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水资源及其管理的研究与应用

吴季松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2-1  

出版社: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作者:

吴季松  

页数:

331  

字数:

296000  

内容概要

作者吴季松,现任水利部水资源司司长、全国节约用水办公室常务副主任、中国矿业联合会顾问、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评审委员会委员。 本书是作者1996年以来关于水资源研究文章的汇集,除三篇由作者主笔或组织编写已注明外,均为作者撰写,其中几个重要篇章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领导、国务院领导和有关部领导的亲笔批示和评价。文章涉及水资源理论、规划思想、管理体制、水价的研究和国内外的实地调查,其中多数篇章曾在《人民日报》、《科技日报》、《中国水利》和《中国水利报》等中央和地方报刊上登载,有的在中美环境与发展论坛等高层国际会议上部分发表,有的被译成日文,在各界,尤其是水利界有较大影响。  本书可供水利、农业等部门的决策领导者阅读,也可供相关专业的技术人员参考使用。

作者简介

吴季松,男,1944年出生于辽宁沈阳。1968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工程力学数学系,水利部水资源司司长,第六届世界科技工业园区大会(1998,澳大利亚帕斯)组织委员会副主席,全国自然保护区评审委员会委员,河海大学兼职教授,技术经济学博士。1985-1986年从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高技术产业化专题研究,研究期间历美、日、英、法、瑞、荷兰、丹麦等7国;报告《多学科综合研究应用于经济发展》(英文)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表。1990-1992年任中国常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代表团参赞;1992-1993年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科技部门高技术与环境顾问;参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知识经济概念创意。1995年任第4届世界科技工业园区大会副主席;任第5届世界科技工业园区大会亚洲唯一的学术委员;参加中美环境与发展高层研讨会并做首席发言。著有《高科技产业化的人才研究》(英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86),《"信息高速公路"通向何方》,《21世纪社会的新细胞--科技工业园区》,《一个中国人看世界--我所到过的50个国家与地区(1-5集)》,《21世纪社会的新趋势--知识经济》,《知识经济学:理论、实践和应用》。自1986年起在国内外重要刊物发表有关智力经济、知识经济和高科技产业化的文章、论文百余篇。

书籍目录

第一部分 水资源理论初控与实地调查 作者的话 可持续利用的资源观 为可持续发展提供水资源保障 迎战21世纪面临的第二贫困--水贫困 水污染防治是水资源保护的当务之急 从塔里木河治理规划看我国生态系统建设 湿地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充分认识生态用水 ----“三河”调水后的思考 水资源的优化配置是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水过看“水文” 永定河、潮白河上游水资源状况调查报告 第二部分 水资源的规划思想与管理体制 作者的话 以优化配置、节约保护、生态建设为主线 全面加强新世纪的水资源管理工作 如何制定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规划 用流域水资源统一管理的思想指导西部水利规划工作 21世纪初期(2000-2010年)首都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上游保障研究 为首都人民有足够的好不喝 为上游人民有更好的日子过 新千年的瞌睡 为什么要以水务局管理城市水资源 改进加强城市水务工作,保障城市可持续发展 关于上海市水务局机构设置与运转机制的关键咨询报告 城市水资源问题与对策 水资源的全面保护、科学管理与合理利用 -----“三河”调水的经验总结 节水是一场革命 节水:跨世纪的大行动第三部分 世界看水 作者的话 《首都水资源规划》与亲历申奥 参加第二届世界水论坛部长级会议报告 中国代表团访问荷兰报告 附:21世纪水安全--海牙世界部长级会议宣言 应对世界水资源危机 坚决维护国家利益,积极参与国际水事务 在波恩德国议会大厅的总结讲话 附:德国波恩国际淡水资源大会部长宣言 游莱茵与长江的不同感受 易北河上静悄悄 缺水的美国西部地区一瞥 悉尼奥运会的水 看东京治水 文明发源的绿洲已经开始荒漠化---恒河纪行 世界第二大湖---维多利亚湖的污染第四部分 几个值得探索的水资源问题 作者的话 从知识经济和资源水利看西北开发 在塔里木河水资源问题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摘要 对我国水资源法律体系的思考 合理水价形成机制初控 也谈水权 关于水资源配置与生态系统建设的参考标准 几个值得深入研究的水资源实际问题附录:我所到过的世界主要河湖和荒漠参考文献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水资源及其管理的研究与应用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