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创伤学
2008-1
人民军医出版社
亓建洪
448
无
本书分总论篇和各论篇,全面系统地论述了运动创伤学的理论和临床知识。总论篇概述了运动创伤流行病学、诊断方法、病理生理、急救处理、康复训练及运动创伤学的新近发展。各论篇分别介绍了上肢、下肢、脊柱、头面部、胸腹部运动创伤的应用解剖、发生机制、临床特点、诊断与治疗。全书突出运动创伤学的特点,汲取国内外创伤医学研究新成果,注重临床实用性。本书可作为运动医学专业、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的教材,也是临床骨科、创伤外科、运动医学、康复医学等专科医师不可多得的业务参考书。
亓建洪,男,1963年出生,莱芜市人,医学博士,骨科教授、主任医师,骨科及运动医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泰山医学院运动医学研究所所长及运动人体科学系主任,山东省中青年学术骨干,山东省卫生系统中青年重点科技人才(1020工程人员)。
主要社会兼职:中华医学会运动医疗分会第一届委员会委员,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骨组织库分会第一届委员会委员,山东省医学会运动医疗分会副主任委员,山东省科技评审专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生命科学部项目评审专家,《中国矫形外科杂志》编委。
从事骨科及运动医学的医疗、教学、科研工作22年,开展了多项本专业重大技术工作,具有解决本学科复杂伤病的经验与能力。擅长应用关节镜手术、人工关节置换等新技术诊治运动创伤与骨关节疾病。举办多期“关节镜与运动创伤”学习班,为省内外医疗机构培训关节镜医师200余名,培训山东省体育运动队队医17名。2003年创建了山东省首家运动医学研究所及首个运动医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点,培养硕士研究生10余名。2004年主持运动人体科学系工作以来,在全国医学院校中培养运动人体科学康复保健人才,本科培养方案被多家高校借鉴采用。10余年来,在髌股关节疾病的X线摄片诊断、髌股关节生物力学、髌骨软骨软化的病因、发生机制及微创手术治疗、关节软骨损伤的早期诊断与修复研究等方面具有较深的造诣。发表论文50余篇,参编著作4部,获山东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1项,其他厅局级科技成果奖4项。主要研究方向:生物材料替代修复组织、组织工程、关节微创新技术研究等。
上篇 总论 第1章 运动创伤学概论 第2章 运动创伤的诊断方法 第3章 运动创伤的病理生理学与临床 第4章 运动创伤的急救 第5章 运动创伤的康复与治疗方法 第6章 运动创伤的康复训练 第7章 关节镜技术在运动创伤中的应用 第8章 运动创伤学的新进展下篇 各论 第9章 腕与手部运动创伤 第10章 肩关节及肱骨部运动创伤 第11章 肘关节运动创伤 第12章 前臂运动创伤 第13章 骨盆及髋部运动创伤 第14章 股部位运动创伤 第15章 膝关节运动创伤 第16章 小腿运动创伤 第17章 踝关节及足部运动创伤 第18章 脊柱运动创伤 第19章 头部运动创伤 第20章 面部运动创伤 第21章 胸腹部运动创伤参考文献
上篇 总论第1章 运动创伤学概论第一节 运动创伤学发展概述随着我国体育竞技运动的快速发展,尤其是2008年奥运会在我国北京召开,全国人民运动健身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在大中城市各种体育场馆、运动场所及健身俱乐部,参加健身运动的人群明显增加。运动有益于健康,运动要讲科学,已成为健身人群及广大竞技运动员的共识。然而,人们在体验运动健身、运动休闲、挑战极限的同时,运动导致的各种创伤对人们身心、生活、职业等方面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成为运动促进健康的障碍,影响了各项运动健身活动的开展。据统计,我国优秀运动员运动创伤的患病率高达50%~70%,严重的运动创伤使运动员被迫停止训练,甚至造成生命危险或终身残疾。因此,预防运动创伤和提高治疗水平成为体育科学工作者以及运动医学工作者共同的工作任务。运动创伤学(sports traumatology),亦称“运动损伤学”,是由骨科学、创伤学及运动学等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学科,是骨科学及运动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服务对象是运动员、演员以及参加健身运动的广大群众。主要任务是研究运动过程中创伤的发生规律、机制、防治措施、治疗效果、康复和伤后训练安排等,为改善运动条件,改进教学训练方法,提高运动成绩和健康水平提供科学依据。运动创伤学是一门交叉学科。首先它是一门临床学科,是运动医学的分支学科,侧重运动创伤的治疗与康复,最大限度地恢复患者伤前的运动功能;同时,它又是体育科学中运动人体科学的一个分支,侧重运动创伤的预防,避免运动创伤的发生。从事运动创伤的医生或教师既需要具备一定的临床外科知识,特别是创伤骨科知识,又需要具备体育运动训练方面的知识,有体育爱好或兴趣,在临床与运动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将运动创伤发生率降到最低,使伤者在最短的时间内恢复运动功能。
《运动创伤学》由亓建洪编写。
无
买回来一看太一般了,泰山医学院就这个水平吗?大多是别人的观点和认识,缺乏原创,抄袭的书卖这个价太贵了,三十元还差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