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黑天鹅效应

丹·加德纳 中信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1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作者:

丹·加德纳  

页数:

278  

译者:

刘宁 冯斌  

Tag标签:

无  

前言

  所有亲历此情此景的人都永生难忘,几乎所有人都目睹了这一切。  当第一架飞机划破9月的天空,一头扎向世界贸易中心大厦时,仅有一架电视摄像机捕捉到了这一幕。随后,世贸大厦便处于一片火海之中,各类有线和无线报警声此起彼伏。有人打开电子眼,不知道下面还将发生什么事情。第二架飞机袭来,不计其数的人看到了这架飞机,目睹了整个爆炸过程。霎时,浓烟滚滚,玻璃和钢筋漫天飞舞。眼前的一幕如此清晰,近在咫尺,人们几乎不敢相信这是真的。这简直就像人们坐在家中,透过客厅窗户观看一出惊心动魄的露天演出。  那些没有亲眼目睹这一幕的人很快也通过各种渠道看到了。在接下来的几天时间里,从伦敦到莫斯科和东京,从安第斯山脉到马达加斯加森林和澳大利亚沙漠,这一幕在世界各地被不断重播。地球上拥有现代通讯条件的每一座城市、每一个地区,甚至每一个村庄里的人们都目睹了这一人间惨剧。人类发展史上还从未有一件事情引起过全人类如此深刻的关注。  在这起灭绝人寰的事件中,约有3000人丧生,数十万人因此而失去了亲人和朋友。然而,对于绝大多数美国人来讲,“9·11”事件并没有给他们带来太大的个人伤害,对于世界人民来讲,就更不值一提。第二天,9月12日,人们照例像往常一样恢复了生活的节奏。但是,在所难免的是,有些事情仍不可避免地发生了变化。  有些变化看上去并不大,或者说,至少比起“9·11”事件本身,根本算不上什么。其中一个变化是,人们不再乘飞机出行。事件发生后的几天,美国便恢复了航班,但是飞机上的乘客却寥寥无几。  这其中的主要原因,是人们心中挥之不去的阴影。其实每天起飞的飞机架次不计其数,但遭到劫持并撞到办公大楼的概率却微乎其微。但是,人们却不这样想。机场里人心惶惶,乘飞机者人人自危。  “9·11”事件之后的几个月里,我们陆续认识了遇难者的家庭。媒体上满是关于这一人间惨剧的采访和报道。这无疑使得“9·11”事件的阴影在人们心中挥之不去。更为糟糕的是,一些政治家和评论家关于恐怖主义的论调听上去就像他们是第五名天命骑士。人们被警告说,死亡和灾难会以多种方式出现:在城市供水系统下毒、用飞机撞击核反应堆、将通过遗传学原理造出的天花病毒在地铁上释放、在某艘货船上安放脏弹和手提箱核弹等。  不久之后,便有新闻报道说,数人因收到炭疽病毒邮件而丧生。几个月之前,人们还仿佛都相安无事。突然之间,我们都成了风中之蝶,无以为靠。严肃的政治家们警告世人,要时刻关注各类以颜色区别等级的恐怖袭击警报,平时要注意储存应急物品,不要忘记购买胶带,以便在发生化学或生物袭击时能够将家中的门窗封闭。如果不幸遇到了恐怖袭击,便只能祈求万能的上帝保佑自己渡过难关了。  我们有理由相信,人们会选择远离飞机场,甚至会在自家的后院挖建防空洞。不过,人们却没有因此而停止日常的生活节奏,只是不再乘坐飞机出行,而是改为驾车。  政治家们担心,美国人以驾车取代乘飞机将会对美国的航空业带来影响。但是,他们却没有去考虑美国汽车交通受到的压力。因为,比起人们对恐怖袭击的担心,这些麻烦根本算不上什么。  政治家们没有提到的一个事实是,乘飞机远比驾车要安全得多。在一次乘坐飞机的商务旅行全过程中,最危险的恰恰是驾车去机场的一段路程。  实际上,两者的安全系数相差相当大。即使将恐怖袭击的因素考虑进去,乘坐飞机也远比驾驶汽车安全得多。一名美国教授曾经作过计算,即便恐怖分子在美国每周发动一次针对客机的恐怖袭击,对于一名每月乘坐一次飞机的人来讲,其因恐怖袭击而死亡的概率也只有1/135000,相对于汽车事故1/6000的死亡率,要小得多。  风险分析师们都知道这一安全系数的差距,他们知道这一差距意味着什么。其实,这只是一道简单的数学题。如果人们放弃了安全的飞机出行,改为驾车出行,那么他们便选择了1/6000的更高的死亡率,这显然不划算。尽管1/6000的概率也并不高,但是如果数百万人同时去冒这一风险,将会有很多人因下错了注而丧命。  但是,公路交通事故不像恐怖分子劫机,它们不会在CNN节目里报道,不会得到评论家们喋喋不休的讨论,不会成为好莱坞电影和电视节目的素材,更不会成为参与竞选的政治家们的议题。因此,在“9·11”事件之后的几个月时间里,当政治家和记者们不断关注恐怖主义、炭疽病毒和脏弹等话题时,对于那些因希望避免遭遇飞机袭击事件而选择乘车出行并因此命丧美国公路的人们,却少有人关注。  然而,柏林马克思一布朗克研究所的心理学家歌德·吉仁泽却一直潜心于搜集交通事故死亡率方面的数据。2006年,他发表了一篇文章,将“9·11”事件发生前5年和后5年内的有关数据进行了对比。  这篇文章显示,“9·11”事件之后,人们从飞机出行到驾车出行的改变持续了一年,然后,交通格局才逐步恢复了正常。同时,吉仁泽还发现,正如人们所预料的,2001年9月之后,美国的公路交通事故出现了大幅上升,直到2002年9月才恢复到了正常水平。基于这些数据,吉仁泽对由于人们出行方式的改变而增加的公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进行了计算。  这一数字高达1595人,相当于历史上最惨重恐怖袭击事件死亡人数的一半还多,是2001年9月11日踏上死亡飞行旅程的乘客数量的6倍,是2001年死于炭疽病毒袭击的人数的319倍。  同时,没有人(甚至包括那些死难者的家属)知道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他们过去认为(现在仍认为),他们的丈夫、妻子、父母和孩子,都是死于普通的交通事故,这只是他们为现代生活付出的代价。  然而,他们没有意识到,对风险的恐惧才是夺走他们亲人的元凶。

内容概要

生活在欧洲的人们一直以来都认为天鹅是白色的,但在17世纪,可怕的可能性出现了:人们在澳大利亚发现了黑天鹅! 纳西姆·塔勒布——一位有着科学头脑的公共知识分子和决策研究人员,紧跟这一潮流,他现在使用“黑天鹅”这条术语来表示那些能够给人们带来重大影响,而且超出了人们正常预期和规模预测的事件。 本书作者丹·加德纳在地平线上又看到了一只黑天鹅——不,是一群黑天鹅。作为一位资深撰稿人和屡获殊荣的新闻记者,他认为,在我们的日常生活有太多无法预料的突发风险——金融危机、地震、海啸、洪水等自然灾害,恐怖袭击,食品安全,疾病,车祸,而当风险发生时,我们必须有清醒的头脑以做出恰当的判断,避免焦虑与不安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基调。 在与心理学家、经济学家和科学家的对话中,加德纳不仅揭示了我们如何对风险做出判断,阐释了财团、政客、社会活动分子和新闻媒体是如何影响上述判断的,而且通过分析解释了我们所处时代的一大迷题:为何有史以来最安逸的一代人正做焦虑和恐惧所闹? 木书在对风险领域研究的开创性意义方面值得关注。作为一位资深的媒体记者,能够静下心来系统探讨关乎人们身心健康的风险与恐惧问题,着实不易,而丹·加德纳却令人信服地做到了这一点。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市场上此类读之有益而何用的书并不多见。

作者简介

丹·加德纳,是一位屡获殊荣的新闻记者,现为加拿大《渥太华公民报》的资深撰稿人。他获得了法律学位和历史学硕士学位。

书籍目录

序言第一章 金融风暴中的风险第二章 一只又一只黑天鹅第三章 理智与情感第四章 人们什么时候爱买地震保险第五章 低可能性,高破坏性第六章 对随机性的误解第七章 风险判断:来自公众的误导第八章 恐惧营销第九章 媒体制造的恐惧心理第十章 暴力犯罪正在以惊人速度增长吗?第十一章 恐惧的“化学特性”第十二章 恐怖主义:恐惧的深渊第十三章 黑天鹅飞得越来越远了吗?后记致谢

章节摘录

  第一章 金融风暴中的风险  在写作本书的早期,我决定不写金融风险方面的内容,而只写一些可能引起人们生病、受伤以及死亡的风险。我曾对朋友讲过,我只写人们头顶上的危险,而不写银行账户的风险。这只是我的一个随意的想法,初衷只是为了避免使本书显得过于浮华,因为这与主题并没有太大干系。的确,我们是用大脑应对金融风险问题,但同样是这个大脑,却也可用于判断生活和身体所面临的各类风险,并分辨出风险的主次。也就是说,大脑在思考这两类问题时所采用的方法是一致的。因此,在我们看来,媒体应当扮演重要的角色。毋庸置疑,实际上,许多个人和组织的利益命悬买家、消费者和投资者决定之一线。从风险观的角度来看,只要你犯下错误,就有可能为此付出代价,不管最终受到伤害的是你的脑袋还是你的养老金。  事实证明,这一随意做出的决定是一种失策,因为显而易见,被风险事件所充斥的2008年其主角完全是美元和美分。随着美国房地产泡沫的破裂,华尔街的信贷紧缩接踵而至。国际金融界的擎天大柱摇晃着一根接一根地倒下,世界股票市场一落千丈,各项经济指标全线告急。2008年即将过去,我们却仍在经济危机中挣扎。而实际上,危机很可能才刚刚开始。  实际上,我们要知道导致这场灾难的真正原因,有许多值得注意的地点和时刻。其中一个地点是圣弗朗西斯科,一个时刻是2005年。  当时,在圣弗朗西斯科以及整个美国,房地产价格延续着几年来扶摇直上的势头。因此,经济学家罗伯特·希勒和卡尔.凯斯决定对圣弗朗西斯科购买新房的人进行一番调查,向他们询问一个实际上早已萦绕在他们内心的问题:房地产价格是否会继续上升?如果是,何时达到顶峰?  普通老百姓可能并不会明确地将这类金融问题看作是一种风险决策,而实际上它们的确是。只要涉及到金钱,便存在一个或收益或损失的问题。如果将自己所有的钱都藏在沙发底下,那么我们可能会规避银行倒闭的风险,从而因此而受益。但同时,我们便不会得到将钱存入银行而带来利息的好处,这便成了一种损失。而如果你的房子万一着火,你的沙发和你的钱将会付之一炬,这一损失就无法估量了。无论怎样,有一点是千真万确的:每一项金融决策都是一项风险决策。  那些2005年在圣弗朗西斯科买上房子的人们并没有看到其中的风险,他们所看到的只有利润。希勒和凯斯所调查的购房者们不但认为房价会继续上升,并且认为上升幅度会越来越大,他们预计房价在未来十年内将以每年14%的高速度上升。“大约有三分之一的被调查者表现出极为乐观的预期,”希勒在他的《终结次贷危机》(THe Subprime Solution)①一书中评论道。还有人甚至认为房价每年涨幅将超过50%。  然而,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就在希勒和凯斯的这项调查之后不久,令人应接不暇的美国房地产价格狂飙便停止了。然后,房价就像一架烧尽燃料的火箭一样跌落到了地面。正是这一房价的逆转引发了信贷危机,而信贷危机又动摇了股市,然后局势便一发而不可收了。我们应当牢记这一事件发生的次序。尽管在2008年这场经济危机的背后还有许多其他的因素,但如果没有美国房价的大起大落,这场风暴便不可能发生。  如果我们问及房价到底为什么会出现如此大的波动,大多数经济学家会提到利率、次级贷款、掠夺性贷款、金融衍生品和信用交换、杠杆效应、刺激和调控。这些都是传统经济学的理论,同时也是媒体报道和公共政策的惯用策略。  然而,还有一些经济学家持不同意见。他们认为,尽管传统经济学能够解释很多问题,但它唯独忽视了一些核心的东西。罗伯特·希勒就是一位持此观点的经济学家。“全球金融危机的最终根源,”他写道,“在于房地产投资的泡沫心态。”  罗伯特·希勒的可靠性和正确性是基于其他人的错误性。2000年3月,正当标准普尔500指数直指技术泡沫的顶峰时,希勒的《非理性繁荣》(Irrational Exuberance)一书出版了。此书认为,股市大涨缺乏足够的理由。希勒写道,这是一种投机性的泡沫,是丧失理性和不可持续的,正如l637年荷兰出现的郁金香热。当时,此书得到了很多业内人士的嘲笑,他们认为,市场除了上升,还是上升(道琼斯指数36000 1)。但不久之后,泡沫破裂,此书便立即变成了上榜畅销书。  在2005年出版的再版的《非理性繁荣》一书中,希勒又向房地产业敲响了警钟,他坚持认为这一产业是个巨大的泡沫。为此,他再一次受到了人们的嘲笑,但很快,这场灾难又再一次证明他是正确的。  希勒是如何能够预见到这一切的呢?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他只是注意到了一些基本事实。一幅关于美国股市自19世纪以来的价格收益率图表表明,1982~1996年是股市迅猛上升的时期,其后更是如火箭起飞般直线上升。不难看出,这完全是一种不加节制的投机,并且与经济实体没有太大的联系。然而,大多数人并没有看到这一点。  房地产泡沫也是如此。一幅关于自19世纪后期以来美国房屋价格走势的图表显示,除经济大萧条时期的低迷之外,房价时涨时跌,但大致保持稳定。然而,到了20世纪90年代末,房价出现了直线上升。对于这一人们始料未及的价格飙升,无论用银行利率、房屋造价还是人口增长图表,都无法做出任何令人信服的解释。  虽然有些事后诸葛,但我们的确应当说,这其中的泡沫是显而易见的,可当时人们为什么没有看到这些泡沫的存在呢?  我在本书中指出,传统经济学将人类看作是智人,而不是经济人。因此,传统经济学难以回答这一问题。“经济人”能够一贯保持理性。在做决定时,经济人会  在尊重事实的基础上进行权衡。然后,他会选择一种最好的方式使自己的利益最大化。经济人永远不会以泡沫严重的价格买下一处房产并寄希望于它持续升值。  传统经济学家还热衷于一种叫做“高效市场理论”的观点。这一观点认为,市场总会充分考虑到来自各方的公共信息,因此价格总是合理的。有时候,价格会失控,但这只是一种错觉。市场永远不会错。毋庸置疑,房地产泡沫的破灭及后来发生的一系列金融灾难使得“高效市场理论”再没有立足之地了。  传统经济学家的言论有些太过了,就连颇具名望的美联储前主席阿兰.格林斯潘也是这样。格林斯潘在2008年l0月对一个国会委员会说:“我和一些人,尤其是我,原本是寄望于那些借款机构们出于自利,也会去保护他们股东的权益的。”格林斯潘一直信任这一点。他们永远不会将大量金钱借给大量的可能无法偿还贷款的购房者。但如果他们的确干了这样的傻事,金融市场中的那些久经世故的精英们也绝不会为这部分坏账买单,因为这不符合自身的利益,也没有丝毫的理性可言。  然而,事情却仍然发生了。  持不同意见的人认为,对于2008年的这场金融风暴,实际上是“早知如此,何必当初”。与罗伯特·希勒持相同观点的,还有麻省理工学院经济学家、《怪诞行为学》①(Predictably Irrational)一书的作者丹·艾瑞里,哈佛大学法律学者和公共政策专家、多次被本书引用的卡斯‘桑斯坦,以及芝加哥大学经济学家理查德·泰勒。他们都是“行为经济学”这一新兴领域的先驱思想家,他们志在将认知能力和社会心理学应用到经济学中去。这项努力首先要纠正传统经济学家所犯下的一个能够引起严重后果的基本错误。“格林斯潘先生以及世界上其他那些执掌大权的人物为什么没能预见到这一切的发生呢?”桑斯坦在《金融时报》撰文写道,“我们认为,他们的错误在于忽视了人类的本性这一因素。”  行为经济学家认为,人类并不是传统经济学理论中的理性演员。我们只是在一定程度上“有限制的理性”。然而,由于我们经常会表现出理性的一面,因此在多数情况下,传统经济学看上去便很有道理。实际上,我们的理性是有限制的,因此传统经济学也会遇到死角。  关于有限制的理性,一个重要例子是“损失厌恶”。如果人们足够理性,那么对于挣到l00美元与损失100美元,他们会认为其价值变动绝对值是相同的。但实际上,人们却不会这样认为。阿莫斯·特沃斯基和丹尼尔’卡尼曼表明,相对于获益,人们对于损失会产生更强的情感波动。因此,对丢掉100美元,他们会挣到100美元看得更重。


编辑推荐

  金融危机,恐怖袭击,食品安全,疾病,车祸,地震,海啸,洪水……我们随时都面临着黑天鹅事件,在日显脆弱的现代社会中,这些黑天鹅与我们的距离正在越来越近……你的心理准备好了吗?本书会帮助你彻底摆脱突发性事件的困扰,让风险和恐慌远离你的视线。  《黑天鹅效应》一书写得非常生动,它对人类恐惧这一奇特而具破坏性的天性进行了精彩透彻分析。  《星期日电讯》  丹·加德纳的《黑天鹅效应》一书对于渴望对风险做出清晰判断的每个人而言,无疑是无价之宝  《卫报》  太完美了……加德纳把一切分析得头头足道,从媒体对非理性恐惧事件的偏好到政治家为实现某一特定目的而卑鄙地利用人们的恐惧心理……这真是对现代人所患妄想症的绝好矫正法。  《经济学人》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黑天鹅效应 PDF格式下载



黑天鹅效应:你身边无处不在的风险与恐惧 版本很好,内容简明,都是故事,论述少了,,,,


黑天鹅效应,对风险规避很有帮助。发货也快。


这本书值得看看,在当今社会一些不可预料的突发危机时时伴随我们左右,特别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一些非传统风险和危机更是增加了我们生活的危险后果,使人们产生恐惧心理


黑天鹅事件,增加风险意识!


天鹅效应:你身边无处不在的风险与恐惧天鹅效应:你身边无处不在的风险与恐惧


现在数字化管理很流行,什么都讲究数据
但数据也有实效的时候

黑天鹅效应是对数据规律失效的一种反思
很有价值


通过911事件介绍民众对于风险的无知和恐惧,里面很多心理学的东西,与自己对照一下还是很准确的。


黑天鹅到处都是,身处其中,必须去防范于应对。


黑天鹅,你必须时刻警惕它!


克服风险与恐惧,人生会更精彩


主要还是心理学方面的知识,主要就是说恐惧心理给人们带来的一些影响,蛮有意思的


风险与恐惧就像影子一样,与你如影随形。


就是我们古人早就发现的道理,在911的现在的体现。恐惧,会被无限放大,和被精明商家利用。


讲风险类的书籍,观点很好,翻译不错,闲来可以看一看。


恐惧心理


作为风险警示,值得一看


让人建立一种新的风险思维


风险必须考虑到


讲风险的。


风险与危险,机遇与挑战。


对如何对待未知的风险很有启发


介绍行为经济学的一本书,列举了很多小故事及实验,从心理学角度分析人们的行为,很不错的一本书。


我觉得是一本好书,文字很流畅,不像同类型书的翻译本有些可能会文字晦涩,文字流畅让我看得很舒服,虽然我平时对其中的一些事件了解的不多,但是作者的阐述清晰易懂,非常的好!


多看点这个书可以作为老百姓参与金融活动了,免当金融危机的受害者,好书,力荐啊


很多小概率事件会影响全局


以前有一本,内容很好!经济学领域与蝴蝶效益齐名,值得一看!


对于天天看新闻的人来说 是一个打击


是在以为资深PM的推荐下购买的,确实不错


一次买了太多的书,很多都没来得及看,但是这本书还是很期待的,其实是对每本书都很期待


也许每一个危机都在你身边。


送人了,讲对待周围危机的一本书


内容写的很好!书印刷和纸质比想象中要好得多.


我是比较容易受负面能量影响的人,看看应该会有帮助吧


了解身边的心理学,有助于更客观地决策


真的,看看书里面的内容,感觉自己真的观察事物肤浅了,值得看哦!


书中介绍的是一些平常看不到的现象,很值得深思


算是屯书吧,这书一直很出名的


充满哲理与思考的一本书,值得一读!推荐!


思维活跃,让读者从一个新的起点,新的角度去分析问题,受益良多


物美价廉 赶在活动才十来块钱 值得了


这本书我很早以前就想买了。真的很好


没看,送同学了.不过下载了电子书来看,听说很好


不同角度的角度,还好


这本是给自己买的,蛮不错的书


书还可以,便宜。但是还没看多少


不错书很新。自己没看过。


经济类型的书啊,别人推荐买的,还不错


很好的书,这次订书看过买过书的评价推荐,不错


还没看呢,书的包装倒是挺好看


说是一本翻译很烂的书


通俗易懂,值得借鉴的警示录!


一边看心一边里咯噔,这世界真危险啊真危险~~


一般般,活动买的。


该书我觉得可以一读!有意思!


看《我读》推荐才买的,虽然不是最终版,但价格实惠


还没来得及读,呵呵。


这说不错,而且也便宜。


还在拜读中。。。。


比较不错的一本书,挺深奥的


这本书看起来不是很生涩,深浅适中,好书!


这本书要好好钻研才会发挥它的作用。


挺好的 挺好的 挺好的


送货很快,封面整齐,当当效率高~~~


书的质量不错,虽然还没看


看电影


还没有拜读呢


思想!!!!


有空可以仔细看


   所谓黑天鹅效应是指人们对风险的恐惧。本书先介绍了心理学方面的一些名词和现象,如例证法则、典型事物法则好坏法则等,用一些例子带领读者理解人们的复杂心理变化,和一些外界因素等会对其造成的影响。接着作者开始讲诉在现代社会中媒体对人们认知风险的影响,传媒如何放大了我们对小概率事件的恐惧,而忽略了对可能发生的平常事的预防。
  
   作者一开始就用9·11事件后人们惧于乘坐飞机改驾车增加了公交事故死亡人数1595人,“他们不是死于普通的交通事故,而是死于对风险的恐惧”,熟知的事件,震撼的数据一下子就吸引住了人。慢慢读,慢慢体会,再结合自己所经历,颇有趣味。
  
   例证法则,人们总是相信过去的经验,并以此来作为判断和行事的依据。一件事情如果以前没有发生过,就算旁人提醒,也不会太在意。但如果借助媒体或其他方式了解到了这件事(使人印象深刻的报道就如同自己的经验一样),人们就会怀疑这件事也会发生在自己身上。比如最近北京和深圳的地铁扶梯逆行让人不免也担心自己城市的地铁会出事故。又比如地震过后保险业的兴盛。
  
   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感觉自己面临了更多的恐惧,但是真的是这样吗?其实只要我们静下来想一想就会知道现在战争少了,疾病也不再那么可怕。我们之所以觉得面临更多的威胁是因为我们从以前的一无所知到通过即时通讯科技以及传媒了解到了各种风险。世界之大,风险之多,人们也就越来越恐惧。
  
   你会发现人真的是情感动物,理智是如此的懒惰。一般情况下是情感来做决定,理智去审批。有时候甚至连审批都没有。如果要做猜测情感会抓住最唾手可得的数据或资源,比如前面见过的事物就会成为现在做判断的依据。而且情感会加深记忆,使得之后的判断在遇到相同事件时感情用事。人们其实是对数据不敏感的,人们倾向于被图片和有渲染力的文字震撼。而且坏的东西更容易引起人们的注意,这是所谓的好坏法则在发生作用。比如说死亡率比存活率更引起人关注。一堆统计数据不如一个典型人物的故事让人印象深刻,在灾害中,“一个人的死是悲剧,而数百万人的死则是一个统计数字”。
  
   公众之所以会对风险产生过大反应是忽略了可能性问题,没有思考过这件事发生在我身边的概率有多大,只是单纯的觉得有可能,有可能是没错,但是千分之一的可能性和十分之一的可能性是大大不同的。另外一个忽略是随机性问题。人们往往不理解随机性,只是凭主观判断。更严重的问题是人作为群居生物,是很容易盲从而放弃自己的是非观和判断的。“我们任然是关注别人思想的社会动物,如果我们无法判断自己是否应当担心某种风险,那么看别人是否担心便会起到相当大的作用。”
  
   看完本书最大的收获是对恐惧的认识利用,更加了解自己以及别人的心理活动,免于被消息给吓到,也免于被很多宣传及广告愚弄。现在很多公司利用了公众的恐惧,因为恐惧会产生经济利益,是市场营销的工具。这样的例子很多,对数据的不同说明方式会让听者有不同的感受,而对“分母”的忽略以及参照物的不同等等都是巧妙的说明。我想作为公司,只要不是虚假的数据,利用人们的心理来进行市场推广是无可厚非的。但是作为消费者就得识破公司宣传的诡计,以达到自己的效用最大化。不过我很赞同公益组织利用人们的恐惧来进行环保和公益宣传的。
  
   从书中得到的另一个教训是人们倾向于高估那些非正常死亡,如谋杀、火灾和车祸等风险,而低估那些普通死亡,如心脏病、哮喘和糖尿病等。这样可能活于无谓的恐惧中,而死于自己的疏忽上。
  


  固然不愧为新闻记者,一堆事实的罗列。总体感觉是,书的前半部分是很多行为心理学和行为经济学的罗列,后半部分是对几类的新闻事件进行罗列然后印证同一道理:那些恐惧本没有那么可怕。
  
  后半部分作者用了大量的篇幅陈列了新闻记者如何利用数据来制造恐惧,同时大批特批媒体在此过程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当然论证过程中也无法判断作者本身是否利用这些“取样偏向”来制造出一种“恐惧”对自己的观点进行营销。毕竟,作者“一旦形成了他自己的观点,就会寻找佐证此观点的信息而忽略与之相反的信息”。
  
  当然在此过程中我所同意的是“反馈回路”的观点,即“媒体反映了社会上存在的恐惧心理,但如此以来,他也催生了更为强烈的恐惧,而这种恐惧又在媒体报道中得到体现”和“你考虑得越多,就越感到恐惧,而你越恐惧就越想看个究竟”。如罗斯福总统所说,非理性的恐惧。
  同时作者批判人们对某些事情过度恐惧的出发点是“他们不了解历史.....他们只晓得自己的经历和发生在身边的事情,因此,他们把所有伟大的进步视为理所当然”,并且多次强调相比于过去我们现在的生活已经好很多。但这一点恰恰是我所质疑的,或许真的是这些不满足于过去的进步,以及对剩余恐惧所产生的恐惧才促使社会的一些进步。当然很难讲我们身边的“恐惧”越来越少(甚至可能是在增加的),但这更重要的在于你如何看待,是否把它当做一种恐惧。
  
  书中将情感与理性分开,但是其实这里的情感和理性为何物,个人目前还是解释不清。但是人是情感性动物,这个是无法规避的。
  
  分享两个最重要的体会:
  1. 无论商家还是媒体,都会有意无意的通过宣传“你为什么要关注”(即作者所意指的恐惧),来让你对此进行关注。在宣传过程中会用过一些技巧(不良者甚至通过作假等不良手段)达到目的。
  2. 实际上,对于风险,我们对于其过分的思考并没有太大意义。我们对于风险的恐惧只会让自己处于不断升级的恐惧之中。
  
  最后,作为“畅销”类别的的快餐书籍,本书其实原本在3星和4星犹豫之间,但是大家的评价告诉我,3星的评价可能是一个保险的选择,倒是印证了书中的观点。希望大家不要因为我的评价对本书的看法有所改变,虽然我知道当你看完的时候你的看法已经潜移默化的被影响了。


  2011年1月,灾害频发。
  有三个大洲发生洪水泛滥事件,从德国、罗马尼亚、菲律宾到斯里兰卡、受灾人数超过二百多万,受灾超过三个法国面积;
    1月5日开始,全球超过5座知名活火山相继开始喷发,其中西西里岛埃特纳火山、印尼喀拉喀托火山、勘察加半岛 Kizimen火山、莫拉比等巨型活火山相继喷发,火山灰影响面积超过40万平方公里;
    巴西连续暴雨导致300多人丧生;
    澳大利亚五分之一面积陷入百年一遇的洪灾;
    美国惊现夏季才有的特大龙卷风;
  俄罗斯出现零下60度低端严寒,中国北方6省出现旱灾。
  … …
  … …
  这些非常难以预测,且不寻常的事件,被称为黑天鹅事件(Black swan event)。黑天鹅的存在寓意着不可预测的重大稀有事件,它在意料之外,却又改变一切。 这个专业词汇产生于17世纪,在那之前的欧洲人认为天鹅都是白色的,但随着澳大利亚的第一只黑天鹅的出现,这个不可动摇的信念崩溃了。人类总是过度相信经验,而不知道一只黑天鹅的出现就足以颠覆一切。然而,无论是在对股市的预期,还是政府的决策中,或是普通人日常简单的抉择中,黑天鹅都是无法预测的。“9•11”事件的发生、美国的次级贷危机、我国的雪灾,都是如此。
  但是在这本《黑天鹅效应:你身边无处不在的风险与恐惧》中,我读到的不只是黑天鹅事件的强大影响力,更多的是关于信息与危机的关系,以及更多的联想。因此,这是一篇发散性的读后感。
  首先是信息与危机。生活在21世纪的新时代里,理论上人类应该活在一个科技发达,道德法制健全的舒适社会中,但是人们的感受却正好相反。本文开篇的那些自然灾害是发生在2011年1月的灾害,这只是在一个月之间就有如此多的自然灾害,可见在这个科技时代,自然环境已经演变为严重影响人类幸福指数的因素。这本书的观点是这不只是个科技发达的世界,也是个信息泛滥的世界。泛滥的信息与没有信息基本上一样的,因为人们倾向于寻找支持自己的信息;另一方面,由于群体极化,这类负面的信息传播速度越来越快,这类信息越来越多,甚至空穴来风。当然这种现象不仅存在于自然灾害中,在新闻报道中,在商家推销中,虚假信息的滥用也是屡见不鲜。一个很好的例子是明明坐车的危险远远大于乘飞机,但是人们长久以来的观念是飞机更危险,因此乘飞机前我们习惯于保险。
  现在静下心想想,的确,我们经常听说汽车无照驾驶,飞机很少有无驾驾驶的飞机,但是只要飞机有事故就会被报道出来。常说淹死的都是会游泳的,也是一个例子。因为我们的思维是定式的,以为自己擅长水性就可以什么都不顾。曾经有研究说如果人只有理性思维没有感性思维是无法进行推理的,因为感性思维会形成经验,知道我们做重复的错误。但是,实际上我们的思维感性思维的应用更多于理性思维,过多的经验使我们自己局限在固定的思维框架里。于是,心理上误差或者“不公正”出现了。这种影响还是微观的,从宏观层面讲,人类的经验甚至影响人类社会的道德、法律。曾经看过一个同性恋患者表示人们排斥同性恋是由于同性恋的患病几率更高导致。想想也有道理,在古代,还没有发达的医学技术,如果人们发现同性恋者患病几率很高,古人自然会以为性取向导致了疾病。为了防止疾病发生,他们会从道德上谴责同性恋者,从法律上限制同性恋的婚姻自由。然而,现在的医学已经相对发展了很多,虽然还是有无法治愈的疾病,但是已经看得出来对待同性恋的观念已经有很大改观,也有不少国家承认同性恋的婚姻。
  让我们换一个角度看信息虚假的问题。通过这本书我们已经可以得知,人类社会有太多信息是虚假的,有些虚假信息甚至有可能是来自于国家,先不论出发点如何,但是这绝对是个严重的问题。孔子早在几千年前就说过一个国家最重要的是信用,以前我并不认同这个观点。但是现在想想,如果一个国家发出的所有信息都被质疑,即使拥有庞大的军队,成堆的粮食也没有,人民才是国家的根基。
  虽然说了这么多,当我们真正面对这些迫不得已的虚假信息时,我们还得去相信,因为我们活在这个社会里,无法不受她的辖制。
  
  
  
  


  1 人们对于数字和故事的反应差别很大,故事往往更能引起人们内心的 情感,而数字很多时候只是一个没有实际意义的空洞的符号,对于生动、形象、具体可感的东西,人们的印象尤其深刻。比如对于矿难的报道,如果你只停留在对其伤亡人数进行报道,其效果远没有上传一张照片或描述某一个矿工的受难经历更能引起人们的注意
  
  2 对于一个随机事件的发生,每一次的概率都是相同的,并不会因为之前的结果而引起下一次发生的概率产生变化,而人们往往倾向于相信如果前几次某件事没有发生的话,那么下次其发生的概率就会增加,比如买彩票
  
  3 来自公众的误导—从众心理:人类的思想深受他人的影响。我们知道多数人同意的观点并不一定正确,但即便是这样,即使我们提出不同观点不会对自己造成损失,我们最终还是会趋向于相信众人的观点。舆论很多时候代表着愚昧与无知
  
  4 成见或偏见:人们一旦在内心形成一个观点,便会努力寻找那些能够支持自己观点的信息,有时候甚至会忽略能够推翻自己观点的证据的存在,无论你的观点是道听途说还是深思熟虑的来的。所以,我们应该怀有一个包容或开放的心态,多听取别人的观点,即使他们的也不一定正确。不能先入为主的认为自己的观点才是唯一正确的
  
  5 媒体在很多时候都夸大了潜在的风险,对于一个很正常的事件,在媒体的狂轰滥炸下,很可能会造成一种集体恐慌的局面,民众的恐慌越发严重,相关报道就越多,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反馈回路,人们的恐惧心理会日益加重
  
  6 情感控制理智
   小测验:琳达今年31岁,未婚,性格爽朗,聪明伶俐,主修哲学专业。作为一名学生,他对种族歧视和社会正义事业极为关心,并且经常参加反对核武器游行。那么,琳达有可能符合下面这些情况:
   a 是一名小学教师
   b 热衷于女权运动
   c 是一名银行出纳员
   d 是一名热衷于女权运动的银行出纳员
  请将上述选项按照可能性从大到小进行排列。
  


  好吧,不确定性果然无处不在,连“黑天鹅效应”都可以有这么多版……加德纳这版的风险分析太狭窄,更像“一本心灵鸡汤”,主旨是分析造成人们产生风险认知偏差的原因,前六章还不错,后面过去繁复冗长~急求看Taleb版~


  说实话,此书很是一般般,
  主题说是介绍你身边无所不在的风险以及如何规避或利用风险,其实说白了就是行为经济学引申出来的行为经济学和行为金融学,影响着人们的决策。故而书中没有很突出的新观点。
  书中倒是举了很多例子。不过这点处理不是很适当,导致有点逻辑混乱,淹没了主题,思路不很清晰。
  
  随意翻了几个章节,繁冗罗嗦,又无甚新意,就没再读。其实光看目录就可以看出,四章、五章、第六章根本是在重复说同一内容,八章、九章也是。
  
  建议有兴趣的可以集中看些行为经济学的书,推荐 丹尼尔‘卡尼曼(唯一因心理学研究 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心理学家), 理查德’萨勒(芝大著名教授,行为经济学奠基人)
  
  


我看不进去这种书啊


@顾木之 其实很多地方我也是跳跃的读,本身不是那种很严肃的图书。不需要精读


书的组织架构有问题,看得辛苦。


其中还有个原因是现在主流媒体报忧多于报喜,并且从众心理导致,从而使得大社会观倾向于忧,而从大众的经验来讲这些事情发生的几率微乎其微。


不知道怎么看的呵呵,因为作者很鄙视诺贝尔奖吗?其实作者无非告诉你,没有确定性,影响你的东西你无法把我才能影响,能把握的还叫影响吗?思路很极端,很混乱,但是很清晰,所有的东西其实表象不是表象,其实能总结的都是假象~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