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
2012-10
中信出版社
[美] 亨利·基辛格
617
339000
胡利平,林华,杨韵琴,朱敬文
无
1962年10月,中国革命领袖毛泽东召集一批高级军政领导人到北京开会。距首都2 000英里外的中国西部,在气候恶劣、人迹罕至的喜马拉雅山脉地带,中印两国军队在双方有争议的边界线两边互相对峙。争议起源于对历史的不同解释:印度坚称英国统治下划定的边界有效,而中国坚持以当年中华帝国的疆界为准。在此之前,印度沿自己认定的边界一侧建立哨所,中国则包围了印度的阵地。解决领土争端的谈判以搁浅告终。 毛泽东决定打破僵局。他追溯历史,借鉴了他正打算破除的中国古典传统。毛泽东告诉手下的军政领导人,历史上中国和印度打过“一次半”仗,北京可以从中汲取经验。第一次中印战争发生在1300多年前的唐朝(公元618~907年),中国出兵支援印度王国打击非法作乱的敌手。中国出手干预后,中印两国之间开始了长达数百年繁荣的宗教交流和经济交流。用毛泽东的话说,这场战争给人的启迪是,中国和印度并非注定是宿敌。两国仍可以长期和平相处,但为了做到这一点,中国不得不使用武力“敲打”印度,迫其回到“谈判桌上来”。在毛泽东的脑海里,那“半次仗”发生在700年后。当时的蒙古统治者帖木儿攻陷了德里。(毛泽东认为,由于蒙古和中国当时同属一个政治实体,所以这是“半次”中印战争。)帖木儿大获全胜,然而他的大军进入印度后屠杀了10万多名俘虏。这一次毛泽东叮嘱中国军队要做到“有理有节”。 毛泽东召见共产党高级领导人——正是他们领导着矢言要重塑国际秩序、与封建历史决裂的新中国——然而在座的人中没有一人质疑过距今久远的历史先例与中国当前的战略需求是否相干。根据毛泽东阐述的方针,中国开始制订进攻计划。几周之后,中国基本上按照毛泽东的设想发起突然袭击,给予印度的阵地致命打击,然后旋即撤回到战前的实际控制线,甚至还退还了缴获的印军重武器装备。 难以想象,除了中国还有哪一个国家的现代领导人会借用千年之前战役的战略方针作出一项牵动全国的决定。同样难以想象,他确信他的同事能够领悟他借鉴历史事件的深意。然而中国是独一无二的,没有哪个国家享有如此悠久的连绵不断的文明,抑或与其古老的战略和政治韬略的历史及传统如此一脉相承。 其他社会,包括美国,都声称自己的价值观和体制普世适用。然而,唯有中国在历史长河的变迁中始终视自己为世界的中心,并使四周邻国默认这一观点。从公元前3世纪中国崛起为一个统一的强国到1911年清王朝的覆亡, 中国一直占据着历史悠久的东亚国际体系的中心地位。中国的皇帝高踞一个涵盖宇内的政治等级体制的顶峰(而且得到大多数邻国的认可),其他国家的君主在理论上都是他的诸侯。中国的语言、文化和政治体制是文明的标志。哪怕是地区性的竞争对手和外来征服者也分别在不同程度上吸收了中华文明,作为自己合法性的标志(常常是走向被中国同化的第一步)。 虽然中国历经劫难,有时政治衰微长达数百年之久,但中国传统的宇宙观始终没有泯灭。即使在贫弱分裂时期,它的中心地位仍然是检验地区合法性的试金石。中外枭雄竞相逐鹿中国,一俟统一或征服它后,即从中国的首都号令天下,对中国乃宇内之中心这一前提从未有过任何异议。其他国家或以族裔、或以地理特征命名,而中国称自己为中国——“中土王国”或“中央之国”。若要了解20世纪的中国外交或21世纪中国的世界角色,必须首先对中国的历史有一个基本的认识,即使可能有过于简单化之虞。
《论中国》是美国前国务卿、“政坛常青树”亨利?基辛格唯一一部中国问题专著。他以一位资深外交家和思想家的独特视角,分析和梳理了中国自鸦片战争以来的外交传统,从围棋文化与孙子兵法中探寻中国人的战略思维模式,特别是试图揭示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外交战略的制定和决策机制,以及对“一边倒”的外交政策、抗美援朝、中美建交、三次台海危机等等重大外交事件来龙去脉的深度解读。作为历史的亲历者,基辛格博士还在书中记录了自己与毛泽东、邓小平等几代中国领导人的交往。
本书用世界视角国际眼光,重新解读中国的过去和未来,凝结了基辛格博士的战略理论以及对中国问题数十年的研究成果,注定将成为让世界认识中国、让中国重新认识自己的一部重量级作品!
亨利·基辛格(Henry Kissinger)
哈佛大学博士、教授,美国前国务卿,20世纪美国最著名的外交家、国际问题专家,被称为“美国政坛常青树”、“中国人民的老朋友”。1971年7月,基辛格作为尼克松总统秘密特使访华,为中美建交开启了大门,为中美关系作出了历史性贡献。他与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等中国领导人都有过深入的交往。1973年1月,基辛格在巴黎完成了结束越南战争的谈判,并因此获得诺贝尔和平奖。其主要著作有《大外交》、《白宫岁月》、《复兴年代》等。
序
前言
第一章 中国的独特性
第二章 叩头问题和鸦片战争
第三章 由盛转衰
第四章 毛泽东的革命
第五章 三角外交和朝鲜战争
第六章 中国与两个超级大国的对抗
第七章 危机四起的十年
第八章 走向和解
第九章 恢复关系:与毛泽东和周恩来结识之初
第十章 准联盟:与毛泽东的谈话
第十一章 毛泽东时代的结束
第十二章 “不倒翁”邓小平
第十三章 “摸老虎屁股”:对越作战
第十四章 里根和正常化的开始
第十五章 美国的窘境
第十六章 什么样的改革?邓小平南方视察
第十七章 又一次和解:江泽民时期
第十八章 新千年
后记 克劳备忘录:历史会重演吗?
中文注释
英文注释
致谢
插图:日本的挑战日本与中国四周的大部分邻国不同,其过去几百年里一直抵制加入以中国为中心的世界秩序。日本是一个岛国,距亚洲大陆最近处不过百十英里,在长期隔绝中形成了自己的传统和独特的文化。日本基本上是一个单一语言和民族的国家,其官方意识形态强调日本民族的祖先起源于神。日本对自己独特的民族特征有一种近于宗教般狂热的信仰,日本社会及其世界秩序的顶峰是天皇。如同中国的天子,天皇被看做一个介乎于人与神之间的人物。日本的传统政治理论称,日本天皇是太阳女神的后裔。女神生了第一位天皇,并赋予他的子孙后代永久的统治权。因此日本和中国一样,认为自己远不是一个普通的国家。“天皇”这一称号本身——日本在给中国朝廷递送的公文中坚持使用这一称号——是对中国世界秩序的直接挑战。在中国的宇宙观里,人类只有一个皇帝,他的御座在北京。如果说中国的例外主义是一个自诩驾驭万邦的帝国的体现,日本的例外主义则源于一个岛国的不安全感。它大量吸收中国的文化,但又害怕受其控制。中国人的唯我独尊感体现为,中国人笃信中国是唯一真正的文明,并邀请蛮夷到中国“接受归化”。日本人则坚持日本种族和文化独异的纯洁性,不愿意广施其惠泽,甚至不肯对那些出生在其神圣祖先之外的人解释自己。在很长的一段历史时期内,日本与外国几乎没有任何接触,似乎哪怕是与外部世界的偶然接触也会损害日本独一无二的特征。日本参与国际秩序的有限活动主要是通过它与琉球群岛(今天的冲绳及周围岛屿)和朝鲜半岛上的各王国之间的朝贡体制。不无讽刺的是,日本领导人沿袭了这一最具中国特色的体制,作为与中国分庭抗礼的手段。亚洲其他地方的人民接受了中国朝贡制度的礼仪,把同中国的通商称为“朝贡”,借此打入中国市场。日本拒绝假朝贡之名与中国通商,坚持至少要与中国平起平坐,甚至凌驾于中国之上。虽然中日两国之间一直有着贸易往来,17世纪关于双边贸易的讨论却陷入僵局,因为两国都认为自己是世界中心,不肯遵从对方礼仪。如果说中国在其漫漫边疆的势力范围因帝国实力和四周藩属实力的消长而变化的话,日本领导人则把摆脱本国的安全困境视为一个艰难的抉择。日本政治家的优越感不在中国朝廷之下,但认为日本犯错误的空间远比中国小。他们把谨慎的目光投向西边,一个由历代中国王朝控制的大陆,有的王朝政令直达日本的近邻——朝鲜。日本的政治家因此常有一种生存危机感。日本的外交政策因而在以下两者之间摆动,有时变动突如其来,要么与亚洲大陆不即不离,要么兴兵征伐,以求取代以中国为中心的秩序。和中国一样,19世纪中叶,日本也与拥有它不熟悉的技术和绝对优势兵力的西方兵船遭遇。1853年,美国海军准将马修•佩里率领的“黑船”抵达日本。然而,日本从这一挑战中得出了与中国截然不同的结论:它敞开国门接受外国的技术,革新政府机构,以求沿袭西方大国的崛起之路(日本得出这一结论也许是因为日本基本未受鸦片之害,故不排斥外国思潮)。1868年,明治天皇在其《五条誓约》中宣示了日本的决心:“求知识于世界,大振皇基。”日本的明治维新和赶学西方技术的努力为惊人的经济进步打开了大门。随着日本发展成为一个近代经济体和强大的军事大国,它开始力争西方列强享有的特权。岛津齐彬是19世纪日本的一位藩主,是主张实现技术近代化的重要倡导者。用他的话说,日本的统治阶层得出的结论就是:“先人而动,则吾制人;后人而动,则吾制于人。”早在1863年,李鸿章即指出,日本终将成为威胁中国安全的首患。甚至在明治维新前,李鸿章就已撰文讲述过日本如何应对西方国家的挑战。1874年,日本借口此前台湾土著部落与一艘搁浅的琉球岛民船只发生冲突出兵伐台。39李鸿章称日本:其势日张,其志不小,故敢称雄东土,蔑视中国,有窥犯台湾之举。泰西虽强,尚在七万里之外,日本则近在户闼,伺我虚实,诚为中国永远大患。日本人眼看中国这个庞然大物日益外强中干,开始谋划取代中国,称雄亚洲。中日两国互不相让,终于在朝鲜—一个夹在两大雄心勃勃的邻国中间的国家—爆发了冲突。毛泽东访苏毛泽东在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仅仅两个月之后,就于1949年12月16日前往莫斯科。这是他第一次重大的外交行动,也是第一次出国访问。出访的目的是和苏联这个社会主义国家结盟,但这次出访以及后来发生的一系列事情却把原本有望建立的中苏同盟变成了美国、中国和苏联之间的三角外交——三个国家彼此之间相互拉拢、打击。毛泽东在到达莫斯科的当天就和斯大林进行了会晤。毛泽东强调说:“当前最重要的问题是保障和平问题。中国需要三到五年的和平喘息时间,用这段时间来恢复战前的经济水平和稳定全国的局势。”不料,毛泽东访苏后不到一年,美中两国就兵戎相见。对日战争结束后,解放了的朝鲜半岛分为美苏两个占领区,北朝鲜便是1948年9月根据美苏双方达成的协议在苏占区成立的。其实斯大林并不想帮助中国恢复经济,他还没有忘记南斯拉夫领导人铁托的叛离。铁托是欧洲唯一靠自己的力量,而不是靠苏联占领获得政权的共产党领导人。在毛泽东访苏前一年,铁托刚刚同苏联决裂。斯大林决心不再让此类事情在亚洲重演。他明白,共产党在中国取得胜利,在地缘政治上意义重大;他的战略目标是操纵这一胜利产生的结果,从中得益。斯大林一定非常清楚,和他打交道的毛泽东绝非等闲之辈。中国共产党在内战中胜出为苏联所始料不及,而且胜利还是在无视苏联劝告的情况下取得的。尽管毛泽东宣布在国际事务中,中国会“一边倒”——倒向苏联,但是,在所有的共产党领导人中,他是最不必仰息苏联的,因为他掌管着人口最多的社会主义国家。毛泽东相信,美国关于谁“丢掉了”中国的激烈辩论预示着美国最终会企图扭转中国内战的结果——这也是共产主义意识形态引导他达成的必然结论,因此他要争取从苏联那里获得尽可能多的物质和军事支持。他访苏是为了建立正式同盟。不过这两位共产党的领袖注定不会轻易合作。当时斯大林已在位近30年。他以无数人的生命为代价,战胜了国内的一切反对力量,领导苏联打败了纳粹侵略者。他的每一次清洗运动都有数百万人受害,就在毛泽东来访时,他又在策划新一轮的清洗。这时的斯大林已经不再理会意识形态,而是根据他对苏联民族历史的残酷解读,靠无情、多疑的马基雅维利主义的统治方法治国。从20世纪30年代到40年代,在中国漫长的抗日战争期间,斯大林完全不把中国共产党的军事实力看在眼里,对毛泽东立足农村,依靠农民的战略更是嗤之以鼻。苏联一直和国民党政府保持着正式的外交关系。1945年对日战争结束时,斯大林迫使蒋介石在满洲和新疆赋予苏联以当年沙皇俄国享受的同等特权,并承认外蒙古这个名为独立、实则受苏联控制的蒙古人民共和国。斯大林还积极支持新疆的分裂势力。同年在雅尔塔,斯大林作为出兵对日作战的条件,坚持要求罗斯福和丘吉尔承认苏联在满洲的特殊权利,包括使用旅顺的一个海军基地和大连的一个港口。1945年8月,苏联和国民党当局签署了承认《雅尔塔协定》的条约。在这种情况下,两位共产党巨头在莫斯科的会面不可能是同志间本应有的热情拥抱。当时任苏共政治局成员的赫鲁晓夫回忆说:斯大林喜欢对人表现他的好客,他也很会做主人。但是在毛泽东来访期间,斯大林有时一连几天都不见他一面——斯大林自己不见,也不让别人去招待,结果没有人敢去见毛泽东……毛放话说如果继续这样下去,他就要回国。斯大林听说了毛泽东的抱怨后,好像又和他吃了一顿饭。从一开始就很清楚,斯大林不会因为中国共产党的胜利而放弃对日参战为苏联所攫取的好处。在和斯大林的谈话中,毛泽东首先强调,他需要和平。他说:“解决中国最重要的问题取决于和平的前景。因此,(中共中央)委托我向您——斯大林同志问明一个问题:怎样保障国际和平,保障程度如何?”斯大林说,和平的前景不用担心,他这么说可能是为了使毛泽东不至于马上提出紧急援助的要求,为了减少结盟的紧迫性:苏联也首先致力于和平问题,虽然它实现和平已有4年。至于说中国,现实并不存在对它的直接威胁:日本还没有站起来,因此它还没有准备好打仗;美国虽然在叫嚣战争,但它最怕打仗;而欧洲被战争吓破了胆。实际上,谁也不会同中国打仗,难道金日成会到中国去打仗?和平取决于我们的努力。如果我们和睦相处,和平的保证可能不仅5到10年,而可能是20到25年,也许更长。若果真如此,就真的不需要建立军事联盟了。当毛泽东正式提出这一问题时,斯大林明确表示了保留意见。他语出惊人地说没有必要制定新的盟约;现有的那份在截然不同的情况下签署的条约就够了。他解释说苏联采取此一立场是为了避免给“美国和英国提出修改《雅尔塔协定》所涉条款提供法律上的借口”。斯大林的言外之意是,苏联与毛泽东刚刚推翻的政府签订的那份协议是对中国的最好保护。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他还以此为理由,提出苏联当年强迫蒋介石在新疆和满洲作出的让步也应保持不变,而且还要求毛泽东主动这样做。毛泽东这个坚定的民族主义者把斯大林的主意重新自行解释,这一解释等于对斯大林表示了拒绝。他说,满洲铁路沿线的现有状况符合“中国的利益”,因为这条铁路是“培养中国铁路干部和工业干部的学校”。中国的人员一训练完毕即马上接手,而苏联顾问可以待到训练完成。这两个大谋略家在大谈两国友好和意识形态上的团结一致时,施展各种手段争夺上风(以及中国边疆的大片土地)。斯大林是老大哥,实力也一度较强;而毛泽东从地缘政治意义上说则更有自信。两人都是顶尖的谋略家,都明白按照他们制定的政策走下去,总有一天两国的利益会发生冲突。经过一个月的讨价还价,斯大林让步了,同意缔结一项结盟条约。但是他坚持在对日和约签订前,苏联保留在大连和旅顺的基地。1950年2月14日,莫斯科和北京终于缔结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其中规定了毛泽东想要达成而斯大林却尽量回避的内容,即在发生与第三国冲突时互助的义务。在理论上,条约规定中国有义务在全球范围内驰援苏联;而实际上,也意味着如果中国周边地区的潜在危机加剧,中国将得到苏联的安全保障。中国为此付出的代价十分沉重:满洲和新疆的矿山、铁路和其他的让步;允许苏联使用大连港,以及维持其在1952年之前一直使用旅顺海军基地的权利。多年后,毛泽东还在对赫鲁晓夫愤愤地提及斯大林企图通过逼中国作出这些让步,在中国建立“半殖民地”的行径。对斯大林来说,这个东方邻国有一天若成为强国,将是苏联在地缘政治意义上的巨大威胁。没有哪个苏联统治者能无视中苏两国长达2 000英里的边界及两边巨大的人口差距:一边是中国的5亿多人口,另一边苏联西伯利亚的人口总数还不到4 000万。对苏联来说,中国发展到哪一步,人口规模才会成为重要的战略优势呢?显然,双方在意识形态上的一致性并没有减轻这一担忧,反而使疑虑加重了。斯大林老谋深算,他确信如果强人自认为能靠自己的努力出人头地,就不会承认盟友的优势和重要性,不管这个盟友有多紧密。通过与毛泽东面对面的接触,斯大林一定清楚,毛泽东绝不会接受别人在理论上比他高出一筹。
一些评论家,包括中国的一些评论家,重新研究了20世纪英德两国对抗的史例,并认为这是21世纪美中关系的预兆。两者的确有战略相似性。从表面上看,中国如同昔日的德意志帝国,是一个复兴的大陆大国;而美国如同英国,是一个与这个大陆有着深厚政治经济关系的海洋大国。在漫漫历史长河中,中国曾比任何一个邻国都强大得多,但那些邻国若是联合起来,就有可能威胁、也确实威胁过帝国的安全。如同19世纪德国的统一一样,所有这些邻国的谋略必然受到中国这个强大统一国家复兴的影响。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这样一个体系演变成了以平衡的相互威胁为基础的均势。 战略互信能够取代一个战略威胁体系吗?许多人认为战略互信一词本身即自相矛盾。战略家只在有限范围内依赖假想敌的意图,因为意图是可以变的,主权的本质是不受另一权威影响而作出决策的权利。因此,以一国实力为基础的、一定程度上的威胁与主权国家间的关系密不可分。 尽管罕见,但国家间关系可以变得非常密切,从而不必考虑战略威胁。北大西洋沿岸国家之间的关系中,战略对抗是不可想象的。这些国家的军事力量不是针对彼此。在他们看来,战略威胁来自大西洋地区以外,需要以联盟框架来应对。北大西洋国家间的分歧一般围绕着对国际问题的不同评估,以及处理这些问题的不同方式。即便是争论最为激烈的时候,仍不失家庭内部争吵的特征。软实力和多边外交是最主要的外交政策工具。一些西欧国家几乎已把军事行动排除在合法的国家政策工具之外。 亚洲的情况正好相反,这些国家认为与邻国处于潜在对抗状态。它们不一定在策划战争,只是不能完全排除战争的可能。如果无力自卫,它们便力求加入联盟体系,获得额外保护。东南亚国家联盟(ASEAN)即为一例。许多亚洲国家经历过外国殖民,不久前才重获主权。对他们来说,主权是绝对的。威斯特伐利亚体系原则在亚洲大行其道,更甚于其起源的欧洲大陆。主权概念被认为至高无上;侵略被定义为有组织的部队跨越边境;不干涉内政成为国家间关系的基本准则。在这样一个国家体系中,外交的目的是寻求维持均势的关键要素。 …… ——截选自后记《克劳备忘录:历史会重演吗?》
现在仍在世的人中,对于美国1971年向中国打开大门,以及接下来中国对世界敞开大门,没有人比基辛格功劳更大了。现在基辛格写就了《论中国》,内容流畅而迷人,有历史,有回忆录,最重要的是对中国外交政策的前提、方法和目标做出了透彻审视。——《华尔街日报》极吸引人,言辞犀利……书中通过基辛格与中国几代领导人亲密直接的接触,给出了一幅中国肖像。全书追溯了中国历史的各阶段和局面……甚至还阐述了中国区别于美国的哲学性差异。——《纽约时报》亨利•基辛格不仅是第一位正式出访中国的美国外交官,而且在此后的40年里,他陆续出访中国超过50次。从外交上讲,在解释中国这件事上,基辛格拥有某种特权。现在,这位年近88岁的国际问题专家出版了自己的新书《论中国》,用巨大的篇幅再次讲述这一非凡的历史,并表现出一个西方学者对中国特色毫不掩饰的认可。——《纽约时报书评》让人欲罢不能……在《论中国》中,政治家基辛格根据历史记录以及他40年来与中国四代领导人的直接接触,分析了中国古代与其现代发展轨道的联系。这位帮助促成了现代东西方关系的历史见证者,展示了现在我们正面临着什么——既令人不安,又时而充满希望,并总是引人瞩目的局面。——《芝加哥太阳报》《论中国》一书中最具深度的见解集中在心理方面,书中论述了可以从数千年历史中获取启发的中国人与只有两个多世纪历史可供借鉴的美国人之间的差别。——《美国新闻周刊》基辛格的新书《论中国》引人入胜,视角敏锐,时而显得执拗,不仅讲述了他在尼克松与中国建交过程中扮演的角色,还试图说明中国的古代和近代历史是如何影响了该国的外交政策和对西方的态度。这本书受惠于许多历史学家的开创性研究,但它对中国的刻画也源自基辛格对中国几代领导人近距离的亲身了解。——参考消息《中国的“务实主义”延续至今》很难将基辛格的新书《论中国》归类于任何传统的框架或体裁。这一方面是因为这个有点儿谦逊的标题掩盖了这本书的雄伟目标,即对中国2500年来的外交和对外政策进行解读,通过回望过去,来解释当下。在形式上,这本书也极为特殊,既不全是回忆录,也不全是专著或自传;相反,书中既有回忆,也有反思,既有历史,也有基于直觉的探究。借用时下的一个流行词,这本书就像一辆“混合动力车”。——新京报《史景迁:基辛格和中国》 这部重量级著作是基辛格博士几十年关于中国问题和国际战略研究的成果总结和智慧精华,对于我们以史为鉴、了解自我,扩大国际视野,推动中美两国增强互信与合作,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研究员 袁鹏 本书以详尽的历史资料和现实观察为基础,审视了中国近代以来的历史外交,特别是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中美关系的曲折发展,以国家均势理论和现实主义的视 角,分析了中国未来在国际战略格局中的作用。本书有利于加深西方世界对中国的认识和了解,也有助于中国人理解西方世界对中国崛起的态度。 ——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所教授 刘建飞 增进相互理解是中美两国间永恒的课题。1948年,美国中国学巨擘费正清教授为此目的出版了《美国与中国》。60多年后,基辛格博士的巨著将帮助美国公众 更好地了解中国,尤其是近三四十年来的中国,中国的对外关系和中美两国的关系。作者既是国际政治理论方面的大师,又在国际关系的实践方面运筹帷幄,对中国 有着深切的了解,才写就了这本独一无二的著作。我们中国读者则可以从本书提供的丰富材料和这位智者的深邃见解中得到许多启示,以反观我们对自己的认识。 ——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 陶文钊
《论中国》是美国前国务卿、“政坛常青树”亨利•基辛格唯一一部中国问题专著。他以一位资深外交家和思想家的独特视角,分析和梳理了中国自鸦片战争以来的外交传统,从围棋文化与孙子兵法中探寻中国人的战略思维模式,特别是试图揭示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外交战略的制定和决策机制,以及对“一边倒”的外交政策、抗美援朝、中美建交、三次台海危机等等重大外交事件来龙去脉的深度解读。作为历史的亲历者,基辛格博士还在书中记录了自己与毛泽东、邓小平等几代中国领导人的交往。 本书用世界视角国际眼光,重新解读中国的过去和未来,凝结了基辛格博士的战略理论以及对中国问题数十年的研究成果,注定将成为让世界认识中国、让中国重新认识自己的一部重量级作品。《论中国》荣膺国家图书馆第八届“文津图书奖” 看点1:外交“活化石”基辛格:为10位美国总统做过事 亨利•基辛格,现年89岁高龄,当代美国著名外交家、国际问题专家。基辛格曾任美国尼克松政府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国务卿,福特政府国务卿。1973年1月,基辛格在巴黎完成了结束越南战争的谈判,并因此获得诺贝尔和平奖。1977年1月,福特总统授予基辛格总统自由勋章,并称赞他为“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国务卿”。 看点2:“最了解当代中国的美国人”关于中国的唯一专著 自1971年首次秘密访华为次年尼克松总统访华“铺路”以来,他在过去的40年中共访华50多次,被人们称为“目前最了解当代中国的美国人”。在本书中,基辛格以一位西方资深外交家和思想家的独特视角,结合中国文化的儒教传统与围棋均势理论等,分析和梳理了中国外交的历史与决策机制,特别是分析了孙子兵法、三国演义等对中国领导人战略思想的影响。 看点3:新中国重大军事与外交事件解密 ◎ 新中国成立初期“一边倒”政策出台内幕? ◎ 朝鲜战争最大的赢家是谁? ◎ 台海危机中,中国如何以核实力与美苏两个超级大国抗衡? ◎ 基辛格作为尼克松特使秘密访华的48小时到底发生了什么? ◎ 中越战争一个月内阵亡的解放军,相当于第二次越南战争中几年美军阵亡的总数? 看点4:中国领导人个性与风格的独家观察 毛泽东的豪情、周恩来的儒雅、邓小平的直率……基辛格博士在书中描绘了与几代中国领导人亲身交往的故事与细节,以及对他们执政方略与外交风格的生动刻画,极具看点和揭密性。
无
从基辛格美国的全球战略到大外交,基辛格都给我们展示了世界政治风云变幻,此次论中国,他以一位资深外交家和思想家的独特视角,分析和梳理了中国自鸦片战争以来的外交传统,从围棋文化与孙子兵法中探寻中国人的战略思维模式,特别是试图揭示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外交战略的制定和决策机制,以及对“一边倒”的外交政策、抗美援朝、中美建交、三次台海危机等等重大外交事件来龙去脉的深度解读。作为历史的亲历者,基辛格博士还在书中记录了自己与毛泽东、邓小平等几代中国领导人的交往。本书用世界视角国际眼光,重新解读中国的过去和未来,凝结了基辛格博士的战略理论以及对中国问题数十多年的研究成果。每个曾经或正在关注中国命运的人,每一个曾经或正在阅读中国历史的人,都值得一读的书。
基辛格唯一一部中国问题专著。他以一位资深外交家和思想家的独特视角,分析和梳理了中国自鸦片战争以来的外交传统,从围棋文化与孙子兵法中探寻中国人的战略思维模式,特别是试图揭示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外交战略的制定和决策机制,以及对“一边倒”的外交政策、抗美援朝、中美建交、三次台海危机等等重大外交事件来龙去脉的深度解读。作为历史的亲历者,基辛格博士还在书中记录了自己与毛泽东、邓小平等几代中国领导人的交往。
基辛格的《论中国》出现在了美国Amazon网站上(经网友提示,修改自:美国**网),在一则支持数为185人的首位书评中,作者Richard Stoyeck写道:“当你读到这样一本书时,你会比98%居住在中国的人,以及95%居住在美国的中国人更了解中国。”
这个数据显然夸张了,却也道出了一部分现实。作为一个中美关系专家,历史的亲历者和塑造者,曾任国务卿的外交家,哈佛大学出身的学者,以及88年(88岁)人生体验的拥有者,美国人基辛格最有资格带着本国人了解中国。对于中国读者来说,他同样是合适人选:不仅刷新了美国其他谈论中国的书,呈现出西方了解中国的最新模式,更是在敏感的历史话题前,补充和还原了中国人在脸谱化的历史教科书里,无法获知的真相。
我们甚至不用担心基辛格故意丑化中国,或是背地里说了什么坏话。就《时代》周刊的书评人Jeffery Wassertorm的话来说:“对中国人的‘精妙’,基辛格表达了他的敬意。对所有制造了‘乒乓外交’的关键人物,他也以仰慕的方式提到了他们的‘精妙’之举的重要性。”似乎对于美国读者来说,过分美化中国,才是基辛格的《论中国》里最突出的基调和缺陷。
《论中国》一共有十八章。无论是前八章,用局外人的视角客观论述;还是后八章,入了局之后的声情并茂,基辛格都不只是在列举史实,他分析文化,评点外交政策,猜想事由,更像是一个理论家,试图把中国现象消化。而出版商在美国经济危机和中国崛起之当口,推出这本书,似乎也是美国式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异国文化
人们在理解异国文化时,通常都会进行本质化和刻板效应的处理。虽然基辛格还不至于走向东方主义,他的开篇模式却有简化中国文化之嫌。比如他设定了几个关键词:孔子哲学,孙子兵法和围棋的“势”,并最终围绕一个“和”字展开:指无论是内政还是战争策略,各要素之间都相互联系和牵制,只有达到和谐,才能圆满。基辛格固然查过了详细史料,借鉴了汉学家的言论,可这个有些单一化的路数,不免让人疑心,是不是要让美国读者读了后豁然开朗,原来“和谐社会”的概念早就注定了。
在基辛格对中国文化的理解里,还有一个重要的词汇是独特。虽然每个社会都自认为拥有“独特”的价值观,但中国显然在基辛格的笔下成为了最独特的国家,为其他国家所不能比,也无法被轻易理解。在基辛格的描述中,“独特”从中国讲述自己的历史时就开始了。只谈发现,不谈开创,中国一出场面目就模糊不清。盘古开天地到黄帝的神话,让炎黄子孙和“天朝”的存在理所当然,成为一种永恒的状态。即使是秦始皇,也只是统一了中国,开创了新局面而不是新国家。
在中国历史的进程中,“独特文化”更是一度成为了精英阶层苦苦维持的状态以及追求的目标,甚至起到了阻挠或是推进历史发展的作用。比如清朝在保留文化独特性和打开国门的选择中徘徊不已,而鸦片战争中受围困的中国官阶层,在“师夷长技以自强”和让文化自信压倒敌军上无法抉择;改革开放在基辛格看来,则是邓小平采用了放弃文化独特性的举动。
这种理解模式,颇能呼应西方世界对中国崛起的惊叹。对于从未花时间去了解中国的美国人,把中国文化和继承定性为“独特”的,复杂的,和难以理解的,就能让自己释怀不少:不是错失了眼光,而是从一开始,理解就不可得。而从另一个角度来说,美国作为历史短暂的移民大国,不用“独特”,怕是也无法解释一个历史深远的国家复杂到了何种程度。就像人们熟知的他国概括中,自由之于美国,绅士之于英国。而独特,就是中国的最新概括了。
在这个简化了的思路形成之后,基辛格的文化论似乎就完成了。他把笔墨大量地用在各种历史事件中,而眼光停留在背后的战略意义和此间的政治操作上。虽然基辛格也时而用先前的文化定性来佐证自己的逻辑分析,但显然,他对事件本身更感兴趣。在基辛格的关注之下,历史像一盘棋局,最值得揣摩和玩味的,就是那些此消彼长的博弈力量,和中国人私底下的精明算盘。
有意思的是,基辛格选择认准中国人社交方式里的智慧,似乎是受了清朝时代的启示。鸦片战争时期,琦英就和璞鼎查(英国侵略军代表)建立了私人关系,并送去各种名贵物品,用利诱的方式拖延时间。而在新中国与美国建交的时候,他又一次在社交礼节这个方面上下了番功夫论述,并认为自己被接待的方式——先一番吃喝玩乐,再谈正事——也是在拖延时间。或许论根源,中国式社交确实有这么一层隐含理由,但从表面上看,它不过是习惯罢了。
基辛格显然过于琢磨中国人的行为习惯,以致于很多时候,他高估了中国人的智慧。作为一个现实政治的倡导者和执行者,基辛格对中国的亲近态度本就情有可原,但要升华到这种“万事皆精明”的态度,大概仍是要呼应美国人对于中国崛起的惊讶吧。
史实和学术
如果说基辛格呈现给美国读者的,是一个简单化了的,容易理解的中国,那么对于中国读者来说,《论中国》的价值就在补充历史教科书中的偏颇论见了。
在论述朝鲜战争时,基辛格提到一个史实:毛泽东告知苏联不得到它的援助就不准备出兵。同时,在出兵的问题上,领导阶层内部意见不和,这些都说明了中国的犹豫。而美国此时正受到杜鲁门、铁托主义和麦克.阿瑟三方相争的困扰,并没有借朝鲜侵犯中国的意图。这样多维地呈现一个勾心斗角和博弈局面,让人们更能接近事实的真相。基辛格最后把战争的走势归结为中美之间的理解失误,算是他给事件定的性。
在谈到台湾危机时,基辛格在文中澄清了美国立场:从未想过让共产党下台,并承认大陆为中国唯一政府,且支持统一。他认为,中美在这个问题上仍旧误解了彼此。也许基辛格此时更倾向于为美国说话,但他同样对毛泽东“先发制人”的战略表达了敬意。这样一来,他对史实的锱铢必较,又多了一层让历史芥蒂消失的意思。
不过,如果中国读者想看到更多基辛格对中国敏感历史的客观陈述,一定会大失所望。从全书来看,他把重点放在了中美建交和其关系发展史上,并未对其他历史敏感带在政治上做过多评述。相反的,如文化大革命这样带有摧毁性质的事件,在基辛格那里成为了论述中国文化的佐证。他根据文革总结了中国人的一条国民性:即使遭受了侮辱和不公正,他们仍然对社会怀有责任感。
与此同时,基辛格还提到了对文革的近期研究:毛泽东提出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即现代国家与他管理的人民的关系。文革通过不间断地革命来实现人民自主,虽然失败了,却可以被当成案例来研究如何让一个国家变得更民主。这样为历史事件结尾既是《论中国》的特色,即站在学术角度形成外交内政的理论,又是基辛格本人对中国精英智慧的肯定。事实上,基辛格深情流露的时刻并不少,而他强调与中国历届领导人私交的时刻也随处可见。而对于诸如大跃进、文革和天安门事件,基辛格也常常用学术口吻分析事态双方,而触及到强硬政策的不良影响时则戛然而止,或是简单以“悲剧”一词匆匆带过,或是直接跳到对中美关系的影响。
这样处理涉及到中国内政的敏感话题,除了归结为基辛格的学者身份,还要归结于他亲近中国的态度。甚至于在西方敏感的人权问题上,基辛格都能用思
这是一本奇葩,居然可以在中国出版,实在有点震惊。可能是这本书确实讲到很多可能连国人都不知道的事情,而其中估计还是有一部分内容是已经被删减的了吧。为什么这本书吸引了我?可能第一个原因应该是这本书的作者吧——基辛格,美国前国务卿、著名的外交家,这是给我的第一印象,应该还是很靠谱的,作为一名曾经的哈佛博士,后来的政治家,现在的学者,我相信他的专业和认真,不然他很难走到今天的地步。事实很快就证明了我的猜想,因为看完这本书的序,看到了一位年迈的学者奔波多时,聚集了中美相关的人才,并且尽量的找到每一句话的出处和理据(这本书有六百多页,其中最后一百页都是中英文译本,翻译了书中每句引用的出处或者场景),实在让我看到了一位学者的谨慎和对历史的尊重。作为一位还不错的中国“花朵”,从小接受中国最好的教育,不经会在阅读的过程中与从小接受的历史课本讲述的内容进行对比,从时间**然是必须一致的,其次,其实对人物的褒贬也是几乎一致的,最大的不同会在于描述内容的角度,该书更多的是讲述中国的对外政策和处理手段,而历史教材更多的是讲述国内的情况,除此之外,该书会毫不忌讳的讲到中国的若干在历史教科书中的“反面人物”,这类人物大多在历史教科书中很少被提及,以至于我们也很少知道他们的名字,例如“四人帮”只知道江青,其实另外三个人是谁?很少有人知道,知道江青也更多的可能是因为她是毛主席的老婆这一缘故,所以对之有更多的了解,其他人就没有那么“幸运”了。中国的战术精髓——围棋读该书的开头几章,感受最大的莫过于会讲述中国历史和历代的皇朝对于“蛮夷”的对策,而作者高度概括了中国历来使用的策略(包括后来毛主席的对外策略),孙子兵法、三国时期,无不展示了中国人民智慧中最闪亮的地方——多方制衡。一个国家即使再强大,也无法一次性对付所有的敌人,更无法面对所有敌人聚集起来的境地,而中国历来就是面对各方威胁,无论是外部的还是内部的,但是赢的一方,大多时候都是那个可以制衡多方,通过让其他敌对势力都产生纷争,从而削弱对方的实力,最终一一击破。同样的方式,在毛泽东时代在对待美、苏关系,到后来的中日关系中,也展漏无疑。正如书中所说的,在西方国家,人们战斗大多是“象棋”的思想,敌对、你死我活、消灭对方,方可胜利的思想;而“围棋”恰恰相反,不一定要彻底消灭对方,只要最终我能得到的地多,就是赢家,考虑的是权衡四方危机,最终化险为夷。事态发展中,也许更多的还是无法形成“象棋”的局面,单方面胜利,特别是在多方强手一起时,也许“围棋”的思想考虑得更深远,谋求的不一定是短暂的完全胜利,而是长期的互相扶持与进步。中国人民的精神凝聚力很奇怪,在国内 很多中国人会不满这个国家,以至于有时候觉得确实不太团结,很多人会看到这个国家的很多阴暗面,例如教育问题、人口问题、住房问题、工作问题等等的百姓安居乐业也的问题,但是在一个外国的学者看来,中国人民反而是拥有非常人所能理解的凝聚力,这种凝聚力从古至今流传,人们可以无条件的效忠于皇帝,可以用意志力坚持到最后一刻,更可以在国内产生个人崇拜,并且坚信共产党会胜利!当然,总有一些很多有领导才能和口才的人物,例如,毛泽东。也许改革开放最大的弊端就是,让更多的国人看到了外国思想中的“平等”思维,却放大了国内从古至今的种种“单一信念”所造成的阴暗,而事实是,这种“单一信念”具有中国特色,也一直是中国价值体系的根基。邓小平——一位百折不饶的创新改革者书中讲述到了最多的莫过于雄才伟略的毛泽东,然后还有和蔼可亲的周恩来、昙花一现的华国锋、富有创新精神的邓小平、亲民的***,也许很多人会赞赏和膜拜毛主席带领共产党,创立的新中国,确实,这是不争的事实,在加上他晚年的一些瑕疵,在我眼里,他很真实,因为他对过、错过,伟大过,失误过,但是,还有另外一个人,在我的眼里,他是一个完人——他叫邓小平。为什么说是完人?因为他几乎没有错过,他只是“被错过”,错在的适逢不对的时势,做了不被接受的反对,从而导致了人生的大起大落,但是,他的可爱也在于此,大起大落,却百折不饶,仿佛看破的政治时局,知道何时进退,知道如何面对国内外政局刚柔并进,更知道在晚年尽早退位到后台,以免年老容易造成不必要的失误,重蹈毛泽东覆辙。他是一位智者。看完几乎半本书的讲述毛泽东以及当时中国与外国的外交复杂程度之后,又有谁会想到,邓小平居然可以如此果然的做出了要改革开放的决定,这个对于一度闭关锁国和固步自封的中国来说是一个多大的革新,再加上对外开放也包括淡化包括日本等国与中国的历史渊源,才可以顺利进行经济化的贸易。而这一切,都是这位老人家在年过七旬做出的决定。他是一位创新者和真正的将人民利益和国家富强放在第一位的领导者。他低调,却不失风度和智慧;他苍老,却显现着岁月的沉淀和思考。别忘了如今的香港,也是他用超人的智慧和大国领导的风范收回来的属于中国的领土。不得不说,他是我心中的英雄和偶像。一位经得起挫折的革新者。中国的未来——真的是不称霸吗?邓小平在卸任的时候给中国的往后领导人留下了24字提示“冷静观察、站稳脚根、沉着应付、韬光养晦、善于守拙、绝不当头”。其中,后面十二个字一直为外人所道,冥冥中,邓小平视乎在暗示的并不是中国的作风,而是,我们将会在日后,也许是几百年后,中国的命运也和邓小平一生的命运一样,晚年,登顶。邓爷爷似乎在将自己一生的箴言留给后人作为国家生存和发展的基调。这24个字,给我的感觉真的是像邓爷爷对自己一辈子的总结,也总结了中国的未来。
过去50年间,在外交政策的形成方面影响最大者,莫过于亨利?基辛格。无论在朝还是在野,基辛格的身影无处不在,这当属明智。《大外交》一书出版至今,已近二十载。其中有一个观点:无论人类多么渴望国际合作,国家仍将是国际政治基石。在信奉这一观点的人心目中,基辛格这本研究外交的经典著作,堪称一部经久不衰的“圣经”。 如今,凭借《论中国》一书,基辛格将思想转向了另一个话题,在这个问题上,他有着独特的发言权。可以肯定,从上世纪起,出版商们就在巴望着这位大师能写一写这个当时已开始崛起、如今还在继续崛起的新兴大国,特别是考虑到基辛格的特殊身份——他帮助世界打开了中国的大门。 《论中国》一书的核心内容,讲述的是1972年美国总统理查德?尼克松和基辛格(时任美国国家安全顾问)的中国之行,以及基辛格访问前所做的秘密准备。在书中,基辛格对中国历史进行了简单回顾,剖析了会见过的几位领导人的性格,并详细描述了会面时的细节。基辛格总结了近年来中国所取得的成就,就民主价值观(或曰普世价值)与外交实务之间的关系表达了一些总体看法,并毫不出人意料地表示:他对美国与这个世界第一人口大国合作的前景充满期待。 从很多方面来看,《论中国》是基辛格对其毕生追求的一些要务的辩解。尽管基辛格提到了美国对多元主义、民主和人权近乎宗教般的执着,但他同时辩称,这些合理关注不应妨碍对于国家利益的追求,而在40年的时间里,与中国恢复邦交一直符合美国的国家利益。此外,在谋求与中国恢复友好邦交的初始阶段,另一个额外好处就是:孤立苏联。近年来,在美国忙于处理各种国际事务之际,中国常常采取配合的姿态,比如在伊拉克战争之前,相对于美国一些讨厌的欧洲盟友,中国反而显得“更加合作”。 基辛格在书中写道:“评判政治家,要看他们能否长期坚持其理念。”当然,基辛格非常乐于提到一点:他很早就意识到一个繁荣、开放的中国对世界有利。可以理解,他认为对人权问题的过度关注不应干扰严肃的外交,或许事实证明这一看法是正确的,但最近中东的事态发展却倾向于得出相反的结论。关于民主,最终并不存在什么“阿拉伯例外”,或许也不存在什么“中国例外”,近来中国安全机构的所作所为,似乎也印证了这一点。 我对于基辛格的主要微词,并不在于他过于致力于美中伙伴关系,也不是他对中国的成就褒扬太过。但我在想,基辛格的外交基调是否对中国人和其他人有益,以及他写到中国时的笔调是否流露出一种完全多余的倾向?——不说是仿佛在向中国叩拜,至少也是在毕恭毕敬地鞠躬。 事实证明,美国总统尼克松的中国之行,的确如他自己所言,是“改变了世界的一周”。那是一次奇异的冒险,而基辛格并不打算抢走理应属于尼克松的功劳。基辛格在书中说道,他告诉自己的助手亚历山大?黑格,自己从一开始就把这次访问视作一次“奇幻之旅”,事实是否真的如此,我们不得而知;但不论曾私下怀有怎样的疑虑,基辛格最终让这次访问真正成为了一次“奇幻之旅”。 之后发生了些什么?基辛格为与中国结成合作关系辩解,这也是对的;他称之为“共同进化”,但我不知道,对于如今的全球失衡,基辛格有何高见?这种失衡的根源就在于,中国追求一种建立在出口(出口有政策性贷款支持、成本很低)和高储蓄率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模式,与此同时,发达世界的大部分国家个人和政府支出都很高,且生产力增长正在不断减弱。 我们不应指望中国会带头解决那些影响所有国家的跨界问题。比如说,中国也许是全球最大的碳排放国,但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甚至欧洲的人均碳排放量都比中国高得多。因此,一味“欺负”中国并非明智之举。但这并不是说,在同中国领导人谈话时,我们应放弃自己的价值观,甚至在任何时候都对他们百依百顺。这无助于敦促中国去做一些往往也符合其自身最佳利益的事情。 我不确定基辛格是否会同意我这样一个观点:中国不可避免地将出现政治变革。随着共产党放弃对经济的控制,它迟早也会丧失对国家的控制。但我们都会认为,在恰当的时候,中国应当以与对待经济变革同样的灵活手法,来对待政治变革,这符合我们所有人的利益。中国发展顺利(而非遇到麻烦),对我们最为有利。遗憾的是,中国在毛泽东时代浪费了太多时间。
在谈论冷战期间中美俄三国外交的时候,基辛格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中国在七十年代初从联俄转向联美固然是在国家利益驱动下的明智之举,但是如果别的国家也根据相同的逻辑行事的话呢?他在书中讨论到中国领导人当时的困扰心理: 「它依赖于各方就具体情况做精密计算的能力。中美日欧的联合固然足以遏制苏联,但是既然它们之间不存在形式上的同盟,如果其中的一部分别有考虑怎么办?万一其中有的国家如中国人所担心的那样觉得和苏联联合而非遏制它更有利于世界局势平衡怎么办?如果中美俄三角关系中的一方试图抓住机会改变这个三角平衡而非维系它怎么办?简而言之,如果每个国家都像中国一样纯粹从自我的角度出发考虑问题怎么办???中国的独立自主观念蕴含着内在的矛盾,就是它无法确信它的伙伴也愿意维持伙伴关系。」 基辛格引用了好几大段他和毛以及周的对话来讨论这个矛盾,但是他并未明确地回答上述这些问题。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事实上中国所担心的美苏合作孤立中国的情势从未真正出现。美国在七十年代选择了联华抗俄,中美关系在八十年代一路走稳,而苏联却因为四处出击四处碰壁而渐渐从高峰跌落下来,终于在剧变中崩溃。事实上,苏联的劣势在八十年代中后期已经如此明显,以至于中国反而要考虑重新疏远美国靠近苏联以维持三角关系的平衡了。 但是上述问题在本质上并未消失,并且在苏联覆灭中国崛起的今天以新的面目更尖锐地存在着。中国的外交战略,究其根本,是一种机会主义的战略。它拒绝参与任何会导致自己丧失折冲樽俎灵活性的同盟,永远以以自己的利益为唯一的出发点来进行国际间的合纵连横。公平而论,对一个近代以来始终处于国际政治的弱势地位的国家来说,这样的选择并非不合情理。但是它在逻辑上不可避免的结果就是无法相信任何友谊,而是以彻底的丛林法则来看待国际社会。中国的官方辞令总是说我们「珍视两国人民的传统友谊」。但是任何一个中国人都了解,我们其实谁的友谊也不珍视。只要有必要,中国可以在任何时候把任何国家当做敌人,正如在中国心目中,任何国家也都会随时把中国当做敌人一样。 这心理当然其来有自,它是一百年屈辱历史所酿成的一种古怪的自卑和自尊的混合体。中国从那段经历中所得到的根深蒂固的印象是任何既定的国际秩序都是列强的游戏。中国永远不可能——也不应该——是这个秩序中普通而平等的一员。整个国际社会都是我们潜在的敌人,早晚有一天,中国会从它的压迫中挣脱出来。1900 年慈禧对十一国的宣战诏书,其荒谬之处,在很多人看来,仅仅在于它不合时宜。它的基本思想在中国人的民族心理中从未消失过。 基辛格已经可以算是西方世界最了解中国的政治家之一,但是他并未真正体认到这样一个事实:从五十年代到七十年代再到九十年代,中美关系看起来似乎转折了好几个截然不同的方向。但中国民众对美国的普遍敌视是一以贯之的。从 1950 年全国开展「三视」(仇视、鄙视和蔑视美帝国主义)教育至今,美国的负面形象在基层百姓心目中已经根深蒂固到了一种近乎神经质的程度。即使是改革开放三十年后,这种负面形象也只是变得更为生动而已。基辛格在书中谈论了宋晓军的《中国不高兴》和刘明福的《中国梦》这两本书和它们背后的民族主义思潮,但他只把它们理解为代表了一部分知识精英的看法。他讨论了 911 对中美关系在现实层面的促进作用,但他并未谈到(我不知道他有没有注意到或者是否能够理解)911 事件发生后中国举国狂欢的民众情绪。归根结底,基辛格恐怕不能想象一个政府怎么可以做到一边在外交场合同美国人觥筹交错,大谈建设一个和谐的国际社会,一边利用自己控制的舆论工具在自己的人民中间尽一切可能促进对方的形象的妖魔化。虽然是「中国人民的老朋友」,但是在这一点上,他终究还是个地地道道的西方人。 在全书的后记(这是我觉得格外有趣的一章)中,基辛格讨论了德国在一战前的崛起是如何导致世界大战不可避免地发生(以及为什么很多人相信同样的故事会发生在今日的中国身上),并且尽力解释这一切不祥的预言在今天的国际环境下为什么有可能得以避免。在我看来,他的讨论虽然相当深刻,但结论却颇为孱弱。事实上,读完这一章之后,我的悲观程度不但没有减少,反而增加了。他正确地指出中美之间要想建立一个和平的未来,双方必须对此都坚决而全力地向这一方向推动才有可能。问题是,至少从中国这一面看来,这种期待能够成立么? 他很可能看不到答案了,但是我们会看到的。
《论中国》是亨利·基辛格2011年发表的新书。《论中国》记录了四十年来基辛格与中国几代领导人的对话实录,记录了包括中美建交中的互动、三次台海危机、改革开放和邓小平访美等历史节点上的重要细节。2011年5月17日,这本新书在美国上架,基辛格首度用一本专著的篇幅去讲述一个他亲密接触了数十年的国家。谈及中国的历史,他不仅讲了鸦片战争,也讲到了魏源《海国图志》中的“师夷长技以治夷”。但这本书更大的篇幅集中在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的那些历史事件上。基辛格在自序中说,大约四十年前的这个时候,尼克松总统派他去中国,至今他已经去过中国50多次,就像很多访问过中国的人一样,“我欣赏中国人,以及中国人的耐性、敏锐、家庭感以及他们代表的文化。”书的扉页上如此写道:中国的政治家们在面临内忧外患之际,已经发展出了一套战略思想准则,崇尚敏锐、耐性和迂回超过武力征服。
作为公认的第一位叩动新中国门环的美国高官,作为过去40多年中出访中国50余次的资深外交家,有着“最了解中国的美国人”之称的基辛格,用世界视角、国际眼光,重新解读中国的过去和未来。《论中国》这本书凝结了基辛格博士的战略理论以及对中国问题数十多年的研究成果,对每个曾经或正在关注中国命运的人,对每一个曾经或正在阅读中国历史的人,都值得一读。
亨利·阿尔弗雷德·基辛格(Henry Alfred Kissinger,1923年5月27日-),是犹太人后裔。美国著名外交家、国际问题专家,美国前国务卿。1923年5月27日生于德国费尔特市,1938年移居美国,1943年加入美国籍。与越南人黎德寿一同为1973年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原美国国家安全顾问(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后担任尼克松政府的国务卿并在水门事件之后继续在福特政府中担任此职。作为一位现实政治的支持者,基辛格在1969年到1977年之间在美国外交政策中发挥了中心作用。并在中美建交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本书用世界视角国际眼光,重新解读中国的过去和未来,凝结了基辛格博士的战略理论以及对中国问题数十年的研究成果,注定将成为让世界认识中国、让中国重新认识自己的一部重量级作品!
无论是装帧、版式还是内容,都很好,赞一下。尤其对内容很期待。本书用世界视角国际眼光,重新解读中国的过去和未来,凝结了基辛格博士的战略理论以及对中国问题数十年的研究成果,注定将成为让世界认识中国、让中国重新认识自己的一部重量级作品!
要想更加全面地了解中国,就得知道外国人眼里的中国是啥样。外国人以西方人为大,西方人以美国人为大。亨利·基辛格,美国前国务卿,一个资深的外交家和思想家,带领我们以国际的眼光看待中国,从鸦片战争到新中国的成立,再到中国的发展、外交,字字珠玑,见解独特,一针见血,确为一本不可多得的好书。
这本书看标题足够吸引人,本书内容更是吸引了我。是自己阅读和推荐朋友的强力好书!! 孙子兵法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身为中国人,了解自己的国度很重要,如何客观审慎地看待中国国情以及各项重大外交事件,以及国家领导人的主张与行为……在美国著名外交官,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亨利 基辛格先生的眼中是如何有独到的见解和感受。 朋友,跟着基辛格的文字去慢慢感受吧,让你的心里翻云滚雷吧。
很多人不理解中国在面对钓鱼岛、南海岛屿争端挑战时,中国高级领导人的决策模式。借助这本书,将帮助读者回顾近170年来中国政治和外交决策的模式,及这种模式对美国这样的对手的心理影响。基辛格已经89岁,现在与他同时代的巨人们在世的已经寥若晨星。这本书体现了基辛格的才华,也展现了他作为“中国人民的老朋友”对中国的了解——对现实中国的研究,即使在中国也极少有人能够超过他的洞见。不论是李鸿章还是毛泽东主席,对于国家外交均势的理解显然引起了他本人强烈的共鸣。基辛格的时代已经过去了,但中国所面对的外交困境,显然需要象他这样的大师级的人物贡献才华。儒家传统引领我们以理想作为外交政策的引导,漫长的连续文明使我们以历史观作为外交政策的重要考量标准,愿意以时间换空间。面对美国的逼迫式竞争,我们现在缺乏对美国价值观及其决策方式的深入分析和判断。知己知彼十分重要。通过基辛格的笔调,我们可以看到美国的思维。推荐这本书,对当前中国面临的军事竞争和外交困境感兴趣的童鞋们来说,很值得一读。
基辛格博士的《论中国》一书,于2012年10月由中信出版社出版,本书的作者基辛格身兼“高级官员、信使和学者”多重身份,的确是一个拥有独特地位的中国问题专家,他的《论中国》一书读后,在四个方面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基辛格对中国的看法首先在于理解中国的独特性,并以此为切入点阐释中国的历史和文化,认识中国的人物与事件,把握中美交往的分寸和节奏。二、能透过现象看本质、通过内政看外交。三、基辛格能与时俱进,不断更新知识、调整视角、转变观念、思谋对策。四、本书显示出明确的问题意识和前沿意识。
站到太空看地球,旁观者清,基辛格博士用世界视角国际眼光,重新解读中国的过去和未来,这本书,注定将成为让世界认识中国、让中国重新认识自己的一部重量级作品!
基辛格的新书《论中国》,敏锐而独特的视角,全新方位的解读,外人立场上看中国,新异而无偏见。引人入胜,不仅讲述了他在尼克松与中国建交过程中扮演的角色,还试图说明中国的古代和近代历史是如何影响了该国的外交政策和对西方的态度。这本书受惠于许多历史学家的开创性研究,但它对中国的刻画也源自基辛格对中国几代领导人近距离的亲身了解。
论中国:基辛格唯一一部中国问题专著。看完这本书,你会比95%的中国人更懂中国(梁晓声推荐,新闻出版总署署长柳斌杰隆重推荐)
论中国:基辛格唯一一部中国问题专著。看完这本书,你会比95%的中国人更懂中国(梁晓声推荐,新闻出版总署署长柳斌杰隆重推荐...
基辛格是美国著名的政治人物,是他协助尼克松打开了中美关系缓和的大门。其论中国一书,站在外国人的角度讨论了中国人的历史、文化、政治。我觉得他比许多的中国人更了解中国的特性,甚至可以说他比中国的许多的官员更了解中国。当我看到中国的外交人员夹在对时局误判的领导层和贪婪的列强之间时,那种无奈和对国家利益最大化的抗争时,心中时常的感触。其实,我们教科书上的所谓的在马关条约、巴黎和会上谈判的人都是国家的英雄,在国家衰败的时刻,那些人手中没有任何本钱,周旋列强之间,能取得那样的成绩已属不易。在19世纪末,那些具有悠久历史的传统帝国都在列强的入侵或渗透下都瓦解了。只有我们中国保持了下来,基本保持了领土完整,虽然失去很多,但毕竟拥有了东山再起的条件。总之,这本书不可多得,对历史和政治感兴趣的人都应该拜读一下。
作为公认的第一位叩动新中国大门的美国使者,在过去四十一年间,基辛格出访中国五十余次,有着“最了解中国的美国人”之称。而《论中国》一书则是他首次以专著形式,向世界解读中国的过去、现在与未来。这位一生效力过十位美国总统的国际问题专家,敬告世人:当今平衡全球力量最重要的两个大国应如何相处……
是的,就像书中说的我们是用国际视角、世界眼光,重新解读中国的过去、现在与未来。他写到了中国历史的泪点,他触到了中国人民的痛处,他勾勒了中国这个古老而年轻国家的挑战与未来。每一个曾经或正在阅读中国历史的人,每一个曾经或正在思考中国命运的人,一定不可错过的一本非常值得读的书!
用国际视角、世界眼光,重新解读中国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他写到了中国历史的泪点,他触到了中国人民的痛处,
他勾勒了中国这个古老而年轻国家的挑战与未来
每一个曾经或正在阅读中国历史的人,
每一个曾经或正在思考中国命运的人
不可错过的书!
我去年在Kobo上购买了基辛格博士的《论中国》英文版一书,上个月底抢先买了译本。利用出门到新疆去旅游的时候,抽空将这本600+页的书看完了——这也从另一个侧面证明,我只有在完全被隔绝(比如在飞机上、在没有手机信号的山区)的时候才能潜心读书。这本书显然是政治书籍,但同时又是一本翻译过来的作品。所以,我先讲一点技术方面的东西。我拿到这本书是9月22日,但是这本书的版权页上赫然印着2012年10月第一次印刷。以前一直只有听说过食品(尤其是保鲜期短的食品)会玩花样,印上1-2天之后的出厂日期,这次在书籍的印刷上看到,值得记一笔。中文译作的水平一直被我诟病,我已经批评过拉什迪的《羞耻》(评论在这里),也批评过——但还没有整理成文——新版的《霍乱时期的爱情》。这次我还是要稍微批评一下。要肯定的是,这本译作的水平是上等的,译者行文流畅、笔调老到,充分反射出原作者的风格,令人一旦捧起就不愿意放下——这当然也有部分原因是因为讲的是我们自己国家的事情。原著没有铺陈很多“似是而非”、佶屈聱牙的哲学论述,更多的是从“实用主义”出发,用最简单的英文来讲述。在这点上,译作充分体现了这个特色。基辛格博士在原著中,特别是约略描述古代中国时,引用了很多中国古人的言论:孙子、贾谊、李鸿章、亦䜣等的言论,中文翻译时都引用了原文。这说明译者还是下了一点功夫的。我当初读的时候就是读到这些地方,由于要拼命去搜索原文到底是什么而进度缓慢。但是,美中不足的是,既然已经在翻译回中文的时候引用到了中文原文,不妨再进一步:指出原文的出处可好?基辛格的原著中,所有这些引用都是“二手”引用,即他引用别的当代作家的文章中转而引用的中国古人说过的话。我们对他当然不能苛责,但是对于一个中文翻译者来说,应该在注解中注明原文来自何处。比如这段:赐之盛服车乘以坏其目;赐之盛食珍味以坏其口;赐之音乐、妇人以坏其耳;赐之高堂、邃宇、府库、奴婢以坏其腹;于来降者,上以召幸之,相娱乐,亲酌而手食之,以坏其心:此五饵也。这段在本书中注明引自余英时,《汉代贸易与扩张:汉胡经济关系结构研究》。但是这段话是有原始出处的,它来自西汉名臣贾谊的五饵三表之说。一个负责的译者应该咨询相关的历史学家,找到原始的出处。当然,原著中还引用了一些新中国的言论,这些也应该有原始出处——还未在国内公开的可以另当别论。另外,有一个单词的翻译可以商榷:exceptionalism。中文翻译为“例外主义”。这个词语的翻译之所以值得商榷,是因为首先不是所有的-ism都翻译为主义;其次,翻译为主义后给人一个印象:似乎中国人将之上升到主义的高度。要知道,中国公认的只有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而已。这个单词,以我管见,翻译为特殊性(和singularity一词一样翻译)即可。
基辛格的《论中国》,以中国近代屈辱的历史为起点,以中美关系和冷战背景为经,以作者与中共四代领导人的交往历程为纬,编织了一个中国从半殖民地的落后国家,发展成为当今世界重要国家的壮丽图画。基辛格的叙述,充满了历史感,故事性又非常强。一天的时间一口气读完,读完后,有一个很强的感觉,那就是,1972年中美关系的解冻,使中国开始真正摆脱了孤立状态,而美国则改变与前苏联的战略对比,从而为冷战的结束开辟了道路。今天的中国,如何能够不被美国拖入另一种冷战,真正走向国强民富的和谐社会,是一个大问题。
基辛格与中国打交道40年,对于中国的研究也颇得其味,深谙中国文化对于中国政治、经济、外交的影响。他对中国的理解,甚至在很多中国学者之上。作为一个西方人来讲,实属不易。本书以一个美国政治家的视角来看待近代中国发展的历史,特别是建国以后的中国外交史,有很多与我们教科书不同的新颖观点。特别是从美国利益出发,看待中国历次重大事件的决策背景,颇给人茅塞顿开之感。其中也提到了一些美国政治制度的弊端,但是个人认为,也是自己有理他人错误的多,自己有错的反省少。但,不论如何,都是一本非常值得一读的书,在此强烈推荐!
读完了,收获很大:第一,基辛格对中国文化的了解非常透彻,他带我走出庐山看庐山,有点像突然在录音机里听到自己的声音,知道是自己但又有点陌生;第二,他对中国四代领导人的评价客观中肯,如毛泽东的自信,邓小平的务实,***的温和,***的稳健,针对不同的时代背景,他们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发展都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第三,使我知道了国际外交,主要矛盾是国家安全,其次是经济利益,再次是国内价值观。重看历史大事件,了然!
本书记录了四十年来基辛格与中国几代领导人的对话实录,记录了包括中美建交中的互动、三次台海危机、改革开放和邓小平访美等历史节点上的重要细节。很经典哦!
作为一名中国通,一名学者和外交实践家,亨利·基辛格著作颇丰,他的很多著作是研究冷战时期美国外交重要的参考资料。作为中美关系发展最直接的参与者和见证人,这本《论中国》是其最新的力作,充分显示了他的对中国文化、中国历史和中国政治的了解!
基辛格为中美建交做出了历史性贡献。看看20世纪美国最著名的外交家眼中的中国,我想对中国人进一步了解自己的国度会有帮助。
中信出版社出的书。包装很棒。基辛格是美国著名的外交家,写过很多书,这本书专门论述中国,在一个经历世界风云变幻的外交家眼中的中国,我们可以以一种旁观者清的态度去看,书中所写到的基本上囊括了中国的方方面面,但是他毕竟不是一个中国人,所以说在我们中国文化的深度理解上有那么一点点的不一样。但是现代浪潮下的中国可能会变得更加国际化,所以在基辛格的严重也能有所反映。我们这个世界究竟是什么样的很难说,每个人眼中的世界也不一样,我们之所以选择这本书是因为我们想更多地了解我们的国家,与我们息息相关的社会生活日益与世界接轨,目不暇接的人们能静下心看这本书的同时已经比身边的人多走了一步。历史永远在重演,只是角色在变。这本“论”中国,我们切当做“论”来看,在这本书中,对于我们自己的国家,好多东西不是不知道,而是没有注意到,大概有些东西注意到了才能发现她的美。买给弟弟,让他能够更好地了解中国。
去年就听人推荐《论中国》,很多人惊讶于基辛格对中国的理解之深,对中国人思维的观察之细。看过一篇德国媒体对基辛格的采访,问他为何对中国如此着迷,他说:“中国人那种抽象的思考、历史的视野、个人的忠诚、还有社会的多样性都让人着迷。在中国,有权力的中央政府与强力的地方自治、以及极端个人主义结合在一起。”看外媒的报道说,他在书中披露了很多70年代秘密访华的细节,我个人非常期待。这本书非常应景,尤其是今天的形势下,中国人应该换一个角度读懂自己的政府和国家,这样才能在未来走得更远,获得更多的尊重。
基辛格---一个为中美建交开启大门的人,他用独到的视角,解读中国,他对中国问题数十年的研究,使我们能更深刻了解中国!
基辛格博士既以观察者的角度,梳理了近代至新中国成立这一百多年历史,颇有新见,又用亲历者的笔调,回顾新中国成立后近六十年的中美外交的风云变幻,重现了很多鲜为人知的历史,对很多历史人物的评价也十分中肯到位。这是一部大跨度但不失深刻的鸿篇佳作,值得一读再读。
我喜欢这本书,但并不认同里面的每一个观点。推荐给对于中美建交、中美关系多年来伴随各自实力消长、国际局势千变万化、不断演变的过程感兴趣的读者,基辛格写到了对于各位中国最高领导人和外交官的个人看法,和我想象中有些不同。也部分地了解到了一个决定背后包含了很多复杂的因素,体会到了中国发展的不易,更好更多地沟通对于双方都是非常必要的,很多可怕的局面其实本来并不会造成,只要双方能更好地了解彼此的意图和心理。对手如此了解我们,那我们呢?是否也需要更多更好地了解别人心理的想法,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全书600多页,厚厚的一本精装本。基辛格博士的巨著将帮助美国公众更好地了解中国,尤其是近三四十年来的中国和中美两国的关系。作者既是国际政治理论方面的大师,又在国际关系的实践方面运筹帷幄,对中国有着深切的了解,继《大外交》之后写就了这部伟大的著作。我们可以从本书提供的丰富材料和这位智者的深邃见解和优美的文字中中得到许多启示。
基辛格,一位见证了新中国与美国在外交上近乎所有重大事宜上的人,一位接触过新中国自建国以来所有领导人的人,一位见证了中国有弱到强的人,一位不断在中美诸多利益中权衡博弈的人,有资格称得上是中国问题专家,看过此书,我们可以对中美之间几十年间做一个梳理,回顾。
《论中国》不但涉及基辛格自己在尼克松政府时期开启对华外交所扮演的角色,而且还以历史的角度向世界、尤其是西方展现中国外交政策及观点的来龙去脉。这本著作也将帮助美国乃至整个西方社会更好了解中国。
很独到的眼光!把中国的古代发展史,中国的近代历史,挑选其中的重要人物和历史事迹,很精辟地论述,加以准确的文献做根据,很自然,同时也很富有文采地将一个看似复杂的主题分析得深入浅出。基辛格在政坛多年的经典之作,也是唯一一部近距离,详尽的描写中国特色的著作。作为一个中国人,应该值得去阅读、评注一下这本书中精妙之处,会给你带来不一样的体会以及同中国历史别样的邂逅。
本书从订货开始,24小时内收到了,让我以最快的速度从对尽快拿到书的期待转向对书内容的阅读。虽没有完全读完,但仅从前言和第一章中的每一段文字中都能获得基辛格以新的视角所传递的信息。由于基辛格博士所处的历史和政治地位,以及对中国宏观和微观的理解,其视角不同于其他外国人写的有关中国的书,书的视野开阔高远,其中以围棋和国际象棋的比较来论述西方和东方战略思维非常精辟。本书英文名称即为:On China,反映基辛格对自己本书内容的自信,而本书中文译名为“论中国”,也反映出版商不是为故弄玄虚而取一个哗众取宠的中文书名,翻译还不错,既能读懂,也能从中文翻译中想象出英文语法是如何表达的,因此如果出了英文版,也会买一本。书印刷和装订不错,也值得珍藏。
基辛格博士的论中国,让我们感觉一个外国人真的很了解我们的中国,也让我更多的了解新中国成立至今的一些重大历史事件,感觉作为一个国家的领导人在处理外交事务的智慧。
基辛格博士的新著充满着政治和外交智慧。从鸦片战争说起,但主要论述的是当代中国,详细记述了40年前打开中美关系大门那段令人回味无穷的往事,有很多亲见的细节。而他落笔的重点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变化、中美关系的发展。
基辛格这个在国际舞台上声名显赫的政治家,对中美建交立下不可磨灭功劳的人是如何看我们中国的?作为中国人许多人由于身在此山中的缘故,对自己的国家反而不能客观的认识,而一个美国政治家对中国的认识也许能够给予我们某些启迪。
基辛格唯关于中国问题专著非常不错,与教科书上完全不一样,给我们提供了一个认识近代现代中国的新视角。外交家的笔法非常细腻,翻译的也不错,相当流畅,五星推荐。论
基辛格这个名字伴随着中美建交一直不断在课本和文献中被提起,这本书从中国犹是天朝上国时谈起,及至衰落和重新崛起,并重点讲述了美中两国建交的始末。在其眼中,中国之所以成为如今的中国以及重新崛起过程中采取的一系列举措均是与传统中国思想一脉相承。我们的行事风格只不过是惯性的继承了民族基因里的精髓,并和新思想融会贯通。中国人的价值观因其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传承方式将永远指引我们走在“中国特色”的路上。
很小的时候就知道基辛格博士了,知道他为中美关系的改善作出多大贡献,以前总是中国人自己的角度来看中国人,可是很多时候是旁观者清,基辛格博士四十多年来与中国的交往令他得以从一个既是朋友,又是竞争者的角度去解读他眼里的中国,这本书值得细细品味和反思。另外,书的装帧不错,赞一个。不过我买时还木有打折,哈哈。
这本是基辛格唯一一部中国问题专著。介绍上说看完这本书,会比95%的中国人更懂中国,当然没有这么夸张,只是一个噱头,不过这书还真不错,写的很深刻
亨利.基辛格博士以独特视角阐述中国历史,特别是近代到现代的发展以及中美关系,是一本难得的好书。
政治家的回忆录有多少真实性一直是个热门话题。作为资深政治家的基辛格博士一方面为谋求美国利益最大化孜孜不倦,在几十年中美国际关系,总能看到他活跃的身影,被誉为中国人民的好朋友。另一方面也不停用文字在纪录,在阐述他的政治观念。读《论中国》,不是去了解八卦尘封多年的历史爆料,而是学习用政治家的视角分析处理现实问题。这么看,书中所写到底有多少与真实历史相符,也就好像不是特别重要。
LG昨晚点名要买《论中国》,一问才知道这本书是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所著。早上订货,下午3点到货,迫不及待的翻开阅读。Henry从中国的晚清开始,讲述了中国几代领导人领导下的中国发展。行文流畅,观点新颖,实在是一本好书!
我们作为40年前中美友好历史的见证人,对基辛格是有感情的。他对中国是友好的。书的内容丰富,有老照片,书的结尾处还有中英注释,印刷精美,纸质好。 对中国近代以来的历史、与世界的关系及来龙去脉,深入浅出的进行说明。是一部重量级的著作!
基辛格《论中国》有思想深度,观点也比较客观。书中披露了很多鲜为人知的事件背后的真相和细节,对于我们中国人认识我们自身有着很高的参考价值。此外,顺便一提的是,如果此书要是国人所写,可能书中很多观点、说法得要删去,由于是引进版书,作者又是资深的政治家、外交家、知华派、中国人民的老朋友,所以很多内容得以保留,比较难得。
基辛格在当国务卿时 为中美建交立下了头功 他的这本书名是《论中国》, 他是有资格用这个书名的,值得一看,值得推荐!!!
《论中国》---作者是和中国颇有渊源的美国外交官&学者-基辛格,刚读第一章就大呼过瘾;让中国人更了解中国,这句话用来说这本书很恰当不过了。因为毕竟外国人对中国的著作,写来的一些东西很有独特的视角,读起来很新鲜。书里描述的主要是解放后中国的当代历史,很多历史事件,有不一样的视图展现出来,很接地气。就是书名这个题目开的太大了,找机会再把原版英文来读下。喜欢历史的童鞋别错过这本书了。
基辛格唯一一部中国问题专著。看完这本书,你会比95%的中国人更懂中国
作为中美建交的参与者、中国改革开放的见证人和著名的外交家。基辛格的《论中国》更有独到的视角。值得一读!
论中国:基辛格唯一一部中国问题专著。看完这本书,你会比95%的中国人更懂中国
基辛格以80岁高龄写就的一部关于中国的著作,从近现代写到当下中国的形式,分析鞭辟入里,所回忆的一些外交事件也是独家而有趣。不得不说,翻译还不错!!对政治敢兴趣的,尤其是地缘政治感兴趣的,可以购买这本书,绝对不会后悔
首先,觉得这本书不负基辛格的盛名。从中国的特殊性讲起,重点放在了建国后的中国外交和政治上,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很少见外国人分析中国能这么独到精准,甚至有的中国人也很难做到这一点。基辛格能做到,在字里行间渗透着的幽默和犀利,让我们会心一笑。给你一种不同于教科书的历史观。展示了中国的过往和历史人物更真实的一面。可读性非常强。不适应大部头作品的朋友也可以选择这本书,排版上来看,比较字大行稀,本以为这么厚的书内容会相当之大,现在来看还好。文字没有密集到让人望而却步的地方。嗯,好评!
作者基辛格是美国前国务卿,他对中国的了解可以说是非常深。我们从一个外国官员的角度来重新认识我们的国家,一定会更加全面的。
是好书,而且很新哦。是基辛格对中国近代自李鸿章以来所接触到的国家领导人及重大历史事件的鞭辟入里的分析与评论,写的很细,从中可以看到中国建国来国家所经历的风雨,其中领导人的睿智、缜密及伟大,从一个外国人的角度反映出来。很好。推荐!
基辛格论中国较为可观地评价了他为中美建交以及中美友谊所做的贡献。破冰之旅之难可想而知,基辛格堪称世界伟大的政治家、外交家。他的论述虽然有偏差,但整体而言较为客观,值得一读,值得一思。
隆重推荐《论中国》,内含图片、论述,回顾了中国五千年文化,也阐述了基辛格前国务卿对时下中国的看法,立意深刻、见识深远,值得每一个中国人一读。
比95%的中国人更懂中国!这是这本书的宣传口号。几百页浓缩基辛格对中国问题的认识,个人觉得很多还是蛮精辟的。第三方的描述为什么更让大家著迷,值得XX去深思啊。这本书虽然是一本大部头,但是看起来一点也不累,很多描述还是跳出我们大部分人在这么多年历史教育的思维框框的。虽然翻译成中文时有润色,但是还是值得推荐!
总的来说,基辛格先生站在一个政治家的角度,从相当客观的角度对中国进行了评述。整本书中没有对中国进行任何故意的贬低,对很多中国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以及中国的许多对外态度进行了比较中肯、客观的记述与评价。在当今中国,很多中国人对中国自解放以来的很多事件进行着抨击、批评、污蔑、诋毁,其实大多数人都是在跟风,其实并不了解自己所生长的这片土地,不了解这个国家的前世今生。阅读基辛格先生的这本书,不能说会比95%的中国人更懂中国,至少可以让你在读了之后,改变一些对中国的看法,提升一些对中国的理解,在对中国的一些问题进行评价的时候可以考虑得更为深远。
本书大小为225X150X45mm,硬皮精装,字体较大一应是小三号字,纸张及印刷精良。就内容说,基辛格无疑是真正的中国通,对近代以来中国历史和文化有较深刻的认识,并基于这种认识,进一步指出中美两国关系的正确发展方向。文章深入浅出、文笔流畅,无阅读难度。唯希望他对中美两国关系的认识不独属作者,也属于每一位读者。最后,在书中找出了三两个错别字。
基辛格博士是中国人的老朋友了 又是外国人研究中国问题的专家 他的大作 对于当时中国的评价 更具客观性 真实性 同时又有对于他的国家的忠诚 和 对于中国人民的特殊情感 想了解曾经的中国发生的大事 当然还是要听事件的全程参与者 见证者的回忆
读了三章才写的评论:1.基辛格比大多数中国人都更了解中国;2.站在外国视角看中国近代大事,给人一种不同的视角与解读;3.读了它后会对我们思考问题的方式有所帮助。
基辛格,是最早和新中国打交道的美国人,他是中国的老朋友,他了解中国,认识中国,用一个思想者的眼光去看待和评论中国,《论中国》这本书在他2011年发行英文版著作的时候就期待着,现在终于可以酣畅淋漓的读一读了!
但这本书更大的篇幅集中在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的那些历史事件上。基辛格在自序中说,大约四十年前的这个时候,尼克松总统派他去中国,至今他已经去过中国50多次,就像很多访问过中国的人一样,“我欣赏中国人,以及中国人的耐性、敏锐、家庭感以及他们代表的文化。”
出版商有点奸的味道,书的内容还可以,白宫岁月是我小的时候看的几本大书之一,那是(80年代)竟然有点看禁书的味道,也不知道为什么,记得差不多时期,同样感觉的还有第二次握手。还看过美国的一本小说讲基辛格秘密出访的,当小说看再与历史传记比较,确实更能理解内容。书中以局外人的角度来了解中国,有些内容可笑,但不少的内容确实让我们作为一个个体都有应该反思之处。
之所以可以一晚看完,是因为对于书中讲述的中美建交之类的内容本就很熟悉,能从从基辛格博士的角度看看这么多年的中国感觉也很不错,感慨于老当益壮的基辛格博士啊,希望我到那把年纪也可以有这样的头脑什么的。。
一个美国老人,用他丰富的阅历,智慧的语言,侃侃而谈中国的政治生态和外交策略。见解独到,思考深刻,既以亲历者的身份还原历史真相,又用政治家的眼光透视表象深入机理。 对我国的几位领导人的外交风格的评价尤为精彩,“……毛泽东是从奥林匹亚山巅俯视谈话对象,好像面对正在考试的研究生,考察他们的哲学见解恰当与否。周恩来谈话轻松、优雅,充满儒家圣人般的智慧。邓小平会打断讨论,直奔主题,视离题寒暄为浪费时间……”。凡此种种,令人受益匪浅。
基辛格博士的书以一个政治家的身份和眼光来审视中国,虽然他已经退出当今政治舞台,但是他的思想依旧要对后世产生或重或轻的影响,这本书内容深厚,一些中国问题的确值得今人反思,中国要想赶超美国,必须明白对手心里的你是什么样子,只有知彼知己,才能百战不殆。
基辛格的唯一一部中国问题专著,很期待!看完之后,会使我更了解中国!
在机场的书店里看到了基辛格先生的这本书。题目起得大了一点,但是作为开拓中美两国外交的关键人物之一,对于中国有着独特的领悟,要细细品读
这是基辛格唯一一部中国问题专著,真的非常喜欢,写的很好,里面的观点,角度不同,慢慢细品,受益良多!
《论中国》是一本文体上很特别的书。基辛格博士在第一章就大开大合地总结了中国4000年的历史,命名为“中国独特性”,并对中国与西方之间的不同的战略思维定调:中国是围棋式的“以势取胜”,而西方则是国际象棋式的直来直往。这一根本分野是贯穿整本书的主线。行文仿佛辜鸿铭这样意欲定义中国国民性的大师。
突然看到这书的中文版竟然要出了,果断订一本!“最了解的中国的美国人”基辛格论中国,世界大叔写世纪大叔,应该会很精彩。作为一个中国人,我真的不敢说自己了解中国,尤其是风云变幻的外交史。所以不能经历,就多听听亲历人讲吧
基辛格真是国际政坛的常青树,不仅是一位活跃的社会活动家,也是一位勤奋的作者。本书对中国的探讨,很有“旁观者清”的味道。
论中国:基辛格唯一一部中国问题专著这本书非常不错,大人孩子都喜欢.
《论中国》从外国人的视角看中国,用外国人的世界观去看待中国与外国的近代史中的冲突与博弈。开拓思维模式,看待问题更全面。基辛格对中国文化剖析的很不错。很喜欢这本书,要继续看完它!
基辛格比至少99%的中国人都更懂中国,看完这本书我们也比绝大多数的中国人更懂中国,作为中国人我们需要了解自己国家的历史和近况。这本书既可作为历史书来学习,又可了解西洋政客对中华的看法,是一本值得推荐的好书。
论中国:基辛格唯一一部中国问题专著。换个角度看中国
论中国:基辛格唯一一部中国问题专著很喜欢.
基辛格作为中国人民的老朋友,美国的中国通,在他这个前国务卿眼中的中国使我们了解美国是如何看待中国的。
对近代中国政治感兴趣,这是一本非常不错可读的书。印刷质量很好,精装,纸张也不错。西方作者由于自身文化传统原因,写作一般都很细致、清晰、逻辑性强、客观理性,虽然有时会误读照顾的一些方面,但有些见解不能不说是十分深刻的,基辛格是对中国非常了解的一位专家,他的很多见解也十分独到。推荐阅读。感觉价格稍贵了一些,虽然比起美国图书的价格,这算是白菜价了,但对于广大的中国普通读者来说,尤其是广大农民子弟,价格还是贵了一些,不过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会有越来越多的人读书的,读正版书。
基辛格是和中国三代领导人都熟悉的老国务卿,这是他的第一本专门写中国的书,期待以久的中文化版终于出来了。
作为一位重启中美关系的参与者和见证者,基辛格博士的《论中国》一书,让我们对于40来年的中美关系及其世界局势,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更加有助于我们对于当今的中美关系以及世界形势的深入分析和正确判断。
基辛格作为几十年外交场上的活跃人物,对外交局势,对中国几十年的变化,有自己独到的视角和体验。值得品读的一本书。
这本书是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的大作,读后对当下的中国又有了一个新的理解,好书~
虽然未必都靠得住,但是比当下很多美粉的言论要靠谱得多吧?基辛格在美国算是有国际视野的中国问题专家
基辛格先生是中国人民的老朋友、中国问题专家,一位值得尊重的外交家。他以一个旁观者的视野来观照中国,的确给了我们很多的启示。
基辛格的书在大学时候就看了一些,地缘政治的概念就是他教给我的。他是一个有远见的人。看到这本书后的出版,毫不犹豫的订购。就是想知道一个外国人对中国外交的看法。
基辛格作为一个政治家、学者、哈佛大学教授从多视角观察中国,站在傍观者的角度分析中国及中国人的选择。从本书中可以感受中西方的众多差异,审视自身!
虽然当当给了奖励,但是给五星真不是冲着送书,这本书真心不错。买这本书书,就是冲着作者是基辛格,他算是中国人民的老朋友了,也算是一部活历史了。在本书中,有很多独到的观点,尽管有的地方还不够深入,但是不能不说,作为一个外国人,能写的如此详尽和透彻,确实是对中国了解颇深,也算是十分用心。送书速度很快,两天送到,包装完好,干净整洁,拿到手就急不可耐地读了一整天。赞当当一个!
基辛格从上世纪70年代就和中国交往,并亲自参与了中美之间的许多重要事件。如今,老基已是耄耋之人,其言之善之真,当可珍贵。尽管内地版有所欠缺,总体上还是值得一读。
基辛格博士的《论中国》不仅有助外国人更好地了解中国,对我们来说也从书中提供的丰富材料和这位智者的深邃见解和优美的文字中得到许多启示,尤其是近几十年来的中国的变化和中美两国的关系。作者是国际政治理论方面的大师,在国际关系的实践方面经验丰富,对中国有着深切的了解,这书看了一点,不错。
希望从一个有着多重身份,一生多次到访中国,富有饱满情感的基辛格博士眼中,读到中国过去的历史,身处的今天,与即将到来的未来。
好久没有买书,这本书买来看完了三章,基辛格的见解和视角很独特非常值得一看的书,看完感觉真的比身边的中国人更了解中国了点,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