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别处,别处是非洲
2010-7
中国市场出版社
王虎皮
201
无
非洲居住着大约7,5亿人口,占世界人口的13%左右,非洲是仅次于亚洲,世界领土面积第二的大陆。 非洲,它的名字里似乎就有否定之意。非洲是贫穷和艾滋病的代名词,人们头脑中的非洲常常是《动物世界》里奔跑的狮子和长颈鹿,现在市面上关于非洲的书也还是停留在猎奇或去非洲旅游类的小众书籍。 而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非洲本身是个带有神秘色彩的词,可他们也许并不知道,那里还生活着几十万中国人。这些来自五湖四海的中国人见证着真实的非洲,他们的故事和他们的人生一样精彩。 非洲是人类的诞生和发源地。非洲人对生命意义
本书作者是一个年轻而且知性的女记者,从她开始对非洲的一无所知,到下决心只身一人自费去非洲实地采风,她用自己的真实体验和细腻的文笔为众人揭开了非洲神秘的面纱。这个采访过程无疑充满了她的勇气和求实的人生态度,我作为她的朋友,也见证了这一年多来她在非洲采访和写作期间的全过程。
王虎皮,31岁,北京人,毕业于巴黎高等师范学院和巴黎政治学院,之后在中国和法国从事新闻和写作工作。她在法国和中国用法语和中文都出版过纪实文学、摄影、小说等书籍,并导演了多个关于欧洲和中国社会题材的纪录片,在国际主流媒体播出。
惧怕 沈明毅不安稳中的迟疑 被骗到非洲来的小张? 艾梅·塞泽尔(Aime Cesaire)的诗歌Ⅰ 到世界上生活消费最贵的国家去淘金?误解 石油害了非洲? 胡介国“我什么也不信,只信我自己。” 施世逸在非洲开高科技医疗诊所失去 李力松来非洲是为了失去! 采木头的朋友小东 蔡坤铭台湾来的无产者 殷红平楠普拉的中国女王 魏长征骄傲的人内心的迷茫改变 艾梅·塞泽尔(Aime cesaire)的诗歌Ⅱ埃塞俄比亚 金维春中国农民与非洲“种菜专家”的区别 来到非洲是身份的转变 赵大武冰棍儿的困惑 李晓丹“我给他们的明明是好东西,可他们为什么不接受?” 胡峤对生死态度的改变困难 非洲钢厂是这样炼成的…… 卢双盈一个人和一个制度的斗争!融合 贺卫平不谈政治的经济手段 陈进“人是时代的产物” 黄宇中国式的笑 在非洲卖豆腐记 穆罕默德·李亚子我爱你,你爱我,那问题在哪里?结束语后记
据中国商务部消息,安哥拉2002-2007年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5%,使安哥拉成为全球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据世界银行报告,2008年安哥拉人均GDP达到3738美元。可战后每年两位数的经济增长的隐患就是西方人常说的“荷兰效应”:人们什么都依赖进口,本国人即便勤劳工作赚的钱也不及石油赚钱来得多、来得容易。这样人们就懒得工作。在同是出口石油的非洲国家加蓬,本地连非洲国家盛产的香蕉也要进口,人们每天都抱着天下掉馅饼的观点生活。我抱着此疑问去看了一眼罗安达超市里的香蕉,折合人民币也要20元一斤!这荷兰效应的
中国人在非洲:奋斗的故事、创造的故事、历史和未来的故事。 一个背着相机带着摄影组闯荡非洲的中国女孩所写的…… 一个人最美的情感是他对理想和真理的追求,书中这些平凡的小人物正是在非洲释放着自己对梦想的追求和对生命的理解。 他们的伟大在于他们在日复一日地记录着一个时代的历史。百年后,这些在非洲留下的学校、道路桥梁还会记得这一个个曾经为它们奉献了自己的青春、希望和梦想的普通中国人吗?
无
了解中国人在非洲生活的好书
内容还是挺不错的,一个个小故事像一个个珍珠似的,穿成一条项链。但是有的故事若是能在充实一点 ,丰满一点就完美了。另外就是印刷问题,字有点小,再大一点,更加便于阅读!!!花了一周读完,很有收获,对非洲有了一定的了解,增加了去非洲的信心~~~~~~~~~~~