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追求卓越

(美)汤姆•彼得斯 罗伯特•沃特曼 中信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2-10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作者:

(美)汤姆•彼得斯 罗伯特•沃特曼  

页数:

247  

字数:

286000  

译者:

胡玮珊  

Tag标签:

无  

前言

我们在此要提出几点说明,可能有助于读者稍后阅读本书各章内容。我们根据本书搜集的资料汇整出八大基本特质,有些读者可能觉得这些特质简单得无须一提,但事实并非如此。每个特质看似老生常谈(接近顾客、以人为本),可是真正能够展现这八大特质的卓越企业(特别是和它们的竞争对手相较之下)却犹如洛杉矶没有烟雾遮掩的日子一样稀罕。第二点要说的是,第三章和第四章的内容大多都是理论,乍看之下可能让人退避三舍。读者可以跳过这几章(或是等到最后再读),不过我们强烈建议读者就算不仔细思考,也要至少看过一遍。我们如此建议,是因为卓越企业的八大特质并非“因为有用所以有用”,而是因为它们“非常有道理”。卓越企业已经对数以万计的人探索过他们最深层的需求,这些企业的成功更反映出这些道理具备稳健的理论基础(有时候连它们也不自知)。而且我们认为,读者可能会很惊讶地发现,这些理论十分有趣。我们要再次强调,这不是崭新或是没有经过验证的理论,而是经过科学验证的,而且经得起考验,只不过大多数管理者和管理学专家都忽略了这些理论而已。我们也要在此强调,本书介绍的卓越企业大都不是麦肯锡的客户。麦肯锡支持我们的研究和著作,但是并未影响我们对于卓越企业的选择。我们吃完晚饭后,决定在华盛顿多待一晚。一整天的行程结束后,我们连最后一班飞机都没搭上。我们事前没有预约旅馆,不过正好在四季酒店附近,以前我们曾经住过这家酒店,感觉不错。于是我们信步走进酒店,在大厅思索该怎么跟前台人员商量一下,帮我们腾出一个房间,原来以为这家饭店和其他旅馆一样,对没有事前预约的客人往往会冷眼相待。不过出乎意料的是,前台的接待小姐抬起头,微笑着向我们问好,还叫出我们的名字。她居然记得我们的名字!这时候我们立刻明白了,为什么四季酒店在华盛顿开业才短短一年,就赢得“最佳酒店”的美誉,获得备受各界推崇的四颗星评价,这在酒店业界是绝无仅有的。你们可能会想,很好啊,不过有什么了不起?这件事情引起我们的注意,是因为过去几年我们正好在研究卓越企业的成功之道。我们认为,企业能够爬上巅峰,主要原因就在于一般员工愿意为工作全心全意地付出,这并不是偶然的,而是公司内的普遍现象。于是我们更加相信,这是值得关注的企业现象,而且我们非常确定,这些企业的财务绩效一定跟员工的表现一样亮丽。说到这儿,我们想起其他的情景。有一回我们在华盛顿跟波音的主管谈到我们进行的研究,当时我们指出,卓越企业似乎都不厌其烦地促进、培养、支持产品推介人,他们深信自己的构想能够成功,于是努力对抗行政体系,全心全意投入开发计划,最后终于成功地在市场上推出产品。这时候有人高声说:“推介人!我们的问题就是没有办法铲除这些家伙。”鲍勃•威辛顿也在场,他接着说了波音当初如何赢得掠翼B-47合同的故事,该款飞机后来成为极为成功的第一批商用喷气机707。他还描述了波音如何赢得B-52的合同。那款飞机之前原本是采用涡轮螺旋桨引擎的设计,直到波音展示B-52作为喷气客机的优点后,一切才为之改观。我们认为,第一个故事之所以引人入胜,是因为有一小群波音工程师认为掠翼设计具有极大的优点。在盟军占领纳粹实验室那天,他们大规模翻阅德军实验室的档案,证实了他们当初的看法没错。接着,他们在世界另一端的西雅图进行风洞实验之后发现,如果引擎不能放在飞机主体上,悬挂在机翼前面会是最好的设计,因此验证了掠翼设计的优越性。第二个故事里,一小群工程师待在戴顿的一家酒店里,整个周末都没有合眼,夜以继日地重新设计B-52。他们撰写了33页的提案,经过72个小时后,在周一提交给了空军。(而且,这一小群推介人除了提案报告之外,还趁着周末在当地的商店用15美元购买材料,制作了一个精美的模型。)这些故事都说明了少数员工全心投入,为卓越企业缔造出惊人的业绩。3M与IBM等卓越企业与波音的业务虽然大不相同,但模式却非常相似,都是有一小群充满斗志的员工努力对抗行政体系,成为公司创新的源泉。请看另一个例子。我们有一天到一家电器商店,想买一台可以设计程序的计算机。售货员对产品了如指掌,而且对我们非常有兴趣,充满热情。我们自然也觉得好奇。一问之下我们才发现,他不是这家店的员工,而是惠普科技的开发工程师,28岁,他在这儿是为了直接了解使用者对于惠普产品线的反映。我们先前就听过惠普对其“接近顾客”的程度极为自豪,刚进公司的MBA或是电子工程师,通常会被派去处理产品问世的前线工作。这位惠普工程师的热诚,绝对不亚于任何一个售货员。我们不论在世界何处,从澳洲乃至欧洲和日本,对麦当劳每一家分店的清洁程度和一贯的服务质量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并不是每个人都喜欢它们的产品,很多人对于全世界将麦当劳视为美国文化的象征,也颇不以为然。不过,麦当劳在全世界各地实现的质量保证,证明他们的确是服务业的佼佼者。质量控制在服务业特别困难。制造业可以检查生产线最后的产出成品,然后把不合格品淘汰掉。可是在服务业,顾客会当场体验产品——服务,没有时间修改。所以服务业者必须确定公司全体员工都遵守同样的高标准,而且了解公司对质量的要求。我们回想起多年前某位同事所说的话。某个春光明媚的日子,这位同事在平静如镜的日内瓦湖上泛舟时,曾和友人有过一段有意思的对话。这位同事在洛桑IMEDE商学院教书时,曾去看望一位老朋友。这个朋友因为自己开公司,经常出差,他太太因此相当不高兴。于是他在瑞士开了一家麦当劳分店,虽然因此可以待在瑞士,但也因此与太太离异。(她是在日内瓦出生的,显然无法接受外国的事物。不过后来瑞士人成为麦当劳的忠实顾客,她也终于释怀。)他谈到对麦当劳的最初印象时说:“你知道吗?最让我惊讶的是麦当劳对以人为本的注重程度。我在麦肯锡工作7年,从来没有见过任何一家客户对人如此注重。”另一位朋友告诉我们,他们医院最近采购计算机系统,IBM雀屏中选的原因是:“虽然很多其他品牌的科技比IBM先进,软件也更容易使用,可是只有IBM不厌其烦地试图了解我们。IBM的员工他们拜访全公司上上下下的员工。他们不说高深的计算机专业术语,而是以我们能够了解的方式沟通。IBM的价格比别人高出25%,可是它们对于质量和服务的保证,使其他业者无一能望其项背。它们甚至和当地一家钢铁公司联网,让计算机系统万一瘫痪时也有备用系统可用。IBM的产品演示文稿都能切中要点,它们就是成功的保证。虽然我们的预算很紧,但是我们仍然决定购买他们的产品。”日本企业的做法经常被各界传颂——它们具有独特的文化,开会时常常高唱公司歌曲,高喊口号。很多人对此嗤之以鼻,认为这不符合美国的文化。谁能想象美国企业搞这种活动?可是的确有美国企业会这么做。餐具制造商特百惠公司(Tupperware)每周一晚上都为业务人员举行表彰大会,会场上兴奋、欢呼的情景,没有见过的人实在难以想象。玫琳凯化妆品公司类似的庆祝大会,甚至成为《60分钟》节目主持人莫利•塞弗报道的主题。有些人可能会说,他们这么做不过是为了刺激某种产品的销售量。此外,在惠普,各部门主管定期邀请同事饮酒狂欢,借此和大家联谊和保持沟通。我们有个同事早年曾经在IBM接受过销售培训。他说:“我们每天早上都会唱歌鼓舞士气,就跟日本企业的员工一样充满热忱。”我们在为客户或是学生举行的研讨会里,经常会以达美航空公司独特的管理风格为例。我们经常说的例子是,在赶搭飞机时,达美航空登机门的员工怎样提供实质性的帮助。有一次我们提到这个故事,在场有位高层主管举手说:“现在让我来说说达美真正的独到之处。”他所说的故事,令我们举的例子相形失色。他太太因为搬家错过了优惠票的期限,从技术面来说,那张票已经失效。她却给公司打电话抗议。达美航空的总裁亲自出面,而且还上门双手奉上新的机票。只要是在宝洁品牌管理部门待过的人,都会相信宝洁成功的秘诀主要在于它们对产品质量的承诺,而不是传奇性的营销能力。我们最津津乐道的例子是,宝洁一位经理人在斯坦福大学夏季企业经理人座谈会上,声嘶力竭地强调,“宝洁出品的卫生纸质量绝对是市场上最棒的。虽然只是卫生纸、肥皂等等,宝洁出品的,就是比其他业者好。”在大多数卓越企业里,这样的基本价值观都是根深蒂固的。宝洁曾经拒绝采用一种比较劣质的肥皂原料,即使因此未能满足军队在战时(美国内战时期)急切的需求,也在所不惜。最后,且让我们举菲多利(Frito-Lay)的例子。它们有各式各样的故事,实际的来源已不可考,不过这可能并不重要。这些传奇所说的是人们如何在风吹雨淋中坚持工作的,这些人不是邮递员,而是卖薯片的业务人员。菲多利坚持“99.5%的服务水准”,这也正是该公司引以为傲的原则以及在同业中绽放成功光芒的主要力量。类似的例子不胜枚举。当我们针对卓越企业进行研究时,挖得越多,就越发觉得卓越企业处处都有这样的传奇事迹,这点让我们惊叹不已。我们开始了解,这些企业的公司文化就跟日本企业一样强大,而且不管它们属于什么产业,其做法大致相同,有时候或许有些陈腔滥调,但是它们会不断重复、大力强调这样的文化,员工如果无法心悦诚服,就只得离去。此外,我们刚开始进行研究时很惊讶地发现,这些卓越企业的文化其实都只有少数几个主题贯穿而已。不论是铸造、制造汉堡,还是出租房屋,这些卓越企业几乎清一色把自己界定为服务业。顾客才是最重要的。这些卓越企业绝对不会把没有经过测试的技术交给顾客,或是随便哄抬价格;顾客获得的绝对是经久耐用的产品,以及迅速确实的服务质量。质量和服务是卓越企业一致的特征。企业要达到质量和服务的标准,不能只靠高层主管的努力,必须人人有责,全体员工都要有杰出的表现。(德纳公司前任董事长麦克弗森表示,公司的关键人物不是少数的害群之马,也不是少数佼佼者,而是一般员工,所以如何关怀、支持以及让其发挥潜力,是管理的首务。)我们称之为“以人为本”。所有的公司都会嘴上说说,真正做到的却寥寥可数。后来我们发现,不一定要到日本取经,才能解决美国企业的问题。有许多美国企业是一开始就以顾客、员工、股东以及大众的关怀为出发点,而且始终如一的。我们只是没有注意到它们,也没有试着分析,而这些企业出于直觉的做法和学术理论不谋而合。近年管理心理学的讨论集中在多种理论和工作丰富化的价值,各种理论大行其道。这些理论固然无法充分解释日本企业或是美国的卓越企业为何能够激发员工士气,不过还是相当实用。譬如心理学家欧内斯特•贝克就曾经提出重要的相关理论,只不过大多数管理分析人员都没有注意到而已。他认为,人类受到“二元论”的驱使,也就是既需要是某个重要组织的一分子,同时又想出人头地。也就是说,一方面是成功团队合群的成员,另一方面自己本身也是个杰出的明星人物。贝克指出,所谓的成功团队是指“组织……是英雄主义的工具……人们为生命找寻意义,借此超脱死亡……人们所依靠的就是这股强烈的欲望……人不怕死,怕的是死得没有意义……仪式是赋予生命的技巧。人们的自我价值以象征性的方式构成,也就是靠象征和自我价值的抽象概念产生自恋。”他还说:“人们认为,如果要创造自己永恒的价值,就必须付出不自由(衡量服从性的重要指针)的代价。”换句话说,如果人们有崇高的使命感,就算必须戴上朝九晚五的桎梏也甘愿。企业也可以像崇高的团体一样,赋予员工这样的使命感。不过,每个人都想出类拔萃,在成功的组织中,这种想法更为强烈。我们一再发现,企业只要让员工(工厂工人、业务助理、办公室职员)对自己的命运有些许控制权,就能激发他们强大的动力,死心塌地为公司效力。有个心理学的实验足供佐证。在这项实验中,受试者须解几道谜题和做校对的工作,但是周遭环境很嘈杂:有两个人在说西班牙文,有一个人在说亚美尼亚语,还有一台油印机运作的声音,以及计算器、打字机和街上的噪音。实验人员把受试者分成两组,一组只能照吩咐解谜题和做校对;另一组则可以按按钮把噪音关掉,这是一种控制的象征。可以控制噪音开关钮的受试者,答对谜题的数目是另一组受试者的5倍,校对所发生的错误也只有另一组的几分之一而已。最重要的是,“……可以控制噪音开关钮的那组受试者完全没有用到这个按钮,光是知道自己有这样的控制权,就足以造成明显的差异”。卓越企业的做法有异曲同工之妙。譬如,有家公司的业务经理掌管100名业务人员。某晚,他们租用新泽西梅多兰兹体育馆,下班之后,业务经理麾下的业务人员从场外鱼贯走入球场,看台上的计分板逐一打出每个人的名字,公司高级主管、其他部门的员工,还有亲朋好友都在场鼓掌叫好。这家公司就是IBM。通过这样的做法(其他平庸的公司通常认为这种做法太老套、虚浮),IBM不但激发个人追求英雄气概(满足个人想归属于某个成功团体的欲望),还满足个人自我表达的需求(也就是出类拔萃)。IBM成功处理这两种彼此矛盾的需求。卓越企业最可贵的地方,就是化解矛盾的能力。理性的经济学家宣称不可能做到的事情,这些卓越企业却当做家常便饭在执行。菲多利的薯片和美国第三大家电制造商梅泰格(Maytag)的洗衣机都算是普通商品。想要求老店提供99.5%的服务标准似乎有点愚蠢,不过只要看看这两家公司的毛利和市场占有率,你就不会这么想了。美国企业的问题在于太注重管理工具,而且这些工具都过度偏向测量和分析。成本是可以衡量的,可是这些工具无法测量出梅泰格或是开拓重工公司(Caterpillar)的员工生产高质量产品的价值,或是菲多利的业务员为了一个普通顾客多跑一英里路所产生的价值。更糟糕的是,这些工具会迫使我们倾向理性主义,进而藐视卓越企业赖以激发创新的源泉:譬如3M不理性的产品推介人、DEC公司产品线的扩增和重叠、宝洁品牌经理之间激烈的竞争。阿尔弗雷德•斯隆20世纪20年代在通用汽车公司成功地施行产品线重叠政策;IBM故意让各部门产品线大量重叠,借此激发内部竞争,做法也行之有年。可是理性主义者对这种做法嗤之以鼻。他们认为组织一定要清楚,避免叠床架屋;认为计划一定要严谨,不容有错误;喜欢掌握,对所有人和事物了如指掌;更深信组织结构的功能,而且要有庞大的员工队伍。可是以快速推出多项新产品著称的王安公司、3M或是布卢明代尔百货公司(Bloomingdale誷)等卓越企业的组织结构却很小。因为我们的研究证实了个人本身以及在大型团体内的工作方式,所以我们摆脱传统理论的束缚,进而修正一些重要的经济理论,例如公司大小(规模经济)、精确度(局限于分析),以及一般人获得卓越成果的能力(特别是质量)。这些研究结果传达出一个令人振奋的信息:今天不是只有日本具备卓越的管理经验,美国也有许多卓越的企业值得效法。更重要的是,这些企业善待员工,鼓励他们出人头地、生产高质量的产品。这些公司不是一味地追求经济规模,而是建立一群群斗志高昂的小单位;不愿意精确规划重大研发计划,宁愿有一群孜孜不倦的推介人;不极端管制成本,宁愿着重提高质量;员工彼此主动直呼其名,卷起袖子埋头苦干,为彼此的成就欢呼喝彩,并以项目小组的形态提高组织的弹性,不必按照厚厚的规章行事,只要每个人主动贡献一己之力。如此一来,连管理工作也变得有趣多了,主管不必在象牙塔里尽玩数学游戏,而是塑造公司的价值观,诱导员工产生同样的价值观,共同创造出令人珍惜的产品。本书将会定义“卓越”,并将逐项诠释。我们会说明卓越企业有别于一般企业的做法,并以社会学和经济理论提供佐证。最后,本书将会提供卓越企业实际的案例,来说明一般管理书籍所忽略的重点。

内容概要

首版于1982年的《追求卓越》是世界最畅销的工商管理书籍之一。它开启了商业管理书籍第一次革命,真正将管理的科学性与艺术性密切地结合起来,成为轰动整个管理世界的经典法则,被誉为美国优秀企业的管理圣经。
汤姆?彼得斯与罗伯特?沃特曼针对IBM、惠普、强生、迪士尼、沃尔玛、麦当劳、万豪、花旗、3M等43家美国经营最成功的企业进行系统研究,在《追求卓越》中总结出了卓越企业的八大特质。
一, 采取行动。
二, 接近顾客。
三, 自主和创业精神。
四, 以人为本。
五, 亲身实践、价值驱动。
六, 坚持本业。
七, 组织单纯、人事精简。
八, 宽严并济。
出版30年来,《追求卓越》的理念仍为当代经理人津津乐道。汤姆?彼得斯也认为,自《追求卓越》之后虽然写了很多书,但没有任何一本比《追求卓越》更加精辟。虽然书中提到的一些公司因为偏离了方向,近年来经营衰败,不过他们长期以来的成功纪录却是值得效法的,书中提到的八大特质无论是当时还是现在都适用,是经得起考验的企业卓越之本。

作者简介

(美国)汤姆?彼得斯 罗伯特?沃特曼 著 胡玮珊译
汤姆?彼得斯,全球最著名的管理学大师之一,在美国乃至整个西方世界被称为“商界教皇”。获得斯坦福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和博士学位,被《财富》杂志誉为“管理领袖中的领袖”。曾任麦肯锡公司顾问,现任汤姆?彼得斯公司董事长。彼得斯自我描述为反叛王子、勇于失败的斗士、令人振奋的公司领导者、市场的拥簇。汤姆?彼得斯著述颇丰,最擅长的题目就是“创新”,每一本都是具有世界影响的畅销书。其他代表性著作有《追求卓越的激情》《重启思维》《解放型管理》《追求卓越?个人成长版》《疯狂的时代呼唤疯狂的组织》等,一次又一次掀起全球性企业革新的热潮。
罗伯特?沃特曼,斯坦福大学企业管理硕士,斯坦福大学企业管理学院兼职教授。曾在麦肯锡顾问公司任职约二十多年。著有《美国的明智之举》。

书籍目录

新版序:再探卓越企业
自序
导言
第一部分 定义“卓越”
01 抱残守缺的成功企业
成功的标准
研究对象
第二部分 迈向新的理论
02 理性模式
探索数字背后的意义
缺乏远见
分析的象牙塔
理性的误导
03 渴求激励的人
如何应对人性的矛盾
删繁就简
正面激励
行动、意义和自我控制
转化型领导
第三部分 回归基本面
04 管理充满模糊和矛盾
理性行为者
文化的重要性
进化
05 采取行动
组织流动性:走动式管理
实验型组织
简化系统
行动导向
06 接近顾客
对服务的执著
对质量的执著
利基市场
卓越企业并非都以成本为导向
倾听使用者的意见
07 自主与创业精神
创新的推介人
容忍失败
08 以人为本
尊重个人
成功案例
共同的特色
09 亲身实践,价值驱动
10 坚持本业
坚持本业VS.多元经营
小心经营和本业无关的企业
11 组织单纯,人事精简
维持单纯的形式
未来的“形态”
12 宽严并济
融入价值观
兼顾内外
致谢
特别致谢:安德森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进化 企业文化和共同价值观对公司的整合相当重要,从这个意义上说,进化的管理对于公司保持适应能力,也同样重要。 我们面临一个相当大的难题。当代的大多数理论不够紧密,也不够松散。理论不够紧密,不足以考虑共同的价值观和文化如何成为目标和稳定的主要来源。而且,当代大多数理论也不够松散,无法考虑到相对较为松散的结构和对新管理逻辑的需求,以确保大型企业随时保持适应能力。这些理论反而习惯性地提出结构性的规则和规划方法(这些都是僵化的形态),以抑制这样的需求。 大型组织本身的复杂性,让这些现象成为难以避免的问题,但是卓越企业却能因地制宜地成功避免这些问题。大型机构太过复杂,无法以规则手册管理,管理者为了简化这些问题,便运用少数涵盖核心目标的主要价值观。在大型企业里,适应也是非常复杂的难题,不能依规则管理,所以敏锐的管理者会鼓励“盲目的变化”(只要是好的尝试都会获得鼓励,不论成功与否)以满足概率法则——结果有许多触击球,偶尔会有双杀,十来年说不定会出现一次全垒打。 我们需要新的语言,为管理学增添新的词汇,其中包括暂时性的结构、项目小组、流动性的组织、小而美、渐进主义、实验、行动导向、模仿、积极尝试、无正当性的变化、内部竞争、嬉戏性、愚弄的技术、产品推介人、走私、阴谋集团,以及影子组织。这些比喻都和传统的说法大相径庭,隐含着缺乏方向以及急需行动的意义。更重要的是,我们需要新的比喻和模式,让这些名词成为有意义、连贯、容易记忆的整体。 前面说过,马奇除了提出“垃圾桶”的比喻之外,还提出一种决策模型。在该模型中,“各种问题、解决方案、参与者以及抉择的机会”混淆在一起,偶尔会产生决定。而且他还说,“(我们)需以愚蠢的技术弥补推论技术,让个人和组织无须充分的理由就可以采取行动。但不见得永远如此,也不见得是通常,而是有时候,人们在采取行动之前是无法思考的。”马奇指出,在这种系统之下的领导者扮演不同的角色,“这比较像是探测异常信号的监视器,而不是寻找特定数据的分析师”。马奇以较为吸引人的方式下结论:“这种管理组织的愿景相对而言比较温和。它假设组织需要驾驭,而不是推动,而且领导的效能往往取决于能否掌握介入的时机,让自然的组织流程机制充分发挥干预的效果,而不是彼此抵消。”马奇用了很多比喻,最可爱的一个是:“组织设计就好比建立防雪墙,引导雪花堆积的方向,而不是像堆雪人”。 韦克则以“松散联系的网络”来说明适应力。他表示,大多数管理技术都误以为应该采取严密的控制,亦即下令或是宣示政策,大家就会自动遵守。韦克表示:“我们越思考组织的细微之处,就会越发质疑命令的真正意义,而且更加相信命令的普遍前提(命令有效率,是经过规划的、可以预期的,而且是经过考验的)不太可能是成功进化的条件。”他表示适应力的核心有两个进化流程,“没有道理的变化很重要。我最为认同有目的的变化”。他接着主张,“回顾式意义建构(retrospectivesensemaking)是主要的比喻”,也就是说,管理层主要的任务在于事实发生之后,从组织里自然发生的“实验”中加以选择。其中成功且符合管理层目的的,则在事实发生后(回顾式意义建构),被标示为新战略方向的先兆。至于失败者,则是试图从“贫瘠、肤浅的环境”学习的牺牲者,没有什么值得效法之处,几乎没有“好的尝试”。韦克因此下了这样的结论:“从来没有人能自由完成自己无法设想的事情。”他也援引萧寿华(GordonSiu)一个绝佳的实验来印证自己的论点: 如果在一个瓶子里装进6只蜜蜂和6只苍蝇,并把瓶子水平置于窗边,瓶底朝向窗外,你发现蜜蜂一直努力不懈,试图找出玻璃瓶的出口,直到筋疲力尽而死为止。可是苍蝇却在不到两分钟内,就从另外一端的瓶口成群飞出去……它们(蜜蜂)趋光,具有智慧,但一直徒劳无功,正是这些因素使然。它们显然认为一定能从最亮的地方找到出口,所以照做不误,其实不然。对它们而言,这个玻璃瓶超自然的神秘性是它们在大自然中所未见过的;它们从来没有碰过这种无法穿透的环境;它们的智慧越高,这个障碍就显得越发无法理解、越发奇怪,而且不得其门而出。苍蝇没有什么大脑、逻辑,不会朝着光成群飞去,只是四处飞舞,最后却能找到释放自由的出口。这个例子显示出单纯能获得幸运之神的眷顾,比较聪明的反而会筋疲力尽而亡。


编辑推荐

《追求卓越》是世界最畅销的管理书之一,开启了商业书籍的第一次革命。《福布斯》评价20世纪20本最佳商业书之一。历史已经证明,这是一本永远都有用的书。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追求卓越 PDF格式下载



1.翘楚中的翘楚 破除12个迷思 迷思1:伟大的公司靠伟大的构想起家。 事实:靠“伟大的构想”创立公司可能是个馊主意。高瞻远瞩公司创业时,没有几家拥有伟大的构想。事实上,有些公司创立时根本没有特定的构想,有几家一开始就错误连连。此外,不管创业理念如何,高瞻远瞩公司初期所缔造的事业成就远不如本研究中的对照公司。就像龟兔赛跑的寓言一样,高瞻远瞩公司起步时经常步履蹒跚,最终却赢得长距离的竞赛。 迷思2:高瞻远瞩公司需要杰出而眼光远大的魅力型领导者。 事实:高瞻远瞩公司绝对不需要眼光远大的魅力型领导,事实上,这种领导对公司的长期发展可能有害。高瞻远瞩公司历史上若干最出众的CEO,并不是高姿态魅力型领导的典型——的确如此,有些人刻意避免做这种典型。就像美国制宪会议时的建国先贤一样,他们专心致志地建构一种大而持久的制度,并不刻意成为伟大领袖。他们追求的是制造时钟,而不是成为报时人。和对照公司的CEO相比,高瞻远瞩公司的CEO更倾向这样。 迷思3:最成功的公司以追求最大利润为首要目的。 事实:这点和商学院的教诲恰恰相反。纵观这些高瞻远瞩公司的历史,“尽量增加股东的财富”或“追求最大利润”一向不是主要的动力或首要目标。高瞻远瞩公司追求一组目标,赚钱只是目标之一,而且不见得是最重要的目标。不错,它们都追求利润,但是它们同样为一种核心理念指引,这种理念包括核心价值和超越了只知赚钱的使命感。但有趣的是,高瞻远瞩公司要比纯粹以盈利为目标的对照公司赚钱更多。 迷思4:高瞻远瞩公司拥有共通的“正确”价值观。 事实:就高瞻远瞩公司而言,没有放诸四海皆准的“正确”核心价值观。的确如此,两家公司可能拥有截然不同的理念,却一样高瞻远瞩。高瞻远瞩公司的核心价值观甚至不见得要能“启迪人心”或“合乎人道精神”,虽然通常如此。此中重要的变数不在于公司理念的内容,而在于公司的一切作为都能遵循核心价值观。高瞻远瞩公司不问“我们应该珍视什么?”只问“我们究竟实际珍视的是什么?” 迷思5:唯一不变的是变动。 事实:高瞻远瞩公司几乎都虔诚地维持核心理念,很少改变。高瞻远瞩公司的核心价值观稳如磐石,不会随着时代的风潮改变;某种程度上,核心价值观经历百余年而一成不变。高瞻远瞩公司的基本目的、生存原因可以作为千百年的指路明灯,就像地平线上恒久不变的星星一样。但是高瞻远瞩公司在稳固核心理念之余,却也展现出追求进步的强大动力,可以改变和适应但无损于珍视的核心理念。 迷思6:绩优公司事事谨慎。 事实:外人可能觉得高瞻远瞩公司严肃而保守,其实它们勇于投身“胆大包天的目标”。这种目标像攀爬高山,像登陆月球,可能令人畏惧,也许风险很高,但是其中的艰险、刺激和挑战吸引勇士,使他们活力迸射,并生发巨大的前进动力。高瞻远瞩公司巧妙地运用胆大包天的目标,激发进步,在历史的关键时刻奋勇超越对照公司。 迷思7:高瞻远瞩公司是每一个人的绝佳工作地点。 事实:只有切实符合高瞻远瞩公司核心理念和规范准则的人,才会发现那里是他们绝佳的工作地点。到这种公司工作,你不是轻松胜任、觉得前途光明、再快乐不过,就是像病毒一样被排除。这是两极化的问题,没有灰色地带。几乎像教派一样,高瞻远瞩公司对自身的主张、希望获致的成就极为明确,根本不容纳那些不愿或不符合它们确切标准的人。 迷思8:最成功公司的最佳行动都是来自高明、复杂的战略规划。 事实:高瞻远瞩公司部分最佳行动来自实验、尝试错误和机会主义,说得正确一点,是靠机遇。时过境迁之后,看似高明的远大眼光和事前规划经常都是“我们多方尝试,保留可行项目”。就这点而言,高瞻远瞩公司是在模仿生物物种的进化。我们发现达尔文《物种起源》中的这些概念,比任何讲公司战略管理的课本都适合说明某些高瞻远瞩公司的成功之道。 迷思9:公司应礼聘外来的CEO,才能刺激根本变革。 事实:总结本书所有高瞻远瞩公司的历史后,我们发现,在它们累计长达1700年的岁月中,只有4个CEO是外聘的,而且只在两家公司出现过。高瞻远瞩公司由自行培养的经理经营的比率远远超过对照公司(6倍)。这一点粉碎了“自己人没有重大变革和新鲜构想”的通常看法。 迷思10:最成功的公司最注重的是击败竞争对手。 事实:高瞻远瞩公司最注重战胜自己,反而不把成功和击败对手当做最终目标。能够击败竞争对手是他们不断自问“如何自我改进,使明天做得比今天好”的附带结果。它们天天自问,把它当成规律的生活方式,有些公司这样做了150多年。不管它们多有成就,不管它们超前对手多远,它们从来不认为自己已“做得够好了”。 迷思11:鱼与熊掌不可兼得。 事实:高瞻远瞩公司不会用非此即彼的二分法使自己变得残酷无情。非此即彼是一种纯粹理性的看法,认为不是这样就是那样,二者不能兼容并蓄。选择稳定,就不能选择进步;要求教派般的文化就不能有个人的自主性;要用自行培养的经理,就不会有根本的变革;要采取保守的做法,就不能有胆大包天的目标;要赚钱,就不能根据价值观和目的行事。高瞻远瞩公司并非如此,它们采用“兼容并蓄的融合法”,以一种看似矛盾的观点追求鱼与熊掌兼得。 迷思12:公司高瞻远瞩,主要依靠“愿景宣言”。 事实:高瞻远瞩公司获得这种地位,主要不是因为发表了愿景宣言(不过它们通常都有类似的声明);它们跻身伟大公司之林,也不是因为它们写就了今天在经理人之间流行的某种愿景、价值观、目标、使命或发人深省的声明(但是它们比对照公司更常写下这种宣言,而且是在蔚为流行之前几十年就写出来了)。在建设高瞻远瞩公司的过程中,拟出一篇宣言可能是有用的一步,但只是一千个步骤里的一步而已。 研究项目 缘起:谁是3M公司的高瞻远瞩的领袖? 1988年,我们开始探究企业“愿景”的问题。确实有“愿景”这种东西吗?如果有,它到底是什么?从何而来?为什么企业会做出高瞻远瞩的事情?“愿景”这个词颇为报章杂志和管理学者注意,可是我们对于所看到的东西却很不满意。 例如,有太多的人搬弄、运用“愿景”这个词,运用的方式大不相同,造成了混乱。有人认为愿景使人像算命先生一样能看出未来的市场;有人认为是洞察科技或产品的能力,像制造出苹果电脑一样;也有人强调是一个组织为未来编织的美梦,包括价值观、目的、使命、目标、理想工作场所的形象,等等。结果众说纷纭,莫衷一是。难怪有这么多精明实际的企业界人士对于整个“愿景”的观念持高度怀疑态度,这一名词实在是太模糊,太不实际了。 此外——这一点最令我们困扰,几乎在所有和愿景有关的讨论和文章里,都隐隐浮现出所谓的“高瞻远瞩的领袖”,这种人经常都深具魅力和知名度。但是,我们自问,如果高瞻远瞩的领袖对杰出组织的发展这么重要,请问3M的魅力型高瞻远瞩领袖是哪一位?我们不知道。你知道吗?几十年来,3M一直是广受赞赏——几乎可说是颇受崇拜的公司,可是却没有几个人说得出3M现任CEO的名字,或者前任或再前任CEO的名字。 很多人会说3M是高瞻远瞩公司,但是,无论是现在还是过去,3M似乎没有一位堪称典型、知名度高,又高瞻远瞩的魅力型领袖。我们查阅3M的历史,知道这家公司在1902年创立,所以,即使3M有过一位高瞻远瞩的领袖,几乎也可以确定早就过世了(到


首版于1982年的《追求**》是世界最畅销的工商管理书籍之一。它开启了商业管理书籍第一次革命,真正将管理的科学性与艺术性密切地结合起来,成为轰动整个管理世界的经典法则,被誉为美国优秀企业的管理圣经。


商业管理书籍第一次革命,真正将管理的科学性与艺术性密切地结合起来,成为轰动整个管理世界的经典法则


相信能够运用这本书甚至是有机会运用这本书中理论的管理者并不占多数。但是本书对普通人以及企业中的员工和管理人员寻找自己的定位,修正自己的为人处世都相当有用处。中国很多的企业都应该学习这本书,让我们的管理业上一个档次。


追求**,一辈子都有用的书,反复看看,向自己的人生致敬


我的企业要追求**


管理者必读的书,工商管理历史上里程碑式的著作


管理书籍中经典中的经典


追求**,不停的目标,永远


《福布斯》评价20世纪20本最佳商业书之一。


确实追求**,无论是材料还是内容质量都不错


经典,这是一本永远都有用的书


作为管理学三十本著作之一,确实在管理方面提供很好的思路


现在书越来越贵了,搞活动买的,划算!经典总是不会错的,经得起时间考验!


这本书就看了看章节,里面提到的好多公司和基业长青里面的一样,不过分析角度不同,值得看


这本书的确很经典。现在的乱七八糟的经营理念书太多了,这本书算是沙里的金子。


如推荐所言,这是一本永远有用的书。


读过后,确信是一本永远都有用的书!


这是难得的一本商业书籍经典!


老公指定的管理用书


管理理论一个阶段的里程碑,不过本身在翻译上个人感觉还是有些晦涩,需要仔细阅读。


这真是一本特别有用的书呀


好好地管理学书籍,经典之作


翻译不错,硬书皮,喜欢,躺着看的时候,比较好捧。内容不错,的确经典,希望有更多一些有深度有收藏价值的书。


经典书籍。不多介绍了。装潢和印刷都挺好的。值得拥有。


经典永远都是经典。论述简单,结构严谨,比时下一些畅销书好得多。


很经典的书籍,前来拜读。


很经典的书,不错,很满意


还没看,相信经典的书不会让我失望,绝对可以学习很多。


领导讲话时推荐的书,这次部门订购了几套,准备慢慢研读这部经典。


书很好,值得一看,非常好的一本书。


书不错,阅读中!


封面很不错,信经典系列,心灵鸡汤


是本很好很赞的书,不过更适合中高管看的


收到书很快,物流很给力,买来送给弟弟的,纸张不错,很精致、正版的。


很好,很收益。是一本正能量的书。


自己选的书,期待精彩的内容,希望能让我有所收获


不过书的质量很好,是正版。包装挺好,不过运送过程不好,包装有点被挤压。总体来说挺好的。


看书没有心得,要靠个人的悟性!


我收藏的书,很喜欢。所以收藏


不错的e书不错


让人激动的书


个人看后再买来珍藏的!书的内容好!应该学习,对自己有很大的提高!


信经典


经典,值得反复看,但挺贵的~


经典学习教材,从提升自我定位开始。


电子版的看的不过瘾,才买的印刷版,内容不错,值得借鉴。


不用怀疑的经典


内容具体详细,值得一看


正品,值得一看和收藏。


看完这本书,受益匪浅啊,值得购买!


这是一本值得天天看一篇的好书。


刚翻了几页,是正版的,质量很好,非常不错的一本书。


比起空洞的理论,真本书更加能告诉我们应该如何去运作,而你不是空谈理论!


还没开始看。期待。纸质不错


非常帮的一本书,给我了很多启发。


质量很好,读起来很舒适


挺好挺好挺好挺好挺好挺好挺好挺好挺好挺好挺好挺好挺好挺好挺好挺好挺好挺好挺好挺好挺好挺好挺好挺好挺好挺好


虽然本意想买的不是这本,但是内容也是相当受用的!


好书,喜欢,多看几遍,领悟其中的内容和意境


适合企业家及高层人士看,高管看,推介


我还没有看,据家里看过的说,还不错。


服务很好,配送及时!


领导讲话时推荐的书,这次部门订购了几套,目前收到了两套,准备慢慢研读这部经典。


再次购买多本,推荐给我的朋友阅读,好书,要分享


常看常新的好书,时刻提醒自己


有些地方看不懂 ,,,,,不过不错


刚读,很不错。主要的是,读着感兴趣!


一直在jd买书 很不错


书好贵 目前在挖掘其中价值


追求卓越


企业管理的书,不是个人管理的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