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湖南省水文组织史

湖南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 编 水利水电
出版时间:

2007-11  

出版社:

水利水电  

作者:

湖南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 编  

页数:

224  

字数:

292000  

内容概要

《湖南省水文组织史》(1941~2006年)记述了湖南水文事业的发展历程、省属水文机构及党、团、工会组织发展沿革,与《湖南省水文志》互为补充,相得益彰。 本书可供水利、水文及相关部门参阅。

书籍目录

编纂说明概述一、湖南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机关)组织史 (1941~2006年)二、永州水文水资源勘测局组织史 (1966~2006年)三、衡阳水文水资源勘测局组织史 (1956~2006年)四、湘潭水文水资源勘测局组织史 (1951~2006年)五、长沙水文水资源勘测局组织史 (1951~2006年)六、邵阳水文水资源勘测局组织史 (1951~2006年)七、益阳水文水资源勘测局组织史 (1951~2006年)八、怀化水文水资源勘测局组织史 (1951~2006年)九、湘西水文水资源勘测局组织史 (1958~2006年)十、常德水文水资源勘测局组织史 (1951~2006年)十一、株洲水文水资源勘测局组织史 (1959~2006年)十二、湖南省水文仪器设备检测中心组织史 (1965~2006年)附表、 附录 附表1 湖南省水文机构职工人数分期统计表 附表2 湖南省水文机构职工队伍结构统计表 附表3 湖南省水文机构党组织及党员人数分期统计表 附表4 湖南省水文局基本水文站网分期统计表 附表5 湖南省水文局基本水文站设站年限统计表 附表6 湖南省水文局所属水文站增挂县(市)水文局牌情况表 附表7 湖南省水文局所属市(州)水文局增挂地方水文局牌情况表 附录1 关于改变水文管理体制和水文机构、编制调整问题的通知 附录2 关于调整水文水资源勘测机构的批复 附录3 关于湖南省水文总站更名的批复 附录4 关于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下设的九个水文水资源勘测大队更名的复函 附录5 关于印发湖南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机构编制方案的通知 附录6 关于印发湖南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 附录7 关于同意设立中共湖南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党组和纪检组的批复 附录8 关于调整部分市(州)水文水资源勘测机构的批复 附录9 关于市州水文水资源勘测局实行双重领导管理体制的函 附录10 关于同意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批复 附录11 湖南省水文条例编后记

章节摘录

  一、湖南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机关)组织史  (1941~2006年)  (一)行政组织机构  1.民国时期省级水文机构  1941年5月1日,省水利委员会在耒阳县南马路天后宫成立水文测量队。其时管辖水文站5处,有员工25人。同年7月,水文测量队改由省建设厅水利局管辖。  1942年7月1日,省水利局根据国民政府行政院水利委员会颁布的水文测站调整办法,改组水文测量队,在耒阳县蔡侯祠成立水文总站。是年底,水文总站管辖水文站6处,水位站8处,代管县设雨量站58处,有员工63人。1943年3月,省水利局撤销,水文总站建制不变,改隶省建设厅。  1944年6月以后,水文总站先后在嘉禾县塘村墟、蓝山县毛俊镇何家山村办公。抗日战争结束后,水文总站随省建设厅于1945年11月5日迁回长沙市,在长沙市通泰街忠信园10号办公至1950年5月。  1946年2月,省水文总站改隶中央水利实验处管辖。1948年9月,又改属该处和省建设厅双重领导。是年底,全省有水文站21处,水位站28处,员工87人。  2.新中国成立以后省级水文机构  1949年8月23日,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长沙市军事管制委员会接管省水文总站。10月5日,湖南临时省政府省务会议通过《湖南省水利局水文总站组织规程》;10月14日,省农林厅将在长沙市接收的各水利机构合并成立湖南省水利局,下设水文总站。时有职工55人,其中总站机关19人。  1950年5月,省水利局整编内设机构,撤销水文总站,设立测验科主管水文、测量、绘图及水文资料整编,办公地迁至长沙市北门外铁佛东街。  1952年12月,省水利局撤销测验科,成立水文分站(中南行政区设水文总站),直属省农林厅水利局领导,办公地迁至长沙市北二马路。省水文分站下辖长沙等4处流域一等水文站,时有职工212人,其中分站机关38人。机关首次设立内设机构,由测政组、审编组、研究组分管相关业务。  ……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湖南省水文组织史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