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宽容

明德 著 明德 当代世界出版社 (2009-08出版)
出版时间:

2009-8  

出版社:

明德 当代世界出版社 (2009-08出版)  

作者:

明德 著  

页数:

250  

前言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做人应该有海一样的胸怀,海一样的气度,才可以获得生活之快乐,成就千古之伟业!遇到风浪时,大海里的鱼不会惊慌失措,小河里的鱼则会四处逃窜。人和鱼也一样,见过大风浪的人自然具有一种海洋般豁达的气度,遇到事情轻易不会厅斤计较,挥一挥手让事情过去,继续专注自己的事业和人生;而阅历不足、见识不深的人,就会纤毫必争,睚眦必报,陷入没完没了的烦恼中,哪里还有精力去做大事呢?生活像一座山峰,宽容是小径,循径而上,会知山的高大和巍峨;生活像一片汪洋,宽容是扁舟,泛舟于汪洋之上,才能知海的宽阔。穿梭于茫茫人海中,面对一个小小的过失,一个淡淡的微笑,一句轻轻的歉语,带来包涵谅解,这是宽容。在人的一生中。常常因一件小事、一句不注意的话,使人不理解不信任,但不要苛求任何人,以律人之心律己,以恕己之心恕人,这也是宽容。宽容不仅体现一个人的气度,还显示出他的修养、品德、内涵,以及心态。宽容能让人看透生死,看淡得失,看轻荣辱,超越世俗人情,隔阂、矛盾、磨擦尽可以化解。它能使人的精神成熟,心灵丰盈。一个人的胸怀能容得下多少人,就能赢得多少人的宽容;能容得下多大的事,就能做出多大的成就;为社会做出多大贡献,就会获得多高的荣誉。个人的生存和发展需要他人和自我的宽容;人性的提升和人格素质的完善也必须要有宽容;社会的发展需要宽容;要实现中国复兴大计,更加离不开对外对内的宽容。每年的11月16日被定为“国际宽容日”,因为世界呼唤宽容,人与人之间是那么需要宽容,需要理解。中国自古以来常谈论宽容,《菜根谭》里有一句话,叫:“处事让一着为高,退步即进步之本;待人宽一分是福,利人实利已之基。”《呻吟语》中说:“目不容一尘,齿不空一芥,非我固有也。如何灵台内许多荆棒却自容得?”孔子在《论语·阳货篇》中指出,做人应力求做到“恭、宽、信、敏、惠”五字。因为“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千人千面,有君子,就有小人;有温情,就有冷漠。凡是有人群的地方,就难免有不同、有矛盾、有勾心斗角,各种利害冲突使人难以避免发生摩擦。中国人历来强调以和为贵,从不欣赏损人利己,踩着别人肩膀往上爬,强调不多舌、不多事、不结怨、忍为安。如何与人和睦共处,是中国传统文化一直关注的问题。在生活中学会宽容,你便能明白以下道理:宽容就是洞察、宽容就是忍耐、宽容就是忘却、宽容就是潇洒。宽容是人与人彼此间的信任;用宽容来安慰他人因失误而愧痛的心,最容易得到信任和尊重。宽容可以使友谊更加深厚,使积怨得以化解,使家庭和谐,使社会安定。这就是宽容的力量。有宽容之心者脚下没有绝路,心胸狭窄之入眼前尽是阴影,怀着一颗宽容之心与博爱之心奏响最嘹亮的生命畅想曲,天堑亦会变通途。

内容概要

  生活像一座山峰,宽容是小径,循径而上,会知山的高大和巍峨;生活像一片汪洋,宽容是扁舟,泛舟于汪洋之上,才能知海的宽阔。穿梭于茫茫人海中,面对一个小小的过失,一个淡淡的微笑,一句轻轻的歉语,带来包涵谅解,这是宽容。在人的一生中。常常因一件小事、一句不注意的话,使人不理解不信任,但不要苛求任何人,以律人之心律己,以恕己之心恕人,这也是宽容。宽容不仅体现一个人的气度,还显示出他的修养、品德、内涵,以及心态。  对于个人而言,宽容能使人生跃上新的台阶,带来良好的人际关系,利己利人,自己也能生活得轻松、愉快;对于一个团体而言,宽容必定会营造出一种和谐的气氛,酝酿出蓬勃的生机。因此,宽容既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一大法宝,也是快乐生活的重要法则。

书籍目录

第一章 气度决定格局宽容是成大事的学问宽容是一种开放的人生态度一花一世界,一树一菩提海纳百川,不择细流才能终成浩瀚虚怀若谷,始成大器用豁达的心胸接受境遇的变化抛开成见,换个思路正视命运,总有一扇窗为你打开宽容是一种委婉的变通懂得妥协是宽容的另一种境界成大事者都拥有容纳山河的胸襟心有多大,舞台就会有多大第二章 水一样做人宽容是一种做人做事的艺术做人要有宽厚博爱之心善是生命的黄金与人方便,自己方便做人心胸要豁达懂得欣赏他人得饶人处且饶人原谅比指责更有效做事要懂得给别人留余地心胸宽大,才能容人不去嫉妒别人的优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站在别人的角度上看问题尊重别人的个性和习惯第三章 再苦也要笑一笑宽容是一种达观生活的态度要改变生活,先改变心态生活没有固定的模式为自己的心开一副药方别为小事破坏了情绪看淡生活中的不平事不是为了生气而生活放大承受的胸怀给心灵一个休憩的港湾宽容些,人生自然会滋润第四章 宽容有多少,幸福就有多少宽容是一种大爱生命因为大爱而更具张力和气度大爱无疆,理解是大爱茁长的土壤宽容点,允许我们的孩子犯错真爱的选择不能没有宽容宽容是一笑了之爱是责任,情是宽容宽容让亲情之灯永放光芒宽容爱的不完美宽容——浪子回头金不换懂得宽容,给爱一个空间爱一个人就要爱他的全部第五章 修养心性度己修身之人方懂得宽容的妙处淡泊名利,心广志驰跳出框架人生,更客观地看自己浮躁的人无法拥有真正成功的人生更大空间源于生活简单忘却痛苦才能容纳幸福放弃自身的固执偏见人生最重要的是学会放弃苦难是一种财富一切都会过去的接受不可避免的事实容忍自己的不完美再给自己一个机会学会自我欣赏永远不要放弃自己铲除心中的『杂草』

章节摘录

一花一世界,一树一菩提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大戴礼记》每个人做任何一件事都有他自己的理由,如果有人伤害了你,请不要怨恨,更不要去将原因追究得太清楚,这样不仅会伤害你自己,也会伤害对方。宽容是上天赐予我们的最美丽的生活原则,最能体现人性光辉的一个侧面,它使人类在面对宇宙的浩瀚时不再感到渺小。“只有理解一切,才能成为一切”,宽容最终能把地狱变成美好的天堂。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一支部队在森林中与敌军相遇,激战后安德森以及另外一名战士与部队失去了联系。他们两人来自同一个小镇,在森林中艰难跋涉的日子里,他们互相鼓励、互相安慰。十多天过去了,仍未与部队联系上。一天,他们打死了一只鹿,依靠鹿肉又艰难度过了几天。可也许是战争使动物四散奔逃或被杀光,这以后他们再也没看到过任何动物,他们仅剩下的一点鹿肉,由安德森背着。又一天,他们在森林中再次与敌人相遇,经过激战,他们巧妙地避开了敌人。就在自以为已经安全时,只听一声枪响,走在前面的安德森中弹了——幸亏伤在肩膀上!一直走在后面的战友惶恐地跑了过来,他害怕得语无伦次,抱着安德森的身体泪流不止,并赶快把自己的衬衣撕下包扎战友的伤口。晚上,未受伤的士兵一直念叨着他母亲的名字,两眼木然地望着苍穹。他们都以为自己熬不过这一关了,尽管饥饿难忍,可他们谁也没动身边的鹿肉。事隔30年,安德森说:“我知道谁开的那一枪,他就是我的战友。当时在他抱住我时,我碰到他发热的枪管。我怎么也不明白,他为什么对我开枪?但当晚我就宽容了他。我知道他想独吞我身上的鹿肉,我也知道他想为了母亲而活下来。此后30年,我假装根本不知道此事,也从不提及。战争太残酷了,他母亲还是没有等到他回来。后来,我和他一起祭奠了老人家。那一天,他跪下来,请求我原谅他,我没让他说下去。我们又做了几十年的朋友,我宽容了他。”耶稣劝导世人“爱你的敌人”,让我们尽量相信,每一个有过错的人都有他值得人同情和原谅的地方,宽恕别人所不能宽恕的,是一种最高贵的行为。一花一世界,一树一菩提。每个人都有他自己的想法,即使是一个犯过错误的人,他的内心世界,依然值得我们去认真了解和探索。宽容,意味着你会先分析他人的错误,而不会再盲目为他人的错误而惩罚自己。用心去了解每一个人每一个世界,你就会更多地理解和宽容别人。入狱的时候,男孩才刚好18岁,18岁的花季少年竟是一个致人重伤的邪恶之徒。摆在他面前的,将是未来10年漫长的铁窗生活和将他与这个美丽的世界彻底隔绝的高墙电网。远方的母亲多次来信,男孩很决绝地拒绝回信,有时连看也不看。监区的警察们对此感到非常不解。后来大家才知道,男孩自幼父亲因病去世,母亲迫于生活的压力不得不改嫁,远走他乡,把他撇给年迈的奶奶抚养长大。他从小就热爱绘画,憧憬将来能当一名画家,但经济拮据使他无法实现当画家的梦想。为了圆梦,男孩16岁就开始出去打工,先后去过很多地方,风餐露宿,颠沛流离,过着居无定所的生活。他一边打工挣钱,一边学习绘画,省吃俭用积攒学费,期待有一天能到中央美术学院学习或拜在一个名师的门下潜心钻研绘画艺术。可是,在一次偶然与他人的冲突中,他失手导致对方重伤,不得不面对法律的惩罚和10年失去自由的囹圄生活。他抱怨母亲抛弃了自己和奶奶;抱怨母亲没有供他学画;更抱怨自己如今可悲的结局,是母亲不“爱”自己才造成的。男孩想着母亲和自己天各一方,家庭支离破碎,无依无靠;再想想自己的画家梦变得越来越遥远,再也不会有实现的一天。他心灰意冷,精神沮丧,一度近乎绝望,整日郁郁寡欢。监区的警察们知道了男孩的心理问题后,破例开通亲情电话让男孩与母亲进行沟通,母亲更是一次一次来信,表示后悔之意,请儿子多加原谅和理解。男孩脸上终于露出了笑容。警察们意识到,只有真正帮助男孩实现他幼时的画家梦,施展自己的艺术才华,才能最终完成对男孩扭曲心灵的矫正。了解到男孩具有一定的绘画基础,于是他被调到监区通讯组,从事绘画创作。从此,忧郁、孤独的男孩慢慢地变得活泼、好动起来,他的生活变得充实而愉快,画家梦也在一步一步展开。终于有一天,男孩在日记中写到:“妈妈,这一年多来,我每天都在深深地思索,虽然我长这么大,你没有养育我,但你毕竟是我的亲生母亲,你也有你的难处,我在慢慢理解你。我盼望有一天,能在监狱见到你,我们坐在一起说说话。希望妈妈生活幸福!”后来,由于男孩积极改造,获得了减刑的奖励。20世纪伟大的心灵导师戴尔·卡耐基曾在一座灰色的大监狱里帮助工作了两年,他在那里获得了不少经验。监狱当局允许他看犯人记录。这些纪录让他心碎。并不是所有的犯人一出生都是十恶不赦之徒,假使你知道了解了这些犯人是在什么环境下长大的,什么事对他们的影响最大,他们错过了怎样的机会,那么即使你不敢十分肯定,至少也可以了解他们今日有如此下场的一部分原因。松开自己掩耳的双手,用心去倾听自己内心以外的声音,给这个世界多一些理解和关注,自然就会拥有一颗体谅他人的心,这犹如获得一把金钥匙,能开启所有关闭的门。对人多点关心,多点谅解,欢笑喜乐会随着你的宽容而来,自己也能获得一份愉悦。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宽容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