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
2012-8
中信出版社
《先生》编写组
260
221000
无
如果说民国是最近的春秋,先生犹如华夏的背影,渐行渐远。“莫放春秋佳日去,最难风雨故人来”,初看是喜语,再看是痛语,再再看,或看出旷达。民国的学者、政要、作家、名士,纵有诸多称呼,我觉得终不及“先生”二字来得亲近且大气,可以俯身可以仰望。这在当下虽是个加上姓氏就被常呼的字眼,却又是个能遥想到鞠躬的场景。先生,几千年的敬语,被冬烘过,也被秋杀过。上世纪60年代,我们这代人上小学时,私塾和学堂已远,戒尺和鞠躬已远,破四旧里,先生落魄;三十年后的市场化中,先生贬值或被作价。教育大景,江河日下入大坝,蓝天白云走黄沙。值此时辰,我们勉力拍摄一部回溯民国先生的十集纪录片,共鸣了许多人—那些与先生们隔代不相逢的学生们。百年国史已有镜鉴:教育盛,虽战乱纷争仍人才辈出、民力丰沛、国体向上;教育衰,纵四海平定歌舞升平也社会浮躁、未来迷茫、振兴乏力。教育,国之命脉,牵一发而动全身,系百年而导国运,而先生又为教育之魂魄。纪录片《先生》聚焦民国国家讲坛上的大家身影,以最负盛名的近现代教育家为主角,揭示中国教育的宏观走向和个性榜样,梳理中国教育百年间的重大事件、观念嬗变,旨在溯源问脉,固本图新。《先生》的遴选标准为:开一代风气的教育启蒙者;性情、经历、作为有传奇性;对当代教育具有参照和启迪。头十集选定的十位人物是:蔡元培、胡适、马相伯、张伯苓、梅贻琦、竺可桢、晏阳初、陶行知、梁漱溟、陈寅恪。他们也曾身为学生,唯理想至老不灭,或者说破灭一次,再理想一次。在波澜壮阔的文化民国、烽火连天的战乱守拙、大江大海的南渡北归里,他们宛如灯塔,各自照亮一方山河。《先生》系列纪录片力图以先生般的个性制作,映现先生的贴近群伦又卓尔不群。历史影像,情景回放,当事者言,后来者说,今昔穿插,盛衰互鉴。但为今日中国教育立镜一面,呼喊十声,余音袅袅里是千年前范仲淹先生的长叹:“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他们将苦难化作光明的文字,用背影证明民族的正面。先生,一个称谓,一种修为,一部纪录片,如今又呈现出一本书。这本书的文字渊源,汇纳百川。为拍《先生》纪录片,深圳越众影视公司先请傅国涌、张冠生、余世存、熊培云、蔡朝阳等作家撰写文字脚本,随后有钱喻、高小龙、马莉、王韧等导演撰写各自执导的拍摄脚本,再后来成片时,《新周刊》杂志社的封新城、何树青、周可、丁晓洁等诸君,又作了杂志版的《先生》封面故事,并请一批作者充实了相关文章。在此前后,有几家出版社欲结集出版,我心虑这是各种文字、影像、客观、主观的集合混搭,出书实在太难。经不住中信出版社编辑们的恳切执著,我终将全部资料交由他们处理,遂有编写组的署名,以示集体之力。为赶深圳关山月美术馆《先生回来》平面展暨纪录片《先生》的电视首播,又请他们在极短的时间内编辑出版。至此,先生们的意态神韵,跃然纸上。这实为偶然中的必然,寒境中的暖境:“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年轻就是不老,其实,老的也能年轻。黄昏时分,群鸦归巢,晚霞满天。有人在远方忧伤。永不相逢的故人年代,似近犹远,似远犹近。如果这世上还有怅恨,已经百年。先生先生了百年,后生后知在此间。邓康延二0一二年七月二十九日于深圳
先生,一个称谓。一种修为。一份崇敬。一种精神。
一百多年来,国民意志之接力及薪火相传,有赖先生。
《先生》一书以十集大型纪录片《先生》为基础,结合《新周刊》的“先生”专题文章,以十位先生的个性经历为经,中国社会变革为纬,将其莫不传奇的性格性情、命运经历、学术作为,以及他们的善良、无奈、焦虑和欢喜,在点滴中渐次呈现,充分反映了先生们贴近群伦又卓尔不群的独特全貌,让读者走近他们,走进那个时代,感受他们,了解他们,了解那个时代,了解我们这个民族的风骨,了解我们这个民族的传承。也亦为现今中国教育,立镜一面,呼喊十声。
先生都学贯中西,不仅有深厚的国学根基,又对西方的民主科学感同身受;他们生于乱世,颠沛流离于战火,却不求苟全性命、不求闻达,为国传承与担当;像庇护小鸡的母鸡般,以弱身御强世;对学生后辈教之导之帮之扶之惜之爱之,毫不吝啬提供经世学问之坐标以及人格营养,示范风骨与风度,为后辈的成长和民族的兴盛赢得时间、空间。他们既清贫又富有,不仅有激情,还有理性;他们不断张扬民主、科学,并点滴努力推动着国家的进步。
前 言/一百年来影响了中国的先生们
序 /那些背影,一个民族的正面
蔡元培/思想自由,兼容并包
胡 适/容忍就是自由的根源
梅贻琦/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
张伯苓/公允公能,日新月异
晏阳初/办平民学校,以造就“新民”
陶行知/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
梁漱溟/以乡村建设工作重建中国秩序
竺可桢/办大学不能不有哲学中心思想
陈寅恪/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马相伯/“叫了一百年,还没有把中国叫醒”
后记一/邓康延和他的“先生”们
后记二/我看十大先生
后记三/“大先生”固然奉献更大,“小先生”一样光荣伟大
附录一/“先生”考
附录二/ “先生”小事记
张伯苓 允公允能,日新月异教育救国志19岁那年,张伯苓以“最优等第一”的成绩毕业于北洋水师学堂。时值甲午战败,无船可开,张伯苓满怀英雄无用武之地的苦闷,在家闲居了一年。当他终于有机会上船练习枪炮鱼雷射击和驾驶技术时,一个“国帜三易”的国耻现场,使他的报国志向从军事转向教育。在那场降旗、升旗的过程中,张伯苓站在代表政府的“通济”轮甲板上,接收日本把其曾经盘踞的威海卫交还中国,再转移给英国。在同一个现场,日本国旗降下,中国国旗升起。隔一日,中国国旗降下,改悬英国国旗。张伯苓亲眼目睹国旗升降,痛切感受国家屈辱,内心受到极大刺激,遂立为国雪耻、育才强国之志。他说:“念国家积弱至此,苟不自强,奚以图存,而自强之道,端在教育。创办新教育,造就新人才,及苓终身从事教育之救国志愿,即肇始于此时。”胡适把张伯苓的这个转变写进了《教育家张伯苓》。他说:“缘自中国败于日本之后,欧洲帝国主义者,在中国竞相争夺势力范围,伯苓即于其时在威海卫亲身经历到中国所受耻辱的深刻。威海卫原为中国海军军港,中日之战失败后,即被日军占领,旋由三国干涉交还中国,转租于英。‘通济’号系奉命开往威海卫自日军方面接收,然后于翌日移交英军。伯苓目击心伤,喟然叹曰:‘我在那里亲眼目睹两日之间三次易帜,取下太阳旗,挂起黄龙旗;第二天,我又看见取下黄龙旗,挂起米字旗。当时说不出的悲愤交集,乃深深觉得,我国欲在现代世界求生存,全靠新式教育,创造一代新人。我乃决计献身于教育救国事业。’”20世纪前半叶的国家命运,把一个未来的舰长甚至将军,引向了一位伟大教育家之路;而从一开始,张伯苓办教育的一个基本的理念就是教育救国:“文以治国,商以富国,礼以强国。”1905年,袁世凯以北洋军6个镇的兵力在直隶河间举办大规模演习,史称“河间秋操”,它意味着袁世凯小站新政初战告捷。作为北洋系的发祥地和中心,天津城成为中国现代化的源头和中心。这一年秋天,袁世凯联名湖广总督张之洞又推动了另一桩大事。1905年9月2日清政府谕令,从公元1906年起,停止所有乡试、会试和各省岁试。随着谕令颁布,中国历史上延续了1300年的科举制度突然结束。据袁世凯的后人回忆,袁世凯平生最引以为自豪的一件事情就是废除科举。但其所呈上的主张废除科举制的奏折,实是根据其近侧的严修、卢靖(木斋)等人所持“科举不废学校不兴”的观点而形成。袁氏曾自述:“一生事功乃练兵、兴学二项,练兵,世凯自任之;兴学,则以范孙先生任之。”严修(严范孙)出身天津盐商世家,因横贯商学两界,与南通张謇并称“南张北严”。严修最早上奏折建议科举考试里面增加经济特科;1904年,严修被袁世凯力荐成为学部左侍郎,统管全国学务。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年仅22岁的张伯苓开始在清朝学部左侍郎严修家里教书,两人在教育方面长达近30年的联手耕耘从此发端。胡适曾评价道,张伯苓和严修先生在教育上的合作是最圆满的一件事。但在当时,严范孙已是学部侍郎,二品大员,有很高社会地位;而张伯苓只是20岁出头的小伙子,默默无闻。但严修认为他是块璞玉。他敏锐地捕捉到张伯苓对教育事业的热诚和决心。张伯苓对自己也如此评价:“我没有特殊的才干,我也没有学得什么特别方面的高深技能。我一生努力所得的一点成就,完全由于一个简单的事实,就是我对于教育具有信心和兴趣。”言辞虽朴实,分量却极重。张伯苓曾向严修表态:“宁以身殉,不为利诱,终身从事教育,不为官。”严修1927年病逝,在南开学校他被尊称为“校父”。无论在他生前还是身后,张伯苓都严守对他的承诺,苦心经营南开系列学校。张伯苓也曾经谈起过坚守这份诺言的艰涩,他说每每雨中走在南开校园里,看到雨水滴打在树上,就感觉像自己在落泪。办新学1875年7月6日,《纽约时报》刊登了一篇名为《令人恐怖的考试制度》的报道,其中描述了学生在私塾扯大嗓门叫喊着背诵课文的情境,并批评说“这种教育方式是填鸭式的”,“把人的知识来源限定在这些古代经典大师们的身上,是大清国教育制度最大的弊端”。而张伯苓在严氏家塾讲授的却是数学、理化和英语。数学课上讲授的内容有几何、代数、三角,物理有力学、光学和电磁学,英语教材是《科学读者》(Scientific Readers)。一百多年前,在私塾教数理化是新闻,就像今天开培训班教《三字经》一样。张伯苓倡导的新式教育以及师生关系,也同样无法让老先生们接受。因张伯苓引入西方的话剧,并与学生同台出演,被人批评为败坏“士林传统”,有悖“师道尊严”,师生同台成何体统。南开大学教授梁吉生曾在书中写道,这些人“散布流言飞语,咒骂张伯苓‘数典忘祖’,蔑弃圣道,不得好死”。而张伯苓顶住舆论压力,坚持实行自己的新式教育理念。当时的张伯苓和学生一起踢足球,一起玩惠斯特(桥牌的前身),带学生到城外骑自行车。他教照相术——摄人魂魄。他把一根长鸡毛掸子架在两张木椅之上,让学生跳过去,还不断往椅子脚下垫书本,让鸡毛掸子越来越高。他让学生撑膝弓背,其他学生轮流从其背上跨过去,让有些人觉得有伤大雅。但这还不算,他还“反对学生早婚”,在塾馆开展哑铃、足球、角力、跳高、拳术、自行车等体育活动,在体育活动时师生都改穿短裤。胡适在论及这段历史时说:“这种师生间自由民主的共同教学和游戏,显露出年轻的张老师是中国现代教育的一位创造者。”张伯苓能当中国现代教育的一位创造者,与他成长的时代环境以及他自己亲身接受的教育密不可分。张伯苓出生于19世纪末,那是一个中国志士仁人为求强国之道而兴办新学、革新教育的年代。张伯苓出生当年,即1876年,福建巡抚丁日昌创设福州电报学堂,天津机器局开办电器和水雷学堂;他5岁始受庭训、从父读书那年,伦敦传教会马根济在天津创设医学馆,为北洋医学堂的前身。1880年,李鸿章奏准创办天津水师学堂开学;次年,上海设立电报学堂,山西巡抚张之洞在太原创办令德堂。14岁时,张伯苓考入天津北洋水师学堂。北洋水师学堂是中国近代最早的海军军官学校。据张锡祚所著《张伯苓先生传略》记载,“这个水师学堂,请的是洋教授,教的是新学,用的是洋文,念的是洋书,开洋船,使洋枪、洋炮。……先生……在校五年,学习驾驶,每次考试,都是第一。”1901年,号称“天津商业八大家”之一的王奎章羡慕严馆有张伯苓这样的教师,也礼聘他教授自家学塾。此后,半天严馆,半天王馆,张伯苓在继续塾馆教学的同时,开始计划建立真正的现代学堂。为办新学,张伯苓和严修一同东渡日本,考察教育,购买教具和教科书,还请了日本教师。在回国途中,两人商定,先半中学,再图扩充。回到天津,立即开办新学。校舍用严宅偏院,学堂用具由严家捐助,教学仪器由王家捐助,筹办费用两家分摊。出榜招生后,首批录取了梅贻琦、张彭春、喻传鉴等73名学生,于1904年10月16日正式开学,附设师范班。校名初为“天津私立中学堂”,后改为“私立敬业中学堂”,张伯苓任校长。后来,他把郑菊如捐助的15亩坟地置换为天津城西南一块地广人稀、适合建校的洼地。因其地名为“南开洼”,校名遂改为“南开中学堂”,再改为“南开学校。“南开”之名由此确立。从1904年10月16日这一天起,直到他生命的终点,张伯苓所思所虑、所为所愿,再也没有离开过南开,没有离开过中国现代教育事业……
我看十大先生蔡元培大学教育的长者,小学课本的童心先生所提倡的“兼容并包”、延揽人才的教育体系,奠定了中国大学的根基。在他看来,大学需要多元的思想碰撞,无论是革命派的陈独秀,还是留辫子的辜鸿铭,只要有专长都能到他的大学里教书。给我印象深刻的是,他曾想用美育来代替宗教,他还能“大学者编小课本”。胡适儒雅之河,静水流深相比较鲁迅,我更喜欢胡适温文尔雅、待人和善,他甚至能说“容忍比自由还更重要”。他曾写信劝说周氏兄弟:“我是一个爱自由的人,我最怕的是一个猜疑、冷酷、不容忍的社会。我深深地感觉你们的笔战里双方都含有一点不容忍的态度,所以不知不觉地影响了不少的少年朋友,暗示着少年朋友朝着冷酷、不容忍的方向走,这是最令人惋惜的。”胡适对白话文和白话诗的坚持,无论遭多少人骂,他照样去做。他用理性的、温和的方式开出一条天地相通的大道。马相伯为叫醒中国,自称是“叫了一百年的狗”在他百岁时,上海时尚杂志《良友》登出他的肖像,国共领袖同声道贺,而他梦里不知身是客,喊着杀敌,客死异乡。他的百年人生与中国的百年屈辱抗争平行,寿高则多辱,而他倾囊于一个复旦,抬升着东方的希望。如果我们今天还能听到老人嘶唳的吠叫,一是后辈敏感的心,二是国情使然。张伯苓津门一户南开,进出多少荣辱先生影像憨态可掬,却是行走江湖的侠士。当年左翼愤青指责他建校募集的是官僚乡绅的臭钱,老先生讷讷地说:我就是个挑粪工,用粪土培育你们鲜花啊。先生一生只做南开一件事。蒋介石敬重他,抗战最艰难时依然资助办学,败退台湾时留下飞机待他南渡。蒋介石临终前还向儿子蒋经国询问伯苓先生百年纪念会的筹备情况。后来,先生最后连南开的校门都进不了。那些愤青开始把粪桶泼向一生向善兴学的老人。梅贻琦联大八年寒梅,清华一径新竹先生瘦得风骨/默得儒雅,至今回望西南联大的旗帜犹显妖娆。赴美后,他一直紧攥着“庚子赔款”的钱袋子,甘于自我拮据。实际上,即便当年执掌西南联大,太太为了补贴家用也要做饼去卖。1955年,梅贻琦回到台湾新竹筹措清华大学复校,上面催着要快要大,但他坚持先从研究所一步步办起,蒋介石也只能认同。许多年后,印证了先生是对的。今天的台湾清华,规模不及台大的一半,排名却在台大之前,更无须比照对岸硕大无比的胞校。竺可桢时事风云难测,守拙浙大气象先生是气象学者,1936年危难之际担任浙江大学校长是一次意外拐弯,却拐出一片风景。他身材瘦削、举止优雅,戴着一副圆圆的眼镜,貌似苦行僧,眼镜后面的光泽“温厚光辉”。1949年后他对来访的新政权代表有过一番肺腑的赞许和提醒。他谨言慎行,行政职位一路上行,却终究无法挽回当过远征军的儿子死于非命,他能预测天上的风云却弄不懂天下的政治风云。晏阳初平民教育,用花的念想培土先生早年到欧洲办报欲教育知识贫瘠的华工,却在收到一位华工的书信后发现被华工教育了。他把一家人搬到很土、没有咖啡时就把包谷面弄糊了替代的地方。抗战初他辅政湖南,先把冗官裁了一多半,民主选举出一些有担当的知识分子,使湖南成为抗日中坚。即使最后大陆没有了他的平民教育空间,去非洲、东南亚一样守护花的念想,让联合国也为这个几无国籍的人致以人类的敬礼。陶行知知行,春风走过,大地知道先生做事就是4个字:身体力行。他不畏官、不怕穷、不惧难,他喜欢孩子、喜欢顺口溜、喜欢学校,他知道学校能消灭监狱,知识能抗衡独裁,行动能打破专制。而他还能用知和行造字,再把这个字身体力行地用到自己身上。而今遍及全国的行知学校和育才学校究竟怎样,先生可知否?后生如何行?梁漱溟人生辩论会,诤言独高远100年前的北平,4位志趣相投的少年,把盏理想后立意:以后不互称大哥二哥,各以短处总结一字相呼,以资警惕。梁姓同学得名“傲”,演绎了独具风格的一生,尤其因他与最高领袖毛泽东的一次公开辩论,更被“扫入历史的垃圾堆”。先生很早就做乡村建设实验,发动农民成立自己的组织争取自身的利益,倡导“伦理本分,职业分途”,没有势不两立的阶级,融汇西方现代社会和中国文化的优点。时光是终裁法官,以细节和大节,印证了他傲得正。陈寅恪学问是命的另一面,撑着独立自由先生治学如暗夜秉烛,他也是暗夜一烛。喧嚣白昼之后的盲者,午夜抚史,端坐旧藤椅,目光如炬,洞彻史实和现实。好友王国维自杀时,陈寅恪仿佛也死过一回,“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一直活下来。他以德式研究的缜密穷究东方文化的博大沉雄,纸中夹着故国百万雄兵。先生远去,却在《柳如是别传》中留下影子,那个反清复明的风尘女子便是风云女子。彪炳千秋的不是威权,是威权下弱弱的不屈、默默的抗争。(口述/邓康延 采访/丁晓洁)
错过胡适,中国错过了100年。毕“百年之功”于“百日维新”诚不可信,但胡老夫子所舶来的杜威主义却是一点一滴真诚的社会改造。 胡适不仅是约翰·克利斯朵夫,更是奥里维,他是思想之军,而不是暴力之军。他被忽略了,却从未有人能把他击垮。 ——熊培云 曾经有作家感叹我们中国人少有世界意义,今天焦虑的民族主义者则直言要求中国在世界的话语权。其实,考察历史,放眼华人世界,我们可以骄傲,较之其他民族,中国人在现代、当代史上的文明贡献几乎不遑多让。晏阳初就是这样一个世界级的人物。 ——余世存
《先生》编辑推荐:“古者称师曰先生。”但在世人的评判标准里,并非所有的教师,都配称“先生”。百年国史已有镜鉴:教育盛,虽战乱纷争仍人才辈出、民力丰沛、国体向上;教育衰,纵四海平定歌舞升平也社会浮躁、未来迷茫、振兴乏力。教育,国之命脉,牵一发而动全身,系百年而导国运,而先生又为百年教育之魂魄,是国之方向性指标。那时的先生们,不擅评职称,更擅长个性教学法;有知识,更有情趣;有性格,更讲人格和品格;教学相长,更倾力爱护学生;不独守三尺讲台,更在广阔的社会舞台上展示大国民风范;学贯中西,更想回中国致用;热心时政,更能为国家担当。蔡元培、胡适、马相伯、张伯苓、梅贻琦、竺可桢、晏阳初、陶行知、梁漱溟、陈寅恪,他们开风气之先,不坠青云之志。他们的人格风骨、思想情怀、学术风范、学问自由,莫不是时代的榜样。在波澜壮阔的民国文化、烽火连天的抗战守拙和大江大海的南渡北归中,他们宛如一座座顽强的灯塔,各自照亮一方山河! 陈丹青、许知远、余世存、傅国涌、熊培云、高小龙、高群书、张冠生、封新城、邓康延联袂举荐,致敬先生! 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范仲淹
错过胡适,中国错过了100年。毕“百年之功”于“百日维新”诚不可信,但胡老夫子所舶来的杜威主义却是一点一滴真诚的社会改造。胡适不仅是约翰•克利斯朵夫,更是奥里维,他是思想之军,而不是暴力之军。他被忽略了,却从未有人能把他击垮。——熊培云曾经有作家感叹我们中国人少有世界意义,今天焦虑的民族主义者则直言要求中国在世界的话语权。其实,考察历史,放眼华人世界,我们可以骄傲,较之其他民族,中国人在现代、当代史上的文明贡献几乎不遑多让。晏阳初就是这样一个世界级的人物。——余世存
无
本书列举了民国时代比较有影响的校长、名师的一些事迹,虽然对当事人的生平、事迹挖掘的不是很详细、很深刻,但是,还是能让不了解这个年代的人得到一些感悟和启发。新中国成立以后,好像谈论民国时代的文化人成了一种禁忌,一些著名人物消失在人们的视线中,对中国教育、文化做出贡献的人,由于与党派的观点的不同,在大陆遭到封杀、甚至后人遭到迫害,显示出某些党派的心胸不够宽广,本书一定程度上还原了历史的部分真相,可惜里面个别地方有错字,岂非校对者之过?
先说说优点: 1.纸张和印刷绝对物超所值,20元不到的一本书能做成这样简直是出乎我的意料 2.文字朴实流畅,文笔优雅,没有报流水账和平铺直叙,作为纪实类的书籍来说,已实属不易 3.本书粗略介绍了民国时期的十位教育家,使读者能从正面初步了解一些民国的教育史。同时,在这些教育大师的人生轨迹中,也能从侧面一窥民国时期的政治氛围和环境,本书的编者们算是比较中肯的描述了当时的一些人物和事件,大家可以从这些侧面描写中,自己去思考一些问题。建议和《战争与革命中的西南联大》一同阅读,私以为能对民国教育史以及当时的大环境有一个比较全面和理性的初步认识。再来说说缺点: 1.由于是纪录片的文字版,所以内容很多一笔带过,不是十分详实,对于想要深究的读者,显得过于单薄和意犹未尽 2.由于每一个故事的执笔人不同,所以写作的风格和水平也有一定的差距 3.最后的附录里面,关于“师”的经典的引用和详解,感觉还是欠了一些火候 当然了,瑕不掩瑜,我认为这本书还是很值得一读的,书中,百年前先生们对于中国教育和未来的思考与求索,仍然是横在今人面前的一座大山
送货很快,同时纸张、印刷质量都非常好。值得推荐。
实在没有看一本书,看的如此感慨过。这10位先生中,晏阳初先生,是第一次听见这个名字。我努力回忆看过的所有文字,竟未有一丝印象。对比胡适、梅贻琦和张伯苓、梁漱溟先生的晚年,不得不一次次掩卷叹息甚至落泪。公开出版的言辞,不宜浓墨渲染悲剧性的一面。这样保守而浅淡的著文,反倒更令人唏嘘。时至今日啊。。。俗话怎么说来着,公道自在人心。天地之间的这一杆秤,难以掠夺,抹杀。在南开的时候,几位教授,每每提到伯苓老先生,总是赞不绝口,继而沉默哽咽。。。那时不更事,不知对一位老校长,何以至此。而梁漱溟先生,几十年甚至上百年都难觅能出其二之人,居然落到那样悲惨的境地。。。几乎没办法把书看完。每次放下再拿起,便又添了几分沉重。
民国文人既是大师也是怪人,所以你对他们的赞美不能流于庸俗。本书的赞美,并未表现出大师们的高人之处
封面设计挺好,内文用纸不喜欢
我是在新华书店看见这本书的,想送给老师,亚马逊比书店便宜些,就在这里买了质量跟书店的一样好包装也很好物流快总之,满意
排版很精致,内容跟电视差不多
观先生之生平,品先生之德,对比当下中国教育鲜有民国先生之类者,令人惋惜
实体书没看过,但是《先生》的纪录片视频从头到尾看完了。从纪录片来看,这十位先生的确能称得上“先生”。
1、质量看不出什么问题。但后面发现一些错字...四五个左右,有盗版嫌疑。毕竟几十W字的乔布斯传,没发现一个错字。2、纯粹是为了缅怀那个时代,那些先生们而入手这本书的,书中的几位很具有代表性。3、纪录片或许更有感染力,网上搜索一下就有。内容基本一致。4、先生之风,山高水长。希望大家有些许获益
本书介绍了民国十位先生,各自彰显其人格精神。但是前序也提到本书“各种文字、影像、客观、主观的集合混搭”,说得不好听了叫人多手杂,所以行文叙事略有碎片感。... 阅读更多
写的不错, 值的一读.民国风, 民主风新思维, 新风尚
好书!对学生很有帮助
看上去远离的年代,却实际相通,先生,现出的光辉,作为读者,深受感动!
挺好的,送货时间很准,信誉好
我不理解 书的封面没有损坏 从第2页开始 左下角就有撕毁的痕迹 明显不是快递公司的错 感觉就想100块少了一个角 突然之间变的一文不值 没必要这样吧 难道库存里没有 好点的吗
内容是没得说啦,不错买过两次,这次买的里面有碟片(以前的没有,不知道还配碟的),内容很好不过有一个地方排版不太方便查看:每一个人物都是先贴图,然后换页介绍,介绍页没有名字,再下面一页通常先引述别人对该人物的评价,导致----没有任何一页可以完整的看到人物名字+介绍,,要么只能看图,要么只能看生平..
帮女儿订的书,未看。但看外观,印刷精美,不错。
每读罢一位先生的生平,眼眶都会湿润。想想我们的时代,是否能为后人留下这样的先人去追思?不过,特定的时期造就特定的人物,恐怕不能将责任归咎于平民的头上。
一百年来影响了中国的先生们
书很好是正品 很实惠
从一个侧面了解近代中国
书籍不错,发货很快
莫放春秋佳日去,最难风雨故人来
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 范仲淹
POTOE
不有行者,无以图将来;不有死者,无以召后起- 谭嗣同
鼓民力,开民智,新明德 – 严复
学校犹水也,学生犹鱼也,其行动犹游泳也。大鱼前导,小鱼尾随,是从游也。从游即久,其濡染观摩之效自不求而至,不为而成。 - 梅贻琦
教育者,养成人格之事业也。 - 蔡元培
蔡元培
兼容并包,思想自由
拍定宗旨,砥砺德行,敬爱师友
大学为纯粹研究学问之机关,不可视为养成资格之场所,亦不可视为贩卖知识之场所。学者尤当有研究学问之兴趣,尤当养成学问家之人格
我素信学术上的派别,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所以每一种学科的教员即使主张不同,若都是'言之有理,持之有理,持之有故的',就让其并存
杀君马者道旁儿 (捧杀)
胡适
经籍所载,师儒所述,为人之道,非有他术:
穷理致知,返躬践实,黾勉于学,守道勿失。 -《学为人诗》
智识上伴侣,不可得之于家庭,犹可得之于友朋
忽略真正的文化和教育,仅图一时一势的革命,是不能改良社会的
没有学术自由,就不会有学问
总结起来,自由主义的第一个意义是自由,第二个意义是民主,第三个意义是容忍反对党,第四个意义是和平的渐进的改革。 ——《 自由主义》
但开风气不为师"/龚生(龚自珍)此言吾最喜/同是曾开风气人/愿长相亲不相鄙-胡适
容忍异己是最难得,最不轻易养成的雅量
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
治学的态度和方法:勤谨和缓
做学问又在不疑处有疑,待人要在有疑处不疑
我是一个爱自由的人,我最怕的是一个猜疑、冷酷、不容忍的社会。我深深地感觉你们的笔战里双方都含有一点不容忍的态度,所以不知不觉地影响了不少的少年朋友,暗示着少年朋友朝着冷酷、不容忍的方向走,这是最令人惋惜的。
我们受过实验主义的训练的人,本来就不承认有“绝对之是”,更不可以“以吾辈所主张者为绝对之是”。
《容忍与自由》
新文化运动的使命 “研究问题,输入学理,整理国故,再造文明”
马相伯
日月光华,旦复旦兮 – 太阳照常升起
震旦 – 日出东方之意 古代中国之称
自强之道,以育人才为本;育人之道,以设学堂为先 – 盛宣怀
独立思考和表达能力,在辩论中发展独立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
教,注重指导门径,学,力求启发学生独立研究问题的能力
崇尚科学,注重文艺,不谈教理(宗教) – 政治也不要谈,专注于学问
学术独立(Academy freedom),思想自由
不以空言抒愤,救国必先科学
“教育乃立国立人之根本,国与国民,所以成立,所以存在,而不可一日或无者。
自强之道,以作育人才为本,求才之道,尤以设立学堂为先。
俾吾国有志之士,得以研究泰西高尚诸学术,由浅入深,行远自迩,内以修立国民之资格,外之以栽成有用之士。
一切制度、职务、职权,上不属于政府,下不属于地方,岿然独立,惟以文化为己任。
中国民族如果要救亡图存,发挥广大,一定要设法培养全国人民的哲学思想,就是说,要使他们人人能用他们的头脑去思想,去分别,去分析,去判断,夫然后才有民权自由可言。
以树通国之模范,庶使教中可用学问辅持社会,教外可用学问迎受真光。
唯国家柱石,端在人民,今日亡国现象,其根源首在人民之懦弱。为诸君计,与其呼吁政府,莫如开导人民,街头巷尾,茶寮酒肆,皆诸君为国宣劳处也。”
张伯苓
文以治国,理以强国,商以富国
我无天才,又无特长,我终身努力小小的成就,无非因为我对教育有信仰、有兴趣而已
以德育为万事之本
知行合一,行指的是德行,行做人之道
http://taoli.jyb.cn/home.php?mod=space&uid=1253730&do=blog&id=849480
南开是私立学校,经费需由社会各界募捐,有学生提出:“我们不要官僚军阀、土豪劣绅的臭钱!”张校长却说:“美丽的鲜花不妨是由粪水浇出来的!”
为办学要到发达国家取经,他通俗而形象地说:“把他们炼成的仙丹吞到咱们的肚子里。”
冬天气候严寒,学生宿舍有些人早晨不愿起床。张校长就说:“你要光着身子从床上跳起来,赶紧穿衣,赶紧下床,也就起来了。反之,如果躲在热被窝里,越躲越懒,就老也起不来。”
张校长常讲:“人可以有霉运,但不可有霉相!越是倒霉,越要面净发理,衣整鞋洁,让人一看就有清新、明爽、舒服的感觉,霉运很快就可以好转。”他还编了句顺口溜:“勤梳头勤洗脸,就是倒霉也不显!”
1929年南开女中部第一届学生毕业,张校长的讲话既幽默又深刻。他说:“你们将来结婚,相夫教子,要襄助丈夫为公为国,不要要求丈夫升官发财。男人升官发财以后,第一个看不顺眼的就是你这个原配夫人!”
允公(大公)允能(最能)、日新月异
某少负不羁。父老见之者,辄目为聪颖。以此自恃,每与人谈论,必多方辩驳。举一切神道佛仙,皆不折服,遂渐成一玩世之人。此二十岁以前之事,而放肆可知。然据一己之思想,人之生必非偶然而来,故未免自用。至二十三岁,.从严范孙先生游。严先生为人甚道学。闻余所谈,颇不以为是。尝谓余日:子之言皆不着服语也,以太直率无文故云。盖某固直情径行。言论所及,求诸人世,有万万不能行者,遂渐生一厌世之心。幸尚未人世俗名利之圈内,迷途未远。然尝细心体会,人在世间,无非生老病死,古今一辙。言念及此,遂厌世之极,甚有愿绝人间传种之意,自亦不解其谬。有时研究心理学,而心理学不足为我之乐。讲求明学四书,而明学四书不足慰我之心。世俗既非所好家庭之乐,亦不足以解我厌世之思想。
数年(六年)前,已与青年会总干事格林先生相识(入格林先生之查经班),谈及基督教新旧二约。窃以为浅薄无味(视华文圣经笔意太劣)。其他宗教家者,向余谈道。余亦不信,更以各种言语诘之,多方问难。方寸中有一无神之见存,妄揣如果有神,何不灭绝魔鬼,免其扰世害人。古时奇迹,何不有于今日,使我见而信之,即读英文圣经,亦不得其意旨。
迨监督私立第一中学时(堂中英文教员,初由青年会中担任,后亦由之延聘),与饶柏森君往还,并请郝君瑞满同在敝学堂助教,相劝而善。初仅佩服其学问,若论道德,终疑其不及中华,然往往动于其言之有力。此时之张伯苓,仍系好高欲强。譬如作一事,为人所难能者,而己独任之,究则事未就而心已灰。因见青年会诸君,孜孜矻矻,乐善不倦。遂叩其为善之目的。彼云为求上帝喜悦。余则曰:此犹有邀福之意也。孰若无所为而为善者之光明正大,不较宗教尤高一层乎?然自揣名利不足以缚我心身,名利之外所愿成就之事,每至有初鲜终,缺少坚忍之力。他人亦然。盖欲修善德,其境极苦,独力不支,必至中止(丁未之春,先生得伤寒症,养病于医院内,饶君与其余诸君,时时访问之,君好读科学书)。嗣得饶柏森先生赠以《事物原理》一册,系美国大学校长海得所著,以哲理统全世界之事物而发明之。其书颇佳。余虽乐看是书,究不信夫教理。是时先生又看《耶稣传》一书。伏前为学台派赴渔业博览会,借资游历。因就格林先生处谘访一切。格公复以道理相劝,倾谈者久之,意犹未决,伏假中随格饶二君往北戴河小住一星期,远避尘嚣,静养脑力。乘暇翻阅圣经,潜心默会,冀得了悟。旋津之前一日,往别诸君,勉从诸君祈祷。余亦自祷日,上帝如能使我明道,必信服,且愿遍传中国,劝人尽知有上帝。此语近虚而确系实意。自一祷之后。颇有感动.心中愉快异常。自此恍然大悟,实觉今是昨非,愿将一己之身心,全付之上帝而始妥。无怪泰西各国生理法政天算格物诸科学,著名博士毕生研究,莫能出此范围,违道断难自圆其说。盖身心灵三者合为一完人。分言之,各有其妙用。譬如持重须用身力,欲以思想代之不可;演算须用心力,若以运动代之不能;进而上之推论,纯灵之上帝,应以灵以诚对越之;自然之理也。彼徒恃脑力,浅近之思想囿于耳闻目见之迹者,乌足以测其神妙。归途兴会淋漓,思若泉涌,想尽人皆有至宝之灵性,可以对越上帝,不善用之,殊为可惜。诚能以信仰之心祈祷,则必屏除私智,广收佳果。
某今者每日早晚祈祷两次,所得效验,可举五要征之:一心中之平安如操左券;二能知己过,毫无遁情;三读天道经,渐觉有味;四如获重生,觉有神力之助,能胜物欲,曩者有志未逮者,今竟改良自新矣;五信有永生,所谓永生者,关于属灵之世界,其幸福无穷不在世界饮食之乐,居处之安也。令我信依盼望最有价值者即永生。吾人同具灵明即皆有得永生之资格,甚愿人人能得此福乐安平;如其不得,可惜孰甚焉!然而求则得之,不求则不得也。天下事未有无因而至者。永生何独不然。方之人欲渡河,必经板桥,犹疑生畏,难登彼岸;若勇往直前,则为过来人,乃知无非如此,并无险也。余为斯言,并非欺人,亦非因脑筋伤暑,侈口妄谈。实缘在有全能全知之主宰,以宗教普度斯人。故不敢徘徊于玩世派中,且深信重生之奥义,及将来永生之希望,亦不敢流连于厌世派中。盖玩世之张伯苓,一变而为厌世之张伯苓,再变而为乐天之张伯苓矣!由是静观自得,对于家庭、州里、蛮貊,无往而非乐境,一心向道,谓之有我可,谓之无我亦可。惟期以身心全献之上帝,待上帝复赐以新灵,则我始见真我也。某宗耶稣日浅,非敢有所宣讲。兹仅据己之实验,来相印证。诸君其谅之。
(南开《青年报》第一期,一九一六年十月;参考仲
子凤编《明道集》,一九二一年版)
南开中学 得天下英才而育之
“人生当如拉马车之马,左右两眼被蒙着,只许往前走,而前面又是走不完的路。……我只知道往前走,决不说‘成了,可以乐一乐啦!歇一会儿再走’。赌博的人不是风头顺就下大注吗?我也是如此——往前进。”
他说:“念国家积弱至此,苟不自强,奚以图存,而自强之道,端在教育。创办新教育,造就新人才,及苓终身从事教育之救过志愿,及肇始于此时。”
1、教育家之施教育,亦曰顺其自然之性而已。欲顺其自然之性,必先知受教育者之心理、能力及缺点。善者发达之;缺者弥补之。若此方能使之感化。不然,直一机械教师而已,何足贵哉!
2、德智体三育之中,我中国人所最缺者为体育。欧美之道德多高尚,公德与私德并重。我国人素重私德而于公德则多疏忽,近则于公德亦渐知讲求矣……至体魄,则勿论欧美,与日本人较,已相差远矣!
3、中国教育之两大需要:一为发达学生之自创心;一为强学生之遵从纪律心……中国教育今之最大问题,即为解决如何可以此两种似相抗触之性质,灌入此未来之时代中。
4、吾常言,读书可赚钱,只不可赚混账钱;读书可求个人之生活,要更求大众之生活。
5、本校之创立,亦即期以教育人才为目的,期引全国人民皆能觉悟。学校正如一小试验场,场内之人皆有信心具改造社会之能力,将来入社会改造国家,必有成效。
6、前些年,国人太浮,嚷嚷“打倒帝国主义”。嚷什么?这么大的国,还受人欺负,是自己太没出息。
碧溪缀语:中国当代急需像张伯苓这样有远见,有思想,有实践的尽心竭力办教育,育人立人为国家的校长教育家……
梅贻琦
大概或者也许是,不过我们不敢说。可是学校总认为,恐怕仿佛不见得
(一)
所谓大学者,
非谓有大楼之谓也,
有大师之谓也。
(孟子•梁惠王下:所谓故国者,非谓有乔木之谓也,有世臣之谓也)
(二)
从游论
学校犹水也,
师生犹鱼也,
其行动犹游泳也。
大鱼前导,
小鱼尾随,
是从游也。
从游既久,
其濡染观摩之效自不求而至,
不为而成。
反观今日师生关系,
直一奏技者与看客之关系耳,
去从游之义不綦远哉!
(庄子•天道:语之所贵者意也,意有所随。意之所随者,不可以言传也。)
(三)
梅贻琦在1941年4月出版的《清华学报》第十三卷第一期发表《大学一解》,
表明了自己的办学理念:
“新文化因素之孕育所凭藉者又为何物?师生之德行才智,图书实验,大学之设备,可无论矣。所不可不论者为自由探讨之风气。宋儒安定胡先生有曰:‘艮言思不出其位,正以戒在位者也,若夫学者,则无所不思,无所不言,以其无责,可以行其志也;若云思不出其位,是自弃于浅陋之学也。’此语最当。所谓无所不思,无所不言,以今语释之,即学术自由而已矣。”
“其‘无所不思’之中,必有一部分为不合时宜之思,其‘无所不言’之中,亦必有一部分为不合时宜之言;亦正惟其所思所言,不尽合时宜,乃或不合于将来,而新文化之因素胥于是生,进步之机缘,胥于是启,而亲民之大业,亦胥于是奠其基矣。”
他在1945年11月5日的日记中写到:
“对于学校时局则以为应追蔡孓民先生兼容并包之态度,以克尽学术自由之使命。昔日之所谓新旧,今日之所谓左右,其在学校,应均予以自由探讨之机会,情况正同。此昔日北大之所以为北大;而将来清华之为清华,正应于此注意也。”
(黄延复、王小宁整理:《梅贻琦日记 1941-1946》,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四)
1940年9月,梅贻琦与清华结缘达三十一周年,为清华服务满二十五周年,在昆明的清华师生为他举行公祝会,异域母校美国吴士脱工学院锦上添花,授予他名誉工程博士头衔。
潘光旦的评价颇具代表性:“姑舍三十一年或二十五年的德业不论,此种关系所表示的一种真积力久的精神已自足惊人。”
梅贻琦在公祝会上致答谢辞,他将自己比做京戏里的“王帽”角色,这个定位相当有趣,也可见其骨子里的谦虚:“他每出场总是王冠齐整,仪仗森严,文官武将,前呼后拥,像煞有介事。其实会看戏的人,绝不注意这正中端坐的王帽,因为好戏并不要他唱。他因为运气好,搭在一个好班子里,那么人家对这台戏叫好时,他亦觉得‘与有荣焉’而已。”
(五)
要有勇气做一个平凡的人,不要追求轰轰烈烈。
为政不在多言,顾力行如何耳 – 行胜于言
所谓故国者,非谓有乔木之谓也,有世臣之谓也
梅贻琦的清华就职演说
对于如何办好大学,办好清华梅贻琦有自己的认识:
第一,是清华的经济问题。
清华的经济,虽然与外国大学相比,有许多的差距。但与国内的大学相比,是特别的好,而且比较稳定,今天的清华也是如此,享有了国家特殊的关怀。我们对于经济问题,有两个方针,就是基金的增加和保存。没有经费,大学是很难办好的。我们总希望清华的基金能够日渐增多,并且十分安全,不至动摇清华的前途。如何解决大学的办学经费,今天还是一个基本的问题。
第二,我希望清华今后仍然保持它的特殊地位,不使坠落。
梅贻琦认为,所谓特殊地位,并不是说清华要享受什么特殊的权利,而是要清华在学术的研究上,应该有特殊的成就,清华在学术方面应向高深专精的方面去做。办学校,特别是办大学,应有两种目的:一是研究学术,二是造就人材。清华的经济和环境,很可以实现这两种目的,所以我们要向这方面努力。这是他对大学功能的深刻认识。一个大学校长如果不能对大学功能有深刻的认识和充分的发挥,大学对社会的责任又是如何来履行呢?
大学要向高深研究的方向去做,必须有两个必备的条件,其一是设备,其二是教授。设备这一层,比较容易办到,我们只要有钱而且肯把钱用在这方面,就不难办到。可是教授就难了。
一个大学之所以为大学,全在于有没有好教授。孟子说:“所谓故国者,非谓有乔木之谓也,有世臣之谓也。”我现在可以仿照说:“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好教授,决不是一朝一夕所可罗致的。我们只有随时随地留意延揽而已。同时对于在校的教授,我们应该尊敬。他对教授在大学中作用的认识,已经是70多年前的事了。
第三,我们固然要造就人材,但是我们同时也要注意到利用人材。
在过去中国大学建设和发展的百年历史中,我们培养了许多优秀的人才,正如梅贻琦所说的,很多人材,而且还有不少的杰出人材,但很少能够适当利用的。多半是用非所学,甚且有学而不用的,这是多么浪费的一件事。我们今后对于本校的毕业生,应该在这方面多加注意。这不只是1949年前的中国大学所发生的,也不只是在大学校园中所发生的事情。
第四,清华向来有一种俭朴好学的风气,这种良好的校风,我希望今后仍然保持着。
从前,清华有贵族学校的名声,但实际的清华,是非常俭朴的。从前清华的学生,只有少数的学生,是富家子弟,而大多数的学生,却都是非常俭朴的。我希望清华今后仍然保持这种良好的校风。今天的清华有没有牢记老校长的嘱托,今天中国的大学,有多少记得清华的梅贻琦校长所讲的这段话。良好的校风来自何处,学风和教风的关系,依然是今天大学中最要,也是最难处理好的关系和问题。
第五,最后我不能不谈一谈国事。
梅贻琦告诉他的学生,中国现在的确是到了紧急关头,凡是国民一份子,不能不关心的。不过我们要知道救国的方法极多,救国又不是一天的事。我们现在,只要紧记住国家这种危急的情势,刻刻不忘救国的重责,各人在自己的地位上,尽自己的力,则若干时期之后,自能达到救国的目的了。我们做教师做学生的,最好最切实的救国方法,就是致力学术,造成有用人材,将来为国家服务。梅贻琦的讲话,在今天仍然回响在我的耳边。
70多年前,清华梅贻琦校长的这次讲演,我们在大学中工作的人应该牢记。在现在,在大学,我们做教师和学生的,最现实的为社会服务的方式是什么,就是致力学术,造成有用人材,将来为国家服务。为国家服务是在大学内的每一个行动者最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
《大学的意义》 –
但是只有热心是不能于国家有真正补助的。诸君到学校来正是为从学问里研求拯救国家的方法,同时使个人受一种专门服务的训练,那么在这个时期内,诸君要拿出恳求的精神,切实去研究。思想要独立,态度要谦虚,不要盲从,不要躁进,吾们以前吃亏的地方,多半是由于事实没认清楚,拿半熟的主义去作试验,仿佛吃半熟的果子,不但于身体无益处,反倒肚子痛。古人有一句话说:“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苟为不畜,终身不得。”这个意思,吾们可以引用。就是吾们要解决的中国的大问题,并不是一两月或一两年的事,虽然是急难当前,吾们青年人还是要安心耐性,脚踏实地的一步一步去探讨。如果四年之后,诸君每人能得到一种学识或技能,在社会上成一有用人才,可以帮助国家解决一部分的困难,诸君才算对得起自己,对得起社会,这亦就是吾们向诸君所最希望的。
《君子》梁启超演讲
他针对当时教育部所提倡的“只重专才,不重通才;重实科不重文理”的教育方针,提出了“通识为本,专识为末”的教育思想:“社会所需要者,通才为大,而专家次之。以无通才为基础之专家临民,其结果不为新民,而为扰民。”
“我若留在大陆,只能有两个结局:一是做‘反革命’,一是做傀儡。这两者都是我不愿意,所以只能离开。”
所为表示自不在大声疾呼去宣传一类的工作……我们所注意的是持久的、树立根基的工作。这种工作,自然不要求速效,不要慕虚名,所以吾常劝大家在现在情势之下,要咬着牙,屏着息去工作。因为张口空话乱嚷,于事实无一些益处。”
“青年人做事要有正确的判断和考虑,忙从是可悲的。徒凭血气之勇,是不能担当大任的。尤其做事要有责任心”
梅贻琦论工业化的前途与人才问题
不过怎样才可以使工科教育于适度的技术化之外,要取得充分的社会化与人文化,我认为是工业化问题中最核心的一个问题;核心问题而得不到解决,则其他边缘的问题虽得到一时的解决,于工业建设前途,依然不会有多大的补益。
学以致用,不错;不过同样一个用字,我们可以有好几个看法,而这几个看法应当并存,更应当均衡的顾到。任何学问有三种用途,一是理论之用,二是技术之用,三是组织之用。没有理论,则技术之为用不深;没有组织,则技术之为用不广。政治就是如此,政治学与政治思想属于理论,吏治属于技术,而政术或治道则属于组织;三者都不能或缺。工的学术又何尝不如此。近年来国内工业化运动的趋势,似乎过去侧重技术之用,而忽略了理论之用和组织之用,流弊所及,一时代以内工业人才的偏枯是小事,百年的建国大业受到不健全的影响却是大事,这便是本篇所由写成的动机了。
梅贻琦创建台湾清华大学,打好基础,规模求小,院系求精,做事求实;不扩招,不合并,不跨越
《大学一解》
竺可桢
求是 (faith of truth)
哈佛校训 veritas
君子之学,岂有心于同异,唯求其是而已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 中庸
Academic freedom
我们用人时用他的学问,而不是他的脾气
博学敦行
晏阳初
我是一个传教士,传的是平民教育,出发点是仁和爱。
今后新教育的途径是:不要再模仿别人,要自尊自信,自己创造。外国的科学我们要学,外国的教育,自有他们的背景,我们如何能够毫无目的盲目抄袭呢?
我要向全世界提出这一个问题,请求解答。为什么不能团结所有国家、所有地区的人民以共同打击我们的敌人——愚昧、贫困、疾病和腐败政府呢?
世界最基本的要素是什么?是黄金还是钢铁?都不是,最基本的要素是人民!在谈及一个更好的世界时,我们的确切含义是需要素质更好的人民。
中国的问题虽然复杂,但必须先从发生问题的“人”上去求:因为社会的各种问题,不自发生,自“人”而生,发生问题的是“人”,解决问题的也是“人”,故遇着有问题不能解决的时候,其障碍不在问题的自身,而在惹出此问题的人。
富有的人民和富有的国家必须认识到,只有当贫穷的人民和贫穷的国家满足了,你们才是安全的。你把这叫做明智的自身利益也可以。
今日最急需的,不是练兵、不是办学、不是开矿,也不是再革命,我们全国上下人民所急需的,就是革心。把那自私自利的烂心革去,换一个公心。有新心而后有新人,有新人而后有新社会,有新社会而后有新国家。
教育劳苦大众,是一种使命,也可以说是教育的革命。要为这革命而出家,抛弃荣华富贵。劳苦大众所需要的,不是脑筋,而是机会,受教育的机会。他们不是不可教,而是无教。……那个时候,我就想做平民教育工作。“平”字是一个很好的字,有两个 大意义:一方面,是平等的意思。不管是黄人、白人、黑人,穷人、富人,人格都是平等的。有了人格的平等,进一步求教育的机会平等,平社会之不平。平民教育 就是全民教育。另一方面,平是天下太平。如果人人无机会受平等的教育,天下不会太平。
民为邦本,本固邦宁
Relief is not the answer, but release(不要救济,而是发挥)
中国农民,自古以来,愚穷贫弱
不是被救,而是自救;不是被教,而是自教;不是带给农民知识,而是让农民自己慢慢地知道知识非常重要。
1989年10月25日,美国总统乔治•布什致电晏阳初,祝贺晏99岁寿辰,贺辞中称:您一生服务于发展中国家的乡村平民,给了众多美国人极大的鼓舞。通 过寻求给予那些处于困境中的人以帮助,而不是施舍,您重申了人的尊严和价值。我对您通过给予平民更多的自由和机会来帮助他们摆脱贫穷所做的努力表示赞赏。 您已使无数人认识到任何一个人不只是有一张吃饭的嘴,而是具备无限潜力、有两只劳动的手、有价值的人。您是我们人类的颂歌,是你们同行的楷模。
陶行知
人民贫,非教育莫与富之;人民愚,非教育莫与智之;党见,非教不除;精忠,非教育不出。
人师之责,不在教学生,在于教学生学
陶行知语录
http://www.jyqz.net/cache/article/4987.html
中国向来所办的教育,完全走错了路:他教人离开乡下向城里跑,他教人吃饭不种稻,穿衣不种棉,盖房子不造林。他教人羡慕繁华,看不起务农。他教人有荒田不知开垦,有荒山不知造林。他教人分利不生利。他教人忍受土匪,土棍,土老虎的侵害而不能自卫,遇了水旱灾害而不预防。他教农夫的子弟变成书呆子。他教富的变穷,穷的格外穷;强的变弱,弱的格外弱。象这种教育,大家还高唱着要教育普及,真是痴人说梦。其实,这种教育决不能普及,也不应该普及。前面是万丈悬崖,同志们务须把马勒住,另找生路。生路是什么?就是建设适合乡村实际生活的活教育!
……活的乡村教育要有活的方法,活的方法就是教学做合一:教的法子根据学的法子,学的法子根据做的法子;凡事怎样做就怎样学,怎样学就怎样教。
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的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的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的书本。
“生活就是教育”。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与我们当今实施的素质教育的教学方式以及所倡导的学生主体地位的学习方法相一致,新课程标准又赋予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新的内涵。在学习了陶行知先生的一系列教育理念之后,作为学生在义务阶段受教育的教育者,我深知: 倘若当教师的,自己天天去研究,有所得的,即时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理论联系实际,随时输入于学生,那么,学生们则受益较多,当即教师者也会觉得有无穷的乐趣。所以学生求学,固然要“学而不厌”,就是当教员的,要真正做到“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过好的生活,便是受好的教育;过坏的生活,便是受坏的教育,过有目的的生活,便是受有目的的教育。“生活即教育”就其本质而言,是生活决定教育,教育改造生活。”
教育者不是造神,不是造石像,不是造爱人。他们所要创造的是真善美的活人……教师的成功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人,先生之最大的快乐,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 拜的学生。说得正确些,先生创造学生,学生也创造先生,学生先生合作而创造出值得彼此崇拜之活人。所以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 让我们至少走两步退一步,向着创造之路迈进吧。
教学做合一有两个含义:一是方法;二是生活的说明。教学做是一种方法,他主张“教的法子根据学的法子,学的法子根据做的法子。不然,便要学非所用,用非所 学了。”另一方面,它是生活的说明,“在做上教的是先生,在做上学的是学生。从先生对学生的关系说,做便是教;从学生对先生的关系说,做便是学。先生拿做 来教,乃是真教;学生拿做来学,乃是实学。”从实质上说,教学做是生活的3个方面,“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在教学做 中,他特别强调要在“做”中学习知识、增长见识,“事怎样做便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教而不做,不能算是教;学而不做,不能算是学。教与学都以做为中 心”。
创育才小学
梁漱溟
梁漱溟的处世原则是,在人格上不轻易怀疑人家,在见识上不过于相信自己
可以与。可以不与。与伤惠 【孟子曰“可以取,可以无取,取伤廉;可以与,可以无与, 与伤
惠;可以死,可以无死,死伤勇。”
译文
孟子说:“可以拿取,也可以不拿取的,拿取了有损廉洁;可 以
给与,也可以不给与的,给予了有损恩惠;可以死,也可以不 死的,死了
有损勇敢。” 】
故人恩义重,不忍更双飞
伦理本位,职业分途(没有阶级,不同意阶级斗争)
三军可以夺帅,匹夫不可夺志
陈寅恪
独立之思想,自由之精神
也同欢乐也同愁
后记
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
有几分证据,说几分话
山风吹乱了窗纸上的松痕,吹不散我心头的人影 胡适to 曹佩声
道之所存 师之所存也
智如泉源,行可以为表仪者,人师也
贫穷而能听到风声也是好的
能够代替老师来批斗,我很幸福
今日我来师已去,摩挲杨柳立多时
荀子-劝学
胡适 手迹
http://www.douban.com/photos/album/73254483/
时间往前推两年,我看这本书时,绝对会把这本书勾画的乱七八糟,因为上面的论点论据实在是太棒了:民国的大师们的各种趣事肯定会为作文加分不少。这也是现在一种悲哀:学生只知先生之事,不解先生之魂,更别说继承先生的遗风了。对于不少人来说,先生不作学生行之仪表、智之源泉之解,而只是先于我而生者或一种流于表面的敬称。另一种悲哀:大哉死乎,君子息焉!世上再无先生。
书的封皮上引用了范仲淹的一句话:“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这句话出自范仲淹《严先生祠堂记》,是赞美严子陵的。用在这里我不是太同意,严子陵隐居山林,不问世事。可是这本书里所介绍的先生们,言传身教,唤醒封建的中国,引领中国,是近代中国社会奔向现代、民主、科学的社会的GPS。
按照书的排版,第一位介绍的先生是蔡元培。蔡先生提出“五育”(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美感教育)并举的教育方针和“展个性”、“尚自然”的儿童教育方针。现在社会上的教育似乎是把美感教育和其他几样教育分开了。或许对美的品赏是最带个人色彩的行为,不应该由教育来规定什么是美的,什么是不美的。但是最起码应该告诉学生怎样去鉴赏美,引导学生去看看人类社会普遍认为是美的东西。
他指出:“大学生当以研究学术为天职,不当以大学为升官发财之阶梯。”为学问而学问的精神,一时在北大成为了风气。蔡先生在1917年就对中国的大学生喊出了这句话,可是快100年了,中国大部分准大学生在还没有上大学之前就已经谋划着如何就业了。这也是很实在的事情,不能说现在的大学生功利,只能说现在的社会走的太急了,很难容得下一个身无分文的穷小子去做学问。1918年,蔡先生更是明确的指出:“大学为纯粹研究学问之机关,不可视为养成资格之所,亦不可视为贩卖知识之所。学者当有研究学问之兴趣,尤当养成学问家之人格。”今人看这句话,我们笑笑它,它笑笑我们。
蔡先生对于我来说是个熟悉的陌生人,还在上高中时,历史老师三令五申要求我们记住蔡元培的办学理念:思想自由,兼容并包。蔡先生本人也说的很清楚,大学就是要“囊括大典、网罗众家”,“此大学之所以为大也。”大学比社会稍微“温馨”一点的原因也许就是,社会上我们可能只允许发出一种声音,但是大学里应当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场景。阿根廷国立图书馆馆长博尔赫斯说过:“我心里一直都在暗暗设想,天堂应该是图书馆的模样。”大学也应是天堂,先生们就是一本本书写着不同内容的书,怎么忍心因为有些人不爱看便把其中几本书“束之高阁”呢?
接下来出场的是胡适先生。看众先生的照片,唯一能认住的就是胡适先生,原因是,我觉得胡适先生的笑容特别和煦,这可能和他的核心理念有关吧,先生的核心理念是:“容忍就是自由的根源。”在生活社交上,他不忍让别人感受到冷落,而这就是人人可以挂在嘴上的“我的朋友胡适之”。
挺意外的,看到书中写到胡先生是反对五四运动的。他认为新文化运动夭折,便是把五四运动政治化的结果。先生认为:“新文化运动才是那害了两千年瘫痪病的中国固有文明的对症良药,是当前救国救民的唯一道路。”当代中国,外表高楼大厦、高铁高速纵横南北。内在还是像一个传统的“大农村”,这是90多年前那场戛然而止的新文化运动的后遗症。在新文化运动的纷争中,胡适始终保有一份理性、温和与包容的态度。1926年,他在致鲁迅、周作人、陈源的信中说:“我是一个热爱自由的人——虽然别人也许会嘲笑自由主义是时就世界的一级——我最怕的是一个猜疑、冷酷、不容忍的社会。我深深的感觉到你们的笔战里,双方都含有一点不容忍的态度,所以不知不觉地影响了不少的朋友,暗示他们朝着冷酷、不容忍的方向走,这是最惋惜的。”也许,我们的社会、教育再多一点点容忍,大家都可以拥有和煦的笑容。
既为先生,在做人做事上自然有一种优雅的流露。胡先生提出:“做学问要在不疑处有疑,待人要在有疑处不疑。”宽以待人,严于律己、治学。简单的道理,胡先生一直在践行,哪怕在那场大陆展开了对胡适思想批判的运动中。在美国的胡适对这场声势浩大带的清算隔岸观火,热心阅读每一篇文章,而且还做下许多认真的评点和圈住。这是一种什么样超然洒脱大度的心态啊。
接下来的这位先生是我倒数第二个不了解的先生,他的名字似乎只在高中做的语文阅读中看到过那么一两次。这位先生对中国所负的真正的使命是到耳顺之年才来到。人生,耐心等待,先不要急着否定自己的使命,就像电影《雨果》里的小男孩说的那样:“整个世界是一部巨大精密的仪器,仪器上没有任何一个零件是多余的,所以每个人都是有其价值的,所以即使没有人知道自己,自己存在在这里都是有某些原因的。”因为马相伯先生的存在,1903年,震旦学院成立。先生任院长一职。在震旦,教,注重指导门径;学。力求启发学生独立研究问题的能力。面对危亡的国家,不以空言抒愤,救过必先科学。使得好多“愤青”懂得慢慢的沉淀自己,以更加有效的方法——教育&科学来救中国。
对文中提出的两种大学制度很感兴趣,一个是教授自治制度,另一个是学生自治制度。大学也许应该是这个样子的。教育才是改革的深水区。任重而道远。
张伯苓先生说:“人生当如拉马车之马,左右两眼被蒙着,只许往前走,而前面又是走不完的路!…我只知往前走,绝不说‘成了’,可以乐一乐啦!歇一会再走。”路虽远,总还是有路的;任务虽重,总还是有信念的,张伯苓先生为救国救民,把对发展教育充满了信心和兴趣,先生办教育的一个基本理念就是:文以治国,商以富国,礼以强国。既从传统中汲取思想资源,又向世界潮流借鉴现代文化。这才是中国的教育,不偏不倚,融会贯通。
“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梅贻琦先生这句话振聋发聩,让我在高中时就知道曾经的中国有这样一位大学校长。当清他任清华大学校长时,用他的话说就是:“为政不在多言,顾力行如何耳。”和老子的“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有一拼。在学校治理方面,作为校长的梅贻琦先生并不独揽大权,只要教授提出的意见有理有据,对学术、学校有益,梅校长就会简单的说一句:“吾从众。”他说,校长的任务就是给教授搬搬椅子,端端茶水。中国的教育改革就从校长给教授端茶送水开始吧(*^__^*) 。那时有人说,中国政界有多少个党派,清华师生中就有多少个党派;中国学界有多少个流派,清华师生中就有多少个流派。令晚辈好生羡慕~学生还曾经做打油诗来模仿梅校长说话的语气:“大概或者也许是,不过我们不敢说。可是学校总认为,恐怕仿佛不见得。”正是这种反复斟酌才得以平息了当时学校里的各种纷争,在外界看来最最踟蹰的人,恰恰是战火纷飞的年代对教育最坚定的人。
教育方面,梅校长提出了“通识为本,专识为末。”他还认为大学应该着力培养学生的超阶级、超党派的宏观主义和自由主义精神:“工科教育于适度的技术化之外,要取得充分的社会化与人文化,我认为是工业化问题中最核心的一个问题。”也许,大学应该是一个超党派、超阶级的地方。“复杂的事情、复杂的人”总是会把学术研究闹得一团糟。
对于竺可桢先生,看书前我只知道他是中国气象学的大师,在小学时就曾看到过他的故事。书中介绍了一个作为先生的竺可桢。竺先生说:“一个大学校风的优劣,全视教授人选为转移。假使大学里有许多教授以研究学问为毕生事业,以培养后进为无上职责,自然会养成良好的学风。不断的培养出来博学敦行的学者。”教师的素质会影响好几代人的发展,教师的素质代表着未来社会的发展方向。竺先生同样也主张学术自由、思想自由、教授治校的办校方针。这种办学方针的来源与他的大学母校——哈佛大学——息息相关。在竺先生写的《美国哈佛大学三百周年纪念感言》一文中,他概括了哈佛的主要办学方针:“第一,主张学校思想之自由,即academic freedom。反对政党和教会干涉学校行政与教授个人的主张。第二,学校所研究的科目,不能全注重使用,理论科学应予以充分发展之机会。” 对于这几句话,我想说想问的太多,我不知道话中描绘的事情是否适合现在的中国,我只期待有朝一日,这两句话可以和中国的国情相结合起来,给予中国教育不断发展革新之路宝贵建议。
下面出场的这位先生,也许是因为他长期住在美帝的原因,国内知道他的人很少。书中关于他的介绍还没到一页时,我就和他的观点产生了分歧。晏阳初先生说:“我相信‘人皆可以为尧舜’。”我却相信人性本恶,本贪,但是人是可以被救赎的。读完书中关于先生的内容,感受到先生有一颗普世的心,他在救中国的同时,也在救世界。世界的开始,一片混沌,正是有了造物主对世界的救赎,才有了美,有了爱。先生说:“我们都希望有一个更好的世界,但其确切含义是什么?世界最基本的要素是什么?是黄金还是钢铁?都不是。最基本的要素是人民!在谈及一个更好的世界时,我们的确切含义是需要素质更好的人民。”民为邦本,本固邦宁,教育质量上去了,中国的“质量”就上去了。在先生进行乡村教育的实践中,他说:“我们欲‘化农民’,必须要‘农民化’。这使我联想到我上一本读的书《渴望生活》,不知道画家会不会这样说:“我们欲‘画农民’,必须要‘农民化’。”看来有时言:‘不知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可以改一下了,就叫:欲知庐山真面目,君须身在此山中。充分了解,充分感受,才能知道方向。
二战时,罗斯福提出了四大自由:在全世界任何地方发表言论和表达意见的自由、在全世界任何地方,人人有以自己的方式来崇拜上帝的自由、免于匮乏的自由和免除恐惧的自由。几年后,中国教育家晏阳初先生又补增了第五大自由:人有免于愚昧的自由,即头脑的自由。在造物主创造人类的时候,平等的赋予来每个人同样的自由。但很多人总是意识不到自己这种与生俱来的权利。
陶行知先生也是一位受人尊敬的教育家。关于他的一切都有很浓重的“王阳明”的风味。先生的名字意为“知行合一”;先生的核心理念:生活即教育,社会及学校,教学做合一。这种“知行合一”的做法,可以将一个人积累的“内在知识”转化为“外在的行动”。有了“内在”这一种生活学习的长久积累,“知行合一”的理念才有用武之地。或者,我猜想“内在”转化为“外在”的最高境界是“自然而然的流露。”但不论如何让,“外在”所要达到的目的还是需要主观能动性的,就像陶先生说的:“门不敲不开,最后的胜利都有奋斗得来。”
先生的一些话至今对我们仍有启发作用。
当陶行知先生22岁是,他就认为:健康稳定的共和国必须具备量大要素:真领袖和能够识别真领袖的国民。一个国家所走的道路都是国民自己选择的。都是教育这个国家的教育选择的。1926年陶先生又对中国教育的弊端作了尖锐的批评:“中国乡村教育走错了路!他教人离开乡下往城里跑,他教人吃饭不种稻,穿衣不种棉,做房子不造林,他教人羡慕奢华,看不起务农;他教人分利不生利;他教农夫子弟变成书呆子;他教富变穷,穷变得格外穷;他教强变弱,弱变得格外弱。” 90多年过去了,讲古论今,不知该是喜该是忧。
书中介绍的10位先生,只有一位先生没有上过大学,他就是梁漱溟先生,他因家境贫困而未能进入大学深造,学术成就皆是自学而得。我很羡慕先生的一种状态:在别人那里,东方和西方,社会和个人,内心和外界都是纠结的;在先生那里,他们都是统一的。关于对梁先生的理解还需要我去继续读其他的描写先生或是先生写的书。
最后压大轴出场的是陈寅恪先生。他身上体现了那个时代学贯中西的精髓——既有极好的国学功底,又在西方顶尖大学吸收了最先进的方法论。能称之为先生的不仅仅是学富五车,而且要治学严谨。陈美延回忆说:“父亲多次对我们说过,即使每年开同以前一样的课程,每届讲授内容必须有更新,加入新的研究结果、新的发现,决不能一成不变。前人讲过的不讲,今人讲过的不讲,外国人讲过的不讲,自己过去讲过的不讲,只讲未曾有人讲过的。”先生对爱情也有自己独特的看法,我只知王国维的人生三境界,却不知有爱情也有“爱情五等论”。未婚的陈寅恪曾对吴宓和梅光迪谈起他的“爱情五等论”:第一,情之最上者,世无其人。悬空设想,而甘为之死,杜丽娘是也。第二,与其人交识有素,而未尝共衾枕者次之,如宝,黛。第三,又次之,则曾一度枕席而永久纪念不忘,如司棋与潘又安。第四,又次之,则为夫妇终身而无外遇者。第五,最下者,随处接合,唯欲试图,而无所谓情矣。怪不得暗恋才是最美的,相见不如怀念。
书,有些薄,因为介绍先生们这些文字是远远不够的。看起来更像是十位先生每个人的自传的序组成的一本书。曾经的中国有这样一群先生,他们有些理念、观点高屋建瓴,至今对中国的社会发展有所指导。现在的中国,我也希望有这样一群人,继承些先生的遗风遗志,可以让先生们不仅仅只是出现在高中语文阅读里,更出现在我们所深爱的地方。
看完这本书,我的兴趣点不在他们做了多少教育,而是他们的行为和性格、思想,让我感触很深,
就胡适的自由主义谈谈。
作为成年人我们在表达自身见解时大可不必箭拔弩张,以一副自己所坚持的就是真理非要说服对方的姿态来表述。“我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力”
大部分人都认为,当一个人的思想更加成熟以后,他的言论和举止就会愈加温和。能够这样实在难能可贵,太多上了年岁的人依然既不能独立思考过度盲从,又没有办法学会容忍。
《就别瞎扯什么中国梦了吧》,当代中国人的政治立场调查,超过一半的国人在政治上几乎没有什么观点,只愿跟随历史潮流,这不是容忍,这是集体无意识,是最可怕的。而30%几的左派代表的是过度的偏激。
人要有自己的思想,人,合法、合理的拥有自己的思想,这本身就是自由实现与否的一种标准。胡适先生在任北大校长期间,正是以这种自由、博采、大胆革新的姿态,北大招进许多有着新思想,新潮学的年青一代,正是这些人,将更广泛意义上的自由推向了更远,这是我讲的一点对于自由的观点。
有了新的问题
当下,由于各种不当的行为,对于传统的道德观产生巨大的冲击,为什么总是有路人,看到年轻的小女孩躺在血泊中视而不见,为什么总是有滑到的老人面临生命的危险,却总是无人问津。在这种情况下救人与不救人确实是一个人的自由。老吾所老,幼吾所幼,这种传统道德的呼声,在这种所谓的自由的环境下竟然是那么的无力。
难道我们真的已经道德沦丧到受人发指了吗?
当然如果一个民族要真的将这些道德也法律化,不自由化。那么这必定是一个即将沦丧的民族,必定是一个,即将迫切需要给每一位民众大脑都植入一种道德芯片的民族。
不常回家看望父母,这是犯法
但,这个东西,站的角度和视不同,得出的结论自然不同。所谓的“横看岭侧,远近高低各不同”是也。因此,在一个多元社会,很多道理必然具有多元,所谓“条条大路通罗马”是也。
周作人曾说:“过于尊信自己的流别,以为是唯一的道,(以)至于蔑视别派为异端”,即使自己真的是正确的,我们也应该对其他学说抱有足够的尊敬和宽容。
王小曾说 “知识分子最怕活在不理智的年代”。而不理智的年代的形,有两个方面原因造的:专制的社会一般不理智,知识分子一般只有服从的权利,没有讲理的权力。所以有“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的说法。而且,凡是专制社会,一般都不讲逻辑,一般也没有人去讲道理,大家惟命是从,为领袖语录是听,往往还有文字狱整风什么的,搞不好打个现行革命,谁还敢说话?更何况说真话呢!所以知识分子如果在这样的年代里,真是比死还难受。
第二种不理智却往往是知识分子自造的,最主要的原因是缺乏容忍。知识分子因为个、生活阅历、所受到的教育等因素的不同,对社会的观点、人生的看法必然有差异。应该允许他们从不同的社会角度切入社会,表达对社会不同的看法和观点,这也是多元化时代多样化的知识分子能为社会做出的最大贡献。这种由于知识分子之间观点不同而形的论战,本应是文明和平和的,不知为什么,在中却往往刀光剑影雨腥风。
如果谁说知识分子不懂道理,他肯定是说,但知识分子最怕的是偏执。偏执,从一个方面讲,坚持自己的真理,但这个真理是要加引号的。其实,知识分子中很多人,都以为自己掌握着真理,而且对此深信不疑。这也好,也不好,好的地方不做墙草,不会让自己的脑子为别人的跑马场。不好的地方,由于过于相信自己,常常不容易静下心耐心地听听不同的意见,有时甚至对别人的东西尚未读懂,就开始大发议论,纲线大骂一通,而别人觉得说的和自己无关,自然是嗤之以鼻。还有的人对某个人产生了感,不管人家说的对不对,先是一顿打,自以为解,其实别人感觉到无聊,而且至此生出许多罅隙,许多鄙视,这对知识分子团结极为不利。
以前的闲翻书的时候就发现那些民国大教育家们如蔡元培、梅贻琦、张伯苓、竺可桢、陶行知等,虽然不反对学生参加政治活动,但似乎都不喜欢学生们太过积极的参加那些活动,一直没想通为什么。
今天突然就明白了,联想起我们的钓鱼岛事件就会明白,维护主权是好的,可是就很容易被人煽动,演变成打砸抢烧。特别是学生们,虽有一腔热血,却比成人少了许多的经历和历练,特别容易被煽动,特别容易被利用。只有沉下心学习,做学问,才能看透这些把戏和伎俩,拥有自己的看法,不被那些愚蠢的语言鼓动。
反观现在,就会觉得现在人们太容易被煽动,被欺骗。从来不过问那些看上去很可靠的数据和信息到底来自何方,只要网上说,就相信。身边这样的人不少,而自己多时候也是这样,究竟是不读书的缘故啊!
这本书是纪录片的文字版,实话实说,初看时感觉很好,民国里不是历史课上讲的那么不堪,还是有很多有能力的人。但是,当你真的去看真相时,就对这制片人,出品人不这么看了,只说好,不说其它的内容,还真是我党一脉相承的套路。例如蔡元培的学术成就问题,他前后多次离职北大校长,很长时间是由于他仿建德国大学制度和当时的精英共同维护制度才早就了当时北大的辉煌,最后全算他身上了,那溢美之词,让我感觉不好意思看下去了。这怎么是纪录片该有的正确视角呢?纪录片视频,腾讯视频上有。
当年高考前的时候看了 新周刊 上面的专题。也因为这一个专题有一段时间沉迷民国的历史。当发现这本书的时候,我果断入手一本。结果发现内容与新周刊上面的一模一样。
今天在网站上面看见这本书,我决定给它一个差评。同样的内容,我是很欢迎它进驻杂志的。但是作为一本书,难道编写组不能把他们写得深入一点吗
好吧语文不够用了。不写了。
为什么说本书是粗制滥造?作者只顾煽情而不认真考据,颇多谬误。
@邓康延 拍《先生》,开始是有吹嘘晏阳初是什么什么“十大伟人”的,后来我找到他们,向他们出示了无可辩驳的证据,他们才很不情愿地修改剧本了。没想到在随后的展览中他们还是忍不住用这个可耻的谎言继续欺骗大众。
请读者诸君查证:
晏阳初做过一些实事,有一点贡献。但晏的贡献和影响被某些人用谎言夸大了无数倍。考证(1)“十大伟人”的历史真相:http://t.cn/zO0njl8 (2)“世界平民教育之父”的真相: http://t.cn/zYU1kJT (3)里根总统“高度评价”晏阳初的真相 http://t.cn/zYm5EhY
还有这篇:从四本爱因斯坦传记看晏阳初的“伟人”闹剧 http://t.cn/zT8aMwa (历史真相淹没在晏阳初粉丝们的可耻谎言里。这真叫人悲伤。 )
此书也称得上是诚意之作,选出近代最负盛名的10位教育学家,总结其一生呕心沥血致力于教育事业的传奇。遗憾的是杂而不详,点到即止,不过也让对中国教育仍抱追求与期盼的人,进一步深究探索。
归结十位先生的共通教育理念,即“学术独立”,不依附某国某党。
弦歌不辍,虽战乱纷争,人才辈出;教育盛,国体向上。
昔日西南联大、震旦,今日北大、清华、南开、复旦,高校仍存,校训亦在,精神是否屹立不倒?昔与今之差别,绝非战乱与和平的大时代差异。
民国到新中国,断了的弦是为哪根?教为政用。
“学术独立”的教学理念受腐蚀,随之多数学生丧失了独立思辨的能力。
昔日清华校长虚位,学生发表“清华人选标准”:1.无党派色擦;2.学识渊博;3.人格高尚;4.确实能发展清华;5.声望素著。
今日大学难见此景。
先生非领袖,多是权衡者。权衡者温善包容,看似踟蹰斟酌,实坚定不移。教与政能否分立,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先生的多方权衡。分立非对峙,更非合流。
政治洗脑式盛行,先生不复,大学之道何在?弦歌何以不辍?
一袭长衫,三尺讲台。
他们是播种者,
他们是耕耘者,
他们是守望者。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他们是教员,是学者,是读书人,是中国知识分子,
——但他们更是先生。
先生的背影,就是我们敬仰的那座山,那道景。
先生远了,近了。
叫一声:先生,你好!
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无论是封面设计还是排版,都非常棒,纸质也很好。
相比民国文林写的那四部书,这部书的内容不够丰富和充实,不过,这是一部由纪录片编撰的书籍,因为纪录片有时间限制,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这本书做的还是挺不错的。期待纪录片,打算看~
有吸引人的封皮和副标题,可惜内容乏力。大家的风范值得我们学习,但写书人把100分的形象描写的只有60分。不厚的书,行间距又不小,由10位璀璨的大家分摊,结果不言而喻。
书价如果定在5元,比较合适
先说说优点:
1.纸张和印刷绝对物超所值,20元不到的一本书能做成这样简直是出乎我的意料
2.文字朴实流畅,文笔优雅,没有报流水账和平铺直叙,作为纪实类的书籍来说,已实属不易
3.本书粗略介绍了民国时期的十位教育家,使读者能从正面初步了解一些民国的教育史。同时,在这些教育大师的人生轨迹中,也能从侧面一窥民国时期的政治氛围和环境,本书的编者们算是比较中肯的描述了当时的一些人物和事件,大家可以从这些侧面描写中,自己去思考一些问题。建议和《战争与革命中的西南联大》一同阅读,私以为能对民国教育史以及当时的大环境有一个比较全面和理性的初步认识。
再来说说缺点:
1.由于是纪录片的文字版,所以内容很多一笔带过,不是十分详实,对于想要深究的读者,显得过于单薄和意犹未尽
2.由于每一个故事的执笔人不同,所以写作的风格和水平也有一定的差距
3.最后的附录里面,关于“师”的经典的引用和详解,感觉还是欠了一些火候
当然了,瑕不掩瑜,我认为这本书还是很值得一读的,书中,百年前先生们对于中国教育和未来的思考与求索,仍然是横在今人面前的一座大山
最近一直在看经济、管理类书籍,按说,对《先生》这类书是不会感冒的。
原来在京东上看到这本书,也认为又是书商的一个噱头。
很偶然碰上京东活动,就得到了这本书。
原来以为自己只会将它当作一本消遣类书籍,但在看的过程中,自己却不断陷了进去。
书中所介绍的10大先生,大多数都去美国、欧洲留过学,其中基本都是学习文科的。
但他们在游历回国后,所带给中国教育界的,却是国外的人文精神和先进的教学理念。
他们将自己的所学、所得,与中国的实际相结合,在怀有极大爱国精神的同时,以一种历史使命感,力图改变中国贫弱的现状。
虽然书中只是林林总总的说些片段,但先生们那桀骜不驯的学术追求、忧国忧民的忧患意识、虚怀若谷的大家风范……却一一跃然纸上,让人心向往之!
同时,又加深了对民国及当时政府的了解。
虽然只字片语,但可以看到民国政府是个爱国的政府,蒋介石先生也为民族的将来付出大量的关注。
从某种方面而言,没有民国政府的开明,诸位大家可能也不会、不敢、不愿在教育领域付出如此多的心血和投入。
我们可以借此书,重新审视自己对民国那段历史的认识。
有人说此书对各位先生的叙述太简单,不够深入,所以此书只能消遣用。
对此,我倒是有其他的看法。
此书的编辑可能原本就没打算将此书编撰为一本人物传记,而是希望给读者看到先生的不同侧面,以了解“先生”对中国文化传承、教育发展等方面的作用。
让人领会民国时期,知识分子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
所以在我阅读的时候,总会有种厚重感、悲怆感。
与那个时代相比较,当代的教育可能已死!
大音希声!
先生,民族的风骨!
“雲山蒼蒼,江水泱泱,先生之風,山高水長” 《先生回來》是一本看了讓人悲戚萬分的書,難以不為所動,書中各位先生的許多言語用在當下甚為貼切。可惜的是其內容那些欲言又止,隔靴搔癢的文字讓人好生不痛快,但又能如何,此書可以正常出版我想已經不易。
随书发行的DVD是值得一看的,有亮点。
这里有此书发布时在 798 所办展览的一些照片,有兴趣可以看看:
http://www.iorz.com/post/3/244
历经数十年,先生的风骨犹存,梅贻琦、张伯苓、晏阳初、胡适、蔡元培…就像站在你的面前,活生生有血有肉有性格的人,带给心灵上的震撼和触动,即便是现在也还在浸润着。
十岁的儿子,在我看书时问我看的什么,我给他讲了张伯苓,讲了庚子赔款,讲了北洋水师威海港的三次易帜,讲了“知行合一“,”允公允能“
他静静地听着;和友人共读过晏阳读初的平民教育,探讨过胡适的容忍即自由;这许多静静的文字铺陈开来一段又一段峥嵘往昔,一位又一位先生在于我们交谈……
不知道会在什么时候,还会有多少人翻开这本书,我知道,那些先生就在那里静静的等着……
民国先生,均自身受过很好的教育,为开明智,吃苦耐劳,呕心沥血。其中有着力于精英教育的,更难为的是那些个从事平民教育的。先生们身上有很多共通的东西,其中在我看来,最重要的便是推崇教育之独立,推广民主辩论之氛围,使教和学相得益彰。为何近现代中国之大师,都出自民国,皆因彼时有大胸襟之先生,因材施教,不拘一格,敢用新人。当今中国,自文化大革命打断教育以来,一切基础的、底线的东西都被砸破,然破旧未能立新,试图用同一个模子刻画学生,何来不同观点,不同声音,不同创新?清华之毕业生,是该有责任的,社会对我们是该有期望的,我们对自己是该有要求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花了几天的零碎时间,翻完了先生这本书,书的确比较快餐,10个章节很快就能看完。
那个时代有那么多耳熟能详的先生,我们当下能列出一些来么?说实话,真没找到线索。
先生是有追求的人,做人、做学问、做教育,我们很多的准”先生“都当官去了、下海去了、赚钱去了……
快餐类书籍,数小时即可通读全书。故事性强,书比纪录片要好一个级别。
这书只能算是十位大师的介绍,应该算不上严谨的著作。读这类书倒能引起读者兴趣继续深入了解这段历史,起抛砖引玉作用。
《先生》有点像正经版的《百家讲坛》,概要地讲述了蔡元培、胡适、马相伯、张伯苓、梅贻琦、竺可桢、晏阳初、陶行知、梁濑溟、陈寅恪十大先生的生平事迹,点出了其社会贡献和品德精神,有感染力。
不过是否喜爱这类书籍的,就见仁见智吧。有人觉得肤浅,有人觉得文艺,有人觉得闷,全由个人口味决定。若非能亲自去关山月美术馆参与开幕仪式,估计我是不会认识这本书的。
我觉得这本书编的没有一点诚意。
晏阳初做过一些实事,有一点贡献。但晏的贡献和影响被某些人用谎言夸大了无数倍。考证(1)“十大伟人”的历史真相:http://t.cn/zO0njl8 (2)“世界平民教育之父”的真相: http://t.cn/zYU1kJT (3)里根总统“高度评价”晏阳初的真相 http://t.cn/zYm5EhY
还有这篇:从四本爱因斯坦传记看晏阳初的“伟人”闹剧 http://t.cn/zT8aMwa (历史真相淹没在晏阳初粉丝们的可耻谎言里。这真叫人悲伤。 )
楼上这位好执着啊
谢谢一楼的推荐~我会去找来看的~;)
不客气。不用找,我已经给出连接了。铁证如山,恳请查证。谢谢。
@邓康延 拍《先生》,开始是有吹嘘晏阳初是什么什么“十大伟人”的,后来我找到他们,向他们出示了无可辩驳的证据,他们才很不情愿地修改剧本了。没想到在随后的展览中他们还是忍不住用这个可耻的谎言继续欺骗大众。不知道您谈论的这本出版物有没有继续用那些可耻的谎言吹嘘晏阳初?
谢谢你的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