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中国功夫

王广西 五洲传播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1  

出版社:

五洲传播出版社  

作者:

王广西  

页数:

149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中国武术是一种特殊的文化形态,它以攻防搏击为表现形式,以丰富的套路、招式、功法为具体内容,在激烈的身体对抗中体现出中华民族敢于胜利并善于胜利的性格特征。 中国武术是千百年来民族智慧的结晶,是民族传统文化在武技一道的体现,也是民族心理个性在健身自卫领域的合理反映。中国武术的哲学核心是儒家的中和养气之说,同时又融汇了道家的守静致柔、释家的禅定参悟等诸多理论,呈现出三教合一的文化风貌,深蕴着天人合一的东方韵趣,从而构成了一个博大精深的武学体系,成为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武文化”。 中国武术不仅仅是搏击术,更不是单纯的拳脚运动,也不是力气与技法的简单结合,它饱含着哲理,深蕴着先哲们对生命和宇宙的参悟,以一种近乎完美的运动形式诠释着某种古老的哲学思想,追求那种完美而和谐的人生境界。

作者简介

王广西(1941-2008),笔名陆草,河南西峡人。河南大学中文系毕业,生前曾任河南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河南省文史研究馆馆员、中国近代文学研究会常务理事、郑州大学体育学院中原武术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长期从事近代文学和武林文化研究,著有《佛学与中国近代诗坛》《左宗棠》《中国武术与武林气质》《中国武术》《功夫——中国武术文化》《中原文化大典•武术卷》等。

书籍目录

壹/武术渊源贰/武学之道叁/武术流派 少林拳系 武当拳系 峨眉拳系 南拳拳系 太极拳系 形意拳系 八卦拳系肆/兵器 短兵器 长兵器 暗器伍/习武三阶段陆/武术特点 (一)系统性 (二)有序性 (三)渐进性 (四)本德性 (五)观赏性柒/武林与江湖 江湖琐谈 走镖 护院 江湖拳师捌/武术与养生 武术的健身功能 练武不等于长寿 顺应自然乃长寿之本玖/谈谈气功 历史上的四次大发展 挑战生理极限拾/武术与文学影视 从《游侠列传》到《宝剑金钗》 新派武侠小说 武打影视拾壹/历史与未来历史上的两次大挑战已经开始的第三次大挑战发展趋势拾贰/练武注意事项附 中国武术重要流派简表后记

章节摘录

插图:壹/武术渊源中国武术,古称“拳勇” “技击”,民国时期又称“国术”,外国人则称之为“功夫”。武术起源于远古人类与野兽的搏斗和部落之间的战争。早在春秋时期(前770-前476),《诗经》中就已经出现了“无拳无勇,职为乱阶”的说法。《礼记》记载:“凡士执技论功,适四卫,强股肱,质射御。”表明当时已经出现了技击性质的比赛。后来又出现了定期的比武大会,即“春秋角试以练,精锐为右(上)”。《庄子》中记载了赵王养剑士三千余人,“日夜相击于前,死伤者岁百余人,好之不厌”。到了汉代(前206-公元220),武术有了长足的发展。河南出土的汉画像石中,有不少描绘武术动作的图画,像“击剑图”“舞剑图”“空手夺枪图”“剑戟对刺图”等,反映出当时已经出现了单练套路和对练拳路。另外,从春秋时期起,道家行气术就已初具雏形。老子提倡“致虚极,守静笃”,“营魄抱一,专气致柔”;庄子(约前369-前286)提出“吹嘘呼吸,吐故纳新”。战国(前475-前221)初期的《行气玉佩铭》,已经完整地记录了行气的方法。老庄的养气理论与阴阳五行学说相结合,后来成为中国武术内功训练的基础。老子所揭示的某些哲理,诸如以静制动、以柔克刚、大巧若拙等,后来被中国武术的各种拳派普遍吸收,更被各内家拳派奉为技击原则。内外兼修、形神合一是中国武术的基本特征。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武术与行气逐渐互相融合,武术家通过系统的行气训练以充分调动体内的潜在能量,达到“以意领气,以气催力”的技击目的。


编辑推荐

《中国功夫》由五洲传播出版社出版。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中国功夫 PDF格式下载



与以前的那版相比略有些删减,但对中国武术文化介绍较好,对武术爱好者有些帮助,但内容略显简略


是武术类的综合描述,对中国传统武术做了全面介绍。


对中国的武术有一个系统的简介


此书是关于中国功夫的历史和发展。是研究中国功夫的重要资料。


基本上每个男孩子在童年都对功夫比较感兴趣,这是天性,后来才知道,大侠不是那么好当的。这书看起来很有趣,也算一种文化。


了解中国功夫的通俗读物


想要粗略了解中国功夫,可以看看!


还可以的一本书,增加了对中国功夫的了解


有些章节给我不小的启发,有些章节解决了十几年的困惑,这倒是我没想到的。书中最后附着的一张武术流派的表格很有用,作者很实在,考证不出的地方就阙如,不像有的人那样为显示有学问就语焉不详地填上去,倒乱了思绪。


这书是代朋友购买的,他说书很好,他可是一个功夫迷。


没有真功夫的人写不出相关感受


书面上难得比较用心写的功夫书,从历史,典故,门派等进行阐述。


李小龙,国人的骄傲,一代巨星,确实佩服!《李小龙传奇》也很好看


这只是一些简单的普及书本,知识点不深,但是还是很值得读读的!


弟弟喜欢李小龙,特意买给他看的


打折的时候买的,内容很好,就是有脱胶


就是买来凑数的!一般的!


大致翻看了一下,主要是了解,还不错。质量好!


不错 便宜 质量也很好


yeah~~~~~


还不错 ,送朋友的!


去伪存真 国术


可以啊,还不错!~


喜欢自己的东西,喜欢自己的书。。


一定要看~


没想到作者是个很不一般的练家子,可惜已经过世了。本书是由作者的儿子整理的,整理者在后记中提到了,这只是他父亲遗留资料的一部份,要不这本书会更精彩。书的内容确实少了些,主要觉得对中国主要的武术流派的介绍太过简略,很不过瘾的说。书中有些观点很深刻,看来作者是深有体会。另外还有一大部分是旧江湖和影视武术的介绍。没想到螳螂拳是自己家乡的,不知道是不是真的,本地好象没这风俗,哈哈。


一顿功夫大餐,功夫初学者或爱好者的入门读物,纵览中华功夫,胸中古风回荡,不禁仰天长啸,安得倚天剑,跨海斩长鲸!


作者自身在武学就有很深的造诣,有传统武者风范,理论知识也非常渊博,很不错的书。


很好,可以多了解一些武学知识。


练习武功,棋艺,都需要古典文化的辅助,需要历史的积淀。


开始以为是讲李小龙的呢,原来不是,有些小失望。不过书质量很好,正版


最爱李小龙


看到是李小龙封面才买的。看来李小龙的影响力真的很大


就是感觉有点简单,不是很详细么!


可以了解下大概内容


图多虽然有趣,但也要适可而止,里面的图又大又多,使得文字内容很少,经不住看的。


同学给男朋友买的,据说还不错


书皮感觉被蹂躏了似的,内容只是介绍知识,想练习武术的朋友不要妄想喽


对博大精深的功夫而言。


还比较系统,传统文化很重要。


一般般,都是些简单的介绍


这是作者的遗著,由其子整理出版,内容不是很全很丰富不讲,也不很系统。图片适量,单文字实在是有些少了,有些问题没能讲清楚。当然比没有的好,随后又有同一出版社的再版,不知是否有所改进。


都是介绍性的东西,没有太多的实用价值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