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土质边坡稳定分析

陈祖煜 水利水电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3-1  

出版社:

水利水电出版社  

作者:

陈祖煜  

页数:

560  

字数:

848000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本书全面阐述对土质边坡进行稳定分析的原理和方法,介绍有关程序和使用说明,主要内容包括:边坡稳定分析的通用条分法及各种简化方法,使用最优化方法搜索圆弧和任意形状滑裂面的最小安全系数的原理和方法,土的抗剪强度和确定土的间隙水压力方面的有关问题,以及有效应力法或总应力法的原理。本书讨论了对挡土墙、加筋土、土锚钉等各种边坡加固措施的设计计算方法和边坡稳定的风险分析的原理和方法,并介绍边坡稳定分析程序的结构和程序设计方法,并附以主要源程序。本书记载了使用STAB程序完成的13个工程的分析计算成果,同时简要介绍了作者近期开发的三维边坡稳定分析方法的原理和应用实例。 本书可供水利、水电、土建、交通、矿山等领域科研、设计和施工人员使用。

书籍目录

序言第1章 绪言 1.1 滑坡灾害 1.2 土质边坡中发生的滑坡 1.3 边坡稳定分析 1.4 本书的主要内容和结构 参考文献第2章 边坡稳定分析的通用条分法 2.1 边坡稳定分析及限平衡法的基本原理 2.2 静力平衡方程的普遍形式及其解 2.3 静力平衡方程的数值解 2.4 与条分法有关的一些基本问题的讨论 2.5 关于通用条分法理论问题的讨论 2.6 本章附录 参考文献第3章 边坡稳定分析的简化方法 3.1 概述 3.2 瑞典法 3.3 毕肖普简化法 3.4 滑楔法 3.5 斯宾塞法(Spence法) 3.6 简化法 3.7 各种方法和简化处理对计算精度的影响 3.8 本章附录 参考文献第4章 确定最小安全系数的最优化方法 4.1 概述 4.2 任意形状滑裂面的模拟和目标函数的确立 4.3 模式搜索法 4.4 牛顿法 4.5 确定整体极值的随机搜索方法 4.6 应用实题 4.7 非数值方法 4.8 本章附录 参考文献第5章 土的抗剪强度 5.1 土的抗剪强度理论的简要回顾 5.2 粘性土的强度理论及强度指标 5.3 抗剪强度试验 5.4 残余强度 5.5 粘性土的饱和不排水强度-稳定分析的总应力法 5.6 循环荷载作用下土的总强度 5.7 无粘聚力土的非线性强度指标 参考文献第6章 土的孔隙水压力 6.1 概述 6.2 粘性土的孔隙水压力系数 6.3 确定孔隙水压力的理论和方法 6.4 确定土石坝各运用期孔隙水压力的经验方法 参考文献第7章 土石坝各运用期的稳定分析 7.1 前言 7.2 施工期 7.3 稳定渗流期 7.4 库水位骤降期 7.5 地震荷载作用下坝坡的稳定分析 7.6 本章附录 参考文献第8章 边坡加固稳定分析 8.1 前言 8.2 支挡结构的主动土压力计算 8.3 抗滑桩加固的边坡稳定分析 8.4 内部加固边坡的稳定分析 8.5 本章附录 参考文献第9章 有限元法在边坡稳定分析中的应用 9.1 概述 ……第10章 边坡稳定的可靠度和风险分析第11章 程序设计第12章 程序使用说明第13章 工程案例第14章 三维极限平衡分析方法ABSTRACT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土质边坡稳定分析 PDF格式下载



这本书确实很实用,原来在图书馆看过,不能划些重点,很不过瘾,现在自己买了本,很过瘾。好书,经典,顶顶顶!!!


非常好。非常实用的一本书。


第一次在当当网购书,感觉真的不错,满意!送货及时,信誉度好!


经典图书,名家撰写,值得一阅。


书有的地方被弄脏了,不过当当网上购物的确方便!


专业性很强

第一,比较适合专业软件开发者编程参考,能够提供部分源程序已经十分难得;第二,工程案例资料十分丰富,值得参考。但文字一般,有一点像本科生、研究生写的论文,我想很多内容一定不是陈祖煜本人写的;第三,书中的每一个公式很多时候只出现一次,其他章节用道时只提到公式编号,虽然节省了篇幅,却导致阅读不便,有时要翻很多页才能找到引用的公式;第四,和其他此类专业论著相比,偏重于理论,更学究一些;第五,对稳定性计算方法的来龙去脉作了很好的介绍;第六,书的最后的英文摘要写的很一般,不像一个出国留学的人写的,应该不是陈本人的文字。

总体来说,写的还不错,但感觉上比《岩质变坡稳定性分析——原理•方法•程序》稍差一些。

---------------------------------------------------------
阅读中的部分注释如下:

第19页,3.(1)中有一印刷错误,“Jambu”应为“Janbu”。

第30页,“MicroSoft Excell”应该是 “Microsoft Excel”。

第51页,“上复土层”应该是“上覆土层”。

第74页,提到“毕肖普法通常代表了正确解,在中心角和孔压系数较大的情况下,瑞典法误差极大,当属不正确的结果”。此外,关于瑞典法的缺陷,第76页提到“①等效置换必须对浸润线以下的所有土体;②瑞典法可能在孔隙水压力较大的情况下得出错误结果。本例还说明,对于在饱和软弱地基上筑堤问题,一般不宜采用瑞典法。”,第77页提到“当一个强度指标较大的坝体修建在一个相对软弱的地基上时,控制的临界滑裂面要通过坝基。在这种情况下,圆弧的中心角较大,最终导致滑裂面的圆弧被压得很低,安全系数远远低于正确值。”。我曾遇到过这个问题,觉得还是少用瑞典法为好。

第82页第3.7.4节关于我国土石坝设计规范对采用各种方法的规定,颇值得注意。内容是:“我国土石坝设计规范对坝体稳定分析的方法作了如下规定(8.3.9条):‘静力稳定计算应采用刚体极限平衡法。对于均质坝、厚斜墙坝和厚心墙坝,宜采用计及条块间作用力的简化毕肖普(Simplified Bishop)法,对于无粘性土以及有软弱夹层、薄斜墙、薄心墙坝的坝坡稳定性分析及任何坝型,可采用满足条块间作用力和力矩平衡的摩根斯顿-普赖斯(Morgenstern-Price)法等方法,计算坝坡稳定性安全系数。’相应计算条间力的计算方法,土石坝设计规范对允许安全系数作了如表3.8的规定(8.3.10条)。采用不计算条块间力的瑞典圆弧法,其允许安全系数对1级坝正常运用条件为1.3。其余情况再表3.9的基础上降8%。”

第88页提到的以导数为基础的方法(Gradient-based-method),完全可以翻译为“基于导数方法”或者“导数方法”。

第132页的阐述:“图5.8表示均质土坝在填筑过程中的孔压分布,靠近坝坡的区域为负压区。这部分土具有较高的强度。因此,坝坡暂时是稳定的。但遭遇暴雨时,或在堤坝长期挡水因而达到充分饱和后,这一部分负空压会消失。如果填筑干容重较低,含水量又高,则此时安全系数会大幅度下降。这就是一部分堤坝在雨季和汛期发生滑坡的原因之一。因此,美国陆军工程师团认为这种由于负压导致的过大的强度是不可靠的,还是采用较小的‘S剪’强度为宜。”

第135页第二段,一个印刷错误,“图6.10”应该是“图5.10”。

第142页说到:“饱和粘性土在不排水条件下提供的抗剪强度只和加荷以前的孔隙比有关,与加荷过程和破坏时的总应力无关,这一结论构成了总应力法的理论基础。”

第167页提到:“鉴于这些方法在模拟土体的实际行为方面的局限性及相应参数所包含的不确定性,目前还很难单独依靠这些纯理论分析来解决孔隙水压力的问题。在工程实践中,还广泛采用经验方法和现场实测等手段来确定孔隙水压力。”

第185页关于稳定渗流期的阐述是:“稳定渗流期下游坝坡的稳定往往是复核的重点:上游坝坡的滑动情况比较少见,但在地震情况下,也需仔细校核其稳定性。稳定渗流期属于“长期”边坡稳定问题。坝体内孔隙水压力通过稳定渗流方法即可较为准确地确定。其抗剪强度通常使用固结排水的试验指标。由于孔压和强度的确定都比较明确,一般不使用总应力法。”

第192页关于拟静力法:“土石坝在变形时的变形和稳定性,是一个专门的研究领域。在工程设计中,常用的仍是按规范建议的拟静力法。即在每个土条上施加一个地震力,相应不同的设防烈度,规范规定了其x和y方向的分量。大量的观测资料表明,土石坝在地震时坝顶的加速度要高于坝基,因此,抗震规范对地震加速度的放大系数作了具体的规定。……”

第200页,Peck的论述:“Peck(1990)教授曾作过这样的总结:‘我们现在已经知道,土压力的分布是和变形特征相关联的。我们高度赞赏Terzaghi在这一问题上作出的杰出贡献。这一极有意义的发现是他在Robert大学所作的香烟盒试验和麻省理工学院所作的大型模拟试验中得到的,土压力的合力的作用点可以在上三分点和下三分点之间的任何一个位置。’”

第204页关于柔性支挡结构,说道:“Casagrande(1973)曾仔细分析了许多德国高速公路桥的实测资料后发现,墙后土体的土压力分布与三角形相差甚远,Muler测量了许多高速公路桥的土压力也证实了这一点。……”

第215页关于抗滑桩:“尽管抗滑桩在工程实践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第226页开始对于土钉支护技术的将其优缺点和应用范围作了很好的阐述。

第267页最下面的标题,一个印刷错误,“9.4.2 赵尚毅和邓颖等人的工作”应该是“9.4.2 赵尚毅和邓颖人等的工作”

第269页,关于赵尚毅和邓颖人等的研究成果,说道:“研究者还发现,边界范围的大小在有限元法中对计算结果的影响比在传统极限平衡法中发现的更为敏感。当坡脚到左端边界的距离为坡高的1.5倍、坡顶到右端边界的距离为坡高的2.5倍,且上、下边界总高不低于2倍坡高时,计算精度最为理想。另外如果网络划分太粗,将会造成很大的误差,计算时必须考虑适当的网格密度。”

第282页提到,“风险分析和风险管理是近几年来在边坡和大坝工程领域兴起的一门新兴学科分支,它的适用性和可操作性还有待于在实践中进一步验证。”说明将来做岩土工程的还是有不少事情或可以干的。

第291的观点:“Ducan写到:‘失效概率不能看成是安全系数的替代品,而是一种补充。同时计算安全系数和失效概率比单独计算任何一个更好。虽然我们还不能准确地计算安全系数和失效概率,但是两者互补可以大大提高成果的精度。’”


院士的书确实不一样!


这本书买的有点憋气,第一次送来,凭着对当当的信任,感觉书肯定不会有问题,没有看直接付钱签字,谁知晚上拿回家一看有两页破掉了一半,直接影响使用,第二打电话给客服说给我换新的,结果那叫一个慢呀!!电话催了好几次,始终不见人影,这样的服务让人很生气,很误事!!!


由于硕士论文的课题与此相关,这本书无论从理论还是实践都给了我很大的帮助!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