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交流输变电工程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工作手册

丁广鑫 编 中国电力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12  

出版社:

中国电力出版社  

作者:

丁广鑫 编  

页数:

182  

前言

  党的第十七大报告指出:“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坚持节约资源和环境保护的基本国策,关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中华民族生存发展”。作为国家能源体系重要的组成部分,电网是国民经济重要的基础设施,在国家现代化建设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其建设、运行与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之间的关系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国家电网公司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根据“节约资源和环境保护”的基本国策,将建设“绿色环保型”工程作为电网建设的基本要求,在国家电网公司系统全面推行。国家电网公司交流建设分公司作为国家电网公司总部投资的输变电工程的建设管理单位,始终高度重视工程建设与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之间的关系,在电网工程建设管理中全面贯彻落实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措施,完成了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三峡输变电工程、全国联网工程等电网工程项目的环境保护、水土保持过程管控及其竣工验收工作。在多年的工程建设管理过程中,探索、总结出一些宝贵的实践经验,取得了一批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管理创新成果。《交流输变电工程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工作手册》(简称《手册》)便是工程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管理创新典型的代表作品,凝聚了广大工程建设者的集体智慧。  本《手册》从电网建设的设计、监理、施工、运行、档案等方面入手,着重阐述了工程建设管理的各个环节与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之间的密切关系,详细剖析、说明了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工作程序和施工方法,为“绿色环保型”电网建设提供了丰富的经验借鉴。  本《手册》理念清新、图文并茂,理论结合实际,语言表述精练简洁,为提高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施工管理水平提供了大量实际案例,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性,不仅是电网建设标准化体系的完善和补充,也是电力建设管理的创新和示范。  我国电网建设已进入快速发展的新阶段,相信本《手册》会对环境保护、水土保持工程建设和管理发挥积极作用。

内容概要

  为进一步推进电网工程标准化、规范化、专业化建设管理水平,由国家电网公司交流建设分公司牵头,多家科研、设计、施工、监理单位共同研究编制出版了《交流输变电工程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工作手册》。全书共分为8章,内容包括概述,基础篇,环境影响评价、水土保持方案篇,设计篇,监理篇,施工篇,验收篇和档案篇。《交流输变电工程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工作手册》主要阐述了工程建设管理的各个环节与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之间的密切关系,详细说明了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工作程序和施工方法,为“绿色环保型”电网建设提供了丰富的经验借鉴。  《交流输变电工程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工作手册》可供从事交流输变电工程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工作的设计、监理、施工、验收人员阅读使用。

书籍目录

序前言第一章 概述第一节 输变电工程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工作流程第二节 各建设阶段的信息沟通和传递第二章 基础篇第一节 输变电工程电磁环境第二节 输变电工程环境保护法规第三节 电磁环境参数测量方法第四节 输变电工程环保措施研究第五节 环境保护、水土保持重要指标的描述第三章 环境影响评价、水土保持方案篇第一节 环境影响评价第二节 水土保持方案第四章 设计篇第一节 输变电工程环境保护、水土保持设计依据、标准和规范第二节 输变电工程设计各阶段工作内容第三节 输电线路工程设计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控制措施及要求第四节 变电工程设计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控制措施及要求第五节 环境保护、水土保持的概算第五章 监理篇第一节 环境保护监理第二节 水土保持监理第六章 施工篇第一节 编制依据第二节 施工准备阶段第三节 施工实施阶段第四节 工程竣工阶段第七章 验收篇第一节 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第二节 水土保持设施竣工验收第八章 档案篇第一节 档案归档与移交要求第二节 环境保护、水土保持档案归档范围及立卷单位第三节 环境保护、水土保持各阶段产生文件第四节 声像、图片资料拍摄要求与计划附录A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管理办法(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第13号令)附录B 环境保护/水土保持设施施工统计表

章节摘录

  一、环境与环境保护  (一)环境  环境(environment)总是相对于某一中心事物而言的。环境因中心事物的不同而不同,随中心事物的变化而变化。围绕中心事物的外部空间、条件和状况,构成中心事物的环境。通常所称的环境就是指人类的环境。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从法学的角度对环境概念进行阐述:“本法所称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生物、自然遗迹、人文遗迹、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城市和乡村等。”  环境分类一般按照空间范围的大小、环境要素的差异、环境的性质等为依据。人类环境习惯上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自然环境也叫地理环境,是指环绕于人类周围的自然界。它包括大气、水、土壤、生物和各种矿物资源等。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在自然地理学上,通常把这些构成自然环境总体的因素,分别划分为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土圈和岩石圈5个自然圈。  社会环境是指人类在自然环境的基础上,为不断提高物质和精神生活水平,通过长期有计划、有目的的发展,逐步创造和建立起来的人工环境,如城市、农村、工矿区等。社会环境的发展和演替,受自然规律、经济规律以及社会规律的支配和制约,其质量是人类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标志之一。  从性质来考虑,环境可分为物理环境、化学环境和生物环境等。  按照环境要素来分类,可以分为大气环境、水环境、地质环境、土壤环境及生物环境。  通常,按照人类生存环境的空间范围,可由近及远、由小到大地分为聚落环境、地理环境、地质环境和星际环境等层次结构,而每一层次均包含各种不同的环境性质和要素,并由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共同组成。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交流输变电工程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工作手册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