配置,规则的设计者是不愿看见有人搭便车的,政府如此,公司的老板也是如此。而能否完全杜绝“搭便车”现象,就要看游戏规则的核心指标和规则设置是否合适了。  案例一:现实经济活动中的激励机制设计。  A公司的效益一直很好,但是根据现有资源和人才指标来看,似乎还没有挖掘出公司生产的全部潜力。公司的领导者开始在激励制度的设计上下功夫了。如果奖励力度太大,又是持股,又是期权,让公司职员个个都成了百万富翁,成本高不说,员工的积极性并不一定很高。这相当于“智猪博弈”增量方案所描述的情形,缺少了竞争也就缺少了积极上进,同时也就缺乏提高公司效益的动力了。但是如果奖励力度不大,而且见者有份(如原智猪博弈中不劳动的“小猪”也有),开始时最努力的大猪也不会有动力了,最后可‘能还会出现“智猪博弈”减量方案一所描述的情形。最好的激励机制设计就像游戏规则改变的第三方案--减量加移位的办法,奖励并非人人有份,而是直接针对个人(如业务按比例提成),既节约了成本(对公司而言),又消除了“搭便车”现象,还能实现有效的激励。  故事中的经济学启示。许多人并未读过“智猪博弈”的故事,但是却在自觉地使用小猪的策略。股市上等待庄家抬轿的散户;等待产业市场中出现具有赢利能力的新产品、继而大举仿制牟取暴利的游资;公司里不创造效益但分享成果的人,等等。因此,对于制订各种经济管理的游戏规则的人,必须深谙“智猪博弈”指标改变的个中道理。  案例二:做“大猪”,好辛苦。  阿伟下班回家,第一件事就是拿起电话,向周围的好朋友大吐苦水:“我要发疯了!所有的工作都让我一个人做,当我是人还是机器?”阿伟所在的发展部是全公司最核心的部门,每天大小事不断,连个喘气的时间都没有。但公司规模小,这么重要的部门,只配备了区区3个人。说来好笑,这3个人还分为三个级别:部门经理、经理助理、普通干事。很不幸,阿伟就是那个经理助理,不上不下,刚好中间。  “经理的任务就是发号施令,他是‘管理层’嘛!上面交给他的工作,他统统一句话打发:‘阿伟,把这件事办一办!’可是我接到活之后,却不能对下属阿冰也潇洒地来一句:‘你去办一办!’一来,阿冰比我年长,又是经理的‘老兵’;二来,他学历低,能力有限,怎么放心把事情交给他?”阿伟只能无奈地叹息,然后把自己当3个人用,加班加点完成上级_的任务。  令他没想到的是,由于事事都是他出面,其他部门的同事渐渐认准了:只要找发展部办事,就找阿伟!甚至老总都不再向经理派任务了,往往直接就把文件扔到阿伟的桌子上。阿伟的案头文件越堆越高自不必说,而且,连阿冰都敢给他派活了。这天,阿冰把一叠发票放在他面前说:“你帮我去财务报一下。”阿伟顿时被噎得说不出话来,过了半晌方问:“你自己为什么不去?”阿冰嗫_嚅了一下答:“我和财务不熟,你去比较好!”尽管心中怒火万丈,但碍于同事情面,阿伟最终还是走了这一趟。  ……


编辑推荐

  《故事中的经济学》试图通过对一些浅显易懂的现象分析与描述,来说明一些经济学原理,力图为经济学的普及化做一些初步的尝试。为了更好的说明问题,在本书中适当地应用了一些数学方法,毕竟数学是一种纯粹的工具性科学。从我执教的浅显经验来看,给学生讲课尽量要通俗易懂,外加生动和有趣,尤其是对那些非经济学专业的学生来说,这一点更加重要。本书的写作目的,一方面是厘清关于经济学理论通俗化的脉络。另一方面,也希望从本书的初步尝试中能为经济学理论的普及做出一点点贡献。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故事中的经济学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