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中国产业发展和产业政策报告

工业和信息化部产业政策司,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 中信
出版时间:

2011-7  

出版社:

中信  

作者:

工业和信息化部产业政策司,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  

页数:

404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中国产业发展和产业政策报告(2011)》由工业和信息化部产业政策司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组织产业经济学界的知名专家和比较活跃的学者,根据可靠的资料和丰富的知识编写,分为概览、行业和政策三个部分,既包括中国工业总体发展情况的介绍,也包括重点行业发展水平的评析;既包括产业政策总体实施情况的总结,也包括具体产业政策的深入解读;既包括“十一五”产业发展和政策的回顾,也包括未来发展趋势的展望,全面、系统、客观地反映中国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和产业政策的实施情况,具有较高水平和参考价值

作者简介

工业和信息化部产业政策司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产业政策司,负责组织拟订工业、通信业产业政策并监督执行,提出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工业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及管理创新的政策建议;拟订和修订产业结构调整目录的相关内容,参与投资项目审核;制定相关行业准入条件并组织实施,会同有关方面实施汽车、农药的准入管理事项。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1978年4月5日正式建立,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学科的主要研究机构之一。工业经济研究所本部现有人员110人,其中:高级研究人员45人;博士24人,硕士27人;博士生导师11人,硕士生导师20人。包括所属机构在内的全体员工共600多人。著名经济学家马洪同志为该所第一任所长,著名经济学家蒋一苇、周叔莲、张卓元、陈佳贵等也先后任工业经济研究所的所长。

书籍目录

Ⅰ概览
1 “十一五”工业发展取得辉煌成就
1.1 工业对国民经济贡献突出
1.2 工业增长质量显著提高
1.3 行业管理体制进一步完善
2 工业发展水平评估
2.1 工业发展指数
2.2 效率
2.3 增长
2.4 技术创新
2.5 对外贸易
2.6 可持续发展
2.7 结构
3 “十二五”工业发展趋势
3.1 发展条件的深刻变化
3.2 转变发展方式的新要求
3.3 未来发展走向
3.4 必须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Ⅱ 行业
4 原材料工业
4.1 钢铁
4.2 有色金属
4.3 石油化工
4.4 建筑材料
5 机械装备工业
5.1 汽车
5.2 机械
5.3 船舶
6 消费品工业
6.1 纺织
6.2 医药
6.3 食品
7 电子信息产业
7.1 电子信息制造
7.2 软件及信息服务
7.3 电信业
8 工业相关服务业
8.1 工业设计
8.2 现代物流
8.3 商务服务
Ⅲ 产业政策
Ⅳ 附录

章节摘录

  Ⅰ概览  1 “十一五”工业发展取得辉煌成就  “十一五”期间,中国工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工业规模从“十一五”初期的全球排名第四跃升为第二,工业发展的质量和水平大幅提升,为“十二五”工业发展再上新台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1 工业对国民经济贡献突出  工业是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2010年,全部工业实现增加值16万亿元,是2005年的2.07倍,年均增长15.8%;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40.2%,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  工业是对外贸易的主力军。“十一五”期间,工业制成品出口额占全部商品出口额的比重保持在94.0%以上。2010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出口交货值9.1万亿元,较2005年增长89.3%,年均增长13.6%。  工业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2010年1-11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上缴税金27087亿元,占到税收总额的40%以上。  工业是吸纳就业的重要部门。“十一五”期间,工业部门新增就业人口超过2000万。截止2009年底,城镇单位工业就业人口4353万人,占全部城镇单位就业人口的34.6%。2010年1-11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从业人员人数9063万人。  工业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推动国民经济企稳回升的关键力量。2009年和2010年,工业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达到40.0%和49.3%。受金融危机冲击最大的工业部门,同样也是稳定中国经济增长,实现2009年国民经济“保八”目标的中流砥柱。  1.2 工业增长质量显著提高  1.2.1 国际竞争力明显提升  国际市场占有率持续提高。从2006年开始,中国成为世界第一大工业品出口国。截止2010年,全世界500种左右工业产品中,中国有220种产品产量位居世界第一;在联合国统计的八大类工业制成品全球贸易中,中国有三类产品的出口占全球份额超过四分之一。  贸易结构不断优化。2010年,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分别为9334亿美元和4924亿美元,占全部商品出口总额比重分别为分别达到59.2%和31.2%,较2005年提高3.2和2.6个百分点。工业制成品贸易竞争力指数从2005年的0.16提高到2009年的0.22。  对外投资迅速增长。截止2009年底,中国累计对外直接投资2457.55亿美元,其中对外工业部门直接投资564.27亿美元,是全球第五大对外投资国。截止2010年,入驻7个境外经济合作区的中国企业达到69家,工业企业对外直接投资遍布122个国家和地区。对外投资迅速增长是“十一五”时期出现的一个新特点,对中国工业提高资源保障、开拓海外市场、获取国外先进技术起到积极的作用。  1.2.2 产业结构调整成效明显  高技术产业快速发展。“十一五”期间,高技术产业在金融危机冲击下,出口受到影响,但其高速增长的势头没有减弱。2009年,高技术产业企业数量达到27218家,较2005年增加9691家。截止到2010年11月,高技术产业从业人员1043万人,较2005年增加380万人;主营业务收入66551亿元,较2005年提高96.2%。2010年,高技术产业出口交货值37408亿元,是2005年的2.12倍;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达到8.9%。高技术产业的迅速发展为中国实现工业强国奠定了坚实基础。  装备制造业实力提升。2010年,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占工业比重为29.6%,比2005年提高0.9个百分点。2009年,机床工具行业完成工业总产值4014亿元,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一大机床制造国;汽车产销量均突破1360万辆,保有量突破7000万辆,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汽车生产和消费国;造船完工量4243万载重吨,完工量、新接订单量、手持船舶订单量的国际市场份额分别达到34.8%、59.4%、38.5%。规模扩大的同时,重大技术装备自主化水平也有了显著提高,特高压输变电设备、百万吨乙烯成套装备等重大技术装备实现自主制造,大型露天矿及大型施工机械基本实现自主化,百万千瓦超超临界火电机组的锅炉、汽轮机和发电机设计制造自主化率达到85%以上,日产5000吨大型水泥生产成套设备工艺、电解铝新型异型阴极槽制造工艺等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国产“和谐号”动车组屡破世界铁路运营时速记录。  能源工业结构进一步优化。新能源工业加快发展,可再生能源利用取得显著进展。中国风电装机容量跃居世界前列,成为水电装机容量第一大国和在建核电机组最多的国家。传统能源工业淘汰落后产能成效显著。电力工业“十一五”期间累计关停煤耗高、污染重的小火电机组超过7000万千瓦;煤炭工业关闭小煤矿9000余处。能源工业集中度大幅提高。全国千万吨级以上煤炭企业集团达到50家,产量17.3亿吨,占全国产量50%以上;原油一次加工能力达到5亿吨/年,其中规模达到千万吨级的炼厂14家,占总能力的37.3%。  高耗能行业比重下降,节能减排成效突出。2010年,规模以上工业六大高耗能行业增加值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30.3%,较2005年下降2.4个百分点。高耗能行业节能减排工作也取得突出成就。六大高耗能行业“十一五”期间累计节能近4万吨标煤,对全社会节能贡献率超过60%。主要耗能产品的单位产出能耗明显下降,炼焦工序单位能耗下降40.9%,原油加工单位综合能耗下降28.4%,单位烧碱生产综合能耗下降34.8%,单位乙烯生产综合能耗下降11.5%,吨水泥综合能耗下降28.6%,吨钢综合能耗下降12.1%,单位铜冶炼综合能耗下降35.9%,单位电解铝综合能耗下降12.0%,电厂火力发电标准煤耗下降16.1%。  1.2.3 产业组织结构不断优化  企业兼并重组步伐加快,产业集中度有所提高。“十一五”期间,国有企业兼并重组活动增多,中央直属企业由2006年初的169家整合到2010年底的122家。通过兼并重组,部分工业行业产业集中度有所提高。2010年,前10家钢铁企业的集中度为48.6%,较2005年提高13.2个百分点,有11家钢铁集团粗钢生产能力超1000万吨;前20家水泥企业集团产量占到全国产量的45%;前10家汽车企业产量占全国产量的86%,有5家汽车企业集团销量超百万辆。  一批大型企业集团进入世界500强。2010年,中国大陆地区已经有44家企业进入世界500强,较2005年增加29家。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国家电网公司和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三家企业进入世界500强前十位。  中小企业发展活力增强。据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资料显示,2008年底,中小型工业企业共有190万户,占全部工业企业总户数的99.8%;从业人员达到1亿人,占全部工业企业从业人员的83.6%;全年主营业务收入达到36.3万亿元,占全部工业的67.8%。2010年,全国规模以上中小型工业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7.5%,增速比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平均水平快1.8个百分点。1-11月,中小型工业企业实现利润25944亿元,同比增长50.5%;上缴税金总额14708亿元,同比增长28.3%;实现利润和上缴税金分别占规模以上工业的66.8%和54.3%。  1.2.4 地区差距有所缩小  “十一五”期间,中国工业经济区域结构发生积极变化,地区发展差距有所缩小。东部地区要素约束日趋增强,中西部地区在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中部崛起等一系列国家战略的推动下,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区域投资环境不断改善,工业经济增长速度超过东部地区。2010年,中西部地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8.4%和15.5%,比东部地区增速高3.5和0.6个百分点;工业增加值占全国比重分别为21.9%和15.0%,较2005年提高3.1和2.7个百分点,而东部地区同期下降5.8个百分点。  1.2.5技术创新能力稳步提升  技术创新投入持续加大。2009年,大中型工业企业R&D经费内部支出3210亿元,是2005年的2.6倍,年均增长26.6%;R&D人员全时当量116万人年,是2005年的1.9倍,年均增长17.6%;R&D经费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0.96%,较2005年提高0.2个百分点。  企业创新主体地位进一步突出。截止2009年底,工业企业共拥有127个国家工程中心和636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5011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企业发明专利申请数已占到国内发明专利申请总数的50.7%,由企业所完成的重大科技成果数占全国的37.0%。  技术创新成果成绩斐然。“十一五”期间工业企业专利申请的数量和质量均大幅提高。2009年,大中型工业企业专利申请数166762件,是2005年的3倍。其中,发明专利63011件,是2005年的3.4倍;申请发明专利占全部专利比重达到37.8%,较2005年提高4.7个百分点。新产品销售收入大幅增长。2009年,大中型工业企业新产品销售收入57978亿元,较2005年增长1.4倍;新产品出口10679亿元,较2005年增长93%。  1.3 行业管理体制进一步完善  工业和信息化部成立。为解决原有工业管理体制管理分散、管理缺位、管理弱化的弊端,借鉴大多数工业化国家的经验,2008年,国务院组建了工业和信息化部,建立并完善与新型工业化发展趋势相适应的、统一的政府工业管理体制。工业和信息化部成立以来,在拟定和组织实施行业规划、制定产业政策和标准、监测工业行业日常运行、推动重大技术装备发展和自主创新、指导推进信息化建设、维护国家信息安全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各省市相继进行机构改革,成立完善工业主管部门,工业管理体系进一步健全。  专栏1-3-1:工业和信息化部15项主要职责  有关提出新型工业化发展战略和政策,协调解决重大问题,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推进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职责。  有关制定并组织实施工业、通信业的行业规划、计划、产业政策、规范和标准的职责。  有关监测分析工业、通信业运行态势,协调解决行业有关问题,负责应急管理的职责。  有关提出工业、通信业和信息化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和安排建议,按规定权限审批、核准相关投资项目的职责。  有关拟订相关高技术产业规划、政策和标准并组织实施,以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组织实施有关重大科技专项的职责。  有关组织拟订振兴装备制造业的规划、政策,协调有关重大专项的实施,推进重大技术装备国产化的职责。  有关拟订并组织实施工业、通信业的节能和资源综合利用、清洁生产促进政策,组织协调相关重大示范工程和新技术推广应用的职责。  有关推进工业、通信业体制改革和管理创新,提高行业综合素质和核心竞争力的职责。  有关负责中小企业发展的宏观指导,协调解决有关重大问题职责。  有关统筹推进信息化,组织制定相关政策,协调重大问题,促进电信 、广播电视和计算机网络融合,指导协调电子政务的职责。  有关依法监督管理电信与信息服务市场,负责通信资源分配管理,保障重要通信的职责。  有关配置和管理无线电频谱资源,负责无线电监测、检测、干扰查处,维护电波秩序的职责。  有关协调维护国家信息安全和保障体系建设,指导监督部门、行业的信息网络安全保障工作的职责。  有关开展工业、通信业和信息化的对外合作与交流的职责。  承办国务院交办的其他事项。  产业政策体系趋于完善,效果更加显著。“十一五”期间,面对国内外极其复杂的经济发展环境,国家科学合理运用产业政策,规划引导产业调整,推动技术改造与创新,规范行业准入,淘汰落后产能,关闭低效小企业,促进企业兼并重组,推动产业转移和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产业政策为推动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行业协会发展进一步规范,作用不断增强。2007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行业协会商会改革和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行业协会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和总体要求,并具体提出了拓展职能、推进体制改革、加强自身建设和规范管理、促进协会发展的政策等一系列措施。2008年10月,行业协会立法被列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的五年立法规划。2009年4月,工业和信息化部下发了《关于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作用的指导意见》,进一步规范和加快了工业行业协会的发展。“十一五”以来,作为工业经济管理的中介组织,行业协会坚持为政府、为行业、为企业服务的宗旨,维护会员合法权益,加强行业自律,开展行业研究,参与行业标准制定,反映企业诉求和愿望,发挥了行业管理不可或缺的作用,成为政府与企业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为推进工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


编辑推荐

  1、内容独特,深度解读“十一五”产业发展和产业政策状况,眺望未来经济发展趋势,全面、系统、客观地反映中国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和产业政策的实施情况,代表了国内此类作品的最高水平,极具参考价值。  2、业界知名学者、权威专家共同编定,提供独家的产业政策资料。  3、海量专业图表,年度首次出版,代表国内最高理论、政策的研究水平。  4、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亲自作序!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中国产业发展和产业政策报告 PDF格式下载



非常及时,在写论文,好有帮助


NEW AND HAVE SOMETHING IMPORTANT


书价实在高得离谱


年底写报告用的,属于很全面的一本书。


2010年或2011年这本书的价值还有的,但是政策具有实效性,这本书现在的效果不大,实用性行不强。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