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水工钢筋混凝土结构

李萃青 中国水利水电
出版时间:

2007-3  

出版社:

中国水利水电  

作者:

李萃青  

页数:

222  

字数:

344000  

前言

  2005年《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提出进一步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根据市场和社会需要,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大力推进精品专业、精品课程和教材建设。教育部也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2006]16号)中明确指出,课程建设与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而教材建设又是课程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教材是体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载体,是进行教学的基本工具,是学科建设与课程建设成果的凝结与体现,也是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保障和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基础。  编写高职教材,要明确高职教材的特征,如同高职教育的定位一样,高职教材应既具有高教教材的基本特征,又具有职业技术教育教材的鲜明特色。因此,应具有符合高等教育要求的理论水平,重视教材内容的科学性,既要符合人的认识规律和教学规律,又要有利于学生的学习,使学生在阅读时容易理解,容易吸收。做到理论知识的准确定位,既要根据“必需、够用”的原则,又要根据生源的实际情况,以学生为主体确定理论深度;在教材的编写中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融入足够的实训内容,保证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体现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的培养要求。编写教材要强调知识新颖原则,教材编写应跟随时代新技术的发展,将新工艺、新方法、新规范、新标准编入教材,使学生毕业后具备直接从事生产第一线技术工作和管理工作的能力。编写时不能孤立地对某一门课程进行思考,而要从高职教育的特点去考虑,从实现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着眼,从人才所需知识、能力、素质出发。在充分研讨的基础上,把培养职业能力作为主线,并贯穿始终。  《高职高专“十一五”精品规划教材》是为适应高职高专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以培养技术应用性的高技能人才的系列教材。为了确保教材的编写质量,参与编写人员都是经过院校推荐、编委会答辩并聘任的,有着丰富的教学和实践经验,其中主编都有编写教材的经历。教材较好地贯彻了新的法规、规程、规范精神,反映了当前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方法和相应的岗位资格特点,体现了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和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注重内容的科学性、先进性、实用性和针对性。

内容概要

本书主要介绍水工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有关知识,内容包括钢筋混凝土结构材料性能、设计原理和方法、基本构件的设计计算、基本结构的设计和构造等。 本书适用于高职、高专和职工大学的水利水电类专业课程教学,也可作为水利水电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用书。

书籍目录

序前言绪论 0.1 钢筋混凝土的特点  0.2 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发展简况 0.3 本课程的性质及学习方法第1章 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材料 1.1 钢筋 1.2 混凝土 1.3 钢筋与混凝土的粘结 学习指导 思考题 第2章 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计算基本原则 2.1 结构的功能和极限状态 2.2 结构上的作用和结构的抗力 2.3 水工混凝土结构设计极限状态实用设计表达式 学习指导 思考题  习题第3章 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3.1 受弯构件正截面的一般构造规定 3.2 受弯构件的正截面破坏形态 3.3 单筋矩形截面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3.4 双筋矩形截面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3.5 T形截面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学习指导 思考题  习题第4章 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斜截面承载力计算 4.1 斜截面的破坏形态 4.2 有腹筋梁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 4.3 钢筋混凝土梁的斜截面受弯承载力 4.4 钢筋骨架的构造规定 4.5 钢筋混凝土构件施工图? 4.6 钢筋混凝土外伸梁设计实例 学习指导 思考题 习题第5章 钢筋混凝土受压构件承载力计算 5.1 受压构件的构造要求 5.2 轴心受压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5.3 偏心受压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5.4 配置对称钢筋的偏心受压构件承载力计算 5.5 偏心受压构件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 学习指导 思考题 习题第6章 钢筋混凝土受拉构件承载力计算 6.1 大小偏心受拉的界限 6.2 小偏心受拉构件的计算 6.3 大偏心受拉构件的计算 6.4 偏心受拉构件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 学习指导 思考题 习题第7章 钢筋混凝土受扭构件承载力计算 7.1 受扭构件的破坏形态和配筋形式 7.2 钢筋混凝土纯扭构件承载力的计算  7.3 矩形截面弯、剪、扭构件的承载力计算 学习指导 思考题 习题第8章 钢筋混凝土构件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验算 8.1 概述 8.2 抗裂验算 8.3 裂缝宽度验算 8.4 变形验算 学习指导 思考题 习题第9章 钢筋混凝土梁板结构及刚架结构 9.1 概述 9.2 整体式单向板梁板结构 9.3 整体式双向板梁板结构 9.4 刚架结构 9.5 钢筋混凝土牛腿设计 学习指导 思考题  习题第10章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简介 10.1 预应力混凝土的基本概念  10.2 施加预应力的方法 10.3 预应力混凝土的材料与张拉机具 10.4 预应力钢筋张拉控制应力及预应力损失 学习指导 思考题附录 附录一 材料强度的标准值、设计值及材料的弹性模量 附录二 钢筋、钢绞线的计算面积及公称质量 附录三 一般构造规定 附录四 构件抗裂、裂缝宽度、挠度验算中的有关限值及系数表 附录五 均布荷载和集中荷载作用下等跨连续梁的内力系数表 附录六 按弹性理论计算均布荷载作用下矩形双向板的弯矩系数表 附录七 各种荷载化成具有相同支座弯矩的等效均布荷载表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按教学要求进行学习,重点掌握:结构的功能要求;极限状态的定义和分类;结构上的作用、作用效应、结构抗力;荷载的分类、荷载的代表值、荷载设计值和荷载分项系数的概念及其确定方法;按承载力极限状态和按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进行混凝土结构设计计算的方法。  主要内容如下:  (1)结构设计的目的是在现有的技术基础上,在保证结构安全的前提下,甩最经济的手段,使得所设计的结构能够满足安全性、适用性和耐久性三个方面的功能要求。  (2)结构的可靠性和结构的经济性常常是相互矛盾的,科学的设计方法就是在结构的可靠性与经济性之间选择一种最佳方案,使设计的结构既可靠又经济。  (3)结构的极限状态分为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两大类。承载能力极限状态是关于安全性功能要求的,所以满足承载能力极限状态的要求,是结构设计的首要任务,所有结构构件均应进行承载力计算,必要时尚应进行结构的抗倾、抗滑、抗浮验算;对需要抗震设防的结构,尚应进行结构的抗震承载力计算。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是关于适用性和耐久性功能要求的,当结构或构件达到正常使用极限状态时,虽然会影响结构的使用性、耐久性或使人们的心理感觉无法承受,但一般不会造成生命财产的重大损失。所以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设计的可靠度水平允许比承载能力极限状态的可靠度适当降低。对使用上需控制变形值的结构构件,应进行变形验算;对使用上要求进行裂缝控制的结构构件。应进行抗裂或裂缝宽度的验算。  结构设计的一般程序是先按承载力极限状态设计结构构件,然后再按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进行验算。  (4)结构所处的环境类别有四类,结构设计的安全级别有三级。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水工钢筋混凝土结构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