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消化系统肿瘤学

高春芳 人民军医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2-12  

出版社:

人民军医出版社  

作者:

高春芳  

页数:

942  

字数:

1740000  

前言

消化系统肿瘤既多发,又常见,因而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甚至危及生命的疾病。尽管其中大多数疾病早期疗效比较理想,但是如何做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一直是从事消化系统肿瘤基础研究与临床治疗科技工作者不倦的追求目标。高春芳教授为首的国内外相关领域专家、学者共同参与编写的《消化系统肿瘤学》,是全面阐述消化系统肿瘤诊断与治疗的学术专著,分6篇43章系统阐述了消化系统肿瘤的基础理论、辅助诊断、组织病理学、外科治疗、非外科治疗、肿瘤个体化检测。内容覆盖了消化系统肿瘤学的各个方面,旨在全面总结当前我国消化系统肿瘤的诊疗技术水平,为临床、教学、科研提供有价值的综合性专著参考。在编写过程中,我们不仅注重介绍消化系统的基础理论和影像、超声、病理等相关临床诊断技术,还特别注重介绍这些理论、技术与内、外科治疗最新手段的关系及其综合运用,并配以大量插图,以方便阅读理解。本书主要特点如下。1.突出全面系统 力求在编排和内容上更加紧密联系临床,尤其是对消化系统肿瘤的临床常规或特殊检查,以及临床内、外科治疗方法和联系都有针对性的介绍。2.突出彩色插图 对每种疾病的影像学、超声、内镜、病理学及外科手术治疗,均配有清晰的彩色插图,使读者对一种疾病的发生、发展有一个系统而形象的认识。3.突出临床实用 在诊断与治疗方面都有系统而全面的介绍,其中包含有各位编者近年来创新性研究成果及60余篇SCI论文的相关内容。既有最基础的诊疗方案,也重点介绍了国内外最新治疗方案。4.突出推陈出新 尽量摒弃陈旧的学说观点,诊断、治疗方法,突出介绍了2010年版WHO消化系统肿瘤分类的相关内容,NCCN临床肿瘤实践指南的观点,尤其是在外科手术治疗方面,结合高春芳教授最新出版的《结直肠外科手术学》,对某些重要的学说观点和治疗方案作了最权威解释。5.突出编排层次 全书按基础篇、辅助诊断篇、组织病理学诊断篇、外科治疗篇、非外科治疗篇,以及个体化治疗篇编排,各篇、章、节内容编排、层次序号力求循序渐进,逐步深化,务求系统而权威。我们相信,本书对于消化系统肿瘤基础研究和临床诊疗感兴趣的医学院校的学生、老师,临床相关专科医师,包括影像学、病理学、内外科,以及消化系统肿瘤专科医师,均会大获裨益。《消化系统肿瘤学》由全国近100位知名消化系统内外科专家、病理学教授参与编著,其中40位教授及专家分别担任各章节的主笔,同时邀请在某领域有专长的中青年专家参与编写。他们在临床工作十分繁忙的情况下,不辞劳苦,夜以继日地辛勤编纂,付出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此谨对各位致以最诚挚的感谢!由于参与编写人员较多,且文风各异,加之编写时间仓促,不足或不当之处,恳请各位同道及读者批评指正。

内容概要

编者在博览国内外最新进展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分六篇43章全面系统地阐述了消化系统肿瘤的解剖学、胚胎学、组织学、肿瘤免疫学、肿瘤遗传学特点,食管、胃、肠、肝、胰腺等肿瘤的定义、病因、临床特点、组织病理学、免疫组织化学、遗传学、鉴别诊断与各种辅助诊断技术,以及外科治疗、放射治疗、化疗、联合治疗方法或方案,个体化治疗检测手段等。本书既有消化系统肿瘤的基础知识、基础研究成果,也有作者独创或率先应用的临床新技术,并有大量精美插图,内容丰富,实用性、指导性强,适用于消化科、肿瘤科、病理科、辅助诊断科医师阅读备查,也可供肿瘤科研人员参考。

作者简介

主编简介
高春芳 主任医师,技术二级,文职一级,少将。现任解放军第150医院院长兼全军肛肠外科研究所所长,国内著名肛肠外科专家。第十届、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二军医大学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兼任全军医学科学技术委员会常委、全军肛肠学会主任委员、全军普通外科学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卫生法学会副会长、济南军区医学专业高职评委,是国家和军队10余种医学期刊编委。
潜心于肛肠外科疾病诊治和肿瘤基础医学研究,创建了全军肛肠外科研究所。首创直肠癌根治术中重建“直肠角”式人工肛门新方法,被国内外医学界誉为“高术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目前已为国内外5 000余例成功手术;在国内率先利用蛋白芯片技术,对大肠癌、胃癌、乳腺癌及肝癌等恶性肿瘤进行研究,通过一滴血检测有无肿瘤,该项研究比美国早1年半;最早进行蝎毒素治疗大肠癌研究,首创骨髓免疫组化早期发现微小转移癌的新方法,在肠粘连防治、便秘防治等方面都有深入研究,填补了国内多项技术空白;围绕战场需要成功研制出三氧电子消毒仪、谷氨酰胺全肠外营养对肠损伤影响的实验研究,均获军队高层次奖。
先后承担国家“八五”、全军“八五”、“九五”、“十五”、“十一五”攻关课题30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军队医疗成果一等奖1项,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8项,全军科技大会二等奖1项、三等奖10项、四等奖8项;获河南省科技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主编和参与编写专著10部,发表论文176篇。先后荣立二等功3次,三等功5次,并被评为首届“全国中青年医学科技之星”、“全国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全国百姓放心示范医院优秀管理者”、第四届全军专业技术重大贡献奖、中国医师奖、全军爱军精武标兵、济南军区“‘九五’医学科技工作先进个人”、“优秀共产党员”、“知识分子先进个人”、军区级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并连续两次获得军队专业技术优秀人才一类岗位津贴。
王仰坤 主任医师。现任解放军第150医院病理科主任,济南军区医学病理中心主任,新乡医学院兼职教授,硕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济南军区专业技术拔尖人才,技术四级,文职二级。在临床病理学诊断,脱落细胞学诊断,免疫病理学、肿瘤病理学等方面有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尤其是对消化系统疾病病理学诊断及鉴别诊断有专长。现担任中国病理学工作者委员会常务委员,全军医药卫生成果评审专家、全军病理专业委员会委员、全军军事病理学专业组委员,济南军区医学科学委员会委员、济南军区卫生系列高级专业技术评审委员会委员、济南军区病理专业组副主任委员,河南省抗癌协会肿瘤标志物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河南省病理学专科分会常务委员、河南省医师协会病理医师分会常务委员。发表SCI论文7篇,出版专著3部。先后获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军队医疗成果二等奖1项,河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军队科技进步三等奖8项,军队科技进步四等奖2项。
副主编简介
王宝成 济南军区总医院医务部主任、济南军区肿瘤学研究所所长。满族,主任医师、教授。博士学位,留美博士后。山东大学、第二军医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第二军医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大校军衔、技术5级。现任全军肿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CSCO执行委员、山东省肿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济南军区肿瘤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肝癌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恶性黑色素瘤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临床肿瘤学杂志》《中华肿瘤镇痛与姑息治疗杂志》编委。先后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三等奖4项、四等奖3项。荣立三等功5次。济南军区科技领军人才。承担全军面上项目课题1项、济南军区重点课题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1项。在各种恶性肿瘤的化疗、生物治疗、微创治疗、多药耐药性的逆转治疗,以及射频热疗为基础的热化疗、热放疗及热免疫治疗技术方面居国际先进水平。
陈晓东 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病理科,医学博士、主任医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肿瘤病理学。分别在上海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和北京协和医院进修疑难病理诊断。获得军队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广东省科技二等奖1项。发表论文40余篇。参编病理专著4部。现为广东省医学会病理学分会第八届常委会常委、军队第九届科技委员会病理学专业常委、军队科技委员会病理学专业委员会分子与超微病理学专业组委员、军事病理学分会委员、广州军区医学科技委员会病理学专业副主任委员、中国病理学工作者委员会常委。《诊断病理学杂志》第三届编辑委员会编委。
徐正顺 河南科技大学医学院副院长,博士,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河南省抗癌协会副主任委员、河南省免疫学会肿瘤免疫副主任委员。河南省教育厅科学技术带头人,洛阳市优秀教师。完成多项省级科研课题,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磁性微粒靶向给药系统治疗恶性肿瘤的临床研究”获得河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该项目在临床应用中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Bmi-1基因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作用研究”在SCI和国家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4篇,目前主要从事“肿瘤的发生发展与癌基因”等方面的科研工作;并担任研究生的《病理学》《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和本科生的《病理学》《病理学实验》等课程的教学工作。

书籍目录

基础篇
 第1章 消化系统应用解剖
  第一节食管
 一、形态与分布
 二、血液供应
 三、淋巴分布
 四、胸导管
 五、食管裂孔
  第二节 胃
 一、形态与分布
 二、血管分布
 三、淋巴分布
  第三节小肠
 一、形态特点
 二、血管分布
 三、神经分布与淋巴引流
  第四节大肠
 一、形态特点
 二、动脉血液供应
 三、静脉回流
 四、淋巴引流
  第五节肝和胆囊
 一、肝
 二、胆道系统
  第六节胰腺
 一、形态特点
 一 二、胰管与副胰管
 三、血管分布
 四、淋巴系统
辅助诊断篇
组织病理学诊断篇
外科治疗篇
非外科治疗篇
个体化治疗检测篇
中英文名词对照


编辑推荐

《消化系统肿瘤学》适用于消化科、肿瘤科、病理科、辅助诊断科医师阅读备查,也可供肿瘤科研人员参考。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消化系统肿瘤学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