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后现代经济

姜奇平 中信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7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作者:

姜奇平  

页数:

300  

Tag标签:

无  

前言

2008年上半年,中国的网民数量突破了2.5 亿,跃升为世界第一。中国网民数量之巨大,他们的意愿、诉求、行为,乃至他们的网络生活本身已不容忽视。同时,尚不及20%的网民普及率,30岁以下占2/3以上的网民年龄结构,又昭示出中国互联网未来的发展潜力。2008年以来,从互联网上的反藏独、反西方媒体歪曲报道、组织护卫奥运会火炬境外传递、爱国红心签名、呼吁抵制家乐福,到“5.1 2”大地震灾情披露、救灾动员、民意表达与决策的互动、志愿者组织,以及由某些机构和个人的行为引发的公共道德大讨论……在这一系列令人高度关注的重大事件和领域中,互联网均扮演了极为重要的角色,发挥了难以替代的作用。2008年6月20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在人民网与网友在线交流,明确肯定互联网是“了解民情、汇聚民智”的重要渠道。这是自近年来温家宝总理在“两会”期间公开回复网络热点问题,越来越多的国家党政领导与网民对话、问策以来的又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中国最高层领导高度重视和积极肯定网络民主,网络民意已俨然成为主流民意的重要来源和组成部分。

内容概要

“9•11”中坚固的世贸中心大楼灰飞烟灭,2008年坚固的华尔街投资神话彻底破灭,坚固的雷曼兄弟公司在挺立了158年后烟消云散……一切坚固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  历史在“终结”,这次的对象是牢不可破的工业化本身。这一切都是因为——后现代经济时代到来了。  本书站在历史“终结”与“开始”的切换点上,以价值、交换、货币、资本、组织、制度、福利等方面为线索,扬弃现代性经济学,对工业化进行反思,深刻剖析了“一切坚固的东西都烟消云散”的局限性,在此基础上展开对现代性经济的解构和建构。

作者简介

姜奇平,中国社科院信息化研究中心秘书长,《互联网周刊》主编,中国“数字论坛”成员。主编《数字论坛》等丛书,著有《21世纪网络生存术》、《知本家风暴》(合著)、《长尾战略》等十余本专著,译著《浮现中的数字经济》。
2007年被评为“影响中国互联网的10位启蒙者”之一;获1999年《北京青年报》“财富人物”、中国“互联网十大杰出人物”提名奖;2007年中国传媒思想贡献奖;2006年中国信息化论文一等奖;2008年中国信息经济学会论文一等奖。

书籍目录

一个后现代主义者谋杀案式的导读自序 一切坚固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 前言 第一章 后现代经济-价值  真实世界中的价值   后现代经济的价值所指   后现代思想中的价值证明   经济学中的后现代价值观  第二章 后现代经济-交换  真实世界中的交换   后现代交换原理的问题所指   后现代思想中的交换理论   经济学交换理论的后现代向 第三章 后现代经济-货币  坚固货币之死与虚拟货币之生   个性化虚拟货币   货币所指的异化与能指的复归   后现代金融学  第四章 后现代经济-组织  真实世界中的组织   后现代组织所指   后现代思想能指的组织   内生品种的经济学组织理论  第五章 后现代经济-资本  互联网的体验化   后现代资本论的原理框架   后现代思想中对资本的解构   经济学中反传统资本理论  第六章 后现代经济制度  互联网实践中的制度创新   后现代的制度理念   后现代思想中的制度观   经济学中的后现代制度分析  第七章 后现代经济-福利  互联网实践中的福利问题   后现代主义福利论的原理框架   后现代主义思想中的福利观   经济学中的后现代福利框架  后记

章节摘录

插图:第一章 后现代经济-价值 一切坚固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对价值论来说,这意味着一元化的效用“烟消云散”为多元化的价值。如果人们回到价值的基本面来考虑问题,由次贷危机引发的经济危机给人们留下的最根本的反思,应是对价值确定原则的重新思考。在这场引起人们巨大经济利益损失的游戏中,有一个基本的游戏规则,从现代性角度看非常正常,但从后现代性角度看非常反常,这就是脱离参照点确定价值的游戏规则。在“脱离参照点确定价值”这一基石性的原则上,东方与西方“坚固”程度相同:东方要求从多元化的具体价值中,萃取出一元化的抽象价值,保持价值的坚固性;西方要求从多元化的主观价值中,萃取出一元化的客观效用,以保持价值的坚固性。一二百年来,人们对此已习以为常。但从后现代的观点看,将多元化的价值参照点过滤掉,存在着一元化的价值异化的风险。鲍德里亚指出,问题的实质在于“货币与真实生产的脱节”,是“参照的丧失”。金融危机正是表现为在确定价值时,华尔街这个超人的异己力量对无能为力的所有个人的压制性。在危机之前,华尔街确定价值远远脱离了真实世界、日常生活这样的参照点,用鲍德里亚的话说,“它摆脱了市场本身,成为卸载了所有信息和意义的自主仿象,它本身成为信息并且在自身交换。此时它不再是一种商品,因为它身上既不再有使用价值,也不再有交换价值”。坚固的华尔街也许能在这次灾难中恢复其现代性的常态,但是在烟尘散尽后,我们还会有另一种发现:在现代性的废墟上,长出了后现代的蘑菇。就像星星点点的蘑菇一样,参照点是以多元化的形式存在的,在当代还是以网络的方式存在的。在价值确定的原则中,将参照点纳入进来,将意味着克服现代性最大的一个弱点——生产对于生活的疏离。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不可能坚固到只剩下股票的票面价值那样苍白和单一。生活的意义、人的异质性的价值,只有在参照点中才存在。生活品质的提高,取决于品种多样化的选择,品种是意义、异质性的维度和载体。当一切坚固的东西都烟消云散后,人们会惊奇地发现,世界末日并没有到来,生活因为色彩更加丰富,选择更加多样而可能变得更加美好。后现代主义让我们发现,还可以思考“让世界恢复坚固”的反问题:网络中的个性化何以可能?具体来说,个性化价值的经济性何在?真实世界中的价值色随心变《镜花缘》第十四回讲了个稀奇的故事:“云雾护足”。说那里的人,脚下都踩着一朵云彩。主人公唐敖为此请教一个酒肉和尚:“适见贵邦之人都有云雾护足,可是自幼生的?” 酒肉和尚道:“此云本由足生,非人力可能勉强。其色以五彩为贵,黄色次之,其余无所区别,唯黑色最卑。”走着走着,只见有个乞丐,脚登彩云而过。唐敖道:“请教九公,云之颜色,既以五彩为贵,黑色为卑,为何这个乞丐却登彩云?”同伴林之洋想起酒肉和尚也脚护彩云,也觉奇怪:“岭上那个秃驴,又吃荤,又喝酒,又有老婆,明明是个酒肉和尚,他的脚下也是彩云。难道这个花子同那和尚有其好处么?”见多识广的多九公道:“当日老夫到此,也曾打听。原来云之颜色虽有高下,至于或登彩云,或登黑云,其色全由心生,总在行为善恶,不在富贵贫贱。如果胸襟光明正大,足下自现彩云;倘或满腔奸私暗昧,足下自生黑云。云由足生,色随心变,丝毫不能勉强。所以富贵之人,往往竟登黑云;贫贱之人反登彩云。”与酒肉和尚和乞丐脚登彩云形成幽默对比,过了一会儿,就见一亏心官员,脚下用绫遮盖着“晦气色”的云,前呼后拥威风而过。请注意,这里有两组概念:一组是富贵与贫贱,对应效用的多与少;另一组是彩云和黑云,对应价值的好与坏。这正好涉及“现代性”与“后现代性”价值分析的根本区别点:现代性(工业化)价值分析,只分析效用,不分析价值,把效用直接当做价值(典型命题如有钱即快乐);后现代性的价值分析,既分析效用,更注重价值,认为效用不等于价值(典型命题如有钱不等于快乐)。现代性之所以排斥价值,因为觉得价值是主观的,也就是多九公说的“色随心变”。在佛教中,“色”不是指色情,而是指物质,如“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在经济学中就是效用。至于“心”,显然是与物质相对的,在经济学中就是价值。在工业化之初,以色来排斥心这种成见还没有被特别强化,斯密和边沁的经济学都含有“色随心变”的成分。边沁最为典型,他认为价值就是快乐和痛苦,效用是引起快乐和痛苦的东西(财富)。马歇尔显然看出,“色随心变”是一种不符合工业化标准的经济理念,为了正规化,遂取消了快乐和痛苦这个意义上的“非标准化”的价值,代之以货币表现的“标准化”的效用。从此,脚踩黑云还是彩云不再重要,重要的只剩下富贵与贫贱,即物质财富的多少。从深层根源上看,工业时代价值分析的特点,是用形而上的理性排除情感的干扰。工业化是反对自然的,情感就是存在于人之内的自然,所以“色随心变”是要大反特反的,否则农业社会的价值观就要复辟了。后现代性的价值分析,则特别强调“色随心变”。后现代的一个基本理念,就是心物一元,它是前现代(农业社会)“天人合一”的否定之否定。心物一元这里的“心”,在很大程度上就是情感,扩大点说就是与心理有关的情感、个性化、信息等不确定的东西。在物质财富中,加入“心”的成分,成为后现代的要求。随着工业化在全球即将完成,现代之后的时代来临,2002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终于颁给了专门研究“色随心变”的丹尼尔·卡尼曼。卡尼曼写了一篇《回到边沁》,正式提出在价值分析上从马歇尔“回到边沁”的纲领,主张改变只分析效用(物)、不分析价值(心)的西方主流经济学,像边沁那样既分析效用又分析价值,实现心物一元,为此他提出了心物一元的价值模型。需要说明的是,效用不是物,效用是人(基于愿望)对物的使用价值的评价。上面与价值、效用联系在一起的“心”、“物”,是指按照心物二元区分的方法和观察问题的角度。科学主义代表物的方法,人文主义代表心的方法。物的方法的特点是,用自然科学(看待物)的方法和角度看待人与物,人是物化的人,物是物化的物;心的方法的特点是用人文的方法和角度看待人与物,人是人化的人,物是人化的物。观察效用的物的视角体现在,把人当做了物性的存在(还原为物质欲望的人),排斥了精神、文化、心理、伦理等专属于“心”的不确定性,观察价值的人的视角体现在,把人当做了人性的存在,引入精神、文化、心理、伦理等专属于“心”,而无法用科学主义研究物的方法来研究的人本现象。从这个意义上说,心物一元的价值模型,本质上是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融合的价值模型。如果我们像围棋那样一算几十步就会发现,互联网价值真正的根曲曲折折,最终将通向这里。这正应了奈斯比特《高科技·高思维:科技与人性意义的追寻》中的预言:“每出现一种新的技术,就相应会有一种人性的反应作为代偿。”当然,仅靠技术分析,算不到心物一元这一步后现代不过是更好的算法而已。快乐水车如果我们把彩云和黑云比喻为快乐和痛苦,《镜花缘》第十四回就相当于提出了一个后现代经济学命题:有钱的不一定快乐,没有钱的不一定不快乐。小说中的那个酒肉和尚与乞丐,虽然并不富裕,脚下踩的云却由于心的原因,“色随心变”,成了彩云;而那个腐败的官员,虽然挣了不少银子却不快乐,整天“就只脚下围着红绫,云之颜色看不明白”,原因就是“此等人”因脚下忽生一股恶云,其色似黑非黑,类如灰色,人都叫做“晦气色”(有点像今天汽车尾气超标,净冒黑气)。唐敖问:“云之颜色,既以五彩为贵,黑色为卑,为何这个乞丐却登彩云?”这可叫他问着了。这可不是个简单的问题,而是个非常深奥的问题,经济学上叫“快乐水车”。最初是由布里克曼和坎贝尔提出的,它比喻经济发展像水车轮子一样不断滚滚向前,但快乐水平却在原地打转,并不随经济发展而显著提高。1976年西托夫斯基在《无快乐的经济》中,深入分析了“快乐水车”现象,此后各国经济学家对此纷纷进行了统计研究。“快乐水车”实际描述的是效用与价值的背离,专门用来解释“有钱但不快乐”这种现象,实质是在揭示工业化的内在矛盾。30年来,大量统计显示,当人均收入达到工业化完成时的3 000—5 000美元后,经济发展与快乐水平的关系越来越脱节,有时穷人、穷国的快乐水平甚至可能反而比富人、富国更高,就像《镜花缘》中的酒肉和尚与乞丐比富人快乐水平高一样。随着对“快乐水车”现象研究的深入,人们终于将矛头指向主流经济学的价值论本身。人们发现,问题出在一成不变的理性上。经济人理性,像黑格尔的绝对理念、康德的纯粹理性一样,是18世纪、19世纪的产物。现代性思想潮流的大趋势是从形而上转向形而下的,自从互联网取代蒸汽机充当了历史的火车头后,这种情形更加明显。经济中的价值分析,为什么没有相应“形而下”化呢?

后记

民丹岛是一个世外桃源。碧蓝的大海、耀眼的白沙、休闲的乌棚架、巨大的椰树,一派南国风光。民丹岛上的MED俱乐部选了个好地方,楼前是海,楼后也是海,原来它是一个嵌入海中的半岛。如果建筑是人为事物的隐喻,大海是自然事物的隐喻,眼前的景象就好像喻示着社会嵌入自然,心嵌入物。我四肢一动不动,放松地漂浮在海面上。一个小时过去了,只有一层海水轻轻地漫过我的脸。在其他海里,由于浪大难以掌握重心平衡,我都无法像现在这样保持这个属于游泳池的动作。静躺久了,不免有所发现。先是仰望天上的云,忽然发现有一个娃娃在看我。这朵娃娃云有眼睛,有嘴巴,表情如此生动,以至我恍惚觉得天亦有情,天是有生命的。再看海面,也有发现。由于没有浪,海面平得像一面镜子。有云时,接近沙滩的游泳区海面呈现绿色。但当云离开后,海面竟然像镜子一样,将天上的蓝映在了海面上,改变了最上面绿的颜色,成了一片“天”蓝。由于海天一色,天际线看起来像是一条缝合线,把映在人间的天和映在天上的人合为一体。所谓天人合一,大概就是这种感觉吧。这时我脑海里涌现出一个词,就是“嵌入”。嵌入的原意是讲经济嵌入社会,可以引申来描述任何二元合一,比如天人合一。后现代的核心理念,就是心物一元,中国叫天人合一。来民丹岛,想法之一就是选择一个世外桃源,超脱性地理一理本书的整体思路。

媒体关注与评论

30年来,社会和经济信息化建设的现实进程和经验教训,已无可争议地表明,观察和认识信息时代的经济需要新的思路、新的理念、新的视角。我们不但需要广阔的视野和渊博的知识,还需要对于热火朝天的社会现实的敏感和持续关注,更需要冲破传统观念的巨大勇气。姜奇平多年来的工作恰恰具备了上述三个特点,这部著作就是他这些年来潜心钻研和思考的成果。   ——中国信息经济学会理事长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陈禹 在传统经济学的假设边界之外,用与主流经济学家完全相反的感性分析“心物一元”的研究套路,通过对价值、交换、货币、组织、资本、制度、福利一一进行后现代主义解构,对诸多经济现象给出了自己的阐释——《后现代经济》,是姜奇平在这条富于挑战和风险的学术之路上行走十年的心得。   ——中园社科院 信息化研究中心主任 博士生导师 汪向东 新一代网络技术正在改变我们的文化、政治和商业景观,而曾经坚固的一切事物必须先熔化、后重铸,直到其适应社会的流变和生活轨迹的多样化为止。这个过程注定是痛苦的,但本书作者却怀着快乐的眼光看待它——或许这就是后现代经济的真谛。   ——著名数字化思想家 《数字化生存》译者 胡泳 说起“后现代性”,人们首先的反应是“文化的解构”,而本书却将价值、组织、货币、交换等经济学的核心概念,进行了解构。我更愿意说,这是一本经济哲学著作。“今天的思想,就是明天的世界”,因此我认为,后现代经济就是思想的经济:一种更“软”(软实力)、更“湿”(湿件)、更“虚拟”(今天的虚拟=明天的真实)的经济——未来的商业一定是“想”出来的。   ——价值中国网 创始人兼CEO 林永青


编辑推荐

《后现代经济:网络时代的个性化和多元化》互联网时代可以称为批判的时代;没有什么东西能逃避后现代的批判;当一切坚固的东西都烟消云散后;信息网络中的个性化将成为可能。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后现代经济 PDF格式下载



IT和互联网必读!现实与未来的思考有些深度,读起来要耐着性子,不管这样,能够对于未来信息化和数字潮形成国内人的独立思考,而非简单的国外复制与人云亦云,已经难得,再加上内容和逻辑本身的精辟清晰,强烈推荐!


虽然有部分内容感觉论述不太清晰,但总体而言还是值得一读。


我对后现代不太了解,也不太感兴趣。虽然老师推荐了这本书,但并不适合我。


很有启发意义,兼顾创意和深度


书的内容很好,看了很受启发,不过需要你有一定的相关和专业基础,不然读起来有点难理解。


看不懂的后现代,大概我还不够后


内容很好!观点独到!值得一读。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