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北方五大食用菌最新栽培技术

姜坤 金盾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2-1  

出版社:

金盾出版社  

作者:

姜坤  

页数:

156  

字数:

125000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本书由黑龙江省鸡西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姜坤高级农艺师编著。作者根据自己多年对食用菌栽培的实践与研究,并结合自己的10多项国家专利,着重介绍了在北方生产范围广、产品数量大、经济效益高的黑木耳、金针菇、平菇、香菇和猴头菇五大食用菌的栽培技术。本书语言通俗,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先进性和可操作性。适于广大菇农和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人员阅读,还可作为高等专职专科技能培训教材。

书籍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黑木耳生产技术
第三章 金针菇生产技术
第四章 平菇生产技术
第五章 香菇生产技术
第六章 猴头菇生产技术
第七章 食用菌病虫害及其防治
第八章 食用菌栽培技术专利与成果

章节摘录

  菌丝生长的需要,在前期不必大通风。  菌筐摆到床上不用挪动,10天后掀开塑料布、草帘,检查菌丝生长情况。正常情况下床内温度应在15℃~20℃,菌丝占领料面并能吃料1/4或1/5时,彻底掀开草帘,将菌筐倒垛,从这排垛挪到另一排垛,原先上面的这次放下边,下边的放到上面,每个筐互换一下位置就可以,然后及时盖上草帘,根据温度高低来决定盖不盖塑料布。这时床内最高气温不应超过25℃,气温低应盖上塑料布增温,气温高则应及时通风搭上遮荫棚。如遇雨天必须遮上塑料布,一般40天左右菌丝就长满全袋了。  11.出耳管理黑塑料袋地摆木耳是在室外大地出木耳,对自然条件有依赖性,室外空气新鲜、昼夜温差大,栽培袋贴地摆易吸湿、保湿,接上了地表的潮气,为地摆木耳生长提供了条件。在鸡西地区出耳季节要安排在春(5月10日至6月15日)、秋(8月5日至9月20日)两个季节,黑木耳是中温型真菌,温度高导致菌体蛋白变性,菌丝死亡,子实体腐烂。子实体生长温度范围是10℃~23℃,在生产前一定要和气象农业等部门联系,把本年的气温弄清楚,科学合理地安排地摆黑木耳出耳时间。  (1)地摆站立出耳根据不同地势、不同环境应做不同的出耳床。积水低洼地及平地又不好排水的地方应做高出地面10厘米的出耳床;坡地、排水良好的地应比地面低10厘米做出耳床。床面宽1.2米,长度不限,高低深浅由地势决定,床面必须灌透水后再撒上生石灰。每平方米可摆25袋,每、667米2地留1/4为作业道,余地可摆12000袋。  做好耳床后,往耳床浇灌石灰水,必须灌透,使床面吃足吃透水分,然后用1:500倍多菌灵溶液,将盖袋的草帘子用多菌灵溶液浸泡,浸完后将草帘堆放在一旁,控净多余水分,当黑木耳菌丝长满袋时,即可将菌袋从培养室移到栽培室,把无棉盖、塑料颈套去掉,袋口拧转360。后倒立地面。  ……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北方五大食用菌最新栽培技术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