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吉鸿昌的故事

徐骏华 徐骏华 中国社会出版社 (2009-01出版)
出版时间:

2009-1  

出版社:

徐骏华 中国社会出版社 (2009-01出版)  

作者:

徐骏华  

页数:

248  

内容概要

  英雄故事丛书。《吉鸿昌就义前后》,是胡洪霞(即胡红霞。下同)女士怀着对丈夫的爱慕与思念之隋,历经数载寒暑,用血和泪书写而成的。这是一部可读性强、史学价值高、教育意义大的回忆录。然而,在“文化大革命”动乱时期,是非颠倒,黑白混淆,闻名中外的抗日民族英雄——吉鸿昌’,遭到无端指责,因此,极左势力百般阻挠该书的出版。针对阻止吉鸿昌烈士事迹的研究与宣传的问题,周恩来总理极力维护这位民族英雄的声誉。1971年,他在北京召开的“图博口”出版领导小组会议上,旗帜鲜明地指出:“吉鸿昌同志是旧军人出身,后来参加了共产党,牺牲时很英勇,从容就义,很有必要把他的事迹出书。”在周恩来的亲自过问下,《吉鸿昌就义前后》终于出版了。  周恩来的这段话,言简意赅,既伸张了正义,又概括了吉鸿昌经过长期曲折、艰辛的探索,由民主主义者,转变为共产主义者,成为一个民族英雄的历程。

书籍目录

引子吉家有了传“香火人”穷人的孩子旱当家斗恶扶弱的“扁担愣”倔强的学徒为救国当兵去冯玉祥叫他“吉大胆”体贴士兵的工兵连长关心国家大事的营长投身于国民革命远征甘肃,安定兰州响应五原誓师解围西安城秘而不宣的文明结婚天堑飞渡铁军扬威豫东“桀骜不驯”的吉大胆作(做)官即不许发财为桑梓兴办教育不扰民为民除害“化险为夷”题词的记忆回族同胞叫他“吉回回”不堪“礼送”崇敬人在新军阀混战的漩涡中在彷徨中觉醒我是中国人神圣的召唤新的政治生命在三等车厢里准备抗战高举抗日义旗收复多伦旗帜不倒惩罚顽匪虎落平阳孙河脱险新的角色临危不惧被捕入狱正气凛然从容就义参考书目

章节摘录

吉家有了传“香火人”扶沟位于豫东平原,虽然在河南不算大县,但是历史悠久的名县。古城桐丘,因境内东有扶亭,西有水沟,各取一字,故城称“扶沟”。西汉高帝十一年(公元前196年)开置县,迄今已有两千余年的历史,是黄河古文化发祥地之一。境内有保存完好的凤凰岗遗址、古城遗址、支亭寺仰韶文化遗址,宋代理学家程颢任知县时建造的大程书院古建筑群,明洪武二十年兴建的文庙大成殿,道教圣地雾烟山等。在扶沟县城东北十多里的一个镇,叫吕潭镇。这个地方虽然不大,但也很有名气。镇有寨,寨周长十多里,地处扶沟县至太康县、开封至周口两条官道的枢纽。贾鲁河从寨西北角流入,由东南角流出,纵贯全镇,它上通白潭直抵开封惠济河,下流在镇南与双洎河汇流,直泻沙河人流淮河。四通八达,水陆方便,曾是沿河一个商业中心。历史上,这里舟车繁盛,商旅云集。


编辑推荐

《吉鸿昌的故事》由中国社会出版社出版。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吉鸿昌的故事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