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现代颅脑损伤学

费舟 人民军医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7-10  

出版社:

人民军医出版社  

作者:

费舟  

页数:

359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本书作者参考国内外最新文献,结合自己丰富的临床经验,较系统地阐述了颅脑损伤基础与临床的最新进展。全书共11章,包括颅脑损伤的流行病学、应用解剖学、病理学、生物力学、诊断学、常用手术麻醉等应用基础知识,原发性、继发性颅脑损伤和二次脑损伤的病理生理、临床表现、诊断检查和治疗方面的最新成果,以及重型颅脑损伤的预后评估等。内容新颖,图文并茂,技术先进、实用,是目前国内颅脑损伤方面最具代表性的科技专著,适于神经外科、急诊科医师、研究生、进修生和医学院校师生阅读参考。

作者简介

  费舟,男,1961年出生,1983年8月毕业于西安医科大学医疗系,留校在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任住院医师、助教。l987年考研入第四军医大学,l992年获神经外科医学博士学位。现为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神经外科副主任、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生与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青年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医师分会委员,中国神经创伤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全军战伤创伤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全军神经外科专业委员会常委兼秘书,中华医学会陕西省及西安市神经外科分会副主任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评审专家,陕西省与西安市医学会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专家;Neurosci Lett国际编委与《中华创伤杂志》(英文版)、《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杂志》、《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杂志、《国外医学·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分册》等10余种杂志的编委。系国际神经外科学会与国际脑研究会会员。曾赴英国进行博士后研究1年,主要从事创伤性啮水肿及脑胶质瘤的研究。曾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其他省部级基金6项,总值l00余万元。在多项国家及军队科研基金资助下,以第一作者署名发表科技论文80余篇,其中11篇被SCI收录,31篇被40种杂志的75组作者引用,7篇在国际、全国、全军神经科学大会上获得优秀论文奖,1篇在第十六届国际颅内压研讨会上交流并获JD Miller教授基金会奖学金(2000年,英国剑桥)。主、参编专著14部,获省部级二等奖以上科研成果7项,国家专利5项。培养硕士11名,博士4名。1995、2000年分别荣获“八五”及“九五”全军重大科技成果奖各l项。1998年被评为陕西省优秀留学回国人员;2000年被解放军总后勤部评为科技新星,同年被国家教育部评为高等学校骨干教师,并获得高等学校骨干教师资助计划项目资助;2001年开始享受政府特殊津贴;2003年获解放军院校育才奖银奖。

书籍目录

第1章 颅脑损伤的流行病学 第一节 流行病学的基本内涵和主要特征 一、基本内涵 二、主要特征 第二节 颅脑损伤的分类 一、常用分类方法 二、临床应用分类法 三、伤情程度分类 第三节 颅脑损伤的流行病学因素 一、发病率 二、致残率 三、死亡率 四、性别因素 五、种族因素 六、年龄因素 七、致伤原因 八、严重程度 九、救治经费 十、预防措施第2章 颅脑应用解剖学 第一节 头皮 一、头皮的解剖结构 二、头皮的血管、神经、淋巴 第二节 颅骨 一、颅盖骨 二、颅底 第三节 脑膜 一、硬脑膜 二、蛛网膜 三、软脑膜 第四节 脑的血液循环系统 一、动脉系统 二、静脉系统 第五节 大脑皮质 一、形态特征 二、结构特征 三、功能定位 第六节 大脑白质 一、投射纤维 二、联合纤维 第七节 基底核 一、基底核位置与形态 二、基底核纤维联系 第八节 锥体外系 一、锥体外系纤维联系 二、苍白球纤维联系 三、锥体外系主要通路 第九节 丘脑 一、丘脑位置和形态 二、丘脑内部结构及纤维联系 第十节 脑干 一、脑干外部结构 二、脑干内部结构 第十一节 小脑 一、小脑外部结构 二、小脑内部结构第3章 颅脑损伤的主要特征与神经细胞修复 第一节 颅脑损伤的主要特征 一、创伤性轴索损伤 二、脑震荡 三、血管损伤 四、脑挫裂伤 五、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六、创伤性颅内出血 七、脑干损伤 八、继发性颅内压增高 九、伤后海马病理改变 十、伤后植物状态 十一、伤后癫痫发作 十二、拳击致颅脑损伤 第二节 颅脑损伤对神经细胞功能的影响 一、细胞膜和离子通道改变……第4章 颅脑操作生物力学第5章 颅脑操作的监测与诊断第6章 常用麻醉技术及并发症防治第7章 颅脑损伤病房护理与手术室配合第8章 原发性颅脑损伤第9章 继发性颅脑损伤第10章 二次脑损伤第11章 重型颅脑损伤预后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现代颅脑损伤学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