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材料力学

韩秀清 中国电力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5-1  

出版社:

中国电力出版社  

作者:

韩秀清  

页数:

286  

前言

  材料力学是工科专业的一门重要技术基础课,它与工程实际有着密切的联系。通过学习本门课程,不仅可使学生构筑工程技术的理论根基,还可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新材料、新技术、新方法不断涌现,所以对教师与学生也提出了新的更高的也非常切合实际的要求,为适应这种要求,我们在总结多年理论与实践教学经验的基础上,并汲取了国内许多优秀教材的长处而编写了本书。在编写过程中,认真依着材料力学教学大纲的要求,并结合当前时代特点,与时俱进,力求保留国内原材料力学教材的结构严谨、逻辑性强等特点,又突出实验与实践教学,增加了实验应力分析内容,增加了工程实际的基础训练习题与思考讨论题。其目的就是针对普通高等工科院校学生的特点,在对基础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的基础上,加强实践能力与试验技能的培养。本书适用于普通高等工科院校的各类专业,并可根据计划学时对书中内容进行选择。  本书主编韩秀清教授为国务院特殊津贴享受者,从事二十多年材料力学的教学工作,在这些年中主持与力学学科密切相关的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二十多项,并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两项、三等奖一项。在进行科研时,通过将力学理论与工程实际紧密融合在一起,解决了许多工程技术难题,这对材料力学的教学工作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本书由韩秀清、王纪海主编。全书共有十五章(含附录),内容包括绪论、轴向拉伸与压缩、剪切、扭转、弯曲、应力状态与强度理论、组合变形、能量法、超静定、冲击载荷、交变应力、压杆稳定、实验应力分析、截面几何性质等。韩秀清编写了第九章、第十章,并对全书各章节的内容进行了校改;第四章至第六章、第十二章、第十三章、附录A由王纪海编写;第七章、第八章由姚敏编写,第十一章由孙艳编写,第一~三章由张凤编写,第十四章由李华仲编写。刘丽华审阅了全书。  在本书的编写过程中,得到了刘风山老师的大力帮助,谨此表示致谢。  由于作者水平有限,书中难免有不妥之处,欢迎各位读者批评指正。

内容概要

本书为21世纪高等学校规划教材,是根据材料力学教学大纲的要求,并结合当前时代特点,力求保留国内原材料力学教材的结构严谨、逻辑性强等特点,又突出实验与实践教学,编写时注重知识体系的完整性和实用性。增加了实验应力分析内容,增加了工程实际的基础训练习题与思考讨论题,其目的就是针对普通高等工科院校学生的特点,在对基础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的基础上,加强实践能力与试验技能的培养。全书共分14章,主要内容包括轴向拉伸和压缩、扭转、弯曲内力、弯曲应力、弯曲变形、应力状态和强度理论、组合变形、能量法、超静定结构、压杆稳定、动载荷、交变应力、实验应力分析等。本书内容选择合理,突出了基本原理和方法,语言简练、图文并茂。 本书适用于普通高等工科院校的各类专业,并可根据计划学时对书中内容进行选择。

书籍目录

前言第一章 绪 论 §1-1 材料力学的任务 §1-2材料力学的基本假设 §1-3 内力、截面法及应力 §1-4 构件的分类及杆件变形的基本形式第二章 轴向拉伸和压缩 §2-1 轴向拉伸和压缩的概念和实例 §2-2 轴力和轴力图 §2-3 横截面上的应力 §2-4 斜截面上的应力 §2-5 变形和应变 §2-6 材料在拉伸时的力学性能 §2-7 材料在压缩时的力学性能 §2-8 许用应力和强度条件 §2-9 应力集中 §2-10 拉伸、压缩超静定问题 §2-11 剪切和挤压的实用计算 思考题 习题第三章 扭 转 §3-1 扭转的概念和实例 §3-2 扭矩和扭矩图 §3-3 薄壁圆筒扭转 §3-4 圆轴扭转时的应力 §3-5 圆轴扭转时的变形 §3-6 圆轴扭转时的强度与刚度条件 思考题 习题第四章 弯曲内力 §4-1 引言 §4-2 剪力和弯矩 §4-3 剪力图和弯矩图 §4-4 剪力、弯矩载荷集度之间的微分关系 思考题 习题第五章 弯曲应力 §5-1 引言 §5-2 弯曲时的正应力 §5-3 弯曲正应力的强度条件及其应用 §5-4 弯曲切应力?剪切中心?切应力强度条件及应用 §5-5 提高粱扛弯强度的一些措施 思考题 习题 第六章 弯曲变形 超静定梁 §6-1引言 §6-2梁的挠曲线的近似微分方程 §6-3用积分法求梁的变形 §6-4按叠加原理求梁的变形 §6-5梁的刚度校核和提高粱刚度的途径 §6-6简单超静定梁第七章 应力状态和强度理论 §7-1应力状态的基本概念 §7-2 平面应力状态分析 §7-3 三向应力状态 §7-4 广义胡克定律 §7-5 空间应力状态下的应变能密度 §7-6 强度理论及其应用第八章 组合变形 §8-1 概述 §8-2 斜弯曲 §8-3 拉伸(压缩)与弯曲的组合 §8-4弯曲与扭转的组合第九章 能量法 §9-1 概述 §9-2 杆件应变能 §9-3 单位力法 §9-4 图形互乘法 §9-5 互等定理 §9-6 卡氏定理 §9-7 虚功原理第十章 超静定结构  §10-1力法的基本原理 §10-2多次超静定系统正则方程 §10-3用卡氏定理解超静定问题 §10-4支座沉陷问题第十一章 压杆稳定 §11-1 稳定性概念 §11-2 两端铰支细长压杆的临界载荷 §11-3 两端非铰支细长压杆的临界载荷 §11-4 中、小柔度杆的临界应力 §11-5 压杆稳定条件与合理设计第十二章 动 载 荷 §12-1 引 言 §12-2 动静法的应用 §12-3 杆件受冲击时的应力和变形 §12-5 冲击韧性第十三章 交变应力 §13-1引言 §13-2材料的持久极限及其测定 §13-3影响持久极限的主要因素 §13-4对称循环应力下的疲劳强度计算 §13-5非对称与弯扭组合循环应力下构件的疲劳强度计算 §13-6提高构件疲劳强度的途径 附录A 截面的几何性质 §A-1 截面的静矩和形心 §A-2 截面的极惯性矩、惯性矩和惯性积 §A-3 平行移轴公式 组合截面的惯性矩和惯性积 §A-4 转轴公式、截面的主惯性轴和主惯性矩附录 附录B 梁的挠度与转角公式 附录C 型钢规格表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材料力学 PDF格式下载



很实用,也很丰富,另外知识面广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