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隐士

张冬菜 中国社会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1  

出版社:

中国社会出版社  

作者:

张冬菜  

页数:

257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世界文明古国创造的人类伟大文明,唯独华夏文明独存,其他的文明都衰落、消失了。这里的原因很复杂,但华夏文明中由于有群落生态的光辉,得以使这一文明延续下来,确是毋庸否认的。《古代社会群落文化丛书》将中国古代群落生态看做是中华五千年文明得以延续发展的道德力量,是华夏文明的奇葩。研究中国文明史如果忽视中国古代群落生态,是极其不应该的。现在,西方人都承认了我们古代的群落生态,为什么我们自己还要忽视,不站出来进行全面研究,以弥补这一疏忽呢? 本丛书通过对中国古代群落生态作为具象进行深入探讨,从而寻找其与现代生态伦理文明的转化机制,对其当代价值进行客观的分析和考察。在研究方法上,坚持以唯物史观作指导。既多方面揭示,又重点突出;既纵向考察。又横向比较。将研究对象始终置于人类社会发展和生存的大背景之中,以便古为今用,促进社会主义道德文明和生态文明建设。

书籍目录

第一章 隐士的生命景观 隐士:摇曳山林间的生命风景 隐士与中国文化 争议与悖论第二章 隐士的生活 隐士的谋生之道 隐士与娱乐 隐士与养生 他者的眼光:奇行与变态第三章 隐士与文学艺术 隐士与文学 隐士与书画 隐士与音乐第四章 上古先秦时期的隐士 上古传说中的隐士 老庄与隐逸 孔子与隐逸 先秦的几位名隐第互章 秦汉时期的隐士 中央集权的建立与隐逸 秦末汉初的五大隐士 东方朔的吏隐之道 王莽篡位与退隐之潮 东汉时期的名隐第六章 三国两晋南南北朝的隐士 三国时期的隐士 竹林七贤 陶渊明和谢灵运 山中宰相陶弘景 其他一些名隐第七章 隋唐时期的隐士 隋朝三隐士 药王孙思邈 王维、孟浩然、自居易:进退之间 天台三贤:寒山、丰干、拾得 终南捷径第八章 宋元时期的隐士 两宋隐逸文化概述 睡仙陈抟 林逋梅妻鹤子 理学大师邵雍 无名隐者举隅 金元时期的隐逸第九章 明清时期的隐士 隐逸文化概说 画中隐者 慷慨悲歌——明末清初的遗逸 市井奇人——扬州八怪

章节摘录

在这些称呼之中,“隐士”一名是最具通俗性、最广为人知的。故而本书采用此名。较早在荀子的著作中,已经提到“天下无隐士,无遗善”。隐士被称为“遗善”,也就是人君在挑选才士时所遗漏的贤达。所以,隐士是没有进入仕宦系统的人才。但是这种“遗漏”,自然是从君主的立场而言。若从隐士的角度来说,则是主动逃避和挣脱出来的漏网之鱼了。这点是很重要的。像许由、巢父、叔齐和伯夷等人,躲避皇位犹恐不及。因此《辞海》对“隐士”的解释是“隐居不仕的人”,就是隐居起来不当官。这个解释还稍有欠缺。若把“隐士”之名分成“隐”和“士”两部分来谈,可能意思更为明晰。所谓“隐”,自然就是隐居、不显于世的意思。而“士”则是士农工商中的“士”,是古代社会具有一定知识与技能的社会群体,大体相当于现在的知识分子。故而,隐士指的就是古代社会中隐居起来的知识分子。他们虽然拥有了知识,几乎都是社会一流的人才,具备了成为官僚跻身上流、管理普通百姓的条件,却主动放弃这一选择,避居于山水之间,为自己的人生开辟另一条道路。这样的选择使他们与普通人区分开来。诚如《南史·隐逸》说的,隐士“须含贞养素,文以艺业。不尔,则与夫樵者在山,何殊异也。”那些虽然也同样隐居于山野的普通老百姓,是不被列入这一群体的。当然,隐士也不尽居于山林,也有大隐隐于市,隐于朝的。这要看是什么类型的隐士了。2.隐士的类型要归入隐士,应当是以隐居且有一定的德才作为衡量的标准。比如,颜师古对《汉书》提及的“逸民”作注云“逸民,有德而隐居者也”。纵观隐士的历史,最初的隐士大多符合这样的标准,但是发展下来,鱼龙混杂,也逐渐掺入了很多水分和杂质。有的所谓隐士,反而以隐为手段,为的是进入仕途。有的虽然也隐居,但与外界官场的联系却一直难以割舍。这样的现象很多。如此之类又算不算隐士呢?对隐士进行分类,很早就已经开始了。南朝的史学家范哗在《后汉书·逸民列传》中专门介绍了隐士,并提到隐士有“或隐居以求其志,或曲避以全其道,或静己以镇其燥,或去危以图其安,或垢俗以动其概,或疵物以激其清”等不同类型,可见他是从隐逸目的、原因的角度,把自古以来的隐士进行区分。不过这六类似乎难以完全区分明白,有的隐士可能一人便综合了几种类型。明朝著名的哲学家、文学家李贽对隐士的分类有独到的见解。在《藏书》中,李贽将隐士称为“外臣”,将这些外臣总体上分为“时隐”、“身隐”、“心隐”、“吏隐”四类。所谓时隐,就是审时度势而隐,即孔老夫子所言“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这种隐士在改朝换代的乱世之时较多。身隐,是“以隐为事,不论时事”,有多种类别,有的是天生喜欢逗留山林,不喜世间的喧嚣;有的则是生性疏懒、不耐烦劳,只得隐居;当然,也有的人志在求仙问道,抛弃世俗生活,像南朝时的“山中宰相”陶弘景、宋人陈抟等。而像超绝尘世的庄子之类,更令后世文人敬仰不已。然而,李贽认为身隐还不如心隐,而心隐又不如吏隐,对吏隐最为赞许。吏隐就是俗话所说的“大隐隐于朝”,比如姜太公、张良等人。虽然身处魏阙,却能超脱自在,能在为官的束缚与隐者的自由之间达到平衡、和谐,确实极为不易。今人对隐士的分类也是五花八门,未能统一。韩兆琦先生在《中国古代的隐士》一书中,将形形色色的隐士分为七类,笔者以为颇为妥当,转介于下:其一是节士型。这种人坚持自己的理想和信念,以品格、气节著称。伯夷、叔齐不满周武王以暴制暴、攻伐商纣,发愤不食周粟,一道遁入首阳山,最后双双饿死。自古以来,他们都被视为节士、义士。这类的隐士在改朝换代时总会出现。魏晋时的范粲,忠于曹氏政权,在司马氏篡权夺位之后,为了躲避司马氏的招纳和利诱,装疯闭门不出,竟至三十年不说话。其二是道德型。这类人往往都是饱读圣贤书,有较高的道德修养,虽然没有从政,却能影响一方,连朝廷也颇为重视。西晋初人朱冲,因为德行很好,朝廷叫他去当博士,他不肯应聘躲进了深山。在山中,他尽心尽力教化山民,很快使那里的社会风气有了巨大的改变,百姓夜不闭户、路不拾遗。连临近的乡民也受到感化。人们把朱冲视为父母官。朱冲的德行甚至还产生更加神奇的力量,使得“毒虫猛兽皆不为害”。这类隐士的数量也不在少数。


编辑推荐

《隐士》带你了解隐士的生命景观、隐士的生活、隐士与文学艺术等众多隐士的事物。中国自古多隐士。隐士,是引人遐思,让人浮想联翩的一个词。它代表着与普通人有着一定距离,却并不令人陌生的一个社会群体,另一种有别于大多数人的生活方式,乃至生命形态。时至今日,这个群体所昭示的意义,他们对人生、生命等的另类解读和诠释,仍然值得我们这个时代的人去品味和思量。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隐士 PDF格式下载



书很好........值得购买..................


需要这本书,看后无大用


真正的高手在民间,看了就会明白!


还没读,希望能有用的资料


白岩松推荐的


粗翻不错


可以作为一本工具书。纸张不是很好


此书故事性很强,里面有很多人物故事,但是要想把他作为学术研究参考书目不太适合吗。如果只是为了了解一下有关隐士这方面的知识,可以买来看一下。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