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股爷天下

王安 中信
出版时间:

2011-8  

出版社:

中信  

作者:

王安  

页数:

424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中国大陆财经评论第一健笔”王安10 年后再启笔,
再现中国证券市场风雨历史
谁又能否认,中国证券市场是各位股爷创造的历史?
同时也不能否认的是,中国证券市场造就了各路股爷。
股爷是谁?谁是股爷?
是政府、是机构、是资本大鳄、是民间“股神”,也是满腔热忱投身中国证券市场以期有所奉献的各色人物。
本书以时间为纵线,以章回体的形式记载了中国证券市场1980-2010年30年的历史。作者描画了中国证券市场30年来的风风雨雨、进进退退,30年间各色人物的起伏命运,以及为人知的或不为人知的种种历史细节。
作者看似幽默的文字常一针见血,发人深省,嬉笑怒骂,皆成文章,为读者活灵活现地呈现了中国证券市场30年的历史画面。

作者简介

王安:
资深财经记者,有“中国大陆财经评论第一健笔”之称。 现任《中国证券市场周刊》副社长。
1978年就读于中国人民大学计划统计系统计专业。毕业后被分配到国家煤炭部规划设计院。先后在《中国青年报》、《中国保险报》、《财经时报》写字编文,其间夹杂着办杂志、写书、作专栏。其文思想深刻,深入浅出,表达幽默,可读性强。著有《股爷您上坐——大话中国证券市场十年》、《老大中国为何步履沉重》、《二十五年》、《刚刚过去的历史》等。

书籍目录

【引 言】· 黄光裕当胜 官家要他胜/ VII
||第一辑|| 1980~1989 在那没有交易所的日子里/ 1
【第一回】· 第一张股票出自抚顺
蜀都盖大楼死抠产权/ 3
【第二回】· 金融打破计划体制大一统
20年轮回保险业重回原点/ 11
【第三回】· 就业会上提出了股份制
报纸论战拉马克思大旗/ 17
【第四回】· 天桥红旗能打多久
抢购延中长队绕街/ 22
【第五回】· 震惊世界纽约大股灾
八位俊杰写就白皮书/ 34
【第六回】· 纽约梧桐树北京柿子树
海归精英终于找到组织/ 45
【第七回】· 张劲夫主持汇报会
姚依林要紧锣密鼓/ 52
||第二辑|| 1990~1992 宁犯天条不犯众怒的拓荒牛/ 67
【第八回】· 朱镕基发现上海没有钱
借浦东开发上交所出世/ 69
【第九回】· 报纸上论战各讲各的理
惊回首深交所抢先挂牌/ 76
【第十回】· STAQ想学美国纳斯达克
超前设计被中国国情纠结/ 84
【第十一回】· 砸下深市又救起深市
 政府与市场自此叫板/ 89
【第十二回】· 国库券成就第一桶金
 推门就进促承购包销/ 98
【第十三回】· 深圳“8·10”水炮轰天
 一夜腾挪李灏黯然回京/ 109
|| 第三辑|| 1993~1995 扼住虎狼之啸北京上位/ 121
【第十四回】· 事赶人人赶事证监会成立
 股价涨股价跌大家都着急/ 123
【第十五回】· 建章立制大鱼吃小鱼
 夜半惊闻宝安劫延中/ 129
【第十六回】· 抡板斧“327”惊天肉搏
 证监会收回沪深两所/ 140
【第十七回】· 七年一瞬半月高潮法人股
 戛然而止两网莫名断了翅/ 156
【第十八回】· 人民币经常项目下可兑换
 产寿再人保公司被一分三/ 162
|| 第四辑|| 1996~1998 下定决心不怕砸了自己的脚/ 165
【第十九回】· 深沪叫板争霸战
 《人民日报》不托市/ 167
【第二十回】· 半梦半醒琼民源占尽便宜
 亦盗亦贼只哄得红光乍泄/ 181
【第二十一回】· 抗击索罗斯保卫港股
落泪曾荫权百般矛盾/ 192
【第二十二回】· 君安教父张国庆生不逢时
三大券商花落去无可奈何/ 199
|| 第五辑|| 1999~2000 为国企筹资股爷您上座/ 209
【第二十三回】· 利好出尽是利空胜利大逃亡
《人民日报》再发声恢复性上升/ 211
【第二十四回】· 没留神揭了基金黑幕
震怒中砸下严正声明/ 221
【第二十五回】· 周小川上任中流击水左撕右扯
减持国有股八面威风黯然退场/ 228
|| 第六辑|| 2001~2003 善庄黑庄教父皇子的诡异变奏/ 249
【第二十六回】· 市场善庄吕梁人间蒸发
神清气爽家中接待记者/ 251
【第二十七回】· 股市赌场大讨论
生猛小将杀过来/ 256
【第二十八回】· 打而不倒郑百文
浪费感情新华社/ 262
【第二十九回】· 兰州证券黑市低级玩闹
南方证券陷落二哈豪赌/ 268
【第三十回】· 东方电子造就绩优神话
 自我炒作有功劳有苦劳/ 274
【第三十一回】· 刘姝威扬眉质疑蓝田神话
银广夏堂皇考验公众智商/ 280
【第三十二回】· 堂堂皇子中经开倒地
三九教父赵新先累了/ 287
【第三十三回】· 拆迁户告倒沪首富周正毅
新义州长官没能保下杨斌/ 292
【第三十四回】· 二次分家50 年老店让楼保监会
国寿路演1 600 个刁问题砸下来/ 301
|| 第七辑|| 2004~2005 全流通开弓没有回头箭/ 307
【第三十五回】· 为华晨仰融几番兴讼
超强硬辽宁兵来将挡/ 309
【第三十六回】· “国九条”让股市打了个挺
郎咸平令学者吵翻了天/ 323
【第三十七回】· 唐万新大鳄崩盘遭破产
陈久霖期权巨亏被父爱/ 333
【第三十八回】· 灰色心情千点瞬间破
殊死一战股改全流通/ 348
|| 第八辑|| 2006~2010 30 年一挥间鲜花在灰幕中怒放/ 365
【第三十九回】· 史上头回中国打喷嚏
A股最牛6 124.04 点/ 367
【第四十回】· 80 年世界最大洗牌
30 年中国最剧调控/ 375
【第四十一回】· 太平洋证券上市迷局
女主编遭遇窒息恐怖/ 387
【第四十二回】· 风起兮保险企业踏进资本市场
云飞扬中国平安走完MBO路/ 397
【第四十三回】· 国家斥资剥离坏账重塑银行
一行三会构架金融监管体系/ 405
【第四十四回】· 资本市场血脉贲张
异化财富放出魔鬼/ 412
【后 记】· 其实人是越活越傻的/ 423

章节摘录

  【第四十一回】·太平洋证券上市迷局  女主编遭遇窒息恐怖  北京奥运会前发生绑架  2008年7月9日(星期三)晚9点多,《证券市场周刊》主编于颖离开单位驾车回家。当车行至北京市北五环上清桥附近时,于颖的车被拦在主路上,车上下来几名男子强行把于颖拽到一辆别克商务车上。开车的司机叫张向辉,也是这次绑架的主要执行人。  张向辉问:“你知道是怎么回事儿吗?”于颖答:“是太平洋证券的事吧。”张向辉说:“算你说对了。我们是涂总派来的,他在澳大利亚回不来,我们是他派来灭你的。”  在车上,于颖的头一直被一个丝巾蒙住,并被压得很低。途中,绑架者先后4次用塑料袋将于颖的头套住并勒紧,待于颖窒息并要晕过去时再松开,如此反复。就像猎人对待猎物一样,首先要在肉体上和精神上击垮对手。于颖被打手强行拽上车时发现,打手们都没戴面具。事后于颖说:“我想,他们不戴头套,就是不怕我日后认出来,那一定是要杀我啦。”  此次行动的场外指挥通过张向辉的电话对于颖说:“于主编,你们干什么非报太平洋,知道我们损失了多少钱?我们损失大了。连中纪委都没定案,你们凭什么说违法呢。你们的报道让我们把证监会都给得罪了。”  折磨了几个小时,绑架者提出要求,要于颖在当期《证券市场周刊》上刊登更正启事,于颖答应了绑架者的要求,说:“如果有错可以登更正,但即使我想登,‘联办’(‘联办’是《证券市场周刊》的主办单位)不同意刊登我也登不成,进不了印厂。”场外指挥说:“你是什么背景我们都清楚。‘联办’的事情不用你管,你只管登。我告诉你,我现在就可以办了你,让你的孩子得艾滋病,知道吗?车上就有带病毒的针。”  车到了一个偏僻地方,张向辉把车停下来,拿出一份打好的更正启事让于颖看。“就照这个登。要多少钱,20万够不够?”近凌晨3点,于颖被放在了北四环的主路上。  7月10日(星期四)一早,于颖把绑架者的更正启事影印件发给编辑部,‘联办’领导当时就火了,拒绝刊登。‘联办’雇请保镖对于颖及记者李德林实行24小时保护。  一整天,于颖都在与绑架者、各路关系人、斡旋者、‘联办’、编辑部通话。最后修改过的更正启事是:“本刊日前刊发了关于太平洋证券上市的有关文章,因为该公司上市方案设计得比较复杂,相关事项头绪较多,主编对相关法律条文的理解存在一定的偏差,给有关方面及监管部门造成不良影响,特此向有关部门及读者致歉。”  刊有更正启事的杂志开机印刷了,但没有外发,而是发行了重新印刷的、没有刊登更正启事的杂志。这样,于颖答应绑架者的事做到了,‘联办’把麻烦揽了过去。  绑架者为什么急着拿到周刊的更正?难道他们拿着周刊的更正就可以到监管部门去做工作,就会因为周刊的更正而停止调查他们?在中国,在北京,在奥运会之前,怎么会发生这种事情?不仅敢绑架记者,还要求刊登更正启事。  一年时间股价暴增40倍  对于太平洋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太平洋证券)上市,《证券市场周刊》前后刊登了三篇报道。  2007年5月12日,《证券市场周刊》刊发了记者李德林的报道《明天系券商借壳内幕》,文章主要谈了太平洋证券与云大科技换股可能存在问题,认为云大科技负债累累,有股东向纪检部门举报重组过程不公平,如果按其公布的方法换股上市,将把云大科技“过去的经营问题、说不清的资金占用、数亿元银行欠债也统统被丢弃到历史的角落”。  国家开发银行前副行长王益也曾给于颖打电话,要于颖“无论如何见一下涂总”,于颖表示不想见被报道对象,王益说应该给人家一个说话的机会,这样才公平。于颖觉得这也有道理,于是和周刊一位副主编与涂总在北京友谊宾馆面谈。涂总说太平洋证券上市根本不是借壳,上市完全合法,指责周刊不专业、不懂法。  之后编辑部没有花更多时间研究这一案例,直至太平洋证券挂牌上市。  2007年的最后一个交易日,太平洋证券悄然登陆A股市场,交易代码为601099,简称太平洋。云大科技被四个法人股收购“私有化”后退市。  2007年12月29日,于颖和其他同事接到某官员的电话,要求撤下“拟定于2008年1月4日刊登的关于太平洋证券的报道”,口气之严厉,容不得商量。这时于颖才意识到,太平洋证券上市可能真的存在大问题,因为被要求撤下的拟发文章并不存在,很可能是股票挂牌后太平洋证券人士心虚才去公关官员的。  新年过后,编辑部决定重点研究此案例。2008年3月1日,《证券市场周刊》刊登《太平洋证券上市路径》,称:当前很多券商由于受连续三年赢利之困而苦等首次公开募股(修改后的管理规定不要求三年连续赢利,但要求三年累计赢利3000万元以上),一些券商陷在借壳上市的跋涉中,而太平洋证券的上市似乎走出了一条新的路径:因为没有发行新股,所以不是首次公开募股;与即将退市的云大科技虽有换股操作,但太平洋证券上市启用了新的上市代码,而不是采用云大科技的旧代码,所以也不是借壳。  《太平洋证券上市路径》一文称:与太平洋(证券)上市有关的两个文件,一个是证监会机构部批准其增资扩股的批复,另一个则是证监会办公厅以函的形式对其上市进行的批复。前者不涉及上市问题,后者的发文主体没有上市审批权。这让人们理解为公司上市的审批是否有了新的模式?遗憾的是,这种模式的内涵和操作,公众并未能获得公开的信息。  《太平洋证券上市路径》一文称:在太平洋(证券)证券谋划上市的过程中,一些人或机构随着增资扩股而成为新的股东。这些股东既有各种背景的个人,也有和云大科技密切相关的一些企业,最终他们都成为获利者——当初以每股1元成本购得太平洋证券股权,一年左右的时间账面价值暴增40倍。这一切是如何发生的?从上市公司的股改,到中介机构的操作,再到监管层的顺利放行,太平洋证券的上市提供了一个独特的上市样本。  显然,《太平洋证券上市路径》比第一篇报道更深入,提出的问题也更明确。这篇报道在业界引起轩然大波,随着新闻界对其上市程序质疑不断,于颖及负责该报道的记者开始受到恐吓。  2008年6月28日,《证券市场周刊》刊登《证监暗洞——太平洋证券“特批”上市几大疑问》。  《证监暗洞》开篇写道:国家开发银行副行长王益被“双规”之事在证券市场引起轩然大波。公众疑虑,王益担任中国证监会副主席期间分管发行、基金等部门,虽去职已久,但与证监会的一些官员相知甚深,以其人脉关系促成了太平洋证券上市。然而,一个离开证监会快10年的人,焉能主导一家公司过五关斩六将成功上市?要知道,企业上市的审批程序相当严谨,至少要经历证监会的数个部门、交易所及保荐机构、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等专业机构的层层洗礼,远非王益个人能力所企及。如果此事仅仅是个别人如王益之所为,事情并不严重,将其依法处理即可。令人最为担忧的是,对于一个没有经过现行的较为严密的“两会”程序审批上市的券商,竟然能够在媒体大篇幅质疑之后不作任何澄清说明而悄然上市,作为中国最为权威的证券监管部门,是否充分发挥了应有的审查监督管理作用?有关法律法规已相当完备,但仍出现这种情况,这意味着组织失灵还是另有记者所不知的内幕?除了王益之弟王磊,是否有能够左右太平洋证券上市的其他“价值股东”?  《证监暗洞》一文更加明确地对太平洋证券上市程序的合法性提出了疑问,主要涉及4个方面的问题:1.新增股东与云大科技股东之间的换股行为属于什么性质,是个人行为还是公司行为;2.这一换股是否涉嫌太平洋证券变相公众化,这一公众化过程在审批程序上是否有制度安排;3.云大科技股权分制改革应该在什么样的平台上进行,与太平洋证券是什么关系;4.一个公众公司申请其股票在交易所挂牌交易的申报程序、审核程序是不是有制度性安排,符合什么样条件的公众公司有权申请上市交易。  《证监暗洞》一文还对相关的中介机构、公司高管与监管部门的关联性提出疑问,文章不仅提到了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保荐机构和证监会的几个主要部门,同时还对股东中的一些关联人也提出质疑。特别是对证监会前官员到所监管过的下属企业任职一事也提出不同看法。《证监暗洞》一文说,如果有关方面对此视而不见,或许这条灰色的掠夺财富路径将永久隐藏于地下。  ……


编辑推荐

  1、比小说更好看,比评论更深刻更犀利的证券历史;作者敢写他人不敢写之言,敢说他人不敢说、不知道之事。  2、“中国大陆财经评论第一健笔”、《股爷天下:中国证券市场三十年记》作者王安十年后的又一部证券史巨作。  3、从30年前的第一张股票,到近年的太平洋证券上市迷局,嬉笑怒骂中,中国证券市场30年风云变幻,尽在其中。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股爷天下 PDF格式下载



从11年前的那本《股爷您上座——大话中国证券市场十年》读起,王安就是我最欣赏的财经作家了!
在那本书中,王安详述了中国证券市场前10年的兴衰起落,期间所有的关键人物及政商事件,悉数登场,活灵活现宛如小说般传神,而内中各细节,真当是“不看不知道,看了吓一跳”。

这本新书的书名更霸气——《股爷天下:中国证券市场三十年记》。文笔还是那么爽快,读起来还是那般沉醉其中啊。
王安的思想一以贯之、基本不变,沪深股市虽波谲云诡、风向难测,但其演进的历史线索却清晰可见。的确,谁能否认,是各位股爷创造了中国新时期的证券市场?谁又能否认,是中国证券市场成就了各路股爷?
虽然大家都是“爷”,但此爷非彼爷。
  推崇真正市场经济的人们势必会为中国政府的过度参与而说声不,包括王安。虽然他在书中没有过多义正词严的批判,但在字里行间和玩笑戏谑中,他却指出了政府之力“独霸天下”的有违公平正义之处。正如其全书一开篇,先从国美(微博)的“黄陈之争”讲起,因为这一案例在当下的中国太具典型性。用王安“拐着弯骂人”的话来说:“在中国证券市场30年中,虽然法律法规越来越多,越来越细,虽然境内外力量自我觉得越来越强大,但政府,及其关联利益集团始终是主导力量,而且,这股力量越战越强。


为中国证券市场做史记,想来似乎也不是很困难的事,大抵这段历史很短,去昨日不远,许多当事人与故事还没有消弭,尽管各色人等在证劵市场混得风生水起也好,黯淡退场也罢,终究是证劵市场的一曲传奇。
30年的中国证劵市场还太年轻,却已经是风雨兼程、纷纷扰扰,却也是弹指一挥间的事:第一张股票诞生到深交所抢先挂牌,从20年轮回保险业重回原点到异化财富放出魔鬼……这一段段历程看似简单,实则有探索、有发现、有迷茫、有彻悟,但不管是如何演绎,证劵市场上的风起云涌、起落沉浮,及至时进时退,既有宏观的分析,又有微观的探索,原来证劵市场上的股爷当真是难得,一时风光的有之,30年坚而不倒的少矣。这是为何?如果简单地将此归结为我们的财富观不够健康,所以只能来一时,不能持一世,倒不如说这既有证劵市场的机制的因素,也有个人偶然的巧遇,亦有传统道德与现代企业制度的矛盾,如此,证劵市场看似热闹,这只不过是表象。
10年前的王安出了册《股爷您上座》,在那本书里他描写中国股市最早十年的戏剧性的坎坷道路,这册《股爷天下》是其的延续和拓展,依然坚持的是民间记录、编年体、原生态,配合以幽默的文字,一针见血,发人深省,颇能还原证劵市场的30年的面貌。喧嚣与热闹到底是给外人看的,而证劵市场的发展还是要靠其自身的理性和机制,让更多的人成为股爷。


这本书以章回体的形式记载了中国证券市场1980-2010年30年的历史。书中再现了30年间在推动证券市场发育发展过程中,各路股爷在各种场域的博弈角逐,包括了改革开放初期重建金融体制、探索发展证券市场的所有制争论,青壮派政治精英和学院派破除压力束缚设计证券市场规则,证交所横空出世带来的阶段性混乱及央地博弈,“皇亲国戚”(部委所办实体和破败国企)借助体制身份和信息优势攫取巨额收益,强化监管的努力遭遇曲折,红帽子民企赎身背负体制原罪,黑庄等造假丑闻频发凸显权力异化等历史画面。
作者将这本书的书名定为《股爷天下》,可以理解为各路股爷共同打拼博弈而形成了今天的中国证券市场。但30年证券市场发展史,实际上是由一路股爷主导的历史,所谓“股爷天下”,应当是对这路“爷”绝对掌控下的证券市场的描述。可以说是因为这路“爷”太强大,足以直接决定其他路数“股爷”的喜怒哀乐和上下进退。读到这里,你自然也很清楚,这路“爷”,叫做政府。


我最喜欢王安的文字部分,是他给每个故事的结尾。
且看写中航油陈久霖的:
国家不仅兜下了中航油的亏损,也兜下了陈九霖这位爷。
2009年年初,在陈久霖出狱的前一天,中国东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爆出因航油期货套保巨亏62亿元,随后中国国际航空股份有限公司宣布套保巨亏68亿元,之前还有中信泰富、中国远洋等国有企业暴露了金融投机衍生品亏损,却也没见谁进去。
天地皆灰。绘画颜料里有一种“高级灰”,陈九霖是高级灰,唐万新不是。
天地的事,确实诡异轮回福祸无常。
1989年的一群海归们,一腔热血地创造了这个市场,他们当时没准以为是红的,其实天地大色是灰色。
历史人物自有归宿。高西庆出任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副理事长,史美伦回香港,张新随周小川到央行出任金融稳定局局长,汪建熙到中央汇金投资有限公司……
官家里着实不太有官架子又确确实实为民做了大好事的,还有一位李青原。李青原歌唱得好,尤其是美声唱法,她曾在巴黎声乐学院学习过。在香港联交所创业板工作小组工作时,李青原还偷偷去考过香港爱乐乐团,居然考上了。
官有官路民有民路,爷自有爷的路。股市不是寻常路,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遍翻《股爷天下》,天下之大,尽可自在矣。


无论是在1980年代没有交易所和证监会的时候,还是从证监会到一行三会金融监管体系的形成过程中,政府都格外强调中国证券市场发展的规范性,在推行改革方案时慎之又慎,强调上市公司等市场主体的质量——从字面上看,中国证券市场的掌舵人们秉承的改革、监管、介入市场的思路,与美国等其他国家和地区政府对金融的干预无异。
问题在于,中国证券市场的当家“股爷”总是希望在各环节以亲自或直接授权参与的方式,来防止或控制出现其他国家和地区难以革除的弊病,而不是将政府(监管部门)精力和资源,集中到真正意义上的制定和执行规则方面。这样一来,便无从形成政府、荫庇在政府之下的体制受益者们、独立性市场主体的有效制衡,反而催化出了两相为难的局面:放松监管和国企、国资入市的所有制限制,体制受益者们就以民企身份不公平的取得了国家财富;一旦强化监管、强化所有制限制,体制受益者们就以国企身份超越市场法则,排除民企民资竞争者。当然,这还只是当家“股爷”“独霸天下”负面影响的一种表现,改革者、监管者心知肚明,却寄望于以已固化的权力和制度框架去解决个例问题,问题只能增多并且变得更复杂。


中国股市有没有“爷”?我看没有,股市里的人,叫“民”,民不是官,官家才有爷,叫“官爷”。可是偏偏王安爱写“股爷”,十几年前写了本《股爷,您上座》,足足在股民心坎里上座了4000多天,如今又出手,更了不得,叫《股爷天下》——如今的天下,股市里的官爷份量越来越重。因为,改叫“资本市场”了。
我喜欢王安书里的一句话:“当年没有网络,只能在报纸上论战,但白纸黑字就更显得正式,要求论战者有更大的承受能力。”没有网络,多好的时代!当年没有的东西多着呢,但幸好有了王安这样的写手,一篇篇地把股市的肥肠粉麻辣烫卤煮火烧们打包冰封,今天打开回炉,才有了那么多后生靠写股市混饭。股市第一位“爷”,符合传统,是位洋人:马克思。
王安写到:“1980年9月25日,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孙广林在刊载于《工人日报》的《怎样看待股份公司的性质》一文中认为:社会主义的股份公司与马克思所论述过的工人合作工厂一样,是一种公有制性质的企业,有利于为社会主义建设筹集资金,有利于满足社会需要和促进国民经济按比例发展,有利于待业人员安排,它是社会主义企业一种可行的模式。孙广林拉上马克思做大旗,但马克思时代没有解决待业人员的任务,这是孙广林的一个取巧发明。”
公有制企业为本,安排待业人员为目标,到今天姚记扑克金字火腿轮番圈钱,曲里拐弯一通溜达,是怎么画了这道弧线?王安用了400多页纸,讲了这个“爷”们的故事。


文笔风趣幽默,把鱼龙混杂的证券市场活灵活现展现在读者面前,股市涨跌不再是一串冰冷的数字,而是一群活生生的人,有喜有悲,有情有义,有邪恶有公正,了解中国特色的证券市场不得不读的一本书,它告诉你,在中国的股市里,纯理论派你就输了,只有参透了政策的情义汉子,才能如鱼得水。


中国股市转眼走过了23年历史,这也是不平凡的23年。股爷天下这本书详细介绍了中国股市的发展历程,值得精读。


展现三十年的证券市场的历史


对中国证券行业发展过程中各个主要阶段和重要事件的来龙去脉都有一个不算很深入内幕的纰漏但是比较客观的再现了历史事实。通过看此书,可以管中窥豹出中国证券的黑幕本质。


把中国证券史上的重要人和事当小说来描写。比小费雪的荣光与原罪还更爽,


了解中国证券发展史,内容丰富,写作有特色


很好的书,值得一看.道尽证券历史


以前发现股爷您上座时就耐着性子等此本才下本。


王安老师的书写得非常好,生动、诙谐,详实地介绍了中国股市20多年来的历史和重大事件。让我们年轻股民有条件深入了解中国股市的历史。


A股的历史值得好好研究下,这本书不错


中国投资者不得不读的历史。


对了解中国股市的本质帮助很大,我是个老师,自己炒股也10年乐,看完这本书感到受益匪浅,希望作者再接再厉。
股民必备。


中国股市回忆录。


看到大家评价好,就买了一本。老公看了说很好,第一口气就看了一大半!!很有收获的样子,书写得仿佛很有故事性。


写股市三十年,二十年的书很多,这本是少数值得一读的之一


这本书买的值啊,作者有货 啊


快意,好看。


内容更严谨一些,调侃再少一些,就可以作为教科书啦。


当当送货很给力! 书也很好!


书不错啊,正在看呢,很值得一看,受益匪浅。


书不厚 很贵


错过了当时的新闻,看这本书全当补习了


之前在网上看过,但只有前几章,后面的没有,只能买了


哈哈,像看评书一样


八卦得很到位


可以粗略了解股市的前世今生。


你了介中国股市吗.中国证券市场30年中谁是股爷.


了解一下证券30年,还是一本幽默却不失严肃的书。。


一部编年史,如果对中国金融市场感兴趣,可以一读。


了解中国股市历史的很好读物,只不过很多东西都只是点到即止,没有说透。


还没看完,不过已经感觉到中国到处都是“风流人物”了


对了解中国股市发展脉络很有帮助,很详细。不错。


好看,过瘾


书有点贵了


这书不错,文笔很好。就是这种包装有点不太喜欢,拿着不方便,内容很好。


还没细看,包装、质量不错


了解了,真实性较好,


还没读,希望不错,能展现股市发展历程


股爷天下是一本关于股票市场的书,比较生动!


没股爷您上坐精彩


中国股市流水账,更诡异?更讽刺?没看出来


很没有内涵的一本书 无聊之极


内容详细,有些杂乱,稍晦涩


享受,有趣


还没有看,书贵哦。等了很久也不降价。


是王安的风格。


王安十年前的股爷您上座的加强版


文笔平和了


这次活动太给力了,书很好,包装也好


中国股市就是一个用于圈钱的市场。


重要的是历史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