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端午节

孙正国 中国社会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6-9  

出版社:

中国社会出版社  

作者:

孙正国  

页数:

222  

Tag标签:

无  

前言

人生活于文化之中,正像人离不开空气一样。《周易》说:“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无论汉语“文化”一词是否由此而来,这段话至少说明,我们的祖先向来对文化的重要性有十分清楚和极其深刻的理解。文化确乎是人之所以成为人、人类之所以成为人类的根本标志。人创造了文化,文化也创造了人,从这个意义上也可以说,人是文化的动物。 从文化本身来说,相当长一段历史时期的传统文化可以粗略地、也是相对地划分为两大分流,即所谓上层文化(或称高层文化、雅文化、精致文化……)和下层文化(或称基层文化、底层文化、低层文化、民间文化)。 民间文化是人民群众创造的最古老的文化,因为它的根源可以追溯到人类发展的初始阶段;民间文化同时也是最年轻的文化,因为它仍然活生生地存在于人民的日常生活和口碑之中。民间文化还是整个社会文化的基础,并且具有极强的生命力。上层文化往往是对民间文化选择、改造和精致化的结果。 民间文学、民间艺术是民间文化中最富色彩的一个组成部分。它在人类创造的一切艺术中,生命最活跃,涉及最广泛。它以古朴纯真的艺术手段,反映着人民群众的现实生活、理想和追求。它的无数珍品,是当之无愧的美的典范。没有了它,人类将失去多少童真的回忆;没有了它,人类的爱祖国、爱家乡将会缺少多少实际可感的具体内容;没有了它,人类的欢乐、悲伤也将变得干枯而平淡;没有了它,人类将会失掉多少生活的甘美和幽默…… 万家社区图书室援建和万家社区读书活动,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项战略举措。我们作为受到农民兄弟哺育和培养的知识界、文化界,有义务用学来的知识回报衣我食我的广大农村的父老乡亲,这不仅是我们的社会责任,也是我们的荣耀。 中国民俗学会在这项重要活动中,承担有关中国民间传统文化的约50种图书的撰写工作。我们组织了学养很高的包括大批教授、研究员在内的专家队伍,来完成此项写作任务。他们在相关领域里,学有所长,业有专攻,所有作者都以光荣志愿者的精神,以科学严谨的态度,用生动活泼的文字,把相关的准确而丰富的知识,呈献给农民兄弟和城镇社区的读者。完成这项具有重要意义的写作编书任务,是我们人生当中一件值得骄傲、值得自豪的事情。 中国民间文化是世世代代锤炼和传承的文化传统,其中凝聚着民族的性格、民族的精神、民族的真、善、美,是中华民族彼此认同的标志,是祖国同胞沟通情感的纽带。历史悠久、内涵丰富的传统文化也是我们中华民族对人类文化多样性发展的巨大贡献。急遽变化的时代在淘洗着传统的民间文化。在当今时代,我们尤其有必要对我们丰富淳厚、历史悠远的民俗传统立此存照,将其中的优秀部分及其真谛展示给包括农民兄弟在内的广大民众,使他们对中华大地、对祖国同胞、对优秀的文化传统和淳厚的民俗民风怀有更深刻的眷恋、热爱和崇敬。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创造的非常丰富而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们的幸事,也是我们的历史责任。 我希望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民间文化之花越开越鲜艳,为我们祖国、为我们中华民族赢得一个永恒的春天。

内容概要

端午节是我国二千多年的旧习俗,每到这一天,家家户户都悬钟馗像,挂艾叶菖蒲,赛龙舟,吃粽子,饮雄黄酒,游百病,佩香囊,备牲醴。
端午节的第一个意义就是纪念历史上伟大的民族诗人屈原,第二个意义是伍子胥的忌辰,第三个意义是为纪念东汉孝女曹娥救父投江而死,第四个意义是纪念现代革命女诗人秋瑾。
本书是《中国民俗文化丛书》之一,主要介绍了端午节的习俗、端午节的传说、端午节的来历、端午节的诗词以及端午节的当代演化等内容。
中国民间文化是世世代代锤炼和传承的文化传统,其中凝聚着民族的性格、民族的精神、民族的真、善、美,是中华民族彼此认同的标志,是祖国同胞沟通情感的纽带。历史悠久、内涵丰富的传统文化也是我们中华民族对人类文化多样性发展的巨大贡献。
《中国民俗文化丛书》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部分及其真谛展示给包括农民兄弟在内的广大民众,使他们对中华大地、对祖国同胞、对优秀的文化传统和淳厚的民俗民风怀有更深刻的眷恋、热爱和崇敬。

作者简介

孙正国,男,1972年生于湖北利川,土家族,现为长江大学副教授,文学博士,中国民俗学会理事。在民俗学和神话学领域出版论著3部,发表学术论30余篇,论文被《新华文摘》、《人大报刊复印资料》等重要学术文摘转摘。

书籍目录

前言
第一章 端午节的重要习俗
挂菖艾、饮药酒等驱瘟祈福习俗
吃粽子、划龙船等祭祀纪念习俗
斗百草、回娘家等娱乐团聚习俗
全国各地的端午习俗举例
第二章 端午节的传说
纪念政治人物的传说
纪念宗教人物的传说
纪念民间人物的传说
第三章 端午节的来历
端午节起源于季候变化引起的
原始信仰与巫术习俗
端午节起源于夏至与上古新年习俗
端午节起源于龙图腾信仰
第四章 端午节的诗词
唐代的端午诗歌
宋代的端午诗词
元代以来的端午诗词
第五章 端午节的当代演化
端午民俗与民俗传统
端午民俗的当代演化
端午节的文化精神与文化保护
后记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第一章端午节的主要习俗 端午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中民族特色鲜明的夏季节日,也是我国各民族以及海外华人、华侨普遍认同、世代遵循的纪念性节日。久远的历史,淳厚的民俗风情,独特的民族意蕴,使得端午节的文化影响跨越了民族文化和地域条件的层层差异,成为东亚许多国家和地区广为接受的节日文化,在韩国还被吸收创造出“江陵端午祭”这类富有自己民族特色的节日习俗。正因为如此,端午节与春节、中秋节被人们称为中华民族最有影响的三大传统节日。 端午节的节庆时间一般固定在每年农历的五月初五。不过,也有的民族和地区将五月初五前后的几天都作为端午节庆时间。还有的地区,将端午节庆时间分为两个时间,一个是五月初五,又称为小端午;一个是五月十五,又称为大端午。荆楚文化的部分地区,如湖北的利川、天门等都有两个端午的节庆习惯,而且大端午更为正式和隆重,习俗也更为完备。 端午节是在我国南北文化融合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民族节日,流传的地区和民族非常广泛,这就导致了端午节的一种习俗特点:端午节的主要习俗在不同民族和地区都是相同的,但一些具体的习俗与观念又呈现出丰富的民族和地区之间的个性差异。很多少数民族由于受汉族文化的影响,端午节也成为民族的重要节日,如苗族的龙船节、畲族五月初四过端午节、达斡尔族端午节的药泉会、羌族的端午节和大禹会、藏族的端午节赛马会,等等。端午节的主要习俗有龙舟竞渡、佩戴端午索、香包和五毒兜、挂菖蒲艾人、饮药酒、吃粽子、张贴钟馗像等符图、郊外踏青、登高、姻亲往来等内容。这些丰富的节日形式,成为中华民族欢度节日的民俗生活方式。为了系统地认识端午节,我们首先介绍端午节的主要习俗,然后以民俗风情的形态展示我国各地的一些端午节的节庆活动。 挂菖艾、饮药酒等驱瘟祈福习俗 在端午习俗中,最典型的一类习俗活动,如悬挂菖蒲、艾蒿、饮药酒、贴午时符、沐浴兰草水、端午佩饰等,主要是为了表达人们在端午节这一节庆期间的普遍心理:驱瘟祈福。客观上也起到了一定的预防疾病的作用。 一、采药与悬挂菖蒲、艾蒿的习俗 采药是端午节早期最重要的习俗活动,也是最古老的端午节俗之一。《荆楚岁时记》引西汉时期的《夏小正》说:“此日蓄药,以蠲除毒气。”后魏《齐民要术·杂记》中,有五月捉蛤蟆的记载,亦是制药用。后来有不少地区均有端午捉蛤蟆之俗,如江苏于端午日收蛤蟆,刺取其沫,制作中药蟾酥;杭州人还给小孩子吃蛤蟆,说是可以消火清凉、夏无疮疖。还有在五日于蛤蟆口中塞墨锭,悬挂起来晾干,即成蛤蟆锭,涂于脓疮上可使之消散。端午采药习俗具有深刻的社会实践意义,它表明人们对五月多瘟疫疾病的自然规律的认识,反映出人们通过积累生活经验、发挥生活智慧而掌握了中药材的生理特性与药理功用,由此形成的采药习俗,象征着社会医药知识的发展和社会医药能力的增强。正是在这种意义上,我们又可以说,端午节是中国的“医药节”,最典型地反映了中华民族丰富的生活智慧与传统的医药水平。

后记

这本关于端午节的小书,终于在2006年端午节之后的一个月,结稿了。 这是非常幸运的一件事情,为中华民族的端午节写一本介绍性的小书,写给中华民族传承了端午节的最广泛的传承者,写给正在兴盛发展的新农村建设。幸运之后是一种惭愧,担、心不能很好地完成这项工作。 无论如何,先把自己的理解与了解写出来,让广大的对于端午节有着深厚情感的朋友们去批评、补正。 一个值得纪念的说明是,写作这本小书的过程中,正值2006端午之际,荆州电视台知名栏目“江汉风栏目”记者的汪慧琴来作端午节的访谈,我欣然接受。节目完成后,汪小姐非常乐意地答应把节目素材送给我作本书的资料。所以,必须向汪小姐以及“江汉风”栏目表示敬意。 在此,我要感谢中国民俗学会会长刘魁立先生,感谢刘先生一直以来对我的信任与扶持。 我要感谢刘守华先生、陈建宪先生,在我走进两位先生的师门之后,一直给予我鼓励指导和热切的鞭策。 我要感谢同事、朋友徐东先生,他帮助我整理资料并作技术处理,付出了辛勤劳动。 我还要感谢妻子和尚在孕中的宝贝,她们给了我浓烈的天伦之情,让我在炎夏的写作中倍感温馨和浪漫。 最后,我郑重地向中国社会出版社和责任编辑侯钰小姐致以诚挚的谢意和由衷的歉意,如果没有她的提醒与认真的工作,这本小书就不可能顺利面世了。 是为记。


编辑推荐

  人生活于文化之中,正像人离不开空气一样,《周易》说:“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无论汉语“文化”一词是否由此而来,这段话至少说明,我们的祖先向来对文化的重要性有十分清楚和极其深刻的理解。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端午节 PDF格式下载



介绍了端午节的习俗、端午节的传说、端午节的来历、端午节的诗词以及端午节的当代演化等内容。深入浅出,通俗易懂。


看了再看,加深印象,里面还有故事。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