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习惯的力量

[美] 查尔斯·杜希格 (Charles Duhigg) 中信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3-3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作者:

[美] 查尔斯·杜希格 (Charles Duhigg)  

译者:

吴奕俊,曹烨  

Tag标签:

无  

前言

前言习惯疗法她是科学家最中意的实验参与者丽莎•艾伦是一位三十四岁的女士,她十六岁就开始吸烟喝酒,之后的大部分时间里都在和肥胖作斗争。有一次,在她二十多岁的时候,讨债公司追着她索要一万美元的债务。一份旧简历显示她干的最长的工作持续时间还不到一年。不过今天站在研究人员面前的这位女士苗条而充满活力,有着两条长跑运动员的腿。她看上去比表格中的自己要年轻十岁,比房间里其他人都要健壮。根据她最近的情况报告,丽莎不再欠着大量外债,也不再喝酒,而且已经在一架图形设计公司连续干了三十九个月。丽莎每次去位于马里兰州贝塞斯达的实验室时,都要回答的问题清单上的问题“你上次吸烟是什么时候?”一位医生顺着清单往下问。“几乎是四年前了”她回答道,“从那时起,我减掉了六十磅的体重,跑起了马拉松。”她还开始攻读硕士学位,并买了房,这可是个不小的转变。房间里的科学家有神经学家、心理学家、遗传学家和社会学家。在过去的三年里,依靠美国国家健康研究所的资金,他们研究测试了包括丽莎在内的二十四人,有吸烟上瘾的,暴饮暴食的,酗酒成性的,购物成疯的以及拥有其他破坏性习惯的人。所有这些研究参与人员都有一个共同点,他们的生活都在较短的时间内焕然一新。研究人员想弄清楚这是怎么发生的。所以他们测量了所有被试者的主要征兆,在他们家中安装摄像头,观察被试者的日常活动,研究他们的DNA序列。在科技的帮助下,科学家们可以实时地观察人类大脑。当受试者接触到诸如吸烟和美食的时候,研究人员能观测到他们大脑中血液和电脉冲的情况。研究人员的目标是从神经层面上弄清楚人类习惯的运作机理,同时还有如何才能改变习惯。医生对丽莎说:“我知道你已经把这事说了很多遍了,但我有些同事是听别人转述的,你不介意再介绍一遍你是如何戒烟的吧?”丽莎说:“没问题啊,这事得从开罗说起。”她解释说那次旅行是匆匆决定的。几个月前,她的丈夫下班回家说自己要跟她离婚,因为他有了另一个女人。丽莎愣了好一会才反应过来,然后意识到自己的婚姻完蛋了。她先是难受了一段时间,后来开始着了魔似的调查他,跟踪她的新女友走遍全城,还在午夜的时候打她的电话,然后挂机。有一天晚上,丽莎喝得醉醺醺地出现在这个女人的家门口,她用力敲打着大门,尖叫着说要放火把房子烧掉。丽莎说:“那段时间我过得不太好,也一直想去亲眼看看金字塔,我的信用卡还没刷爆,所以就去了。”抵达开罗后的第一个早晨,丽莎在附近清真寺召唤祈祷者的声音中醒来。酒店房间里一片漆黑。她因为看不见,加上时差没倒过来,于是起身找烟抽。她脑子太晕了,直到闻到塑料的焦糊味时才意识到自己把钢笔当万宝路香烟点了起来。在过去的四个月中,哭泣、暴饮暴食、失眠、无助、抑郁、愤怒填满了她的生活,伴随的还有被羞辱的感觉。丽莎躺在床上,感觉崩溃了,她说:“当时感到一阵难受,我觉得我想要的一切都变得支离破碎,连抽个烟都抽不好。然后我开始想我的前夫,还有回去之后找新工作会有多难,我又会有多讨厌那个工作。此外,我一直以来都觉得自己的健康状况很差。我从床上起来,结果打翻了水罐,它掉在地板上摔得粉碎,我哭得更厉害了。心里满是绝望,好像我不得不有所改变,至少改变一样我可以控制的东西。"丽莎后来洗了个澡,离开了酒店。她上了一辆出租车,穿过开罗拥挤的街道,走上通往狮身人面像和吉萨金字塔的土路,前往那边一望无际的大沙漠。此刻,她心中的郁闷和怨气消失了一会儿。她想自己得有个生活的目标,一个努力的对象。她坐在车里,决定还要来一次埃及,并且要穿越沙漠。丽莎知道这想法很疯狂。她当时身体状况不好,又胖,银行也没有存款。她连自己眼前的这片沙漠叫什么都不知道,也不知道穿越沙漠能否成行。不过,这都不重要。她只需要一件能集中精神的事。丽莎下了决心,要花一年的时间来准备这次穿越。要想活着完成这次远行,她就必定要做些牺牲。具体来说,她得戒烟。十一个月后,丽莎成功穿越沙漠,不过她是和其他六个人一起,另外是坐在空调车里穿越的。车里装满了水、食品、帐篷、地图和定位系统,还有一台双向电台,戒不戒烟变得并不重要了。但坐出租车那时,丽莎并不知道这样。对实验室的科学家来说,她这趟出行的细节并不重要。因为他们刚刚才明白,那天在开罗,丽莎下定决心戒烟以实现她的目标,这种思想的细微变化触发了一系列的变化,最终影响到了她生活的方方面面。在接下来的六个月,她用跑步代替了吸烟,这也改变了她的饮食习惯、工作习惯、睡眠习惯、储蓄习惯、工作日的安排、未来的计划等等。她会先开始跑半程马拉松,然后是全程马拉松,重新回学校读书,买套房子,并且订婚。最后她受邀参与科学家的研究,当研究人员开始检查她大脑的图像时,他们发现旧习惯在大脑中形成的神经模式完全被新模式取代。研究人员依然能看见以前行为引发的神经活动,但这些神经脉冲在大量的新脉冲面前显得微不足道。丽莎的习惯变了,她的大脑也发生了变化。科学家确信导致这种变化的不是丽莎的开罗之旅,也不是离婚或那次沙漠之旅。而是因为丽莎集中精神,一开始只想改掉吸烟这个习惯。所有被试者都经历了相似的过程。通过集中在一个模式上,即所谓的“关键习惯“,丽莎也学会了如何改变生活中的其他习惯不仅是个人能有这种改变,当公司聚焦习惯的改变时,整间公司都会发生变化。比如宝洁、星巴克、镁铝公司与塔吉特公司就抓住了这个要点,进而影响到整间公司的运作,员工之间的交流,甚至在客户未察觉的情况下影响到了人们的购物方式。一位研究人员在测试接近尾声时跟丽莎说:“我想让你看看最近的扫瞄结果。“说着她就在电脑屏幕上打开了一张照片,然后继续说道:”你看到食物的时候,“他一边说一边指这大脑中心附近的一块地方,”大脑与欲望和饥饿有关的区域依然活跃。大脑依然在制造让你暴饮暴食的冲动,但是,这个区域有新活动“研究人员指着离她前额最近的区域说到”我们相信大脑的这部分开始抑制你的行为,让自律行为开始了,这里的活动随着你过来的次数越来越多,变得越来越明显。丽萨是科学家们最喜欢的受试者,因为她的大脑扫描图非常有趣,在制作行为模式,也就是习惯在我们大脑内所在位置的图时非常有用。医生告诉她:“你在帮助我们弄清楚决定是如何变成自动行为的。”房间里的所有科研人员都觉得他们即将有大发现,事实的确如此。你早上起来做的第一件事是什么?是去洗澡、查邮件或是从厨房灶台那抓个甜甜圈?你是洗脸前刷牙还是洗脸后刷牙?是先系左脚的鞋带还是右脚的鞋带?你在出门的时候会跟孩子们说什么?你开车走哪条路上班?你坐到办公室时,是先看邮件,还是和同事聊天,又或者直接写备忘录?中午吃沙拉还是汉堡包?回家时,你是穿上跑鞋跑步?还是倒杯酒,在电视机前吃晚餐?威廉•詹姆斯在1982年写到过:“我们的生活在某种程度上有其固定的形态,但却是习惯的集合体。”我们每天做出的大部分选择似乎精心考虑的决策结果,其实不然。这些选择都是习惯的结果。虽然每种习惯的影响相对有限,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你吃饭时点的菜,每天晚上对孩子们说的话,还有不管你是储蓄还是消费,锻炼的频率,以及人的思维组织与工作日常安排都会对人的健康、工作效率、经济保障以及幸福都会有巨大的影响。杜克大学在2006年发布的研究报告表明,人每天有40%的行为并非真正是由决定促成的,而都是出于习惯。从亚里士多德到奥普拉,威廉•詹姆斯和他们一样,花了很多时间去研究为什么会存在习惯。但直到20年前,科学家和商人们才真正开始理解习惯的运作机理,更重要的是,还发现了习惯是如何改变的。本书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的焦点是习惯如何从个人生活中产生。这部分探讨了与习惯形成有关的神经学,如何养成新习惯,改掉老习惯和老方法,比如,某位广告人以前是如何将刷牙从一项鲜有的做法变成了全国性的习惯。保洁集团如何利用消费者的习惯性欲望把一种叫纺必适的喷雾剂变成了一桩价值数十亿美元的生意。戒酒无名会是怎样在成瘾的症结上纠正人的习惯,改变人生活的,还有托尼•邓吉是怎样让球员自动对场上暗示做出反应,扭转了全国橄榄球联盟中最差球队的命运。第二部分研究了成功公司和组织的习惯,详细介绍了名为保罗•亨利•奥尼尔的高管在当上财政部长之前,是如何通过聚焦关键习惯,让一家在生死存亡边缘挣扎的铝业公司在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上拔得头筹,还有星巴克是怎样将旨在增强意志的习惯灌输入一位高中的辍学生,使其变成顶级经理人的。这部分讲述了为什么当医院的组织习惯偏离正轨时,最有才华的外科医生都会犯下大错。第三部分探讨的则是社会习惯。介绍了小马丁•路德•金和民权运动的成功之道,一部分原因就是改变了阿拉巴马州蒙哥马利根深蒂固的社会习惯,也解析了同样的做法帮助名为瑞克•沃伦的年轻牧师在加州的鞍峰谷建立了全国最大的教堂。最后,该部分还探讨了棘手的伦理问题,比如英国的一位谋杀犯如果能令人信服地证明是自己的习惯导致了杀戮,那么是否应该让他获释。本书的每一章都围绕一个中心论点:如果弄清楚习惯运作的原理,是可以改变他们的。本书参考了上百项学术研究,采访了超过三百位科学家和高管,并且参考了许多公司做的研究全书集中研究了严格意义上的习惯:有时我们刻意做出的所有选择会在自己停止有关思考后持续,往往日复一日地持续。在某一刻,我们都有意识地去决定应该吃多少,想安排自己何时去办公室,多久喝一次酒,或者什么时候去慢跑,然后就不再做选择,行为自然而然就出现了。这是人神经系统的自然结果。通过弄清楚背后的原理,你可以重新构建你选择的模式。多少,想安排自己何时去办公室,多久喝一次酒,或者什么时候去慢跑,然后就不再做选择,行为自然而然就出现了。这是人神经系统的自然结果。通过弄清楚背后的原理,你可以重新构建你选择的模式。多少,想安排自己何时去办公室,多久喝一次酒,或者什么时候去慢跑,然后就不再做选择,行为自然而然就出现了。这是人神经系统的自然结果。通过弄清楚背后的原理,你可以重新构建你选择的模式。

内容概要

如果你能发现自己的“习惯模式”,你就能彻底改变自己的事业和生活!
★ 人生不过是无数习惯的总和。
你早上起来做的第一件事是什么?你是先洗脸还是先刷牙?你走哪条路上班?你到办公室时,是先看邮件,还是和同事聊天,又或者直接写备忘录?去餐厅第一个会点什么菜?多久运动一次?你经常和家人和孩子聊什么?晚上你如何入睡?
我们每天做的大部分选择可能会让人觉得是深思熟虑决策的结果,其实并非如此。人每天的活动中,有超过40%是习惯的产物,而不是自己主动的决定。虽然每个习惯的影响相对来说比较小,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习惯综合起来却对我们的健康、效率、个人经济安全以及幸福有着巨大的影响。
★ 习惯是怎么回事?习惯究竟能不能改?
习惯是我们刻意或深思后而做出的选择,即使过了一段时间不再思考却仍继续、往往每天都在做的行为。这是我们神经系统的自然反应。习惯成形后,我们的大脑进入省力模式,不再全心全意地参与决策过程,所以除非你刻意对抗某个习惯,或是意识到其它新习惯的存在,否则该行为模式会自然而然地启动。你想改变习惯,先要了解你属于你自己的“习惯回路”
习惯回路由暗示、惯常行为和奖赏三部分组成。
★ 怎样利用“习惯的力量”改变事业和生活?
《习惯的力量》融汇各行业数十个生动的案例,告诉我们:习惯不能被消除,只能被替代。只要掌握“习惯回路”,学习观察生活中的暗示与奖赏,找到能获得成就感的正确的惯常行为,无论个人、企业和社会群体都能改变根深蒂固的习惯。学会利用“习惯的力量”,就能让人生与事业脱胎换骨。
怎样戒掉一个坏习惯?
怎样建立一个好习惯?
怎样识别自己的习惯?
怎样利用习惯的力量改变自己和他人?
……
★《习惯的力量》是一本具有开创性的著作!它将让你重新审视自己的习惯。2012年在美国出版,随即成为一本疯行全球的“习惯改造指南”。它融合了目前最顶级的神经学家、心理学家、社会学家、顶尖企业家和优秀市场营销人员关于习惯的最新认知,同时综合了国际一流企业:宝洁、谷歌、微软,世界顶尖大学:哈佛、耶鲁、剑桥和MIT关于“习惯的力量”的最新研究结果!你想知道的所有关于“改变习惯的秘密”,都将在这本书中找到答案。本书也成为了最受500强企业员工欢迎、提振人心、认知自我的最实用读本!
★《习惯的力量》作者查尔斯•都希格获得了美国2013年普利策新闻奖。本书入选FT/高盛2012年度商业图书!荣获2012年亚马逊网站编辑推选的十大畅销书之一!曾高居2012年《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第二名!国内知名企业家新东方执行总裁陈向东、身心灵作家张德芬、著名主持人蔡康永都强烈推荐阅读本书!
《纽约时报》赞本书“精彩绝伦”,《华尔街日报》称“连陷入危机的人都可以用这本书的知识改变自己的命运。”《经济学人》说 “本书将告诉你洞悉顾客的习惯对于市场营销至关重要。”《三联生活周刊》评论 “习惯养成容易消除难,不过一旦你明白了习惯可以改变的原理,你就有了改变它们的自由以及责任。”
★找到自己的习惯模式,学会利用习惯的力量,
一个人可以:强化意志力、成功减肥、聪明理财、高效工作……
一个企业可以:制造流行新产品、激励工作团队、在市场巨变中成功转型……
一个社会可以:改良观念和风气、提升公民幸福感……

作者简介

作者:(美国)查尔斯•都希格 译者:吴奕俊 陈丽丽 曹烨查尔斯•都希格,耶鲁大学历史系学士、哈佛大学企业管理硕士。《纽约时报》商业调查记者,获得美国2013年普利策奖。他撰写了一系列极具影响力的报道。都希格先生获得过美国国家科学院新闻报告奖、国家记者奖、乔治•伯克奖、杰拉尔德•勒伯奖等很多奖项。他经常为《美国生活》、《奥兹医生脱口秀》、美国国家公共广播电台、美国公共广播公司《新闻时刻》栏目以及《前线》撰稿。

书籍目录

前言 习惯疗法 第一部分 个体的习惯 习惯回路 习惯是如何运作的 第二章 大脑的渴求 如何建立新习惯 第三章 改变习惯的黄金法则 为什么习惯会发生变化 第二部分 成功组织的习惯 第四章 核心习惯 最重要的习惯 第五章 星巴克和让人成功的习惯 让意志力变成自发意识 第六章 危机就是转机 领导者怎样通过事故创造新习惯 第七章 连锁零售商预知消费者的行为 企业如何预测或操纵你的习惯 第三部分 社会的习惯 第八章 蒙哥马利公交车抵制运动 社会运动如何发生 第九章 自由意志的神经学 我们是否要为我们的习惯负责 附录 读者实践指南 译者后记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第二章 大脑的渴求 在十九世纪最初的十年里,有一天,一位叫克劳德·C·霍普金斯(Claude C. Hopkins)的知名美国高管从一个老朋友那里得来一个商业创意。这位老朋友发现了一种令人惊奇的产品,他坚信该产品将轰动市场。这个产品是一种牙膏,一种带有薄荷味,且泡沫丰富的混合物,他称之为“白速得牙膏(Pepsodent)”。这个产品吸引了一些风险投资商,其中一位之前做的一连串土地交易都以失败告终,而另一位,据说和黑帮有瓜葛。但霍普金斯的这位朋友保证这次风险投资能取得不俗的成绩。如果确实如此,霍普金斯将愿意帮他策划一次全国性的推广活动。 当时,霍普金斯是这个发展迅猛的行业的弄潮儿,而在几十年前,这个行业几乎不存在,这个行业就是广告业。他通过宣传厂家用“蒸汽流”清洁酒瓶,同时只字不提其他厂家采用完全相同的清洁方法,成功地说服美国人掏钱购买舒立兹啤酒。他曾全然不顾历史学家们激愤的口诛笔伐,通过在广告中宣传埃及艳后使用棕榄牌香皂沐浴,以此诱导了数百万女性购买该产品。他还捧红了膨化小麦(Puffed Wheat),宣称这种产品的制作过程是让谷粒膨胀至“正常大小的八倍”,然后再“用炮筒爆谷机打出来”。他已经将一连串前所未闻的产品变得家喻户晓,比如桂格麦片、固特异轮胎、必胜地毯清扫器和范坎普牌青豆烧肉。在这一过程中,他身家暴涨,甚至在畅销自传《我的广告生涯》中还大篇幅地诉说钱花不完的烦恼。 克劳德·霍普金斯最出名的要属他创造的一系列能让消费者养成新习惯的营销规则。这些规则革新了广告业,并最终成为所有营销人员、教育改革者、公共健康专家、政治人物和企业高管的常识。直到今天,从我们选择清洁用品到政府采用的疾病防治工具,霍普金斯的规则仍然无处不在。这些规则是创造新习惯的基础。然而,当霍普金斯的老朋友向他提到白速得牙膏时,这位广告人看上去不太感兴趣。当时,美国人口腔健康水平的急剧下降已经不是秘密。随着国家越来越富足,人们开始越来越多地购买含糖量高、制作精细的食品。等到政府为第一次世界大战征兵时,就出现了大批患有龋齿的新兵,因此政府宣称国民糟糕的牙齿健康状况已经危害到了国家安全。 但霍普金斯知道,做牙膏生意会弄垮自己。当时已经有一大批人在经营这种业务,他们上门兜售效果存疑的牙粉和洗牙剂,结果大多数都破产了。 问题在于,虽然美国存在全国性的牙齿健康问题,但是因为几乎没人有刷牙的习惯,所以极少有人购买牙膏。 因此,对于朋友的提议,霍普金斯只考虑了一会儿就否决了。他宁愿继续在香皂和谷物上下功夫。霍普金斯在他的自传中解释说: “我那时觉得不可能把牙膏的功效向外行们解释清楚,因为专业词汇太多了。”不过他的这个朋友倒是意志坚定。他一次接一次的拜访让相当自负的霍普金斯不禁侧目, 终于,这个广告人妥协了。 霍普金斯在书中写道:“我最终决定,如果他能给我部分股份六个月的期权,我就同意加入这个项目。”这位朋友同意了。 这将是霍普金斯一生中最明智的投资决策。 在这次为期五年的合作中,霍普金斯终于将白速得牙膏打造成全球最畅销的产品之一,同时还让刷牙的习惯以惊人的速度席卷美国。很快,从秀兰·邓波尔到克拉克·盖博,每个人都开始展现自己 “白速得牙膏式的微笑”。到1930年,白速得牙膏已经远销至中国、南非、巴西、德国,只要是霍普金斯能打广告的地方,就有白速得牙膏的身影。在白速得牙膏第一轮的营销宣传过了十年之后,民意测验表明刷牙已经成为大半美国人的日常习惯。霍普金斯让刷牙变成了每天必不可少的事。 霍普金斯后来自豪地说,他成功的秘密在于发现了某种特定的暗示和奖励机制,这两者激发了人的新习惯。这一机制具有非常强大的魔力,甚至到了今天,其基本法则依然被电子游戏设计师、食品公司、医院以及全球数百万销售人员所运用。尤金·保利(Eugene Pauly)让我们了解了习惯回路(habit loop)的概念,克劳德·霍普金斯则为我们展现了如何培养与塑造新习惯。

后记

本书开篇便告诉我们如果能发现自己的习惯模式,你就能改变自己的生活。作者强调“你有自由,也有责任”重塑自己的习惯。依靠习惯的力量,酗酒之人可以戒酒,深陷困境的企业能够重整旗鼓,高中辍学生也能够当上成功的经理。作者用上述一个又一个的案例,从实验心理学、应用心理学以及神经学的角度解释习惯的奥秘,让读者了解到行为如何变成了习惯,而习惯又如何改变人的命运。 此外,本书还解释了诸多日常生活中的谜团,比如:为什么牙膏会对口腔有刺激性感觉?空气清醒剂是如何发明的?美国人食用动物内脏的习惯从何而来?作者用翔实的语言,通俗易懂而又不失诙谐的文字,解释了深藏背后的道理。 习惯始于点滴,长于循环重复。如何去改变根深蒂固的习惯,把握自己的命运?本书将为你一一解答,为你揭示习惯的力量以及你超越习惯、掌控自己生活的力量,从而让你利用这股力量,最大限度地发挥你的潜力。本书最后提供的指导框架也为读者的实践提供了参考。从本书中你可以了解到好习惯应该如何保持,而对坏习惯应该如何做到见微知著,从而可以防微杜渐。 本书得以成稿,要特别感谢所有提出了宝贵意见和建议的朋友,同时也要感谢华南师范大学外国语言文化学院2012级研究生陈丽丽同学在翻译方面的努力。

媒体关注与评论

“本书将告诉你洞悉顾客的习惯对于市场营销至关重要。”——《三联生活周刊》非常好看、精采绝伦……本书花了许多心血来阐述塑造习惯与改变习惯这门科学。──《纽约时报》如果都希格先生关于那些习惯来自于天性的想法是对的,那么所有尝试摆脱坏习惯的努力都将无功而返。所以,我们需要教会经理人的应该是如何辨别和区分蛛丝马迹的线索,辨别哪些线索在带来收益的同时也带来了这些坏习惯。然后他们就可以学会如何使用其他的规则来获得相同的收益——包括生意和个人的成功——同时避免养成那些坏习惯。——《福布斯》一本让人着迷的书,它探讨了一种惊人的甚至是令人不安的冲突:一方面是对于“习惯”越来越复杂精密的科学认知,包括习惯的形成、破坏和改变;另一方面却是商业公司利用这些知识试图控制你的习惯并从中牟利。——《连线》这本好书探讨我们充满病理性习惯的社会:我们吸烟、没事一直看智能手机、长期选错伙伴、永远自作自受。都希格深入挖掘为什么我们会这样,以及如何能够改变。不管是个人或组织都能受惠于本书。──《每日新闻》作者探讨了四个公司的案例,他们无一例外都是通过使用更聪明的习惯替代传统的生意经而取得了成功。——《快公司》我们中的大多数人都想改变一下自己或者自己的人生。我们吃得太多。我们抽烟。我们不锻炼身体。我们身陷错误的职业。我们花钱太多,攒钱太少。我们爱上不该爱的人。一些人想改变一些东西,一些人则想彻底改变他们的人生面貌。但我们能改变人生吗?如果能的话,该怎样做呢?我们中的大多数人都想改变一下自己或者自己的人生。我们吃得太多。我们抽烟。我们不锻炼身体。我们身陷错误的职业。我们花钱太多,攒钱太少。我们爱上不该爱的人。一些人想改变一些东西,一些人则想彻底改变他们的人生面貌。但我们能改变人生吗?如果能的话,该怎样做呢?查尔斯?杜希格(Charles Duhigg)可能已经找到了改变人生的金钥匙。杜希格是《纽约时报》(New York Times)的一名记者,他花了三年时间采访研究人员、营销专家和神经科学家,以期更好地了解大脑的运作机理以及如何将相关知识运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他在自己的新书《习惯的力量》(The Power of Habit)中发布了研究的成果。结论是:大多数时候我们是靠自动驾驶仪行进的,而我们却没有真正了解这一点。我们在很大程度上受习惯而不仅仅是自觉选择的控制。他写道,“习惯是我们在某个时候有意识做出的决定,然后我们就不再思考了,而是一直这样做下去,通常是每天如此。”就连陷入危机的人也能够用这种知识改变他们的人生。我们不可能忘掉坏习惯。战胜坏习惯的方式是学习新的、更好的习惯。这本书开头讲述了“莉萨•艾伦”(Lisa Allen)的故事,莉萨•艾伦是一位年轻女士,她战胜了自己的坏习惯。一开始,她超重、酗酒、吸烟,背负着债务,也没有工作,她的丈夫也刚刚离她而去。而几年之后,她成功瘦身,不再酗酒吸烟,有了工作和收入,生活走上正轨。她去跑马拉松,买了房子,订了婚,并开始念硕士学位。她的这番转变是从她下决心改变一个“基石”习惯开始的,她戒了烟。随后,其他变化一个接一个地发生了。杜希格称,习惯是一种神经学现象。神经学家对莉萨?艾伦大脑的扫描图像进行了研究,发现“与她的老习惯相关的一套神经系统模式已被新模式覆盖。他们仍能观察到与她过去的行为相关的神经活动,但这些脉冲已被新的脉冲挤占。莉萨的习惯改变了,她的大脑也随之改变了。”但你该怎样改变坏习惯呢?杜希格称,麻省理工学院(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的研究人员认为,所有习惯都可以分解为三个步骤:暗示、惯常行为和奖赏。触发习惯的第一步是暗示,比如经过一家点心店,喝一杯咖啡,等等。奖赏是习惯真正要满足的某种渴求。改变习惯的诀窍是先辨别出这三大要素,然后让它们向更积极的方向转变。他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为例来详加说明。杜希格说,有段时间他不断长胖。他是如何改变这种状况的呢?1. 找出坏习惯。杜希格注意到自己长胖了。为什么?是什么发生了变化?他意识到自己每天下午都会在工作之余休息一会儿,走到《纽约时报》社的餐厅,吃上一大块碎巧克力曲奇。2. 找出习惯的奖赏。你要寻找的真正奖赏或回报是什么?换句话说,在杜希格的案例中,当初他形成这种习惯是为了追求何种回报?他在试图满足什么渴求?你可能认为答案是明摆着的。吃曲奇不就是因为想吃曲奇吗?这可不一定。吃曲奇是因为想吃东西吗?是为了打发下午三点左右的无聊吗?是以此为借口溜达一下吗?还是为了借机与同事们在餐厅里聊天?有意思的是,杜希格并不了解确切原因,研究也显示,大多数人都不了解这其中的原因。他说,“我们通常意识不到我们行为背后的渴求。多数渴求事后回想起来都是显而易见的,但当我们处于它们的控制之下时,却极难发现。”习惯本身与习惯背后的真正奖赏或真正渴求之间其实存在巨大差别。你该怎样找到奖赏呢?杜希格推荐了一个简单的三步走技巧:试验、记录、等待。第一步是试验:尝试不同的其他习惯,看你能否感受到同样的奖赏。吃曲奇的习惯是否仅仅是溜达一下的借口呢?于是杜希格尝试以散步来代替吃曲奇。吃曲奇是不是因为想吃东西?于是他尝试在办公桌上放一个苹果。第二步,每一次试验之后,尝试写下你脑海中最先出现的三件事,可以写下“情绪、随想、有关你的感觉的反思,或者就写下你脑海中出现的头三个词。”为什么要这样做?研究习惯问题的科学家发现,做笔记这种行为的功能非常强大。(认知行为治疗师也认同这一观点)。杜希格写道,“它能迫使人在一瞬间意识到自己的想法或感觉,”还能帮助你在一段时间之后回想起这些情绪。第三步,做完这些之后,他等待了十五分钟。他定了闹钟。当闹钟响起来之后,他问自己:你现在还觉得特别想吃那块曲奇吗?杜希格说,这十五分钟是关键。比方说,如果在吃完苹果或者散完步十五分钟之后,你仍然觉得很想去餐厅的话,那你就还没有找到什么是真正的奖赏。通过大量的试验以及翻阅你的笔记,你应该能够辨别出与你的习惯相关的真正奖赏。3. 找出暗示。一般来说,我们的习惯是由某些东西引起的。你在喝咖啡的时候会随手点一根香烟。你吃过饭会想吃冰淇淋。诸如此类的例子还有很多。要想克服坏习惯,我们就应该找出提示。科学家已经发现,提示一般可归入五个范畴:地点、时间、情绪状态、其他人、习惯临发生前的行为。杜希格的暗示是什么呢?为找到暗示,他一直等到渴求来袭,然后他记下五件事:我在哪里?现在是几点?我的情绪状态是什么?旁边有哪些其他人?渴求临出现前的行为是什么?几天后,他分辨出了他的暗示:时间。每天下午3:30左右,他总想放下工作消遣一下,他说,就是那种跟朋友八卦几句的消遣。并不是人人都跟莉萨?艾伦一样。但我敢肯定,每个人都希望甩掉自己的某些习惯。怎样改变你的人生?“习惯的力量”作者谈——《华尔街日报》


编辑推荐

《习惯的力量》作者查尔斯•杜希格荣获2013年美国普利策新闻奖。 疯行全球的“习惯改造指南”2013登陆中国!国际一流企业:宝洁、谷歌、微软……世界顶尖大学:哈佛、耶鲁、剑桥和MIT……都在竞相研究和使用的最热门的学问!如果你能发现自己的“习惯模式”,你就能彻底改变自己的生活!我们吃得太多我们不爱锻炼我们花钱太多,很少攒下钱我们每次身陷错误的职业我们总是爱上不该爱的人……为什么我们无法控制自己呢?其实,我们每天40%的时间不是选择,而是习惯。你身上的习惯从何而来?如何发生?如何利用习惯的力量改变生意和生活?学会利用习惯的力量,一个人可以:强化意志力、成功减肥、聪明理财、高效工作……一个企业可以:制造流行新产品、激励工作团队、在市场巨变中成功转型……一个社会可以:改良观念和风气、提升公民幸福感……如果你能诊断自己的习惯,你就有了改变习惯的自由和责任。如果你能利用习惯的力量,即使你陷入危机,一切皆可翻盘。

名人推荐

面对大环境不景气、整体经济衰退,民众生活压力大到不能支撑。新的一年,这本书会让你找出快乐的方向。──蔡康永 畅销书作家,著名节目主持人习惯是影响我们一生幸福的重大因素,想要有更美好的人生,我们必须正视自己的习惯,也就是所谓的惯性。本书为我们指出了一条明确的道路,值得所有人参考、深思。──张德芬 身心灵作家,畅销书《当下的力量》作者这是一本可以改变你生活轨迹和生命历程的书。因为习惯塑造了一个人日常生活的轨道。建立新习惯,就是从一个轨道跨越到另个一个轨道,这需要勇气、智慧和能量。都希格的这本书向你揭示了其中必备的智慧。一个认真的读者,必将受益终生。——涂子沛 《大数据》作者都希格的论点优美、简洁而有力:我们应该正视行为的根本驱动力、,承认这些驱动力不易驾驭,然后让自身同样的渴求导向具有生产力的行为模式。他的核心立论切中要点、令人兴奋且实用。──吉姆‧柯林斯,《从优秀到卓越》作者本书虽不是仙丹,但引人入胜,全方位探讨习惯运作的方式。都希格巧妙融合了迷人的新研究与丰富的案例来建立易懂的心智模型,各种情况都能运用,让这本书好看到不行。光是探讨核心习惯那一章就足够证明本书的价值。──戴维.艾伦,畅销书《搞定》作者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习惯的力量 PDF格式下载



书的封面做的很醒目,一眼就能从畅销榜里看到。书内理论性的东西都是用实例介绍的,看起来不枯燥,通俗易懂。有意思的是书中反复用一个简单的模型揭示习惯运行的机理。有了理论基础,能让读者更容易相信。和同次购买的《自控力》而言,本书更胜一筹。在书的最后一部分也有简单讲解自控力方面的内容。这是本不错的书,涵盖的比较全面。可以作为休闲读物。


看了之后,觉得很有用。而且如果按照书里的做确实能够改变。总体来说是本分析类的书,分析占了大多数,并没有教你具体的应该怎么去做。但是这样反而很好,因为大家的情况都不一样。只有了解了原理,自己会分析了,怎么做,因人而异。值得反复看。


写的都是习惯怎么怎么重要,但是没有将应该养成什么样的习惯,该如何去养成好习惯,所以该书和我预期的差的比较远。


改变一些惯常行为,可以提高做事的效率,只是怎么去发现这些惯常行为才是应该要学习的。


这是最期待的一本书,但也是最失望的一本。整本书的N多个故事其实说的都是同一个模式,但故事虽然多却零散、重复又无重点,并不能很旗帜鲜明地论证、强调他所希望证明的那个模式,给人的感觉就是看不下去和啰嗦。如果这是篇几千字的论文,那应该很不错,可作为一本书,真是啰嗦啰嗦啰嗦啊。或许我水平差不懂欣赏吧,与同类的其他基本如《自控力》《正能量》之类的比起来,这本实在让人失望。


广告挺响亮的,中英文版本都买了但实用性不高。而且,商业味道很浓。对于它的研究结果在其它书籍也得到了,而且更为专业,但这本书更加通俗,所以面对更多的读者,但又许许多多夸大的口吻,所以根本称不上是“著作”。而且只有前80页是讲个人的。但这位记者的宣传手法让人质疑,在凑字数,最讨厌也在不断填充字数。看看那些故事的核心部分,可以删掉一大部分毫无关系的东西。同样,有点徒有虚名。在这个领域有一点经验的人不建议购买。


推荐!青睐这本书!赞!


意料之中的中信出版社的好书 收到书先匆匆看了几十页 然后又用了一个上午的时间看完了全部 好书就是这样 一看停不下来 对于一些想要寻求某些改变的读者来说 更值得一读 无论是哪一方面 都会有一定的启发


在你回顾过往的时候,可能真的会迷茫!展望未来的时候更是如此!所以,读这本书吧,给你方向,从最简单的小事开始做起,马上见效!


很不错的书,纸张和排版都很好。内容很发人深省。值得一看。


致力于养成良好的习惯,对我们很有帮助


值得一读再读的好书,提醒、勉励自己


本书的案例十分生动,读的时候像故事书,但又十分科学严谨。其中的理论揭示了人类创造习惯这种与生俱来的能力,以及这种能力的好处和坏处,最后告诉我们将这种能力控制到对自己或集体有利的方向的一种概念。相信认真去研读书中内容,并加以应用的人,会不断改变自己,受益终身。


  推荐阅读方式:扫读。    看了这本书,我知道了:习惯是大脑一直在寻找可以省力方式的妥协结果。  还知道习惯的养成模式:暗示——行为——奖励    书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一句话是:“没有哪个运动员会因为某个新教练说了一句话,就放弃之前所有的习惯。”... 阅读更多


只能说买了这本书是绝对不会后悔的!


作者整篇是在介绍别人的研究报告,自己的总结嘛...你懂的


简直就是浪费钱@-@


习惯的力量真的很强大


没有看这的人,有空可以看看,真的不错啊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